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DSA appeal 决策不透明 

今年教育部对DSA的学生禁止appeal的态度急转弯,个人认为太过草率,以下是我的经验,也许可供大家借鉴。如果有些情绪性的字眼,也请大家见谅! 据华中的说法,十月二十八日教育部发信给各中学校长禁止DSA学生appeal,而我们在此之前填写school preference form时,特地慎重地回孩子的小学询问过校方,如果申报出去还可以appeal吗?校方答复可以,于是便委请学校帮我们填表申报。孩子在九月收到德明的CO时,也曾询问过学校负责DSA事宜的老师,可以再appeal吗?老师的答复是:可以,但不鼓励。 在十月填写的school preference form里,并没有条文规定不可appeal,只有第四条写明不可参加S1 posting,教育部五月给的另一份有关DSA的资料也没有任何条文有写明不可appeal ,而且DSA的学生appeal,在过去一直是公开存在的事实,我的周遭就有许多appeal成功的例子。 今年教育部态度突然转向,我也是在这个论坛得知消息的,教育部难道不用告知学生和家长吗?难道只靠家长之间的口耳相传吗?只有中学校长收到通知,小学不知情,也没有明文告知家长,一个政策态度的转变,竟然如此草率。以往教育部默许各中学一直在玩的抢学生游戏,今年教育部和各中学却突然决定不玩了,留下的是错愕的家长和学生,牺牲掉的是我们的孩子啊! 我们曾几次去电教育部,得到的回复都是一贯的官腔说法:政策没有改变,和往年一样,DSA的学生不可以参加S1 posting,如果要appeal,得等S1 posting的结果出来后,也就是11月21日后,才可申请。我们立即告知华中这个结果,没想到华中的老师非常不耐烦的要我们拿出证据,要教育部正式发函给学校他们才会接受appeal。要知道DSA的学生appeal,一向是“可做不可说的”,教育部怎么可能正式发函公然允许appeal?我們只好亲自去教育部面谈想搞清楚真相,他们答复每年教育部都会寄发不允许DSA的学生appeal的email给各中学,今年也一样,但决定权在各中学,教育部无法干涉,他们也很清楚过去各中学一直私底下在抢学生,至于今年华中为何突然转变态度,他們觉得华中另有盘算,所以把责任都推给教育部。。。。。事已至此,华中和教育部双方都互相推诿卸责,谁也不肯承认,如果真的禁止appeal,那RI还收取20元手续费,不是公然欺骗吗?所谓law by law,请问law在哪里?教育政策竟然如此不透明,不公开,突然10月28日发email告知各中学(当时大家已填完school preference form),立即实施,完全不用明文告知家长和学生,大家完全被蒙在鼓里,至今还得焦虑地在论坛上互相打探消息,关系到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竟然是这么“天机不可泄漏”吗?对孩子公平吗?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你说的太对了,我深有同感


莱佛士如果不录取的话,20块是退给你的,只不过一路都没说过不能appeal,但是最后的拒绝信上说的是moe的原因,不接受dsa成功的学生转校。

楼主莫要太气,走好下一步更重要。


楼主这么一说,叫多少家长情何以堪!
德明政府中学真的是个好学校,有多少人想进都进不了。


抱抱你!

我儿子那年DSA,华中对于邻里学校的申请不屑一顾,连第一轮预试的机会都不给。
儿子学校没有一个孩子的申请被接受,这些第一班的孩子都很受伤。

而RI接受了,给了他们与名校孩子平等的机会。通过筛选,几名出色的孩子得到了OFFER。
儿子过了RI的初选,被RI放在WL里。所以他把APPEAL的机会放在RI.

小盆友们相约,即使PSLE拿好分数,也只选RI,不报华中。也算少年气盛吧:)
他们那一班填志愿时,真的就这么干了。

问题是,RI是英校。我儿子的英文考砸了,看题不仔细,把作文的人物写错了。英文只拿A。
高华的3分不能算。于是,他放弃了华中,又错过了RI。杯具了~

现在问他后不后悔,他还嘴硬呢!

