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母亲没给过我一分钱抚养费

在百度看到一个这样的问题和回答,觉得回答很有意思,贴来和大家分享:

=================================================

问题:

父母在我一岁时候离婚 我跟父亲生活 可是到现在母亲没给过我一分钱抚养费 我现在长大了 想要回来 能要到吗?

=================================================

回答:

你的手,你的脚,你头,你的身体,你的眼睛,你的骨头,都是你母亲给的啊!
是从她的身体里面的骨头,肉,一样一样分解出来,制造出一个完整的你的!
母亲怀孕的时候,是很辛苦的,生了孩子出来之后,钙质流失,有的母亲生下孩子之后,开始掉牙齿,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婴儿拿走了母亲太多的钙质。
看到一些妇女驼背,腿歪吗?都是因为怀孕生孩子后,没有好好补身子所以才这样的。
你都没想到要回报她吗?
怎么可以向她讨钱呢?
摸摸你的脸,喜欢吗?漂亮吗?是你母亲给你的,这个,那个,全身都是母亲给的。
父母离异,是无可奈何的事,想来她离开你也是很痛苦的。
难道你一定要收到她的钱才认为她对得起你吗?
她当年是否有那个能力呢?
你是她生出来的一块肉,离开你,她也是伤心的啊。


说得太好了!


这样的话都说得出,这种孩子。。
感叹!!


不幸的孩子、
不幸的母亲、
不幸的父亲
不幸的婚姻
唉~

离婚是怨偶的解脱
也抽离了孩子心中最美好的部分
表面讨的是钱,实际讨的是母爱
他是一个缺少母爱、渴望母爱的可怜的孩子!


不要乱下结论。很多时候是不得已。并不是所有的挣扎都能换来超越。


“即便你讨到了一堆金钱,那依旧不是你想要的慈爱。

即便你一分钱也没有,给孩子一个温柔的眼神总是可以的。

上帝在给你一杯苦酒时一定会再给你一杯甜酒。”

这些句子令人爱不释手


一个孩子,不要生下他,又弃他于不顾
哪怕泪流成海,母子的泪也要流在一处
大人可以逃离令人窒息的婚姻
家没了,孩子的内心支离破碎

母亲是孩子的天堂
即使粗茶淡饭,只要在母亲怀抱里
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

我的堂侄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

他的母亲从四川的山区嫁出来
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姐姐啊!
生下孩子后,某一天,突然不辞而别
孩子不到2岁,甚至不记得亲娘的样子

父亲再娶,后妈生下小妹妹
夏天,他的爸妈搂着妹妹睡觉
4岁的他拿着蒲扇给他们扇风、赶蚊子

父亲出门打工,后妈苛待他,村里的孩子欺负他
他一个人跑去后山,挨着奶奶的坟头睡整晚
奶奶是最疼他的人,奶奶走了,没人疼他了

6岁的他挑水、做饭、洗衣服、放牛…..
像草一样地长大了

父亲过世,他学着酿酒,后来开了酒厂
赚到钱后,他向老人们打听
亲娘以前从哪个山里嫁来

然后,他坐车去亲娘的家乡找
2岁分离,不记得亲娘的模样,也不知母亲真名
他在那个山村徘徊,努力辨识每一个妇人的脸
30年啊,思念成了茧,茫茫人海不能相认

我问他:“你恨你的亲娘吗?”
他沉默良久:“恨有什么用?想念有什么用?”

