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就是大赌场作者:刘植荣 (光明网 转发本文)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扩展业务,持股人可从公司利润里分红作为投资回报。后来,资本玩家贪婪的眼睛盯住了股票市场,说服政府制定鼓励炒股的金融政策,收买媒体忽悠更多的人入市,以便通过金融投机获得高额利润。
不管把股指炒到多么高,它都不能进入GDP,社会财富不会增加丝毫。炒股就是“零和游戏”,有人赚,必有人赔,赢家赚的钱正好是输家赔的钱,这与赌博毫无二致。所以说,股市就是大赌场,它让多数人迅速变穷,让少数人一夜暴富。
下面,我们通过炒股模型来验证股市就是赌场。假如某公司发行4股股票,发行价为每股1元,甲、乙、丙、丁共4人购买,每人购1股,公司融资4元。公司一年获得可分配利润0.2元,也就是股息为0.05元,回报率为5%,市盈率为20,即持股20年可收回股本。这就是作为投资购买股票,投资初期,甲、乙、丙、丁4人各持1股,每人获利为-1元,即股本,股市共获利-4元,就是被上市公司圈走的那4元。
现在,甲出价2元加仓,乙觉得能赚1元,就把自己的那股卖给甲,丙和丁感觉还会涨,持股观望。第一轮炒作后,甲持2股,获利-1+(-2)=-3元;乙持0股,获利-1+2=1元;丙持1股,获利-1元;丁持1股,获利-1元。此时,股市共获利-3+1+(-1)+(-1)=-4元,与股票发行时没有变化,股票上市后乙赚的那2元恰好是甲赔的那2元。
甲、丙、丁3人继续炒。丙和丁认为行情看涨,各出价3元从甲购得1股。第二轮炒作后,甲持0股,获利-3+6=3元;乙持0股,获利1元;丙持2股,获利-1+(-3)=-4元;丁持2股,获利-1+(-3)=-4元。此时股市共获利3+1+(-4)+(-4)=-4元,仍没变化,甲和乙通过炒股赚的6元就是丙和丁赔的6元。
甲又建仓,出价4元购买,丙和丁见有赚头均清仓,各把持有的2股卖给甲。第三轮炒作后,甲持4股,获利3+(-16)=-13元;乙持0股,获利1元;丙持0股,获利-4+8=4元;丁持0股,获利-4+8=4元。此时股市共获利-13+1+4+4=-4元,照样没变化,甲赔进去的12元被乙、丙和丁赚走了。
乙听说丙和丁炒股赚了4倍,经不住诱惑又入市,丙和丁还想多赚,于是股价被炒到5元,乙从甲那里购得1股,丙购2股,丁购1股。第四轮炒作后,甲持0股,获利-13+20=7元;乙持1股,获利1+(-5)=-4元;丙持2股,获利4+(-10)=-6元;丁持1股,获利4+(-5)=-1元。此时股市共获利7+(-4)+(-6)+(-1)=-4元,仍是老板圈走的那4元,甲炒股赚的8元,就是乙和丙赔得钱之和,丁没陪没赚,支出的仍是股票上市时的股本。
如果甲出货后逃出,我们就认定他是庄家,经过4轮炒作后,把股价拉高,这时股市上只有他自己一人赚,其他人均被套牢。
如果把0.5%的股票交易税费算进去,股价被炒得越高,换手率越高,股民赔得越多。假如股票在20年里的平均价格为4元不变,年换手率为1000%,20年的股票交易成本就是4元,按市盈率20计算,20年才能收回股本,可这期间要支付炒股成本4元,炒股20年,亏损100%,血本无归。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把所有股民看作是一个整体,股民是铁赔,发行股票的企业老板一劳永逸地淘走第一桶黄金,然后就是政府和券商两个赢家,政府收税,券商收费。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irong 本文发《旅伴》2011.11总第115期,进京、离京高铁、动车均有赠阅)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以次为职业?
1、每股成本低 比做小生意起步低 也没有那么辛苦
2、相信捏在手里 几年不管它 会涨回去的
3、希望成为短线高手而努力训练
股票相比黄金、期货、普洱茶、大蒜来说,确实相对简单,但并不代表炒股的人就熟悉股票和股市,恰恰相反90%的散户对股票的理解和黄金、期货、普洱茶、大蒜等并无多大理解上的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在于门槛不同。黄金、期货、普洱茶、大蒜等要么需要资金门槛,要么需要专业知识门槛。有钱没专业知识不行,有专业知识没钱也不行。
唯有股票,对散户而言,没有资金门槛,也没有专业门槛(非散户等专业人员除外),大环境来说,国家层面也需要用股市来进行财富再分配,客观上为低效益的国企输送血液,所以舆论从来没有打压股市的说法,除了6124时候除外。
股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合理的赌博行为,与彩票性质基本类似!人非不非理性不敢保证,人具有赌性是绝对的!
市场是有趋势的,所以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所以大涨那段时间你也挣钱,我也挣钱,所有人都在说股票挣钱,弄得大家以为股票的确可以挣钱一样。
然后跌得时候谁都不提自己赔了多少,好像自己没赔一样。
所以人们一般收到信息是股市挣钱了的。另外,股市门槛底,这也给普通人一个不劳而获暴富的希望,让很多郁郁不得志的社会机器的螺丝钉花点钱买个希望也不是件坏事。
一,炒股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活动,机关办公室里常常有集体炒股,互相交流,对于他们,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玩.
二,股市中失败的故事总是不为人知,反之,成功的例子人人传诵.自然更多人认为自己会成功而非失败.
三,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能力至少是在平均之上的,他们预期自己在股市中的表现时同样这么认为.
这个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
首先,炒股的人,也许是做5笔或者10笔投资,正常情况下总会有赚到钱的。
其次,“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自利归因。自利归因就是把好事都归结于自己的英明智慧,而把所犯的错误归结于客观因素。更精确的说就是将好的结果与自己的行为建立联系,而忽视坏的结果与自己行为的联系。”
基于此,大家总认为自己是有能力赚钱的,那些失败只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并非自己的投资技术不佳。
在这样的判断下,大家总会认为自己能够不断复制成功,并在未来规避失败。于是不断继续投资,继续重复失败的过程。
是的,那又如何呢? 欧说交易只有2个字,里面博大精深…
神马不是交易,上班用劳动力和老板换钱;买东西用金钱和别人换货品;买房升值100万,就有另一人要多出一百万来买…
这个世界都是交易… 交易重要的是保持流动性,越快越好… 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保持高速流动性… 中国今天的成就是谁的钱建起来的? 小麦今年歉收了,马上会有众多流动性注入小麦,可以立即提振下一季生产… 铜开发过量了,流动性马上抽走,很多铜矿停产,又均衡了…
这就是现在的世界,和以往很不同… 股市只是个缩影,每个人都在拿别人的钱,也被人拿走… 你没有田没有牛,不会种米种菜养活自己,那就在这残酷世界里力争上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