------------------------------------

我非常能理解楼主的心情,我也失误了啊,结局无法改变。
我深深体会到这种失望和郁闷!我至今依然后悔!拿什么可以安慰呢???
能做的,就是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再带着孩子走未来更远的路。
这不是一句空话,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可以做到的。立化不是去年出了全国状元?
起点有所不同,但ALEVEL会考的终点一样,自己努力向前冲吧!


提起MOE我今年也是火大,新加坡每年的psle本来就考得简单,今年居然考得比往年哪届都简单,搞得分数相当的接近,听说一个外国来的学生,连一本薄的英文小说都看不懂,英文居然能拿到A,还是那种高分的A,这种一点英文底蕴都没有的人,就是他们为4所最好的中学选拔出来的。12月参加gep的总结会上,我问moe的部长:是不是你也是这样选出来的


大家忘了这些吧!向前走最重要!:victory:
今年DSA 不能appeal ,让我也很受伤。
朋友的女儿,本来是岭里学校的尖子,她有点不自信,所以我就建议她去DSA。结果她考到260+3,本来可以进南洋女中的,我觉得我害了她。无限后悔中!


据我所知,就算是往年得到其他学校DSA CO 能appeal, 但也是从来没打包票一定进的。有些学校(比如,RI)看你的分数远远超过COP可能会(也没打包票)让你进,也有许多分数高过COP却DSA appeal不成功的例子。所以,DSA appeal不成功不是新鲜事,今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学校对不接受DSA appeal的态度比较强硬。

可能若干年后,就像淘气包所言,塞翁失马啊。 也同意alanismyson的话,走好下一步(moving on)更重要。孩子的心理很重要,要鼓励他,别让他有一些遗憾。也可以鼓励他,两年后还有一次机会参加中三的DSA,加油。


DSA CO可以分4种人:
1.牛娃:新加坡各大名校DSA CO拿全了,选择权全在自己,没有APPEAL的问题。
2.快乐娃:拿到一个名校DSA CO就很高兴了,管你其它名校呢,PSLE轻轻松松上阵,快快乐乐上学,也没有APPEAL问题
3.破釜沉舟娃:拿到一个名校DSA CO,另一个心仪名校DSA CO却不可得,相信自己,不要DSA CO,下定决心凭自己PSLE上心仪学校,也没有APPEAL问题
4.左右为难娃:处境同破釜沉舟娃,但是下不了决心。

现在名校自主权很大,DSA越来越多。如果DSA只限极少数牛娃,那么他们如果拿不到心仪的CO,完全可以下决心自己考,毕竟新加坡RI,HCI等名校的COP并非太高,对牛娃来讲还是远远高过安全线的。可是现在DSA太多了(占收生额50%),能拿到DSA的人你让他去考试,很多人也不敢拍胸脯一定PSLE分数够,所以产生了不少夹生层。

过去APPEAL的CASE可能太多了,MOE今年要严管起来,让家长措手不及,沟通方面有改善的地方。但是很多家长事先也听到风声了,不过不太相信,还要试一下运气。万事开头难,习惯了就顺了,不幸让我们家长今年赶到了开头。

能有DSA的学校都是好学校,有DSA已经多了一次选择机会了,如果放弃了,不过是跟其他没有DSA的一起平等竞争,也没有不公平的问题。MOE只是限制接受了DSA的PSLE后再APPEAL,也是为了更公平对待所有PSLE考生。


该怎么办呢?认命了吗?再无其他的方法?可以联名向教育部上诉吗?


不一样啊!自己的孩子错了,打落门牙自己吞了就算了,别家的孩子,还是女孩我更内疚!坏了孩子的一生也难讲!唉!面壁思过去!!!!:'(


我还发帖子告诉别人DSA 后可以Appeal,还教过别人Appeal的操作方法。现在想想,不知道有多少人受害啊。。。

和你一起内疚一下吧。


这个肯定没有问题,都是好朋友!该给的都给了!:victory:


还是你好!你那个熊猫让我好过很多!!!


