刚才大儿子同学的妈妈(就是昨天晚上我俩8卦2小时的那位)就5分钟前,打电话给我,兴奋地告诉我她家老2接到GEP录取通知书了。
坛子里的各位,有好消息的吗?说出来,让我们也跟着乐呵乐呵
的确是出来了,Kasuparent论坛上现在欢呼声一片。。。
哇塞,乐陶陶总是消息领先啊,我预先排队恭喜,先把双手拍起来。
请问是学校通知的还是寄信到家里的呢?
http://www.kiasuparents.com/kiasu/forum/viewtopic.php?f=72&t=25946&start=780
第一个出消息的是: Woodlands Neighborhood school
以上都转自kiasuparent,自己孩子那时候我懵懵懂懂,这次替论坛家长孩子们兴高采烈一把。
哇塞~这么快就上帖了!强大~
踮起脚尖、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举起双手
预备------
反应似乎不太给力,来凑下热闹。。。
顶起!等多三年再看!:)
估计等星期二就狠狠给力了!
按照新加坡的行政效率,不需要等到星期二的。
虽然学校不是行政机关,但是GEP的结果学校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的。
请教:是不是无论录取不录取学校都会给消息的呀?我们怎么什么动静都没呢!
俄地神阿,我这一块砖头丢出去,这么多玉砸过来
那我们就第一时间宣布下,彻底泡汤了,转战PSLE
这个我听得进去
不过高年级家长们也就是在凑热闹祝贺搞气氛。
乐陶陶 借你吉言,我先沾光,我这人迷信,哈哈。 发表于 6 分钟前
教育版淘气包 哈哈哈,你还不知道楼主是多强悍啊~~~ 发表于 16 分钟前
偶潜了一段时间,知道乐陶陶强大, 淘气包也很棒, 你们这些强人应该多传授点经验
等啊,家长们都在翘首以盼,我们也跟这儿热闹着呢。。。
刚才又一个朋友来报喜。
不过这个孩子考上我倒是挺意外的,听到他过,我现在又有种GEP这么容易考得感觉了。
今年教育部新规定,转学必须转到比现在所在学校离家更近的学校,否则不允许转。这个还仅限公民和PR,留学生根本不让转。郁闷!
是真的吗?中学也不可以转吗?那以后还有DSA考试吗?
我知道的是小学
中午学校打电话来,儿子进了Gep, 学校共有11(或13个?)进了。
信不是发给小朋友,邀请家长星期二早上去学校,校长面谈后给信。
开心之余,现在纠结的是到底去不去上,因为儿子不想换学校。
请坛子里的各位前辈给点意见,该不该去上呢?
貌似gep course 压力蛮大的。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我们也沾点喜气
今天不是休息么?你们学校还有人值班吗?因为我们学校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心里还掉着呢
请问是看到教育部网站的消息,还是帮孩子办理转学时学校告知的?
这可是个好消息啊,可喜可贺!
多谢楼上各位了。
我们也纳闷今天怎么还有人值班。 准备听了下周末的介绍再做决定。 不知哪位知道 上gep的哪间学校是moe 分给你,还是要自己选?
和国内高考报志愿一样的,自己填第1,2,3,4选择的学校,列举一些理由,然后交表上去就行了,12月初会接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和具体事项(买教材,置办校服等),会在开学前学校会有一次介绍会.和高考不一样的是,学校没有录取权,完全由教育部来根据标准决定去向的,尽量根据学生的第一选择,轮不到的话会被安排到第2选择或者离住家近的学校去.
在这些方面或者其它方面有具体问题的话,可以在下周GEP举办的家长介绍会上向GEP官员和9所学校的校长提问.
这是孩子现在学校发的通知
恭喜阳阳妈,真为你的孩子感到高兴呀。。。
多谢楼上各位的鼓励和wd369的详细解答。
想请教乐陶陶和坛子里其他gep牛爸牛妈几个问题,
⒈ gep 课程有教材和相关的辅导资料吗? 还是都以做 project 为主?
⒉ gep老师授课是像mainstream 老师一样,还是只是略加点拨,suppose 学生自己能搞懂 或已经懂了? (因为听说有的老师甚至 suppose 学生已经懂了代数)
⒊ gep学生需要在外面补习吗? 如果是,是少数因个别科目不理想而补,还是大部分人因为要更好还要补?
儿子so far 在学校各科都还好,没上过补习(当然平时需要我的督促), gep 前没特别准备,也没超前学什么, 因为我们觉得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 听说gep是要stretch 孩子的最大能力,如果这种stretch 是以家长的全力以赴全程陪读或上更好的补习班来实现,那就要仔细考虑下了。
恭喜!恭喜!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啊, 看来你的孩子所在学校顶牛的。
请问各位大侠,小三GEP是在每年几月考,还有替朋友问下,她孩子现在在政府中学读中二,明年中三,现在可否转去私立中学(三育)
打听到的,答的不一定全符合.
⒈ gep 课程有教材和相关的辅导资料吗? 还是都以做 project 为主?
华文和课文相关,其它有有讲义和练习纸.四年级时候,还是课程为主.
⒉ gep老师授课是像mainstream 老师一样,还是只是略加点拨,suppose 学生自己能搞懂 或已经懂了? (因为听说有的老师甚至 suppose 学生已经懂了代数)
有难度的还是需要仔细讲,容易的地方就略讲.好像没有要求学生有超前学习的基础,
⒊ gep学生需要在外面补习吗? 如果是,是少数因个别科目不理想而补,还是大部分人因为要更好还要补?
不确定,你去外面补习中心打听打听.据说GEP学生华文总体不行.应该在这上面会找人辅导.
儿子so far 在学校各科都还好,没上过补习(当然平时需要我的督促), gep 前没特别准备,也没超前学什么, 因为我们觉得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 听说gep是要stretch 孩子的最大能力,如果这种stretch 是以家长的全力以赴全程陪读或上更好的补习班来实现,那就要仔细考虑下了。
其实好点学校的老师都会对GEP有些准备的,不过选择考虑到好学生会因此流失,非GEP学校可能在这方面做的少点.
但即便这样,最好班的,负责的老师还是会暗加辅导的(尤其对GEP第1轮要考的内容会加强训练).
你可以问下你的孩子,他的学校或老师肯定是有些准备的.
多谢wd369的回复和信息。
儿子所在班的老师为第一轮是有些准备的,这点从平时的worksheet 看得出,而且班上第一轮过了大半人。我的意思我们没特别给他补超前的东西,也没上奥数班什么的。而且不好意思的说,儿子居然认为GEP 第二轮英文容易过数学, 不符合咱们中国孩子的特点.
小蚪上上周天发烧了,周一周二的华文和数学还是打车去考,考完马上回家的
所以一周都没去上学了
FORM TEACHER倒是周四打过电话来问过健康,并让同学帮忙把SA2的考卷带回家,没提这事,肯定是没戏了,
做好了绿叶的心态,所以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不过还是要恭喜一下考上的孩子们,高才,不是吹出来的!!加油!!!
小小的孩子,
承受考试的压力,
真让人心疼!
咱不玩GEP了
行不?
由你家孩子这例子就可以看出,超前学习和奥数对通过GEP 二试的帮助并不大.
本来也是,超前学习和奥数训练只是多掌握些知识点, 只要用时间,精力和钱,就可以批量训练出貌似高水平的学生.
但教育部GEP并不需要这样类型的高才,而且要尽量避免录取到这样的学生.
真正GEP要求是:”
关于天才儿童的界定,他们认为天才儿童的智力很高,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
处理信息的速度快; (2)想象力丰富并有综合它们的能力; (3)高度的抽象思维
能力; (4)特别强的好奇心; (5)不同寻常的记忆力(6)长时间的精力集中;
(7)对思想和语言的强烈爱好; (8)广泛的词汇。”
—摘自论文”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研究” http://wenku.baidu.com/view/95a303cfa1c7aa00b52acbd8.html
GEP 二试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我想甚至录取标准上都是基于这些方面的考核和选取的.
