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华中除聚英联(GEP学生)其它3个共识联分班是按psle成绩来分的吗?
去年有家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校长回答道:
“你们没有必要知道。我们有一套科学有效的选拔和分配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能力。blah blah blah。。。”
严重关注。
据说华中分班是由付校长负责的,主要考量是:
1)GEP
2)PSLE成绩
3)数学奥林匹克
4)品德,反应能力等,主要依据是面试,必要时会联络原小学了解情况
这是四个联的不同侧重点吗?
可是觉得1和3应该是在一起的? 估计j版会知道.
四个联应该是各有侧重吧,不能简单归类到快慢班
谢谢J版和版亲们的回复!
有点忙。。。
先贴一个SM1学生博客里的内容:
先前有提到过共识联,或者英文叫Consortium,“汇聚”就是我所在共识联的华文名称。全校分成4个共识联,A到D班为“汇聚”Aphelion,E到H班为“博雅”ProEd,I到L班为“启元”Ortus,M到O班为“聚英”iSpark,还剩下一个P班是O-Level班。这里顺便说一下,班级名称也有中文,是用天干地支命名的,像A对应的是甲,B对应的是乙,以此类推,天干用完用地支。当然,每个共识联的中英文名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Aphelion是天文上的远日点,ProEd是Pro和Education的合写,Ortus是拉丁文的启,iSpark名称估计是向水果牌学习的。每个共识联都有自己的特点。ProEd以“ProEd Language”出名,后来成为全校的一大时尚–说白了就是把话用很夸张的语调反着说。Ortus的英文很强;iSpark装的是Gifted Program的学生,即所谓“聚英”,坊间称他们Geepers,常受其它共识联的鄙视。我们Aphelion的特点挺难概括的,下面就慢慢说吧。
Aphelion,中文汇聚,坊间依谐音俗称“阿飞联”,可是说是全校生活的最惬意的共识联。Aphelion的老师都不错,头头是好说话的Mrs Kee,她也是我们班中四的物理老师。虽然她的课非常催眠,但是至少她不凶。副头头是华文老师沈昭明沈帅哥(他班给他的称号),胖胖的很可爱,被全联人爱戴,和C班的诸位活宝们打成一片。不过他最近转到Ortus去了,Ortus的人有福了,Aphelion的则很惆怅。Aphelion的老师几乎都很好说话,除了Ms Mok,但她是跨共识联教的。Aphelion课堂上的官方语言是英文,但坊间官方语言为中文,特别是当沈帅在时。
每年春节头头Mrs Kee都会请我们去她家。她家就在学校附近的Sixth Avenue,属于小别墅那种。每次去少不了捞鱼生,虽然好多人不习惯那种味道(我是觉得挺好吃的)。不过说实话,在她家其实挺无聊的。
在Aphelion,A班曾是全校最强的班,有像元彰那样的全能bug在,拥有一堆听过的没听过的奖,B班也不错,C班可以说是全校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最好的班,我所在的D班是… … 每次全校成绩排名稳居第一第二(倒数),不过我们PRC只有安排在C班和D班。
每个联每年都会有一个过夜活动,Aphelion也不例外。不管是中三(2005)还是中四(2006)那一年,到Aphelion Nite的那个晚上,先是在Auditorium每个班轮流表演一些很雷的节目,而且越到后面越雷。中三到后面有集体俯卧撑、集体扭屁股等等,中四那一年时,最后我们这一届四个班130多个人全部涌上了舞台,整个Audi前面是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不知当时那个舞台怎么撑住我们这么一百来号人的。当然这情景是由当时的4C先创造的。不管什么时候,“开火车”都是少不了的。
Whole Sec4 Aphelions on the Stage during Aphelion Nite 2006
疯狂完了后,几百人就在嘉庚堂里就寝。就寝就是拿个睡袋,在拿什么东西头下一垫,在蛙鸣蝉叫和众呼噜声中进入梦乡。那景象,就跟前段时间报道的家长们在清华打地铺的壮观场面差不多。
嘉庚堂是没空调的,不过晚上凉风习习,甚至会觉得冷。
每年还会有一次EOTA(End of Term Activity)和EOYA(End of Year Activity)。我不记得中三那次EOTA是什么时候弄的了。中四的那次就在“百人地铺”之后。中三玩的是Kayaking(皮划艇),在樟宜那边一片充满海藻的海滩上划的。当时我是第一次划,海浪又大,船始终拒绝入海。最后弄得一身沙子一鞋沙子。中四是在东海岸学旱冰。当时我在Beginner队伍中,后来想去Intermediate里去混会儿,最后不知怎么的就跟着Advanced的滑了许久,我还在像怎么Intermediate就得滑这么久。当时护腕护肘护膝头盔全部老老实实的戴着,天又闷,回来后衣服可以挤出两升水来,整个人都瘫掉了。
EOYA仅中三玩了次,是滑冰刀。拜它所赐,我在一个热带国家学会了冰刀,然后几年内我又累计在那花了近两百了。
总之,在汇聚的时光是值得回忆的。大家一起玩,一起Sian(这个比较多),一起疯,一起颓,一起上课睡觉,一起学(这好像不多吧)。还有一些强人被大家当成神人来叩拜,譬如说C班的业超,考试前C班的都要去沾沾他头上的仙气,吸收一点光环和人品。
好奇Sian是神马
达人指教下?