据说RI Supplementary Intake的结果已经发出来了,今明两天各位家长应该会收到通知了。

RI应该是今年唯一接受DSA Appeal申请的名校了。如果没有人收到好消息,那就证明MOE的确是来真的了。。。


我极度不满的不是孩子上不了心仪学校,而是教育部的态度,根本把我们当傻子耍,如果当初我们去电教育部询问时,如果明确告诉我们今年不接受appeal,我们就不用为了appeal 和寻求真相的请假到处奔波,连老公出差在国外也赶回来,花时间,精力,金钱,还看尽华中和教育部的脸色,直接向我们说出真相,承认政策改变,这么难吗?连当面面谈时,教育部还叫我们回家等等看,说不定华中会接受appeal呢?他们是在等着看好戏吗?我们教育部有决心一夜改变政策,却没有勇气承认,这算什么主掌教育大权的教育部,如此畏首畏尾,给了孩子错误的示范。

孩子也很受伤,他努力考得不错的分数,却连appeal的机会都没有,我最心疼的是他,当初告诉他只要努力拿高分,就可能可以appeal进入心仪的学校,他很努力,考试也没失常,结果呢?连appeal的机会都没有,我们并没有心存侥幸,填school preference form时,谨慎的询问校方,仔细看清楚条例,我们错在哪里?这段时间的煎熬,孩子所受的伤害,那些教育部高官们能懂吗?


去骂,把口水喷到他的脸上,反正我市没客气,我告诉他,不是你执政不好,是你倒霉,今年遇到我,恰巧考得简单


哈哈,教育部长不好当啊。不过话说回来了,谁让他拿那么多薪水呢!

想“骂”他的话还有以下选择:

教育部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moesingapore
教育政务部长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LawrenceWongST


我们也是上海归来的孩子,当初就是基于教育部对海外归来的孩子政策的不明确,才毅然决定带孩子回来考PSLE公平竞争,结果还是栽在教育部不明确的政策上。
十一月底我们曾询问过RI,德明,校方都明确告诉我们接受DSA学生appeal,我们才觉得今年的情况似乎比往年更混乱。


今天RI问了, RI已拒绝了所有DSA CO 并退还$20


新官上任三把火。


我觉得你没必要自责的,没准是件好事,不是分数够了就一定去最好的学校。
最好的和最适合的不一定是同一个。你说的孩子没准不适合去南洋呢!而且A level的考试没本质区别的。大学毕业后再回头看,真的哪所学校更好难以说清楚的。
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也许可以更能培养她的自信,也许她以后会感激你的!


DSA本来就是个灰色地带,各校掌有50%的自主学额,
就算同等条件,获奖证书一大堆,取与不取,还是校方说了算

至于DSA APPEAL,更是灰上加灰

不像MOE电脑录取系统,死杠杠,死数据,六亲不认,绝对公平


你真的不要自责
朋友不会怪你的

我填志愿时,也是请教了好友啊,
也是参考了她们的意见啊
还问了几位老师呢
她们都是热心帮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最后的决定在于自己
做错了决定怎么能怪别人呢?
我自己后悔,
从来没有怪我的好友


现在的问题不在校方,而是教育部那混乱的政策。一会说可以,一会不可以。反而使招生变得不公平。我们所要求的是教育部给个说法,为什么政策不透明,使家长觉得受愚弄,使孩子成最大受害者?几
乎要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难道要受害方隐忍吗?!


