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请教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请教各位:
如果在房价差不多的情况下,
一个是99年的排屋(位置一般三层,二手,十年左右,面积3000左右平方尺)。
另一个是永久的公寓。(在武吉知马 新的 三房  面积1200左右平方尺)。
如果换作你,你会如何取舍?请大家权衡利弊,积极发言!谢谢!


如果是我就选排屋,可以养5,6只大狗和猫


为什么请女佣还要和她勾心斗角呢?


以长远角度来看,肯定是公寓~~


我选公寓。我们家就两个人,住三层楼的房子 害怕+做清洁累 :lol


新加坡住排屋没什么意思 有很多连马来西亚次等排屋比不上 生活质量不一定提高的


投资上选公寓,住的话,看个人喜好!


呵呵,谢谢各位的回复!
发帖询问的起因是,两个朋友的购房情况.
两个朋友家庭结构一样,一对夫妻,两个儿女外加一个女佣.
前不久,分别去参观才有此疑问.
现在的新公寓真的很小,
卧房放了家具两个人进去就得擦肩而过了.
不过是位置好,有设施。管理费应该每个月也得300—400吧。
排屋就不同了.
每个房间的面积大,尤其是主人房我看也得20个平方米。
反正朋友家放着king size的床外,再摆一个大沙发,空间也是很大。
不过,楼上也有朋友说房屋的维修方面也是一大支出了。


讲生活质量的话,当然是排屋,空间是居住的第一考量。。。


选公寓


先说答案,两个如果价格差不多,我会选择公寓。原因就是位置好,有利于孩子上学(在希望孩子读名校的愿望下)。
再说排屋。楼上有些说排屋如何不好的人,不知道他们真的住过没有。听起来有点想当然。不过,不管他们是真的住过还是想当然,他们认为排屋不好,是他们的自由。
我同意大浪淘沙的说法“空间是居住的第一考量”。地方大,选择多多,可以做很多小空间做不到的事情。空间大,感觉就是宽敞舒心。至于装修维修的费用,很简单,有钱就装修得豪华点,没钱就简单点。大空间,装修的弹性很大。支出多少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不像公寓的管理费,是一定要给的。房间多,可以住大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隐私和自由,人多的话又可以互相帮忙。还可以经常请朋友过来聚会。


首先居住方面: 简单一点,喜欢设施的就公寓,喜欢房子大感觉爽的就排屋。还有就是楼层的高矮,我是不喜欢1,2楼的。这三点是2者的核心差异。
其次投资方面:当然是近名校地点保值的永久产业。
再次,其实有二者折中:就是永久地契,有设施的,大大的稍微旧一点,2层3层的那种公寓,保值,还有enbloc 潜能,设施,居住感觉都有了。价格还比楼主所说的2个选择要低一些呢。


住排屋和住公寓式两个截然不同的感觉。
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武吉知马永久新公寓是首选。
但从自住的角度来讲,住的实在太憋屈。

排屋大,空间大,有前后院子,自住的确舒服,
嘿嘿,特别是那种感觉真不错。
我在投资方面是菜鸟,给我选我也会选排屋,
住的多爽啊!同样的钱为什么不买大三倍的房子?

我的那两朋友都是自住。


这还是要跟个人生活习惯和人口来决定~~

但总感觉再过个10几20年的,排屋都没有人要住了


为什么呢?
你的意思是因为99年的,不好卖了?
还是以后人们都不喜欢住排屋了?


很多人觉得住有地住宅是有身分的象征!
呵呵


我个人观点是觉得排屋随着时代变迁和进步,会越来越不受欢迎相比公寓之下。

都市人都追求时尚,小资,便利,高品质的生活,所以以后要卖的话不会很容易。
并不是说住排屋就没有高品质生活,只是对于将来市场需求来分析。

看下这帖子到现在有多少人选择公寓就知道了。


如果只是为了面子,那当然选排屋啦,和国内亲戚朋友谈起,就不经意地透露出住的是别墅。反正国内就认为别墅=超豪宅,把你和李连杰/成龙那些豪宅联想起来,即便不等于10套公寓,也有5套嘛,那还不威风?

但是,在新加坡就算你住排屋,只要说起大概位置,同事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

要面子要里子,看自己吧

话说回来,朋友的住房需求,你忙乎什么?