有趣, 共识联类似于哈利波特里面的四个学院,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和育人纲领。
新加坡华侨中学简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1ace3b0100gaug.html
共识联制(Consortium)以及育人学团制(Faculty)
为全面照顾学生的福利、给予学生领导才能的培训以及道德品格的熏陶。华中建立了共识联(中学部)以及育人学团(高中部),它类似于哈利波特里面的四个学院,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和育人纲领。
中学部的四个共识联分别是:Aphelion汇聚, ProEd博雅,Ortus启元以及Ispark聚英
高中部的育人学团以希腊神话的四个神祗为名,各自有一种代表色。每年2月进行的War Game中,四个育人学团的共1200位新生分别穿上属于自己学团颜色的衣服进行比赛,场面很是壮观。此外还有一系列比赛争夺Faculty Shield奖杯。这四个育人学团分别是
Athena 雅典娜 (绿色) 吉祥物是猫头鹰
Artemis 阿尔忒弥斯(蓝色) 吉祥物是狼
Ares 阿瑞斯 (红色) 吉祥物是独角兽(一说飞马)
Apollo 阿波罗 (黄色) 吉祥物是Apollo boy
sian – 无聊;=bored。 例句:i’m feeling very sian. 我感到很无聊。
新加坡英语生词表
http://hi.baidu.com/ilovegxm/blog/item/648b19fac59af49158ee9072.html
http://hi.baidu.com/wenm/blog/item/a3e8fc50cf5407541038c293.html
我也来一个:
“Sian”搭配的词组
SIAN
(see-en)
A wonderfully concise Hokkien adjective which conveys boredom, weariness, frustration and emptiness. The English equivalent would be “ennui”.
1. “My job is damn sian, man.”
2. “Wah lau eh, I do A-maths, do until sian oreddy.”
SIAN JIT PUA (Contributed by Rene Sim)
(see-en jip poo-ah)
“Sian” describes something as boring. “Jit pua” is Hokkien for “half”. Put together, and the phrase can be loosely translated as “too boring by half”, meaning it is extremely boring.
“Sian jit pua, man! This disco is damn boring!” (“This disco is too boring by half.”)
SIAN TAO (Contributed by Sian Tao Ong)
Hokkien term meaning “bullshitter”.
“Wah lao, let’s get out of here. Sian Tao come oreddy.”
SIAN TAO ONG (Contributed by Sian Tao Ong)
Hokkien phrase meaning “King of the Bullshitters”.
“He whole day talk cock – damn sian tao ong, one.”