非常理解楼主的心情,孩子确实会很失落。。。

我想如果当时教育部说今年政策有所改变,您和孩子仔细权衡后也许会放弃offer,努力拼博PSLE的;
或者在知情的情况下开始就接受offer,现在也不会有落差。

MOE和所有新加坡的政府部门一样,确实说话很模棱两可。他们以前其实政策上讲也是不容许appeal的,现在的改变只是严格执行了以前的决定,所以口风和以前一样也情有可原。我想可能也是新官上任,下面的也不很了解具体的决定,他们也就是拿钱混日子,每个阶段走一步算一步,纯粹按章办事,确实没想到考生的切身情况。

楼主也别太过不去了,如果确实无法改变也就算了。大人还要安慰小孩,准备新的中学生活的。
我不很知道楼主的孩子DSA接受了哪家学校的offer,不过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名校。每个学校的校风不一样,A level的成绩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好学校,都说德明的男生是以后的好老公,NJC的孩子最乖,多从好的方面想想自己和孩子也就宽心了。

本来也是双喜临门,孩子能得到DSA的offer是能力的证明,PSLE考的分数高说明小学阶段的实力,都是好事,千万别为了appeal 的事影响以后的学习。

其实如果孩子能够从这件事中懂的人生中取舍的含义,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以后更加珍惜每次机会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最近朋友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有失必有得!


道理全对。但问题是为什么别人的错误要我们承担?psle 的孩子被分配了学校后可以appeal ,dsa 的孩子被分配了学校后却不能appeal ? 家长的痛苦是因为明明孩子可以进一个更好的中学而不能给孩子办到,就因为能那混乱的政策!


DSA是MOE权力下放到各校,让学校有了预先录取权
关于DSA APPEAL, MOE应该是明文通知各校的,不会是私人口头传话的
至于各校是否照办,明文公布,那是他们的管理权限,因为华中、RI是自主学校


RI说今年为何会那么晚才出来结果,是因为他们等到教育部最后一分钟,他们才把DSA APPEAL 的全部拒绝了


tianyizhy  Mr Heng Swee Keat,这个人才是教育部部长是吗?[url=http://www.moe.gov.sg/media/speeches/2011/12/10/speech-by-mr-heng-swee-keat-at-14.php]http://www.moe.gov.sg/media/spee … swee-keat-at-14.php

笔误,谢谢提醒。Lawrence Wong是教育部政务部长,很多政策性的东西都是由他负责的。


那我能不能说问题现在在学校一方,是学校的dsa appeal 政策不透明,在愚弄家长?


J版已经给了链接
我建议将这个问题直接写给部长

估计类似情况不在少数,各校都在反映
MOE最后一分钟下了死命令
导致一批拿到CO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动

经常碰到类似的问题
机构越大,环节越多,造成工作混乱是常见的事
不像自己的生意自己说了算
一件简单的事,可以揉来揉去,搞到很复杂
所以,政令一定要明确,责任一定要分明


事情已经发生了,就不要太难过了,谁能想到今年这样啊,我也是考完psle后,听儿子同学的妈妈无意提起的,她说上半年开家长会时,校方明确提到了,我老公开的家长会,觉得这事和我们没关,回来就没讲。原来还想appeal去华侨呢。

不过呢,今年考得超级简单,psle的成绩说明不了什么,相反我觉得各校DSA录取的学生比较具备相当的实力。像你朋友这样,如果平时具备南洋的实力,南洋DSA早就拿到手了,何必还去别的学校DSA呢。像这样的不具备实力的孩子,凭着一个简单不过的考试,成绩像坐过山车似的刚好擦边冲上去,就是去了南洋没那份实力,很辛苦的,4年后成绩不理想照样踢你出去考o,就更惨了。与其这样,不如退而求其次,到不错的学校,高分,校方拿你当宝,什么好事都能轮到你,好过去南洋跟人家后面跑。

所以不要内疚了。这事就像平时我常提醒我儿子的一句口头禅:拒你,就是因为你不够强。


从这一事件更说明政府的政策是随时调整的,而且渗透到各个政府执行部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以不便应万变,生气会伤身体,医药费是很贵地。童鞋们,要在此地生存,千万不能孤注一掷,先把退路找好。


童鞋啊~唉~
你觉得“愚弄家长”是他们的目的吗?

假设你是教育部长,你会如何处理呢?

假如你是RI的校长,你会如何打算呢?

现在是,RI校长的想法和教育部长的想法碰在一起了,如何取得一个平衡方案呢?