“通过10月份选拔考试的学生的家长会收到一封信,里面有一份登记表,一些
阅读材料,和一份11月份举行的发布会的邀请函。发布会的目的是关于GEP的更
多介绍,可以提问关于GEP的问题,并能会见各个GEP学校的校长。父母可以得
到相关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决定,是否让孩子进入GEP学校。如果学生来自提供
GEP教育的学校,那么学生可以选择留在原校;如果学校有名额空缺,学生可以进
入他选择的学校学习;如果申请人过多,没有空缺,将不会执行这一原则。另外,
SAP学校的学生申请SAP学校有优先权,同样的来自单一性别学校的学生申请单
一性别学校也有优先权。其它所有条件都是一样的话,离家的远近是选择的一个重
要因素。”
—摘自论文”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研究” P13 http://wenku.baidu.com/view/95a303cfa1c7aa00b52acbd8.html
热烈祝贺!:victory:
回复:“假如最后消息出来,第二轮不幸没有pass,会收到MOE一封信件。
你保留好没有通过第二轮考试的这个信件,可以根据这个和孩子学习成绩,试着转去好学校。
不怕大家笑话,我连孩子小六的DSA都拿着这张单子呢,管它有用没用,反正每个中学都收下了信件,嘻嘻。”
借此鼓励一下没通过第二轮的爸爸妈妈们:
没关系的,孩子开窍有早有晚,出息有先有后!
我家女儿当年就没通过第二轮,她很高兴不必面对被逼转校的痛苦。而我三年前根本懵懵懂懂,不知GEP为何物,所以基本没痛苦。
当年也慎重其事的保留了第一轮通过的信件,结果今年申请DSA时完全没用上,因为我彻彻底底把这茬给忘了!,哈哈!
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J版还是其他消息灵通人士来证实一下呀。
好恐怖呀!这GEP。以前一直不上心,自己孩子过两年也要考了,觉得这真是一件大事。
看前面说GEP的学生华文不好,是这样的。
如果进GEP了,华文真得抓一抓。
这一类学生(说小学的)不是说华文学不好,而是太有思想了。
一篇作文可以写很长,天马行空,错别字连篇。
很聪明的一点表现就是,不会的华文字,要不用英文代上去,要不就是用音近的字代替。
就像一座大厦,基础没打稳,就过早地把框架立起来,然后不停地往上盖。
不太明白,政府小三就搞GEP考试是为了什么?
我是觉得每年这500个里面,真正到最后能成精英的,可以配秘书帮忙处理事情,自己做决策的,也就那么一小撮。
那其他的呢?不稳打稳扎,过早地拔苗助长,等有一天再把他们打回原地,他们能在普通人里脱颖而出吗?他们还能有一些跟普通人竞争地生存技能吗?
呵呵,不管怎样,作为家长,没有经历过的好事情,还是希望孩子进去试试。
这个消息应该是来源于这里 – 2011 Student Transfer Exercise for Primary Schools (STEPS)
教育部并没有说转学一定要通过“STEPS”申请,只是表示 “The Student Transfer Exercise for Primary Schools, or STEPS, serves to facilitate the transfer of pupils who have relocated to another address, to schools nearer to their new residences.”。 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STEPS只是针对那些刚刚搬家,希望转到新家附近的学校的孩子”。
当然,MOE内部或许还有其它相关规定,这个就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了。
关于这个,我倒是看法不同,按二试英文的难度,词汇早就远远超出小三的范围,数学也一样, 超前学习只会有好处,当然这个超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 限度是能接收能理解就行,不拔苗。根据kiasu上的贴子, 二试还考过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不相信天才儿童没学这个就会做。当然孩子自已会主动去图书馆借书,碰巧学会了也有可能,但这样的概率有多少?可以这么说超前的就是拉距离的。 当然不学也可能上啊,毕竟有500人之多。另外,说二试是无法准备的,我不这么认为,只要是考试都可以准备的. 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是说准备了就一定能上。
STEPS是每年都有的,是搬家学生用的,原则上是教育部给你分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但不一定是你最想去的。因为去年我搬家,去找新学校时,老师说的,如果因为学校不好想换,就不要填这个表格。直接拿成绩到想去的学校,但最好避开STEPS的这段时期。
报告个好消息,我儿子通过GEP的第二轮。
恭喜恭喜!
二试英语难是肯定的,听说其中词汇比GEP P4的年终考试还难, 但我所说的超前学习的本意不是指这个.
我也不是说不准备,是准备的比较恰当和巧妙最好. 如果大方向不对,结果就是费大力却收获小.
“勾股定理”的题我就不清楚了,可能大人觉得该题必须用某定理或者超前的知识才可以解决,但说不定P3小学生自有他自己的解决方法.
恭喜,恭喜!!!
猜一哈,Rulang Primary School?
自己没有GEP班,第二轮又能过这么多孩子,只有孺廊了吧,呵呵。。。
恭喜通过的!
也恭喜没有通过的!
因为GEP不是教育的全部!
恭喜恭喜!沾点喜气!
谢谢大家,我儿子的学校很差,第一轮只有5个通过的。
我很郁闷,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结果,我去学校问老师,老师竟然说他们还不知道出结果了。叫我自己打电话问教育部,教育部留了电话号码,说让有关官员回复我,可是到现在也没音信。
是呀是呀,不会咱们是一个学校的吧!呵呵
恭喜小的
恭喜老的~~~
恭喜恭喜~~~
大家好!分享我的喜悦:老二也进GEP了:)
恭喜JanelleZ和clthunder2002!
引用: 阳阳妈 猜对了 恭喜孺廊!如果是13人,我儿子那届保持的记录就被打破了。
我儿子班上考上GEP的同学好像有3个选择了留在孺廊,半年后又有3个从南华和南洋转回孺廊。这6个GEP学生在儒廊受到了细心的呵护,各项竞赛和出国交流都以他们为先。后来这些孩子PSLE成绩都不错,而且都通过DSA拿到了名校的录取通知,最终全部进了华中的天才班。离开孺廊的那些GEP孩子也表现不凡,在各大竞赛中屡屡胜出,还有一人夺得SMOPS总冠军。现在这些孩子多数都在莱佛士。
那年选择留在孺廊的多为本地人,而选择转校的以中国人为多。
以上供您参考。
太谢谢您了!
这个信息很有用,请问您儿子是哪一届的?
昨天去拿信,confirm 了13个,11个出自第一班。
从这里可以看到!上不上GEP,不是很重要!孩子的才能更重要!
进来报告一下,一看第一个报喜的是rulang 的就知道俺家的没戏鸟,迄今没收到任何电话。
尘埃落定,到目前为止,考上的都得到通知了。
这么热闹,今年不错啊,这么多考上gep。我这边也有3个朋友的孩子考上gep。
喜气沾完,我要培养我家老2去了,路长着呢。、
我儿子今年上中一,考GEP那年应该是2008年,那年好像全部GEP学生都出自第一班。第一轮班上过了38个(有4个人选择不参考,还有两个故意放水),第二轮过了11个。
最好笑的是有一个考上GEP的孩子躲在床底下又哭又闹,坚决不要转学,最后被他爸妈硬是从床下给掏出来,送进了天才班。
我贴在其它贴的,供参考.
GEP 的教学大纲总体和主流班差不多,但较有深度,同样的主题数学要求学生智力要足够,(智力是没办法后天短期提高的,智力/想象力不够,想破头也没有用.)
p4英文的难度在主流的小5之上,科学比较灵活,Social Studies涉及到些中1-中2的内容,
还有在其它方面对学生也有高要求(口语,演讲,演示,协同合作等等),
真的如果是硬推进的GEP学生,如果能力不够,再加上看到周围其他同学表现杰出,当然会感受不太好了.
不过真要是承受能力好,EQ高的,对这样挑战能够正确态度应对的学生,IQ弱点也没什么(IQ高数学考试一塌糊涂的有的是),其它方面努力也可以弥补.
恭喜阳阳妈!
恭喜clthunder2002!
恭喜JanelleZ!
恭喜通过的!
也恭喜没有通过的!
因为GEP不是教育的全部!
支持vivocity强妈的观点,
相信也还有一些对GEP一点都不了解不关心的P3聪明孩子的家庭,人生永远不缺少机会的!
rulang这几年越来越强的感觉…而且坛子里rulang的家长好多.
朋友一家,正好是国内同城的,孩子正好也是P6,他的英文家教补习老师就教rulang今年第一班,那么贵重的补习费用砸下去,我朋友觉得让她教孩子很值!因为:
老师她比家长还抓紧孩子的学习时间
老师她比家长还紧张孩子的学习成绩
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和压力都很自动很让家长感到。
那个孩子的外婆是浙大的数学系教授,孩子外婆和母亲天天看着老师这么教,最后还是停止补习了,因为反对填鸭式的教育!
