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7岁那年和母亲去赶集卖盖帘(用高梁杆、粗线绳串起来的,圆的。大的可以盖农村烧火灶的窝,小的可以摆放饺子)的情景。
那年,几乎一整冬由厚厚的大雪点缀着,到处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洁白,这场大雪还没来得及融化,又迎来了一场新的降雪。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田野、树木、村庄、路面……,走起路来,地上的雪都没过棉鞋帮,在交通极不发达的那个时代,出行只有徒步,非常艰难。
那年的那天是大年三十的前四天,即腊月二十六,是我们镇里年前最后一个大集的日子,也是购年货的最后一天,但是过了腊月二十六这天,再想购年货就不容易了。那时是五天一个集,即逢月的一和六是大集的日子,买卖都只有赶上大集那天,平日里是没有任何交易活动的。
那天,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母亲却起得很早,将上大集上要卖的十沿窝盖帘、八沿窝盖帘、还有不知尺码的小盖帘大大小小十几个分别捆好、捆牢。然后叫醒姐姐和她一起去赶集,在我极力要求下,母亲才同意我和她们前往,我高兴地像只小兔子跳跳蹦蹦,我穿上母亲做的厚厚棉袄、棉裤和棉鞋,系好围巾,背起盖帘徒步赶往离家20里之遥的集市。
因为去得太早,天很黑,一路都是很安静的,只有我们三人匆匆地赶路声。那时我还很小,不懂母亲的脸像为什么像此时的天气那么阴沉,不见半点儿晴丝儿?所以姐姐和我也不敢有半句话儿,只是跟着母亲默默地赶路。
也不知赶了多久的路,凡正天还没亮就到了大集市。
母亲迅速将盖帘按大、中、小上下有序地摆好,洁白干净、粗细均匀的高粱杆串起来的盖帘好似盛开的花儿,镶嵌在洁白的雪上,等待来来往往的人咨询。盖帘并不是像我想像的那么好卖,天真幼稚的我原本赶到大集市,就会被抢购一空,现在想想太傻了。
天也慢慢地亮起来,过往赶集的人也渐渐地多起来,母亲我们娘仨个都冻得满脸通红,手都舍不得伸出棉袄袖,脚不停地踱来踱去,眉毛和露出的流海都是白色的,天这么冷,但并没有挡住母亲急切地叫喊声:“卖盖帘啦、卖盖帘啦,今天是最后一个大集,便宜处理了,大家快来选,快来选,选几个,过年包饺子。”我望着眼前的母亲诧讶不止,刚来时,母亲一脸的阴沉,怎么一下子跑到了九霄云外;平日里非常内向腼腆的她,居然张开了大嘴,在众目睽睽之下叫卖?
在母亲巧嘴地推销下,我们所带来的盖帘还真卖得不错,最后只剩一个十沿窝的大盖帘,我们看了很久,都无人问津。母亲显然有些着急,恐怕卖不了,好不容易背来的,再大老远的背回去。
过了晌午,终于有个姑娘来问价钱,母亲微笑着望着她:“姑娘,你不是上集(也就是腊月二十一集)从我这买过盖帘吗?这个是十沿窝的盖帘,尺码足,是选用上等的高梁杆串起来的,线绳也得用最结实的,否则使使就坏了,这么晚了,姑娘买下吧,卖完盖帘,我还要带着孩子去采购年货、再赶20里路回家呢?好姑娘,一生平安。”此时我望了望母亲,母亲的那个眼神一下子刺穿着我的心,一生难忘。时至今日,我都说不清那个眼神是企盼、还是无奈?听了母亲的话儿,我心里一阵酸痛,卖个盖帘,也得这么低三下四。
好心的姑娘在母亲的万般祈求下买走了最后一个盖帘,终于圆了母亲的心愿――卖完从家背来的所有盖帘!
母亲清点着卖盖帘赚的钱,匆匆地采购一点儿年货,给我和姐姐每人买了一个烧饼,便匆匆赶回家。姐姐和我因饥饿难忍,狼吞虎咽吃完了烧饼,突然我们想起没给母亲留一小口,悔恨死了,恨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自私,都吃了呢?母亲没有责怪我们俩,微笑着:你们小孩子,容易饿,我早晨吃得饱,不饿。”边说着,我们娘仨继续赶路回家!刚起程不远,天就渐渐地变黑了,或因天气冷,又或因饥饿,我们感到回家的路是那么的遥远?
那天,母亲因积劳成疾,回到家就生重感冒了,直到大年三十也没康愎。
许多年后,母亲每次忆起赶集卖盖帘的情景,我们都会泪水沾襟。
母亲那天的心情,我或许在许多年后才读懂吧!
那是父亲不辞而别的深冬,使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母亲担起了既当爹又当妈的艰难的生活。大年三十在即,母亲手里却没有钱采购年货,坚强的母亲为了不让村里人看笑话儿,趁着年前的大集,卖起了盖帘,市场刚刚开放,又怕卖不了。佳节就在眼前,又想到了先逝的父亲,一种百感交集的心里让母亲万分伤痛,虽然摧倒了母亲的身体,但并没有摧倒母亲的精神,那种自强、自力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一生。
我长大后为人母,深切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亲今健在,我要尽最大努力赡养她,让她好好地安度晚年,走过夕阳。每当大雪纷飞我都会想起和母亲赶集去卖盖帘的情景。
今天又是大雪纷飞时……
为什么划了那么多横杠杠啊
这。。。这。。。这是什么写字本啊~
字太小 看着费劲 不看了
看过了。
楼主会是一个好女儿,也会是个好母亲的
纷飞的雪花,每一片都是对母亲最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