MOE 的网站上为什么没明确提到?为什么没明文发到家长手中?为什么象搞突然袭击一般叫人猝不及防?为什么叫人如梗在喉难以接受?


我赞成.之前打给教育部,他们说是可以APPEAL的.但现在又说不可以了.出尔反尔.搞的人摸不着头脑.那怎么把这问题直接给部长?


我若是部长,会亡羊补牢,给dsa 的学生一个appeal 的机会。


那德明的校长会不会跳起来呢?


目前来看,各中学是多么地听教育部的话啊。问题的根源在教育部!


教育部部长王瑞杰的联络方式: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hengsweekeat
Address: HENG Swee Keat,Ministry of Education,1 North Buona Vista Drive,Singapore 138675
Tel: 68796000                                 
Email: [email protected]

接见民众时间和地点: Blk 856 Tampines Street 82 ,#01-279 Singapore 520856, Monday (except 5th Monday) from 7.30 pm


j版真强大,


提议很好!谁的文笔好?写来帮帮大家。我签名!


我已经在两三星期前写email 给教育部长了,详细叙述了情况,并建议应该今年明文公开宣告,让各个小学及学生与家长有心理准备,明年再实施比较恰当,而不是在这一届学生与家长一无所知的状况下突然实行新政策,不过至今仍渺无音信,他完全置之不理。


不如在报纸上发公开信,如何?不论结果怎样,我们要的是说法。


我多问一句,每年DSA appeal以后,有多少可以接收呢?是不是分数过了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就一定都会接收?还是有一定的预留名额,学校根据自己的要求(或者说喜好,anyway)来录取一部分学生?和PSLE的分数也许不一定直接成正比?
现在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名额肯定是没有了,我看大家还是算了吧。。。

闹大了,即使同意appeal,学校也未必会接收(理由冠冕堂皇的一大堆。。。),到时候把以后转学的路子都堵上了,怕弄巧成拙。

还是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抱着开放和正面的心态在新的学校里适应一下看看,如果确实环境和孩子的要求相差甚远,再考虑中间转学的事情。
但是孩子最好还是先全身心的准备投入新的环境吧。。。


不好意思,请原谅我说话直。您的意思似乎是想息事宁人,吃亏保平安。但您的度量为什么这么大呢?我们这样做不完全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你不争取,别人当你没脾气,明年再出个怪招,让你吃不了兜着走,那时还忍吗?请记住,我们要的,至少是个说法。而不是莫名其妙地失去本应争取的东西。


我们曾email给教育部要求解释,至少该给个道歉,全无下文,根本没把学生家长放在眼里。去教育部面谈时也曾问过,难道今年没有家长来反映过突然禁止DSA学生 appeal不公平的问题吗?他们说没有,只有我们。我很讶异,大家怎么这么听话?


进不进得了心仪学校已经不是重点了,以目前的情况看来,似乎已无力回天了。而是教育部执行政策的程序大有问题,该给家长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攸关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竟如此仓促草率!


我们是今天才知道孩子不可以转学。要是不打给学校,我们会傻等到明天。瞧,学校也不通知我们政策的最终改变。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更要让教育部知道。


其实我是最应该希望你们去讨说法的一个人,因为我女儿明年就要PSLE了。。。

不过我一向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所以才设身处地地为你们着想的。。。

大家没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算了,爱咋咋,爱谁谁吧。。。

Happy New Year,一切如愿吧。。。


我举双手同意。建议受影响的家长都投书报章,把真相公诸大众,希望以后教育部在决策时能够更加谨慎!