她们家说rulang进去RI的是不少,可是因为在小学时期被填鸭的太利害,进去RI之后都是垫底的,缺乏很多宝贵的东西。。。
我所了解的J版的公子出身Rulang在HCI学习,那个风采无限。我所了解的兜兜实力超群。两者我都很崇拜,但我还是把朋友的可能是很片面的观点贴出来了,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这还真让人纠结啊~
不过我家孩子他爸都说了,我整天都忙着纠结去了,最后没有一项想法落到实处的.哈哈.
这个一定要恭喜一下! 好羡慕!
不过,没有进的也没关系。 条条道路通罗马。
今年年头申请的这个ID,没想误会了一些人, 昨天终于肯定这个ID还够名副其实。
小女儿在培华,今年GEP考进16个。第一轮进了70-80人。
现在正在考虑申请哪所学校, 很想多了解一些各GEP学校的特点。
看来我们比较是同类!哈哈!
恭喜实至名归!哈哈!
恭喜!这个名字终于坐正了。
在培华的很容易申请到南洋.如果家住在附近(培华附近的,更不用说南洋附近的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把握了.
恭喜各位跳龙门成功的, 看来名校确实一不一样啊, 又加重了我的名校情结, 我们在邻里小学的惨喽!
我的是小二转入培华。当时是带着成绩复印本直接去学校申请的。
这种说法我不止一次听到过,都是来自莱佛士的学生和家长。我也看到邻居家的孩子PSLE275分考进莱佛士后中学成绩却很差,另一个272分考入华中的成绩也不理想。我儿子在华中整体成绩也不太好,他只是在特定领域有一定的表现。
不过儒廊也出了不少奖学金得主,包括总统奖学金。有一年我还看到一个儒廊校友,是史丹佛(还是麻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她说很感谢儒廊为她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和英文基础。
当然这些都是少数。儒廊的生源并不比其它邻里小学好,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儒廊“填鸭式”的教学中被“拔高”的,实际水平或许没那么高,到了中学新的环境中就暴露出了“本来面目”。
问题是,作为能力平平的孩子的家长,您会选择“被拔高”吗?
自觉的孩子是少数
大多数是要逼、要推的
所以,“拔”与“不拔”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式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管孩子将来成不成
东方的家长是一定要“谋”的
至少,自己尽责了~
儒廊成绩有目共睹,像我的话,肯定要选择”被拔高”了,小孩子可塑性强,适应能力也不弱,在基础学习上强化是应该的.尤其是华文和英文,有这样好的学校求之不得.
我估计其他99%的家长也是,要不也不会挤破头抢着去做义工了.
我非常认同xue版的观点,我的孩子很多时候显示基础缺陷。
可是那位老师一个人管三科,三科都不解答疑惑的:
数学不会的,叫兜兜上去解题给同学们听。
英语不会的,据说这样:不用问我为什么,看答案是什么,记住就好。
多少人投诉她啊,我朋友说今年PSLE之前有个律师妈妈在报纸上投诉她的教育方法。
对付这种的老师,J版的孩子适当逃做功课是蛮好的方法。
为什么会这样?!!!
这位老师在我儿子眼里可是个”大好人“,是他唯一尊敬的老师。我儿子从小就经常被其他老师投诉,不做功课也不听课,小六到了这位老师手上就这些问题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儿子对这位老师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她的发型太土了”。。。
我儿子对她的评价:”比其他老师强多了。。。数学和英文教的很好。。。批评人时只对事不对人。。。不记仇。。。不偏袒女孩。。。不向家长投诉。。。特别会鼓励人。。。赏罚分明。。。”
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填鸭式”或“题海战术”。小六时这个老师很少补课,六月份假期时别的孩子都回学校补课,我儿子的班一天也没补过。PSLE前夕,其它学校的孩子做作业到深夜,我儿子每天九点半就上床睡觉了。
这位老师人缘也很好。每年节假日回学校拜访她的中学生络绎不绝,一队队的,几乎全部来自莱佛士华中家族。今年教师节在这位老师的网页上我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祝福,有些来自总统奖学金PSC奖学金的主,还有一个来自PSLE全国第三名的。。。
几年前就有朋友告诉我:“如果你儿子小六的班主任是这位老师的话,就可以放心睡大觉了”。 我证明:这是真的!
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届的家长们会如此评价她?难道说她改变风格了?。。。
你儿子的P6老师和兜兜的P6老师,是同一位老师吗?
或许我只是聆听了两位家长的片面之词,对老师很不公平呢。多谢J版为老师正名!
中午确认小蚪同学失望而归了,
班上只进了2名女同学,男生个个都很不服气:lol
邻居家的女儿也进了,非常高兴但又很伤脑筋,因为不想转校
小蚪告诉我两名女同学过了二试时,嘴角一撇“哼”了一声:L
请问一下没过的同学有拿到信吗?还是只是老师的口头通知?
儒廊进13个,培华进16个,南洋进34个,目前的统计
信的内容如下
Thank you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selection exercise for the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you have not been selected for the GEP.
However,………………………
Date:03 NOV 2011
再说一句,信小蚪不敢乱动
但信封,已经体无完肤了;P
他不在意过不了二试 这个问题
他在意的是居然输给了两个丫头:Q
谢谢了,我们到现在还没任何消息呢!就再等等吧,都不明白每次孩子的学校怎么总这么反应迟钝,第一轮通过也是大家都知道而我们隔了一周才知道
祝贺所有考上GEP的孩子们,真棒!分享你们的成功和喜悦!我们三天没去学校了。一点动静都没有,肯定是没戏的这一拨。不过转校与否,还要等些日子再说。先自我安慰一下。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IBM/Application%20Data/Tencent/QQPinyin/Face/ImageCache/14.gif
谢谢你。
你家儿子真可爱!我的老二正好相反。星期六打电话去学校查问,那值班的老师竟然弄错了,说她没进。这下她就哭鼻子了。我安慰她说GEP女生的收生率比较低,所以她还是很厉害的,结果我们家丫头竟然给我回了句:“不公平!sexism!”
恭喜JanelleZ和clthunder2002! 请教JanelleZ, 您的孩子的学校不是很好, 但您还是教出了gep的孩子, 佩服:victory: 请问您有送孩子去补习英文吗? 在教育方面有什么秘诀?
问题是,作为能力平平的孩子的家长,您会选择“被拔高”吗?
我涉足论坛不深,纯属个人意见。
如果能“被拔高”,那就不是“拔”,是孩子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我们在给他们做准备。
机会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就是在帮孩子做准备。
GEP教育也是这样。
再加一句。
其实 不仅孩子需要“拔”,大人也需要“拔”。
如果有上司“提拔”的话,能力也会增加很快的。(当然是指能“被拔高”的那种。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被拔高”。)
如果GEP妈妈爸爸能分享一点儿经验就好了,虽然大多数人会说没刻意准备没参加补习,P1-3是怎么学习的?让后进家长参考一下,
引用静雯 “如果能“被拔高”,那就不是“拔”,是孩子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我们在给他们做准备。
机会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就是在帮孩子做准备。”
所以强烈要求有经验分享贴,“gep爸妈谈gep”
对,这位年轻的教授就是Jackie Y. Ying。
以下摘自MIT的网站:
Profess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B.E., The Cooper Union, 1987
M.A.,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8
Ph.D.,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1
Room: 66-542
Phone: (617) 253-2899
Fax: (617) 452-3436
E-mail: [email protected]
Honors and Award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ATO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1991
Alexander von Humbolt Research Fellowship, 1992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992
Ross C. Purdy Award,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995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1995
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ellowship for Science & Engineering, 1995
ICI Fellowship,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U.K.), 1995
Camille Dreyfus Teacher-Scholar Award, 1996
Faculty Fellowship Award in Solid-State Chemistry,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7
Ernest W. Thiele Lectureship,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997
Union Carbide Innovation Recognition Award, 1998 & 1999
TR100 Young Innovator Award, Technology Review, 1999
Allan P. Colburn Award,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2000
Editorial Advisory Panel of Materials Today
Advisory Editor of Molecular and Supramolecular Science
Editor of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ssociate Editor of Acta Metallurgica and Scripta Metallurgica, 2000-01
Associate Editor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1997-99
Editorial Board of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Metastable an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Editorial Board of Nanopartic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
Guest Editor of Chemistry of Materials, the AIChE Journal,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 Division Director,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Division of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 Executive Committe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Board of Directors, Alexander von Humboldt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4-97
Council, International Mesostructured Material Association
Advisory Board, Leibniz-Institut für Festkörper- und Werkstoffforschung Dresden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Nanomaterials Centre
Advisory Boar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teacie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Sciences
Honorary Professor of Chemistry, Jilin University (China)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Institute of Materials Research & Engineering, Singapore
朋友家女儿进了, 圣希尔达小学,总共进了12个.