如今,他已经是个大老板,被许多女人爱
他娶了又弃,换了3个老婆,
为女人花钱不手软,却从不珍惜
亲娘的辜负、后妈的苛待,让他尝尽爱与恨
他才如此不羁,把怜他的女人伤得死去活来
心里的残缺,
让他不停地寻求真爱,又不停地糟蹋真爱
唉~


现在国内的孩子眼里就有钱,哪里会有妈。近几年见识过国内的少年儿童的市侩,上至大学教授的孩子,下至市井无赖的孩子,张嘴说话3句话离不开钱,有钱的炫耀自己,没钱的拿认识的有钱人来抬高自己,不是父母家教的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造就了思想复杂的少年儿童。

今年听过一件事,一个国内富翁级人物,投资移民来到新加坡,捐了钱,孩子进了一个不错的小学,上科学课时,老师讲什么材质最导电,回答银最导电,但是银很贵,所以一般的电线选用其他便宜的金属。这个孩子问老师:那如果家里很有钱呢,是不是就可以选银呢。回家后,和妈妈讲,妈妈气得无奈极了


感谢大家的回帖。读到了许多好东西。

人生啊,遗憾的东西太多。


       可能是因为父母忙于农村的大跃进,M三岁多就被姑父姑妈抱养,一直到读高中才逐渐离开。M参军了,提干了,进城了。他承担了姑父、姑妈的养老送终重任,也承担了对父母的赡养重任。
       有一个问题让M百思不得其解:当初为什么要把他抱给姑父姑妈?而不是刚刚出生的弟弟?
       父亲说:“把你抱给姑父姑妈,我也在经常关照你,你比你弟妹们过得好!”
       姑父姑妈说:“你爹妈偏心,喜欢你弟、不喜欢你,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把你忘在一边。现在看你长大了,有钱了才来跟我们争儿子。”
       因为M被抱养的前因后果问题,他爹爹与姑妈因争执而气得要死不活。
       现在,M的爹妈与姑父姑妈全部离世,当年抱养的来龙去脉成了永远的谜。如今,他深切体会到:自己生的孩子千万不要抱给别人养,也不要抱别人的孩子来养!即使你有大爱,那孩子也未必能理解。


为什么要纠结当初为什么被抱养,谁被抱养的问题呢?只要记住姑父姑妈,亲生父母都关心自己就好了。有些事情是该抱怨还是该感恩呢?童年的一些经历,如果不快乐,不应该夸大而给自己的一辈子的生活都造成负面影响。活得好不好真是自己的事,生活的态度很重要。有些事情该放就放,或从好的方面去看。


没有被抱养过人,是难以体会被抱养人受影响的一生的。


虽然没被抱养过,但最好的朋友被抱养,分享过很多。亲人也有因为童年经历纠结不清影响生活的。我也是有感而发。有时候当局者迷啊。


会纠结的,这个问题,被送养的孩子经常会问起的。

我老公的第二个弟弟,就是让舅舅家带过几年。舅舅家没有孩子,老公的爸爸妈妈当时支援三线建设在重庆,非常不适应重庆的气候,二弟好像又得了肾炎,就让外婆带到南京和舅舅一起生活,希望能让二弟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有过继的意思。可是二弟和舅妈有不愉快。后来二弟非常抱怨父母:为什么不送哥哥弟弟到舅舅家,非得要送我去?!


同学告诉我这样的故事:她的童年玩伴是上海知青留着当地工作,孩子送回上海给老人代养,长大后才回到父母身边上学,这孩子从来不开口喊爸爸妈妈。有一次学校开学了,孩子跟爸爸妈妈要学费,妈妈半开玩笑地说,喊我妈妈就给你钱。孩子说,快点吧,学校等着交钱呢!

那孩子的妈妈哭着跟我的同学的妈妈说这一段。


我这一代的,初中就有好多个同学回来,叫知青子女什么的政策。有来读了几年,初中毕业了,换回去给妹妹来,回去的时候哭的呀。也有在舅舅家厨房搭个铺,一直受气生活的死党,纠结的青春期。知青一代被剥离父母和生活环境,子女一代又被剥离,各种的纠结,各种的家庭矛盾。。。。。。


看你堂侄的幼年经历,我看到浑身发冷。。。。


捐钱能进好小学?好像不能吧,据说罗杰斯,为了小孩还要去南洋做义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