大概是家庭小,用不了太多空间,还有居住便利等原因
而且投资的话,公寓好出租,租金回报率也好,排屋基本都只自住吧

如果是一大家子,自住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
反正排屋也涨了不少,看划不划得来啦


去过老板家的排屋,没去之前听上去很豪华,看到后……不就是个三层的组屋么
无佣人,一家人吃个饭都要”翻山跃岭”到”旁边”的椰浆饭摊位吃饭.(很难停车,只能靠走)
一楼时不时快速串出一只小强,墙壁处处埋伏着壁虎.
常常看到老板快跑穿梭在一到三楼找手机,然后气喘吁吁地听电话

这是07年的事,08年已经卖了换乌节路的公寓了.


哈哈哈,翻山越岭。。。

是啊,最讨厌老式组屋到处埋伏着壁虎。。。看了就发毛!
小强倒是OK~~哈哈哈

乌节路公寓。。。。流口水ing
(不过应该是新的吧,以前我住过乌节路的老式公寓,也是有很多壁虎。。额。。。)


小时候在国内家里也有个楼, 当然非现代别墅类, 但是也装修的领先那个时代了.
每天上楼啊下楼啊, 那个麻烦啊. 那年代不流行钟点工, 楼梯都得一节节的蹲着擦.
在房间里想到要喝个饮料了,吃个零食了, 一想还要下去再上来, 麻烦死了. 好, 都省了.
所以, 排屋我没法爱, 除非至少至少里面得安个电梯.


照你这么一说,想起来了,俺下南洋前,住的也是单位分的排屋呢


排屋要永久的才好吧
99年的排屋挺鸡肋的


哈哈哈,一会儿工夫没来,这么多人忙乎着呢?


选公寓,在国内住过联体别墅,可比这里的装修和外观讲究多了,这里的破旧排屋太多了。


同意你的看法。
不同的有地住宅差别很大很大。以我附近邻居为例,一栋是买地自盖(把旧的推掉)的房子,四层楼高,装修美轮美奂,时尚大气。而那旁边的旧排屋,两层的小破烂房子。两者天差地别。如果是发展商统一规划的小区,会风格比较统一,但不同房子的差异性还是很明显。

有地住宅的差别太大,因此绝对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虫子和潮湿的问题。有些排屋本身地点就是比较偏僻的地方,靠近树林草丛之类,虫子就会多,也容易潮湿。也许有些排屋区的地段本来就容易积水。加上排屋比较大,如果家里的清洁没有很好,也容易在角落里有虫。有人把虫子归咎为排屋的问题,实在可笑。谁敢说公寓组屋就完全没虫子?我以前住过40多楼的公寓,里面蟑螂老鼠都有,因为是出租的,卫生很差。组屋就更别说了。
其实这些所谓潮湿虫子的问题,用心的话就可以避免。避免太靠近树林草丛,避免低洼地段,平时做好清洁,这些就可以避免。
我的感觉是,排屋的缺点是可以减低甚至避免的,排屋的好处是没有住过的体会不到的。排屋的所谓缺点,比如虫子和潮湿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公用设施的问题,买那种有聚落式的就有公用设施。其他一些小的方面,比如网友提到“在房间里想到要喝个饮料了,吃个零食了, 还要下去再上来”,其实很简单:买了小冰箱放楼上不就行了?最搞笑的说法是“排屋太大,家人喜欢呆在房间,没有向心力”。按这样的逻辑,房子越小越有向心力了。我想房子越小,应该是摩擦越大。那种想当然的说法,晴妈你听听就好了,别当真。房子的空间肯定是越大越好,有人嫌地方太大?哈哈哈,最好是大家都喜欢小空间,大空间留给我吧。


记得有次去东部的什么地方,老板说:带你们去看看有钱人住的地方。。
转了几个圈,没看见有什么好。。。。。
有人说: 买东西不方便。。
老板说:一家都是几辆车。。
印象很深刻,还是买排屋吧,不用停车费。。