看了些网上考过GEP的家长讨论和一些相关资料,个人认为录取上不存在主观的重男轻女,即不是分别按照男女生成绩排列,取男额多少,女额多少的做法.
有两种可能性:
1)采用了某种有偏向的录取标准,即各门各项试题的比重是不同的,普遍来说男生在比重大的题型上有优势,所以录取的男生多.
2)还有就是男生在心理上对压力的承受相对强些(神经大条),在经过2试两天中第一轮正规英文数学难题的狂轰滥炸后,在第2轮的GA测试上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所以总体成绩更好.
恭喜成功考入GPE的小朋友,相信这批孩子应该都是本地出生的吧?
有志的家长和小朋友们,PSLE之后仍旧可以凭高分进取GEP班,机会不止这一次!
继续加油!
更新:
儒廊 – 13个
培华 -16个
南洋 – 34个
圣希尔达 – 12个
Henry Park – 11个
St Andrews junior – 6个
培群 – 11个
我的孩子不是本地出生,三岁多来新。 看到有家长提出经验分享,略谈一点心得。
刚来新时担心孩子的英文跟不上,我去图书馆找来英文故事书每晚读给他听,从浅到深,也没提问什么的,只是读,他很enjoy, 渐渐可以自己读些简单的故事书,也喜欢看书了。 我觉得小时养成爱阅读,能坐得定的好习惯很重要 (但英文书读得太多的问题是华文不怎么样)。 小一小二我主要着重对他一些学习好习惯的培养,比如有时间观念,做事情不拖拉,有轻重缓急之分等。 另外,继续保持阅读习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
从儿子自身来说,他从小喜欢science, history 及 Mechanical 方面的东西, 不爱看卡通,喜欢看 discovery, national geography, history 这些channel, 很多知识是从中得到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孩子适当看些有意义的节目是有好处的)。 他每天看30分钟-1个小时,有时看了节目,感兴趣的就会去图书馆找来相关的书看。 我曾经给他借来厚厚的 history & science encyclopedia, 他很喜欢读。 另外儿子非常喜欢 lego 和 折纸,在K1 K2时被小朋友称为 “Origami Master”, 小一小二时会去图书馆找来专业的折纸书自己研究,有时会自己画立体图。 8-14岁左右的 lego set 他现在半个小时能拼好,拼完拆了再按自己的想法乱拼。 我想他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是通过这些兴趣获得的。
认同,基本出发点大致相同。
英文上,早期培养阅读习惯很重要。
先由兴趣入手,我的孩子一般每周去图书馆借读12本(薄厚深浅不计)。
阅读起来说她如饥似渴不为过,吃饭也要捧书不放手。
同时每周一次the learning lab英文学习,词汇量大增,经常性词汇小组竞赛,她都能领先抢答。假期玩 “I SKETCH”游戏也多数分数在前。 时常,the learning lab也能每周借4本书。再她的学校也有图书馆, 偶尔也会跑去看一小会儿。
数学则是小一学小二的内容, 小二学小三及小四的内容。。小三则已经进行完小五的全部, 小六的一部分。学习过程基本是一讲就过, 一说就通, 每天不紧张地做上几题就可以。
对于学校学习的内容以及作业基本上我忽略不看。
老大学习方式如此, 老二学习依然如此。学习之外,孩子们对各种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我想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利用这些好奇心和上进心,挖掘孩子的潜能是我们父母的责任。
所以,一般上所谓的“推”,“拔”,我更想形容其为“加油”,是我们家长在帮孩子使劲和加油,让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这种使劲加油并非建立在抽象的口号式的枯燥方式,而是学习过程兼顾孩子的兴趣,针对具体情况去鼓励他们,让孩子自动自发循序渐进学习。因此“推拔” 与强制性和压迫性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划等号的。
我儿子在本地出生,语言能力不是很好,讲话很晚,小时候经常让他张大嘴,检查是不是舌系带短,四岁之前只会讲简单的句子,上了N1突飞猛进,现在顶嘴,狡辩是一流的。上学前,喜欢lego,自己看图纸,自己拼。还喜欢看地图,已经翻破了3本新加坡地图了。上学后,喜欢读书,不过都是简单的流行的儿童读物。上了小3喜欢读horrible science和murderous maths,我觉得这两套书对他影响很大,培养了他学习兴趣,尤其是murderous maths,看了以后就让我教他代数,方程,简单的几何知识,还经常背圆周率。所以我很担心他的英文能不能跟上gep的程度。
给楼上几位家长献花,我们高年级的也来听课了,谢谢分享。
看了上面家长的分享,果然孩子的自制力和对知识的渴求还是最重要的.
是,孩子硬件在那里,在配合上软件, 譬如什么小五的数学,几何啥的.
孩子自己要才是王道!强!
谢谢阳阳妈 ,GEPmama ,clthunder2002不吝分享。。。
再次恭喜你们,和你们的孩子!!!
天哪,这也太厉害了!
我女二今年小五GEP的。还不会代数,更不知道圆周率是啥。
濙马锡小学 6个
那有人知道树群小学的吗?
哈哈,因为我们也收到了这样的信,所以和你们是同一拨。女儿落选,让我更是坚信GEP真本事!如果一个才来半年的孩子就能入选,那真是要。儿子见姐姐哭脸,便安慰:老姐,我帮你去考GEP…..
看了几位妈妈的分享,心里还真是惭愧。俗话说:”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对于老二,我还真是没那么上心。姐姐从小就学背唐诗,学认字,上了小学还会帮她练习听写什么的,到了妹妹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做为老二,我想她的优越之处就在于被老大影响着,在无形之中跟姐姐学了很多大人都不能教给她的知识。我的老大老二都是在本地出生的,但是家里一直都有老人,所以孩子们在两岁半上幼儿园之前是只说华语的,英文是上幼儿园才开始学的。我的老二从小就表现出来对语言很有天分,在一岁半多就能够认识华文字(不是特意教的,是在听故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了),两岁多就自己开始读故事书,因为奶奶和妈妈讲得太慢!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和姐姐抢着看杨红樱的马小跳和笑猫系列了,《哈利波特》也是先看中文版。至于英文,在她上幼儿园半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去IKEA,她竟然读出墙上的“We will be very happy…”,我大为惊奇,去问她的英文老师她在学校学认字了吗?答案是没有,PHONICS还没有教呢。这时我才知道老二原来有语言天分。她对任何带文字的东西都有兴趣,见到带字的,不管是在那个几角旮旯都要去读一读。至于读书,那就更有兴趣了,她对任何方面的的书都有兴趣,什么故事童话传记历史地理科学她通通都要看,我们都说她是“小小百科全书”。最特别的是她最感兴趣的报纸是《早报星期天》的“医生读史”。
我认为老二能考上GEP应该是和她平时的广泛阅读有很大的关系。她对阅读的喜爱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我是一个爱买书的妈妈,两个孩子都是超级书虫。特别是老二,她是睁开眼睛就读,房间里读,客厅读,厕所里也读,我家到处都是翻开的书。我的朋友都知道老二小的时候一哭闹,我就会给她一本书,她就立刻乖乖了。每当她做错事的时候我的惩罚就是“两天不许看书!”
