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第三语言为啥没有韩语?

这是女儿看到几个第三语言的选择项目后,首先发问的问题。

几年前听朋友说,她们的女儿开始风靡韩国偶像团体,这股风终于在今年PSLE前刮进我们家。
现在一切可以听的载体全是韩国歌,从刚开始只能听懂歌曲中的英文部分,能学几个韩词,到现在经常说几个韩语,
然后一连不屑地问我是否知道是啥意思。
我想如果MOE能把韩语加进第三语言,相信很多女生会趋之若鹜吧。
不管以后,起码眼下能把歌词攻下。

第三语言最终选择了法语,根同学经过N轮讨论后,自己选择的。
按我说第一就学马来文,第二日文,没必要冲出亚洲。
她自己也没什么语言天分,已做好随时退出的准备。

想想当年张海迪躺床上,自学多门外语和世界语,那是什么精神啊!


跟我女儿一模一样, 她电话里联系人全是韩语叫法.

淘气包要求加入西班牙语, 你去要求韩语吧,


我们只有一个选项,马来文,直接放弃,哈哈!


一年后大部分人选择退出,没有时间没有语言环境


如果与兴趣点结合在一起,也许会坚持下去,当年选的法语,法语课又与学校的绘画课冲突,所以没能坚持下来,儿子喜看日本动画,也许选择日语能坚持的久一点.


她自己也没什么语言天分,已做好随时退出的准备。

想想当年张海迪躺床上,自学多门外语和世界语,那是什么精神啊!

你真实在呀
本来俺是不好意思讲自己女儿怕是随时会坚持不下去
你先说了,俺的脸皮就厚了

张海迪就是因为整天躺床上,才坚持自学那么些外语吧
要是像咱们孩子一样活蹦乱跳,怕是早就出去玩袅


听说有的中学会帮学生申请类似韩语这样的特别的第三语言,不过学生先申请,MOE批准了,就去外面的什么地方去上课。


马来文,我女儿已经放弃过一回了
他们小学有学马来文,一大半同学都放弃了
不知道坚持到最后的有几个


借楼主的贴问一下
三外不容易坚持的话
学AEP、MEP什么的会不会容易坚持一点?
学画画啥的应该比较有趣一些吧


学韩语除去可以追韩星外,
将来可以去韩国学他们的整容美容, 当个整型科医生,多赚钱啊;P


我那天去学校给儿子买书,看到书单里有个马来文书,让直接拿掉我们不学。书店的阿姨说是2年级的必须课,你敢不学!


晚上咨询下儿子,再来答复你关于课程时间


三外,对相当部分孩子来说,属于鸡肋一根,愿啃的就先啃啃吧。话说偶一直是三外唱衰派,去年此时就唱衰过一次,惹得春版xue版腹诽不已,并含蓄地表示,恨不得要…灭口


MEP、AEP这些课程选了能退出吗?

听说有选MEP 课程时间上和第3语言冲突,一些人就放弃了第3语言。

如果能选上,我倒喜欢孩子上MEP,可惜我们的中学没这课程。
还得自己在外面学。


聪明,注意不错


一般上,一旦选了MEP,AEP的学生,没有特殊理由的话,是不可以轻易退出的。因为这些课程算是学生选修的一门正式科目。

而第三语言的退出,则是很容易的。因它只是一门额外的选修课。


我咋和你一样泥,哈哈~~~

我觉得,如果孩子没有特别的语言天分,又不是特别喜欢某种语种的话,学与不学真没太大区别。

要是和孩子的其它课程有轻度冲突的话,莫不如从一开始就别选。


MEP,AEP,这两门课算是孩子初中的一门正式课程呢。一旦选读了,没有特殊理由是不能放弃的。

它的课程内容肯定比第三外语要多多了。第三语言只是一门额外的选修课而已。

所以,孩子在EMP,AEP课程上花的时间,也是很多的。


我女儿只能选马来文/印尼文/阿拉伯文/一个都不喜欢,就一个都不选/


可能更快退出,除非是异性朋友。。。


语言会的越多越好,有人说小孩子可以同时学五种,可我家女儿两种一起学都很不情愿!
非得要俺激发一下才行,呵呵!


嘘…你别这么大声,等下斑竹来骂我们狗熊所见略同(^+^) 其实还是语言环境的问题,没机会用会忘得七七八八的。本地学生华语至少学10年吧,比三外花的时间精力大多了,可毕业后不常用,且不说读写水平下降,有的人连说白话都结结巴巴了。


刚开始的确是这样,但后来就会乱了。一是开学几个月后很多人退出,班级越来越少。第二,很多学生的第三语言课程安排和学校活动冲突,于是换班。。。

我儿子的同学大多数都退出了第三语言班,他现在和南洋女中和NJC的孩子同班,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女孩子陪着他。班上只有两个男孩子,还有一个是英华的。


当年法语课一周上一次,巧的是上课时间与绘画特选班时间重合,后来法语课改为一周二课好了些,最终还是因为学业压力太大加上没有什么兴趣自己放弃了,后悔没有给他选日语,班级中少数几个坚持下来的孩子选的是日语,就为了能看懂日本动漫.