老板说:这就是他奋斗的目标。。。
我们都静静。。
老板说: 鼓励你们的孩子吧!!
我们还是静静。。
到现在,老板换地方,努力去了。。为了他的目标。。
我们还是一样,静静地。。


siglap 有一家 院子里有法拉利组成的彩虹


亲子问题跟家庭本身有关。跟住排屋,公寓,还是组屋没有太大关系。

退一步说,就算真的有所谓呆在房间的问题,很简单,买房子的时候,买那种公用空间大比如客厅,厨房,娱乐室,书房大的,但是睡房少的。我就看过那种居住面积很大,但房间只有两间(都很大)的,光浴室比一般的睡房大了。
假设房子是你的,要怎么弄是你的自由。把睡房减少到你觉得OK的程度,把多余的空间用来做公用。你喜欢喝酒,就弄酒厅,喜欢喝茶,就弄茶室,喜欢打乒乓球,台球就弄球厅。还有琴房,健身房,麻将房,KTV房,玩具房,孩子读书房,反正喜欢啥就弄啥。
我猜,你没想过这些,一是你是租的有地住宅,没有弄这些的自由,后来自己的房子不是大的,没有弄的空间。


新加坡的话排屋可能没那么多优势了,天气很热,没人太喜欢在院子里剪草修整的,也有虫子的问题
当然从个人喜好讲,还是喜欢排屋的,尤其是单独的house,带院子的,自己打理,不喜欢请佣人 :lol


老板去哪里了?其实在澳洲新西兰,那种房子很普遍。
我老板在澳洲买了豪宅,土地5平方公里,房子一千平方米多。
不过他后悔了,澳洲房子掉价,澳币贬值。。。。
美国很多地方的房子也是便宜的要死。。。特别是南部的

嫌太远,去马来西亚,印尼,呵呵,房子也是便宜啊。。。。安全问题啊。刚刚看报纸,马来西亚两豪宅被洗劫了。。。


排屋会比较适合自住。
能买得起排屋的,至少应该是中产阶级了。这一部分人里,
咱中国人比较讲究实惠,新加坡人比较重视品质。


不行啊!不能让前老板静静。。。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壮大了。。很有可能达到目标!!
榜样啊!还是我们静静听好些。。


前老板是我部门的,换新公司了,还在新加坡,现在更上一步了。。。


我的看法正相反。新加坡排屋优势比较多。热的地方,院子才好乘凉。天气冷的地方,谁愿意去院子呆着?下雪了还得铲(当然有人认为是乐趣)。
新加坡没有台风,对排屋是大好处。有台风的地方,台风一来,对排屋简直是恶梦。

虫子的问题我解释过多次了。
怕剪草,很简单,不要草坪就可以了。没有人强迫一定要有草坪。有钱可以请专家安排如何把院子弄美,不然自己想办法弄。


我认识的一些新加坡朋友,他们的排屋一楼是厨房,客厅,佣人房,有时家里有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也住一楼。
二楼是卧室,卧室不要太大,一家人都住二楼。谈不上亲情疏远。
三楼是活动室,有各种健身器材。有的有书房,三楼比较高,采光好。
一楼外面的小花园,种些花草树木,摆上一两张椅子,早晨可以坐在那里看报,喝茶。有孩子小的,还会挂一两个秋千,可以陪孩子玩乐。
而且排屋相对来说比较安静,噪音少。对人的身体也有好处。
当然住比较好的排屋的前提是要请得起女佣。买得起不止一辆的车。
如果没有这种经济承受能力,还是住公寓比较好。


我也是想想而已。如你说的,我们家很和睦,没有你说的那种问题。多余的房间我是作为客房给朋友亲戚留宿用。
重点是屋主是有自由安排房间的,觉得不满意可以改。所谓的弹性。


其实住排屋也好,住公寓也好。不是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而是你住不住得起的问题。
就好像一个圈子,你进不进得去的问题。买了排屋,但以住组屋的姿态在生活。这其实没什么意思。毕竟生活是讲究品质的。
大家看看前期"真烦人"的公寓装修和其他出现过的一些房子的装修。就可以明白一二。
中国来的中产阶层和新加坡本地的中产阶层在心态上相差挺多的。人家是为了生活,为了品质,我们是为了生存,为了活着。


    排屋居住空间大,可以轻易做到居住功能分区。一旦孩子成家立业以后,拉家带口地回来也不愁住的地方。。。经济条件容许的话,备一套排屋是必需的。。。


咱也来比较下:排屋的好处是可以种花种草,养狗养猫,在家煮煮炒炒,晏请亲朋,很适合上了年纪的人居住。年轻人喜欢住公寓,地点好的不用煮(有的象AncorPoint 那种连洗衣都可以就地去洗衣房洗了拿回家,咱因没钱没住过所以只知道那里了)吃之类的也就近解决了才回家,有时间就多上网多泡电话粥,曾经年轻过。