我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我很注重给孩子选书,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不仅买故事书,还有意地买一些科学方面的书,特别是华文科学书,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语言只是一个载体,什么语言都能学习知识。所以我自豪的是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用英文来解释科学问题的时候,我的女儿们还能用流利的中文来解释。当然现在英文书没法选了,这也是我比较苦恼的事。
老二也和那几位考上GEP的孩子一样喜欢看Horrible Science和Murderous Math,我也买过Horrible History 和Geography,她也是很爱读。另外,Young Scientist和Discovery Box也在看,现在还看姐姐订的Reader Digest,Knowledge和Time(这本只选有兴趣的看)电视方面她爱看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y,还有一个Animal Planet,因为她自称动物保护主义者。至于中文书,我会在当当网上订一些适合她们看的书,每次回国就捎回来一大纸箱,现在她和姐姐看的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书还有少年文学杂志《意林》。
我没有自己教她高年级的课程,她就是快乐地学她小三的课程,她就读于一所大家口中的名校,从小一到小三都很少家庭作业,我相信老师在学校都教完做完了。从她上小学我都没有为她的学习操过心。都说名校的家长很怕输,可我就是那少数不怕输的家长,连听写都不会帮她复习,所以你可以看到老二的听写有时九十多分有时八十多分。我认为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老二有什么所谓的高才,她可能就是得益于她广泛而大量的阅读吧。在GEP的第二轮考试中,老二说最难的是数学(这孩子对学数学有点懒得动脑筋),接下来是GAT,最简单的是英文,尽管有一些单词不认识。
感谢各位gep妈妈的经验分享, 都是肺腑之言, 学习了!:)
还想请教一个困扰我的问题, 各位超级妈妈很棒, 孩子也很出色,这不容质疑. 是不是也与孩子学前学后家里有妈妈或老人在家有关呢? 我是否需要做一个全职妈妈, 还是请一个女佣在家或把孩子放去学前学后托管中心?
谢谢您的鼓励。本来老二就没有准备,连第一轮考试我们都不知道。不过有您的肯定,还有这么多成功妈妈的经验分享,从现在开始,我也想试着把小儿子往GEP的路上引。之前两个姐姐都把精力花在音乐的学习上啦,虽然她们也喜欢看书,但是和各位GEP孩子一比,我们简直就是幼稚园的水平。看过大家的交流,受益匪浅,学习真是永无止境!感谢GEP的妈妈,你们太棒啦!
谢谢以上各位妈妈分享经验!
孩子小三GEP失败告终,我还自信地以为他是“漏网之鱼”,其实真的有这么一段差距。(这是不能说的秘密)
也就是这段盲目的自信,孩子在邻里小学才是那么阳光。
以上观感:数学与英文中任何一门较突出者, 入选的希望较大,二门平平都即使总分与前者一样,前者优先,个人猜想。。
BINGO! SHIMA 你猜对了。也等着你的好消息
在此感激各位的鼓励!
这楼好快啊
看来,积极向上的家长还是占多数的。
各位考上gep的家长,原谅我来给你们降降温,提携警告性建议:
利用这个假期把小学的知识给孩子理顺一下,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对gep考试没什么准备的学生(没准备考上不是件好事,如果孩子能力稍逊色,那肯定是垫底那伙的,成绩很差的会接到警告信的,说是会劝退,但是只看到自己退出的,没看到被劝退的)
gep的数学,只是在p4的时候象征性的学些基础数学,后面基础数学老师不会教,这需要自己把基础部分教给孩子。gep的男孩子多,所以数学的平均成绩也高,这对那些数学不好的孩子来说,非常吃亏
gep的英文,那是超级难,充分显示出母语的力量,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不管是在哪里镀过什么的,统统落马。小4的时候还会给你留点情面,到了小5,可能哭都找不着北了。同样,基础的英文不讲(语法,词汇一概都要自己上)小4gep的阅读理解的长度是小6阅读理解的2倍,而且问题要求的答案很精准,差一点都不行,也就是说必须深刻理解文章的含义,才能回答。gep的英文,后来我才摸索到,和中学的英国文学那门教学方式一样,只不过是研究的那本书薄一点罢了。
gep的华文,虽然跟着课本,但是考试的题很难,扩展内容多,阅读理解跟英文要求一样,(个人觉得,就是抓不住,老师到底要求怎样答)
gep的科学,学的难度深
还有就是各科的project,反正是搞得我头昏脑胀的,这个成绩比试卷的成绩所占的比例还高
记得我家老大p4上半年见老师的时候,英文老师把我家那个英文说的一无是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当时我老公还不信呢,对老师说: 我孩子的英文考试成绩从来没下过95分,最低一次95.5,怎么会不行呢。
但是我们还不信呢,结果上半年成绩一出来,我们傻眼了,78分,于是乎,赶紧送出去补习。
我家老大,gep的数学科学不用我管,英文我管不了,到后来就连华文的阅读理解,我也不行了。
反正在gep里只要有一门学科达到傲视群雄的状态呢,那就是在这门领域里真的有天分了(数学不算在内,往往在竞赛成绩名列前茅者,普通的数学考试反而拿不到第一)
gep里呢,就不要强求排名了,因为都各校前几名的精英荟萃,高手多着呢,太强求名次呢,只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另外在提醒各位即将踏上gep行程的家长,在gep里,一定要给孩子找到闪光点,也就是特长,这种特长不一定是体育音乐类的,比如孩子在哪个学科特别出色,一定要新加坡排名前10的那种出色。没有特长那gep的日子会很难过,p6 DSA,RI看gep的学生不主要看成绩(除非你的gep成绩相当的强悍,没特长也可能会安排第一天面试),在他们眼里,平均70多分和接近90分是一样的,主要看孩子的特长。
写得有点乱,大家将就着看吧。我觉得和gep这几年比,能考上gep算容易多了。
谢谢陶陶妈的经验, 本来还想着看如果孩子能上gep, 是不是psle的时候会轻松些。
这样看来,并不轻松呀, 那如果孩子在gep学生里,没有特拿手的,成绩也只是中等,小六的dsa把握还大吗?
很中肯!但我觉得即然选择进GEP, 就要有心理准备好多摔打。
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
刀不磨要生锈!钢铁也就是这样练成的!各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哈哈!
不能只看不说,我也来贡献一二。
老大进了GEP, 第一关过的时候,什么准备也没有,第二关,她爸爸给她做了几题IQ, 居然都考到了,所以我们觉得她特别的幸运。在GEP的第一年,英文有点差,老师还专门为几个不大好的补课,Project, 父母略帮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适应了。小六会考,包括现在的中学,都读得轻松。有了老二后,比较了一下,觉得,老大确实有她天生的一些好的特质存在,比如说,爱阅读,从小就爱听故事,然后就大量地阅读。吸收能力强,看说明书,一看就懂,不像我,要反复看几次。他们Gep班,很多人从小就去了Learning Lab, 她什么补习都没有,所以去了中学,读得也不累。老二也是我生的,但和姐姐很不一样,不爱阅读,不爱动脑筋,超级不自觉,也许是男孩子吧。因为姐姐考上GEP,做家长的,小六相对真的轻松很多,尝到甜头,所以也很想把老二push进去,不过高才真的是天生多过培养,对老二,我们还是顺其自然吧。
刚参加完GEP briefing, 通报一下具体数字,可能有人会感兴趣。
今年总共邀请参加选拔42000,第一轮选取4000人,第二轮选到566人,其中男生343,女生223.
各个GEP学校班数:
南洋 4个
莱佛士女小 3 个,
乐赛 3个,
道南 3个,
南华 2个,
公教 2个,
ACS 2个,
圣希尔达 2个,
恒力 2个。
每班人数20左右。
GEPmama, 真是高效率!我刚想通报,就看到你的完整报告了。
谢谢您的肯定。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们没能进入第二轮,但是孩子还是渴望去现场看看,感受高手如林乐学向上的气氛。所以我今天和孩子也去了GEP 现场,作为第二轮的落选者,女儿对各位GEP同学可是顶礼膜拜呀。见过N多牛校的师生后,更是感慨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好!值得为之努力!非常感谢阳阳妈妈,给失意中的孩子无私的指引,当亲耳听到同是养正校友,现今道南小学校长的肯定和鼓励时,我想女儿对:是做小庙里的大和尚呢还是大庙里的小和尚这一看似平常却意义深远的话会有自己的诠释。我们满怀感激之情走出GEP现场,也深信:路,要自己脚踏实地走。籍此,由衷地感谢阳阳妈妈,您成人之美的君子风范。
gep每班25人,但是像南洋,乐赛这种学校热门学校有的班一般会多出一个,个人认为,恒力在gep里吸引力最差,2个班往年也就30多人,一个班就10多个,老师带孩子像幼儿园,圣希尔达的gep教学质量令我质疑,因为在各个赛事中,这个学校几乎是默默无闻,而且RI,rgs的第一天面试里很少的这校的学生,也很少录取。
乐赛每年都是2个班,怎么今年3个班?
gep一般都招不回超过550个,怎么今年566个?