怎么听说韩语里高级词儿都像汉语,只有乱七八糟的才是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
道听途说,有懂得别拍我。


哈哈,原句是:“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源自电影《集结号》。

思密达是一个同音外来语,源自朝鲜语“습니다”,是一个常见网络用语。 在朝鲜语中,“습니다”是个语气词后缀,用作敬语。

例如:
长辈问:你吃饭了吗?
回答:吃过思密达

如果不加思密达,会被认为是不敬。
本词在网络上也被用作语气助词和常用后缀,但表达的感情往往与原词相反。例如“我敬仰你思密达”,其实的意思是“我鄙视你”。

—摘抄自互联网


我女儿如果学韩语的话,直接不管饭。

有那闲工夫,学马来文,本地管用。要浪漫,学西班牙文,那个奔放[关键词屏蔽],而且走遍中南美洲。

你说学个思密达,难听不说,除了韩国那巴掌大的地方,还有什么用。女孩一长大,追星热情一退,韩语就是废物一个。女孩小不懂事,做大人还能不负点责?


热情 奔放 都是关键词屏蔽啊


学韩语,多半就是一些没有语言天分,又好追求新潮,好贴金之浪费光阴之举,实在是一无是处。


没有出过名著,文豪的语言会算一种有文化,值得学习的语言吗。唉,悲哀。


偶家那位也是,年头刚上中一特起劲,上网自学韩语,还求我引见韩国邻居想求人教她,我都不熟,怎么引见?不过也就一阵风,热情一过,现在也不学了,只是迷韩国明星,搞不懂,韩国名星在我眼里都一模子里出来的。代沟啊代沟。


跟80年代学广东话一样,香港明星闹的。我以前不追星,但是看香港明星还好点,多少有点生活味,有点个性。不过看追星族半生不熟的讲两句广东话,唱粤语歌,就觉得一群脑残。

韩国明星不分男女,一个个把自己打扮得像瓷娃娃,演电视剧像演童话,有什么可追的?不要说学韩语,多看点韩剧都算脑残了。

所以我孩子敢学韩语的话,真的立马觉得自己教子无方,愧对祖先。孩子啊,我知道你有成长的过程,我也青春过,可是商量商量你成长过程中能不能不犯这个特无聊错误啊,来来来,我教你点其他错误,填补一下空虚。


都为政府效力呢!还是他们在政府部门选人调查的。


我女儿是入门级的。
我不反对他们追星,相反让她去挖一下这些出名的韩星是怎样经过层层筛选,努力成功的。
他们是怎样经过包装和市场定位才能突围而出,并尽可能地占有更大的市场,保持自己在残酷娱乐圈的不被急速淘汰。
那个机率和复出的辛苦绝对比下功夫学习辛苦费 百倍。

我也不反对韩剧,韩剧能轻松在亚洲掀起不退烧的韩流,同样有它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不同题材的韩剧定成不同的集数,剧中大概多久有一个小高潮, 编剧取材,选角、取景甚至主题曲、、配乐这些都是经过计算才能摸出的成功模式。

家长能做的就是引导吧,孩子如何选择,尤其是上了中学的孩子,我还是尊重吧。

有女儿的家长注定要面对这一天,我希望我们能跟孩子过得美好一点。


这个是从MOE的News letter里抄来的,MOE的东西,应该都是捡好的说吧。。。


韩语,日语,蒙文和满文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这也成了以前日本吞并韩国和“满洲”时一个“借口”。阿尔泰语系最大的特点是谓语在宾语后面,比如“我买东西”说成“我东西买”。

我们小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日本鬼子也是这么说话的,比如:

“村里,八路的有?”
“你们,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你的帮我,我的钱的大大的给”
“关系的没有”
“什么的干活”
“心的坏啦坏啦的没有?”
“花姑娘,害怕的不要。”

韩国虽小,但阿尔泰语系却很“大”。在历史上高丽经常和中国北方的阿尔泰民族联盟和通婚,势力强大。因此韩国虽小,但很多韩国民族主义分子却有强烈的”大国情节”。。。

小时候看《薛仁贵征东》,一直不明白薛仁贵攻打高丽为什么要先“三箭定天山”,不明白为什么“征东”要先打远在西域的铁勒族,然后再从西往东打。后来才知道,原来高丽和这些阿尔泰民族是一拨儿的。。。


版亲们,辛苦,学习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