美国那种洗衣房其实很适合新加坡,值得大力推广。


好奇“组屋的姿态在生活”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组屋有个好处,就是许多小孩可以一起玩。如果让我说排屋有什么缺点,就是小孩没有伴一起玩。


我住过公寓,现在正住cluster house, 和排屋差不多吧,两者各有千秋:
排屋的好处:空间大,单个房间比较大,家人互相影响比较小,有小院子可以自由发挥,环境比较贴近自然,车停在自家地盘,感觉比较好
排屋的缺点:要爬楼(可以安装电梯解决),电话多的人手机最好随身携带,蚊虫肯定比高楼公寓多(针对同样的生活习惯),邻居之间的影响比较大:有些邻居养狗,看见人就狂吠;有些人很早或很晚就在院子里忙活,声音很响;邻居炒菜/烧纸你都得“闻香”,邻居空调主机就在你的卧室旁边,“享受”噪音;如果邻居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好,你再注意用处也不大,毕竟蟑螂老鼠等是到处跑的;偶尔还有野猫跑到院子里来拉屎;

所以个人认为要买有地的还是买那种占地很大的独立的比较好,比较有隐私,受邻居的影响比较小。当然$是个很大的问题。现阶段penhouse是我的目标,兼有公寓和有地的好处

对于喜欢有地住宅但担心楼上楼下喝水,吃零食,喊人不方便的同学,这些实在不是问题,每层楼做个pantry, 放个小冰箱,再装个小型程控电话机即可全部解决


住排屋,邻居很关键。看看如却邻里事件就知道了。遇到坏邻居就真的是鸡犬不宁了。
要买排屋之前,一定要打听一下邻居的情况。
我刚住进排屋的时候,邻居就有狗,半夜叫吵死人。还好我买之前已经确认那家人要搬走了(手续已经完)。
现在的邻居都很好。有时还一起聚会。出远门还叫他们帮忙注意屋子。
买排屋一定要多看,多查,多问,确定没有大问题才下手。


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
玩这一点倒不需要担心,在一片排屋中心都会有游乐场,活动中心。要认识很容易的。
看来你还没孩子,新加坡的孩子,只要家长要求上进一点,基本上都没时间玩。


我买的是期房,没法先考察。邻居人都还不错,只是有时靠的太近,难免互相影响,而我们家又爱睡懒觉 🙂 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多关门窗开空调睡觉。 好在我们还有管理委员会,有”党”


如果要说排屋的缺点,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邻居问题外,还有就是视野低,没办法登高望远。这是无法解决的缺点。
如果我选择公寓,一定要视野好。以前住高楼公寓,心情不好的时候望望远方的风景,心情就舒服点。现在还真想念高楼那一望无尽的风景。
排屋的其他问题,基本都是可以解决的。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有两个了。
排屋人口密度很低,而且有排屋屋主,很多都有一定年纪了,孩子都大了。排屋区小孩子很少的,有也是在自家院子玩。


买角头的(corner)可以减少邻居的影响。话说回来你邻居空调噪音问题,算是发展商设计得不好,怎会安装到你房间附近呢?
煮菜烧东西这些就不是排屋独有的问题了。组屋也有。公寓比较少,估计是住公寓的人很少在家煮。


我的是半独立的,买的是比较中间的,为了那个美美的泳池,且正前方没有屋子,视线比较好。空调的确是发展商设计的问题,两家主机互相靠着,只隔一堵墙,邻居的空调离我的窗口只有1m的距离,而提供的空调功率太大了,每次开机都轰隆隆的,正好邻居又是那种天天开空调的,而窗子又是单层玻璃的,所以就悲剧了,好在还不影响睡觉

有地的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风比较小,因为楼层底,间距比较近


排屋房间大,空调有些功率确实比较大。耗电也是个问题。估计你邻居的电费肯定很高了。。。
风的问题,我觉得还好。具体要看朝向和阻挡吧。


电费的确吓人。我的另一户邻居基本每晚开房间空调,偶尔来朋友开1楼客厅空调,每月电费800-1000


这个太看个人喜好了

如果一定要我住有地住宅,永久地契是必需的


恩。不止不用停车费。每次回家还得自己先下车去开车库的门。。
我家附近就是一大片landed property。常常看到司机这样做:停在门口,下车开铁门,回到车上重新开进去。。


这个太老土了,或者是门坏了。现在都是自动感应的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