和我的心态一样,就是冲着psle的这份轻松,我也觉得要把老2推进gep,以前说过了,不是为他们,是为我自己。
男孩子就是这样,我家2个都是男孩子,我家老大就是种种恶习,也让我给推进去了,老大从来不会主动学习,脑袋到现在就是2个字:吃,玩。他得的那点成绩,全靠他的那颗大脑袋,脑袋稍差一点,早完了。看到人家女孩子认学的那个劲,我还在想呢,我要是有个女孩子,保证培养成新加坡响当当的人物。
我比较看好我家老2,老2的思维形态明显比哥哥成熟,我经常对老2讲:你要是像你哥哥那样,我也就放弃了,年纪大了这精神头不行了
对,我接触的gep的妈妈都是这样的想法,其实孩子能不能成为gep,看家长就能看出来,gep的家长头脑清醒,普遍“怕输”(我一直认为怕输不是坏事,其实新加坡的怕输说的好听点就是有上进心),但是不盲目怕输,他们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水平,能力,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优点缺点,不会让一点点成绩冲昏头脑,会十分准确的给自己孩子定位,精准的取舍。
能考上gep的学生都是各自学校的领军人物,也就是搞定了自己的学校,汇集到gep里的目的呢,我觉得就是看谁能搞定新加坡,尖峰时刻到了,慢慢体会,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上有人,面对高手强手带给你的高强度的挑战,有失落,也有欣喜。
乐陶陶说的话确实很真切。
我认识的一个小女孩也进了GEP。
看着她长大的,从学华文的角度说几句我眼中的她。
她小一的时候,来我这边是读小二的课程,刚进来时不强,但听课很专心,进步非常快。这个小女孩不善言辞,每次考口试,妈妈就要打电话来问该怎么办。她肚子里有货,就是好像倒不出来。
到了小二,她爸爸妈妈提出来跟小四的课,我同意了。其实我也很想看看她的承受力。刚开始老是皱着眉头,功课也做得不快,有时还要带回去做。但做事情很有耐心。她真的超级不喜欢讲话。只有看那些男孩子捣乱,才会很开心地笑着,说一些话。
到了今年她读小三,爸爸妈妈提出让她跟小六的班。我也同意了。其实小六,她跟起来是有点吃力的。
她父母上两个礼拜来跟我说了,她小一的妹妹希望也能像姐姐这样拔高读。她明年还是读小六的班。
其实,那时我还不关注GEP,也不明白他们的用意,看了乐陶陶这个帖子,现在懂了。
这个小女孩的父母其实从小一开始就到处找老师,他们的培养是很有计划性的,并且全力以赴的。
没有特特长的呢,那就要看孩子的cca是否是学校需要的,今年我孩子的一个同学平时在GEP学习很差,但是RI的面试居然是第一天的最后一个时间段(因为RI的面试一共6,7天,第1,2天面试的被录取的把握比较大),和一些平均分88分以上的一起面试,最后也收到了RI的录取通知书,后来我们分析了一下,他的cca是华乐,乐器是大体琴,这个乐器在管弦乐团里也有,他就是凭着这个获得RI的青睐的
不过不用担心,GEP的学生只要你不是一定要去双R的话,华侨和南洋也肯定要你。
记住一句话:GEP的学生是你选中学,不是中学选你,这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xiuxiumama这个我不能再点评,一定要回复了,因为在帖子里面我看到了你们家很多优秀的东西!
乐妈妈还很年轻,再生个女娃娃吧!基因特别优秀的应该为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谁能保证下一个是女孩,如果是在一个小混蛋,可是要了我的老命了,不敢生了。怕了。
谢谢。通过“2011 GEP成绩出炉了”这个帖子,我们收获了很多:认识了很多伟大的妈妈;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感受了”面对高手强手带给你的高强度的挑战,有失落,也有欣喜”的精神洗礼……带孩子去GEP现场,一是感受成功者的喜悦;二是激发自己的斗志;三也想让孩子有始有终,不论成败,都要去分享。接下来,我们要全力以赴迎接26号Singapore National Youth Orchestra的考试。感谢各位GEP妈妈和孩子们,我们会一直学习你们的。
引用: pingan04 你真厉害,赞一个。。。 南华,道南呢?
南华5个,据说。道南的还不知道。
另外,莱佛士女小 7个,也是据说。
南华5个,有点少啊。。。
不过,考试无常的。
我现在觉得GEP的孩子,应该在智力上,先天就有些超常的天赋,再加上后天激发,和训练。
对于智力正常的孩子,激发他们某一些科目的先天潜质,让他们在某个科目上达到极致的凸出。其它科目保持正常年龄水平,是不是更好呢???(深度思考当中)
比如,你儿子在语言方面的天赋,就得到充分的扩展。。。
如果孩子的某个具有天赋的触角发展到极致的话,必然会牺牲其它的触角。
真的,教老二明显教不动了。不过,搂主好福气,先苦后甜。我的邻居,新加坡人,俩孩子都进了GEP, 老大是个男孩,中二了,依然不自觉,要妈妈在旁边盯着才做回家作业,但这孩子很有商业头脑,偷偷在网上开了个店,卖潮流装饰品,老二是个女儿,省心多了。
各位都在拼老二了, 我还在拼老大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感觉拼不动了,特佩服这楼里那些虎爹虎妈们。
粘点士气,我也要拼老二,明年,加油
今年有点怪啊,去年南华有10多个呢. 莱佛士女小往年人数也都在20以上.
相比南洋的人数还算不少. (2009年26个,2010年45个,今年(2011)34个).
最近几年GEP录取人数:
2008 总数550 (男 375, 女 175)
2009 总数566 (男 352, 女 214)
2010 总数564 (男 347, 女 217)
2011 总数566 (男 343, 女 223)
请教一下各位GEP妈妈
1。进入GEP以后,成绩册上只有成绩,没有排名了,怎么知道孩子的程度?
2。年终的奖项里面,除了“Best in subject”,还有一个”High Achiever”,是颁给前多少名的学生?
3。除了这两种,还有其他的奖项吗?
总的来看, 还是男生比例比较大, 有差不多60-62%, 不过, 女生的比例好象在逐年提高, 今年是多过39%, 已经很接近40%, 是随意的, 还是有意的, 以后会提高女生的比例?
同感,gep一定要扬长避短,让孩子强的方面更加强。这个是一些家长的心理误区(刚开始我也这样想),认为孩子在某些方面已经强了,可以放一放,于是就盯着弱项补来补去。儿子考上gep我们基本上对gep的课程是两眼一麻黑,听了moe的讲座也是囫囵吞枣,陪着孩子拖泥带水的滚过这3年的gep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gep的男女孩子的发展方向不同,我以前认识的几个gep妈妈,可是那几个都是女孩子,本来想按照人家的路数走下去,可是半年后,我觉得不对,女孩子的语言天分高过男孩子,那些在双语方面的至尊都是女孩子,这条路对我孩子来说,就是死路一条,我何必硬要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呢,男孩子的优势在数学科学方面,所以马上转换跑道,咬牙在数学科学方面砸出了儿子在gep的一席之地。
握手~~~
我再理解一下你这段话的含义。
就是不要盲目地赶潮流,一定要悉心发现自己孩子的特长。孩子的特长里,可能就蕴含着上天赐与的天赋。大力发展孩子具有天赋的方面,顺势而推到极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孩子的弱项呢?我想,孩子的某些弱项,还是要弥补的。但目标不是出彩,而是不让它拉后腿,补救到平均水准即可。
PS:女孩的平面思维具有先天优势;男孩的逻辑思维具有先天优势。
瘦死骆驼比马大,gep已经是最好的了,总体排名就不在意了,在各个gep学校,gep学生不和主流班的一起排名,因为教学内容不一样,要求程度也不同,年底,每个gep班前5名去领奖。
在学校里的年终那次颁奖就没什么了。
但是其他的奖项可就多了,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竞赛,尤其是小5那年,我记得我儿子出国参赛2次(这2赛每赛之前都是经过4到5轮的淘汰赛,走到最后才走出国),至于国内的竞赛多了去了,下半年的竞赛比较多,都记不清赛了多少了,只记得儿子,不停去各个中学,小学校赛,不停的送去RI,RGS培训,不停的参加领奖,不停的吃了好多赛后餐点。今年小6时,报DSA时,竞赛类的获奖证书,报了42张。还有些含金量不高的,名次不好的证书都懒得报了。这还只是双科方面的.