See also: Tua Pian Sian
不过我们PRC只有安排在C班和D班 这里的PRC是啥意思 不会是指做了新加坡PR的中国人吧 呵呵
应该是拿MOE奖学金,国内来的学生吧。。。
是的,这里的PRC特指从中国来的SM1学生。
C班和D班(现在叫A3和A4)的确是有很多从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来的奖学金得主。
PRC是中国的全称呀。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谢各位的解答 想了解这些PRC后来的入读大学的情况如何 主流的
kiasuparent论坛上有这样一种说法:
汇聚 – 数学(华文)强
博雅 – 英文强
启元 – 科学强
聚英 – 天才班
据观察,“汇聚”的确是汇聚了一批数学超强的中国(包括台湾)孩子;启元的科学老师最强大;博雅不太清楚;聚英每年MSG 1.0分的超多。
新加坡最有名的数学竞赛SMOPS由“汇聚”主办;华中每年的开放日由“聚英”组织安排。
想了解这些PRC牛人们后来的情况? 请看博客续集~~
来新六周年记
六年前的今天,一帮纯洁的小屁孩,拖着大大小小超重的行李,像脱缰的野鸟似的,速度在浦东出了关,登上了新航的飞机。(那时候MOE多好)
马龙说,他们六男五女,总在争谁是多出来的那个;我们八男九女,倒也没想过谁是多出来的那个。另外还有一人,一旁偷笑:嘿嘿,幸亏当时drop了,现在当你们学姐。
刚出樟宜机场,就看到一帮猥琐的学长正争当长颈鹿。后来意识到,学长们不是长颈鹿,而是大牛啊。
车开了很久又不很久,先到了南洋女中的宿舍。我们一看,哇!学长们蛋定的说,我们的更好。
感觉车又开了好远好远。学长指着头顶的桥说,这叫鹊桥。一瞅,就一天桥么。不过现在后悔没有好好利用这座桥。
七拐八拐总算到了。后来知道什么叫U-turn。福尔摩斯里某个推理还是挺在理的。
到了宿舍,不久,我也就有了xxx这个称号。具体不说了。
我们暂时在放了两张床住三个人的单人间里蜗居了近两个月。但是我们更喜欢挤五六个人。当时某人房里空调还能用额。
渐渐,我们度过了那悠哉的三个月。我们有一个半月每天下午进行短跑突击训练–回房关窗。
当时在宿舍里晃荡,碰到好多人。当时也不知道大家都来自什么学校,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学校。所以,除了华中的,还认识些其他人。但怎么不记得当时有认识猥琐的康劲呢?只看见默涵大神每天走来走去。
开学了,穿上那带了n多没用的扣子和屎黄色的短裤,升旗不知道去哪,然后发现班主任是王挺老乡。
在High Sch两年干嘛了?好像没干出些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哪像现在的学弟们,每日短信无数。当时我多乖啊。
JC才是精彩的开始。无锡的两个去RJ了,其中一个进行了electrophilic addition,现在那个electron donor正蛋定的坐在旁边欣赏着小月月。一个去了VJ,在海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
JC当时不知道为啥会去加了PA。后来被拖进了MAC,哇,原来大家都在啊。其实当时应该听特金建议去Astro的,又能接收大神们的光环,又能去印尼浪漫,Arthur高又认识,还能……
刚开时在班里,喊"欧阳"两个人会有反应,喊"逸峰"两个人会站起来。后来一个去AC拜见孙宅了,大家也不再纠结了。
蔡刀转了一圈又和我同班了。这叫缘分呢还是作孽呢?
大家一起在lecuture上睡觉,一起在教室里打盹,一起度过了BT和Promo。BT这名字不知道是谁取的,神来之笔啊。
不知道到怎么混进了Olympic Training。后来发现,选拔时我某课成绩贼高,某科成绩贼低。当然最后水往低处流。
后来,一不当心,毕业了。就此,在新加坡度过了了四个年头。
第五个年头,就是在家里闲会,在外面打打工,然后回到华中继续打工,然后又住回了华中。当然,在华中打工期间,顺便也认识认识大家,咳咳。
一开始住外面的时候,夜晚倒是经常能看到学弟挽着学妹的小手,漫步在绿树葱茏的武吉知马路上。
当时Prof还在,终日无所事事的时候,某夕突然某人来了电话,于是乎Prof立马西装笔挺的去波斯餐馆打工了。后来发现,在那打工认识的人还是挺多的。
后来一不当心大学开学了,然后一不当心mid-term了,然后一不当心final了,然后一不当心又放假了。周而复始。好多人也离开了新加坡,姓顾的大多去了英国,其他人两边开。剩下为数不多的我们继续留守新加坡。
大学一年多,看到打打羽毛球打到一起的一对,看到每日掐着点视频目前正处在quantum entanglement的一对,看到了以打三国杀通知大家的一对,看到了吃吃披萨聊聊QQ聊到一起的一对……还看到了更多的unpaired electrons正在寻找彼方的那只。。。
写于六周年之际
嗯, 有点儿理解了, 不过, 昨天看到说跟ri的普通班比, 那j版知道ri是怎样分的班吗?
看来最近的情况有所不同了。现在华中上上下下都在谈改革,从课程安排甚至到校训都在发生变化。
从我儿子这一届观察到,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PSLE分数270以上的强人,也有一些孩子的分数是在260左右,还会有几个体育DSA进来的分数只有250+的孩子。
反正,到现在我也没搞清楚华中分班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