点评sunflower77 赞同!我家也是一直坚持“扬长避短”这条道儿的。BTW, “砸出”是指砸钱吗? 发表于 11 分钟前
砸出呢,也有钱的方面,以前我说过:不排斥补习,因为要想达到高境界,名师,高徒,2个缺一不可,作为有天分的孩子学到一定程度,尤其想在竞赛中分得一杯羹,一定要好的老师指点。
当然这个砸出的更多的是精力和努力,我儿子是个不知道学习的主,其实几乎都是靠我推他,刚起步的时候,我逼他逼得很紧,好在儿子脑袋瓜子好用,这么拖拖拉拉的学,也见到一点成效。
经历了今年的DSA我更加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平时努力一点点,关键时刻过得就很轻松。我一直记得中国交通银行的一句广告词: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pingan04 杰出的天才,后面都站着一个智慧妈妈。。。你为孩子砸出的是奥数? 发表于 4 分钟前
奥数和科学,科学比奥数差点,科学是国家队替补,做冷板凳的那个,不过呢,这2门可是学校的主力,他们学校双科3巨头之一,每次竞赛最少2个奖项,团体和个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奖项。男孩子还是往这方面发展会比较适合,语言方面,怎样努力也比不过女孩子。儿子学校,双科的竞赛基本上都是男孩子去参加(但是我儿子这届的奥数3巨头里就有个女孩子,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中学,科学里,根本看不到毛长的),双语竞赛清一色女孩子,没见毛短的。,
不过任何事都没绝对的,今年的国际奥数赛,拿第一的就是德国的女孩子,n多年才看到一个女孩子在国际奥数领奖台上,也证明了女孩子在这方面的天分不如男孩子面积广
这贴真是受益匪浅,尤其这个扬长避短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家儿子就是严重的偏科,整天拉我们教他高年级的数学,到书店找就找数学练习题,可是每次都被我们无情拒绝,而是整天催他在英语上下功夫。
真是宝贵的经验!
感谢分享!
高粱!加精!
这个扬长避短,不只适合gep, 对mainstream学生也有用的。有一些数理很强的,但英文差些或因某种原因就没被选进gep,还是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创出一番春天来。
我觉得除了扬长避短,比同年龄超前学习也是很有用的。比如,当你在适合参加smo junior(新加坡奥数赛初级组)的年龄时, 可以尝试同时参加smo open (公开组)的比赛。当一个人经过了比较艰难的竞赛/练习后,再作回相对简单的习题,信心肯定会大增,做起来更如鱼得水了。
真知灼见啊,赞一个!
我觉得,“扬长避短”这一原则,还可以扩大到整个人生的,呵呵。
人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东西,并努力,坚持地把它做到极致~~~
再者,在协助孩子发展他们具有天赋的技能的同时,还要就势教导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如何看待老师的表扬,批评等等,孩子们情商方面的发展。
(我的二分钱)
你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新加坡的小学里,都有些什么竞赛?竞赛是从几年级开始的?竞赛是按年级分组,还是按年龄分组的?
好像问题有点多啊,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
EQ(情商)包括5个方面: 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自知);控制自己的情感起伏(自制);激励自己正确的情感走向(自发);理解他人的情感波动(为人设想);处理好与他人的情感关系(社交技巧)。
1) 是Know your emotion(自知). 这个emotion一般都是负面的,比如生气,发怒,或者抑郁等。这 个 ‘Know’,不是事后,而是只 ‘当时’。那个时刻你知道自己会发怒,或者意识到自己很低沉等。这个时候,可以说出来,让孩子或者自己知道。这个也叫‘自知’。
2) Manage your emotion (自制)就是在认识自己负面情绪的基础上,能自己调节。比如, 意思到要对孩子发火,告诉孩子,或者这是离开;心情抑郁,就多听歌,运动什么的。
3) Motivate towards a goal.( 自发)。就是要能调整自己的情绪,变成一种自然的第一反应。
4) Know other’s emotion (Emphathy): 从自己到理解考虑他人的角度。Platinum Rule: Treat others the way (you) ‘they’ want to be treated。
5) Manage other’s emotion.(Relationship). 和他人人际关系。
小学的数理竞赛大概是以下:
#适合数学能力特别强的孩子 Bold – 比较重要的竞赛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
Annual Mathlympics by ACS(I) – P5
Australi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AMC) – P3-P6
American Mathematics Contest 8 – P4-P6
American Mathematics Contest 10 – #P6
Canadi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Gauss Contest) – P5-P6
Inter School Maths and Science Competition by St Andrews Sec – P6
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of Singapore (NMOS), by NUS High – P4-P5
(6 selected to take part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Olympiad (IMSO))
NJC Primary School Maths Challenge, by NJC – P6
Maths Talent Quest by Clementi Town Sec – P6
River Valley Maths Challenge (RVMC) by RVHS – P6
RI Primary World Maths Contest (RIPWMC) – #P5-P6
(4 selected to take part in Po Leung Kuk Primary World Math Competition in Hong Kong)
Singapore Mathematical Olympiad for Secondary Schools (SMO Junior) – #P6
Singapore Mathematical Olympiad for Primary Schools (SMOPS) by HCI – P6
(about top 200 invited to Asia-Pacific Mathematical Olympiad for Primary Schools (APMOPS))
(4 selected to take part in Po Leung Kuk Primary World Math Competition in Hong Kong)
Singapore National Girls’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SNGMC) by RGS – P6 (girls only)
Singapore & ASEAN Schools Maths Olympiad (SASMO) – P3-P6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for Schools (Mathematics) – P2-P6
Science Competitions
Singapore Primary Science Olympiad (SPSO), by NUS High – P5
(6 selected to take part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Olympiad (IMSO))
RI-BP Science Odyssey, by RI – P6
Inter School Maths and Science Competition by St Andrews Sec – P6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for Schools (Science) – P3-P6
谢谢, 太有用了. 对了, 关于这个”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for Schools (Mathematics) – P2-P6″ , 好象是要所在的小学报名才可以呀, 对吧.
非常感谢你这么详尽的比赛信息~~~
受教,收藏,谢谢!!!
这个坛子真是卧虎藏龙,高手如林啊。
我要开心 是的。有些中学主办的竞赛也是如此。比如,Inter School Maths and Science Competition by St Andrews Sec,如果所在小学没派代表参加,你不能自己帮孩子报名。
哎, 所以还是要去到稍微好些的学校, 我看普通的邻里学校是不会参加太多这类的活动的…
非常感谢”乐陶陶“的这个帖子,关注了今年的GEP,也去打听了很多人,把我打听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1.稳打稳扎型。
这个男孩明年读小五,小三那年考上了GEP,但他父母考量后放弃了,没有转校,继续留在原来学校读书。这个小男孩的特点是细水长流,稳打稳扎型的,很有定性。我觉得他留在原来学校读书是对的,现在他是学校重点培养对象,小三考了全校第一,小四考了全校第二。凭他这些优良的学业记录,以及以后的校长推荐,DSA进最好的中学应该是没问题的。
上个礼拜我孩子的成绩一下来,就去他那所学校等位。昨天就去办好了转校手续。我们真的很幸运。老大明年进去读小二,什么都没受影响。明年7月老二要报小一,就不需要抽签,直接进去了。感恩一下!
2.喜忧参半型
这个女孩是今年进GEP的,已经选好学校,转校进GEP班。但今年的成绩下滑了很多。父母亲还是有点担心,进去后的发展。拔高读,真正对孩子有好处吗?
3.蓄意待发型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这位妈妈,我们说她可以标榜为”新加坡精神“了。身体好,干劲足,惟恐没发现孩子的不足。上个拜五打了个电话过来,说孩子得了一所福建会馆下属的名校的全校第三名,非常感慨地说:还不够努力,还需要进步。
我差一点被吓到了。
这位小男孩今年是P1,跟我家小孩一样的。但我觉得自己家孩子跟他真的相差不是一点点。
就凭这个小孩的智商和妈妈的拼劲,进GEP是指日可待的。
认识很多”怕输“又有拼劲的新加坡妈妈,是来新加坡最大的收获。看来我们得开练了!
本帖为论坛强贴好帖!尤其是后期乐乐妈,开心妈,pingan妈妈的学习方法可以重点借鉴!
同时也看到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纷纷要学着一练身手!这都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但也允许淘气包吹吹冷风啊:
本身这些父母的优异基因,孩子的优秀天赋可是复制不了哇!所以要借鉴以后走适合自家孩子本身的道路哇!
淘气包说的太好了!
引用一段艾默生的名言:
“每个人教育过程中的某个时期,他一定会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无论好坏,他都必须保持自己的本色。尽管茫茫宇宙中充满了好的东西,但是除非他耕作自己的那块土地,否则绝得不到好收成 。”
这个是,仔细看看坛子里牛娃的父母们,再对比一下我自己和我老公,就知道差距不是一点点的。
我能够帮孩子做的就是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正确定位,没有什么资格要求他和牛娃们比肩。因为他也没把我和sunflower,没把他爸和jjrchome来比
各位今年或过往考上GEP的学生,小三或小二年级排名的情况是怎样的, 尽管GEP与平时考试不是一样路数, 不过还是想了解一下做个参考。
哇塞,你家那个书单,对论坛版亲的心理造成多大阴影啊!心理创伤不是一点点啊!
还这么自谦,你还让我们活命不?
我来顶这个!
是啊~~~
孩子不用教,自己就学会自主阅读。还自己到处找数学书看,做题~~~
啧啧啧,太厉害了啊,呵呵。
不用教是因为那时候女儿刚生下来,没时间教。
他喜欢数学倒真是发自内心的,我老磨他爸爸教他一点奥数,他爸爸就是不肯,他爸爸的时间都贡献给锻炼和义工去了,就吃晚饭能够看得见人。哎,有时候我都挖苦他,有那劲头,还不如找一加班多薪水高的工作呢。我不指着儿子以后奥数拿奖,学校数学考试不用我操心我就谢天谢地了。
哈哈,话说当时发那个帖子的时候我还是新手小学生家长,不知道天高地厚得很。
他精读那一关就一直没能过得了,我自己毅力不够,要盯他读书总是几天热情一过就觉得太辛苦了。不盯他,他读书就浮得很,读得多读得快,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是还好,但落实到最基本的词汇的掌握就太不扎实了。这几天放假,翻了小二名校卷子给他做,他挑了儒廊的,八十分都没有拿到,3/4错在词汇题上,然后就是回答问题的时候老是把时态弄错也丢不少分。
J版以前说过一个例子,读书不在多,要反复读懂吃透。我正痛下决心要改变他读书不求甚解的方式呢。还得多多向论坛里的家长们学习。
别矫枉过正了。。。
他喜欢读书,爱泛读就让他泛读,千万不要破坏了他读书的兴趣~~~
很多时候,阅读是一种享受,可以转换心情,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有益于一辈子的好习惯~~~
你可以挑选一些短小,精练的好文章让他朗读,这个做为精读。。。
还可以让他精读过后,自己复述出来。
我觉得这样,即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达到精读的目的。
精读贵于精,在于细水长流,不在于多~~~
可以泛读,精读混合着来的。
引用: 磐 太谢谢你提醒了。我做事情的确容易走极端。孩子有这么个娘也可怜,被我折磨来折磨去的。哈哈。 发表于 5 秒前
这个粉正常。你还年轻嘛,呵呵~~~
我现在到是觉得中庸之道比较好呢~~~
点评yzyi 特想是什么样的书单?翻来翻去总找不着!!!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晒儿子的阅读单子(小一)
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18312&fromuid=671509
这个书单太强大了。。。
貌似去哪里找哪些精读美文???
这次GEP考试过后, 的确感觉与平时排名的情况很不同。以前我也把GEP和平时排名联系在一起, 现在发现这并不很重要。
起初小三是按总成绩分的班,结果GEP下来, 最好班考进11个,第二个班考进5个。可想而知。
全校始终保持第一的女孩,各科都出色,是新加坡本地人,说华语家庭。孩子英文阅读测试水准达中四程度。数学也好,家里也提供数学课外GEP练习。各科全无补习。孩子比较善于思考,学习精力旺盛。进入GEP是预料中。
一男生偏科,华语相对比较弱, 平时排名都在班级居中, 但是科学特强。
因为我的孩子中途转校,所以我只追踪考察了他们班的一些孩子一年, 不用看学习排名,只要看英文数学两科就够了,在各科都超过平均分的基础上,这两科都强的进GEP就没问题。什么是强,就是无论题目难易, 单科成绩都不会高高低低,而是始终领先。
班级各方面比较出色的,考试即使前十名的,平时看起来挺傲人的孩子, 英文或者数学单科不十分突出就没有被进入GEP。
我女儿对这次考试的难易感觉是, 英文1>数学2>英文2>数学1, 即数学卷1最简单, 而英文卷1最难。
她的英文阅读测试也达到中四水准,TLL英文补习的阶段测验也基本是班里TOP1。所以我想这次GEP考试,英文的确有深度。她的TLL的英文班,大概有10个孩子,3个(2女1男)进了GEP 。
阅读了,学习了,也知道你家娃娃进GEP不是偶然的,因为“英文阅读测试也达到中四水准”!
论坛真乃藏龙卧虎!
“英文阅读测试也达到中四水准”
请教GEPmama:这个测试是在哪里做的呢?
这个测试,我不清楚其他学校有没有。 培华每年8月都会进行一次测试。 叫“STAR Reading computer-adaptive reading test”. 测试结果会逐项评估 (National Norm Scores)。
第一项就是, Grade Equivalent (GE), 会告诉我们,Based on the national norms, XXX reads at a level equal to that of a typical XX grader after the first month of the school year.
接下来会有,Instructional Reading Level, 还有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详细地说明了孩子词汇量程度,已经达到的阅读水准。也会建议多阅读什么领域的书籍。
这测试在什么水准,它的绝对准确性并不是我所追究的。而是用以比较相对的阅读程度,知道自己的孩子与成绩相当的同龄之间还存在什么样的差距。
总之,我想说的是,考虑排名同时重点分析各科的强弱,而英文学习也绝对要像乐陶陶所讲的那样“地毯式轰炸”!
谢谢您的详尽介绍!真是不错的测试,特别是有各方面的分析和建议,的确是父母帮助孩子提高英文阅读的有利参考。
之前还从没听说哪学校有呢。
J版大百科,
这个测试网上可以花钱做吗?
这个测试我儿子也做过,记得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国大医院,第二次是教育部心理医生在学校里做的,这两次的起因都是因为学校怀疑他有多动症。第三次我记得是学校统一给做的,好像是在五年级,但没有告诉家长测试结果。
我会去查查网上有没有类似测试。现在在外面用手机上网,不太方便。
我女儿小一,她拿回来的REPORT BOOK里就有一项STAR Reading text,之前都没注意,是11月8号做的测试,写得挺详细的密密麻麻一张纸,有数据分析还有一大堆建议。不知道和培华做的测试相同不~
回GEPmama :谢谢,现在终于看懂那些数据了。
多谢GEPmama, 也是, 没必要太纠结于这个排名, 其实总排名会受到华文成绩的影响, 几分的差别,排名就后了, 可GEP又不考华文。
本地一些补习中心提供STAR Reading computer-adaptive reading test,价格是$125.
http://www.edsolution.com.sg/assessment.php
这个测试应该是挺不错的,但是否一定要做就见仁见智了。以下摘抄自互联网:
“The STAR Math, STAR Reading, and STAR Early Literacy programs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giving inconsistent results with the same student, causing students to mistakenly think their abilities in reading or math are at a level that differs from their actual abilities. As mentioned earlier, however, scores will vary from each testing due to statistical measurement error.
The Illinoi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ISBE) stated in a Summer 2005 letter that it no longer accepts STAR Reading scores for measuring reading “performance progress” for the Reading Improvement Block Grant. However, STAR reading may still be used for instructional decision making。 Since the ISBE issued this letter, the SEDL has updated its database, and has re-categorized STAR Reading as an assessment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Longman有一个网上英文阅读能力测试,不妨一试。
http://www.pearsonlongman.com/ae/marketing/sfesl/practicereading.html
功能,跑到这里了。不知道问什么,无法删掉这个回复。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418312-2-2.html
也觉得这种测试离散性很大, 主要是阅读是一综合的问题, 与背景知识相关密切, 对相关背景熟的题材,得分就高, 反之就低。
刚注册,肆意四。:victory:
欢迎!尽情地“肆”吧。
只是。。。不知您认识“EQ-慢半拍” 同学吗?
来旧楼踩踩,精华帖
给介绍下经验吧,怎么培养的?
1. 上了什么培训班?
2. 自己学习用了什么资料?
3. 如何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的?
实在是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