我想这是大政策下的一个小政策。保护本土居民,打击一下新移民。
我觉得新加坡本地人,心态上跟我们有点不太一样,他们很大一部分人,其实在PSLE之前就已经为小孩做好了打算。
怀着侥幸心理,想DSA appeal的概率比较低。
我想这应该是有一些人在今年PSLE之前向教育部提起了新移民里有那么一群孩子很优秀,家长有这方面的想法,才会有这个对策的。
如果是这样,见部长应该是没什么用的。
今年这样了,明年如果大政策不变,移民政策没放宽,要想有什么改变也难。
投稿给报纸吧,反应一下愤慨。不管有用没用,总是表达一点声音。


马上要开学了,调整好心态是关键。
有些事情,不是由一两个人的言论所左右的,政策要变也不会是那么一下子的,
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成全大利益。


我也觉得没什么用,就算去示威也改变不了现实吧。不过我觉得大家只是把火找个地方发发,大家互相安慰鼓励下。都是为了孩子,才会不甘心!
祝福所有的孩子们,不管去了哪所学校,是金子都发光,将来有锦绣前程。
也看清了成绩才是硬道理,督促孩子努力学习。


哎,抗战打了八年有点便宜了


昨天刚收到 RI 的信,里面直接附上二十元支票,理由是因为我们接受另一学校DSA offer,而拒绝我们的申请,信里完全没提到MOE 。打去RI询问,校方答复他们也很无奈,教育部最后一分钟才下达命令,不得不照办,他们忙着退钱,应付很多家长的complain,也搞得人仰马翻。他们也说以往每年都接受DSA学生 appeal,因为教育部临时下达命令,只好紧急停办。而学生与家长,呈交资料,手续费,考试….忙了半天,原来不过是一场闹剧。哎! 英明的教育部,政策如此左摇右摆,连累多少无辜啊!


真的很不公平,彭玉荃那篇文章写的很好,完全可以投书早报。


受影响的年轻人,多年后回顾,没准会发现,就是这一政策改变,也许就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当然有的变好, 有的变坏。。。


谢谢emilysam !教育部真的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公平的说法!

引用tianyizhy的话:说实话,俺一点都不觉得世界上有哪所学校了不得,只是孩子有自己的向往,随意地打击,我会心痛。

祝福所有的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越挫越勇!


希望明天的早报,看到教育部有人,解释给孩子们,什么是法制社会!


房地产新政都有一个缓刑期。
DSA APPEAL先无明令诏告家长,
而且令一发就立即执行。
这个,今年的孩子有可以争取的空间。

明年就彻底封死了
所以DSA要更加慎重
不可以广撒网、多保险
只能DSA志在必得的学校


怎么国人也变得像坡人如此喜欢complain

GEP, DSA 无非是给了读书好和有各种才华的孩子更多的机会可以进到资源比较好的学校多一次的机会,把一条独木桥,变成2条或者3条而已。

GEP和PSLE一样是完全透明公正的。就看孩子们的能力和临场发挥了。。
DSA有一定的人为因素(校方的)
建议后面的孩子和家长一定要选孩子最心仪的学校去考DSA. 不要随便哪个名校都去考。。
还有就是如果孩子够稳定就要有自信,勇敢的放弃那个属于鸡肋的DSA Co.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对搂主作为家长的心情表示理解,但是我个人觉得MOE这样做已经算是不错了。。


GEP透明吗?你知道考的内容是什么?评分标准及录取标准是什么?请你说说看, 相信PSLE你能说清楚。


虽说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虽说是人才在哪个学校都一样,道理是没错, 但我也可以说不上大学你一样能成材,看看比尔,HK李XX, 是不是要向他们学习?


非常喜欢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在反映百姓心声反面做得很不错,今天又登了一位家长的信。教育部的官不好当啊。


我女儿很早就说今年2011年DSA是不可以appeal的。我说2010年有妈妈1天之内把女儿从德明转到南洋最后到了RGS,但女儿坚决说MOE说11年不可以。看来她说的是真的。


言之有理,受益颇深。但,请您注意下结论时不要太武断。那个家长不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那个家长不 想自己的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如果孩子有这个能力但得不到这个结果,家长能不痛苦吗?如果您认为是家长在无理取闹而教育部没有问题,那叫人情何以堪!
今天2号了,有关DSA appeal 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上了报纸让岛国尽知,但教育部出来发言了吗?如果教育部的政策没有问题,那他在等什么?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是什么作风?!
新加坡从来标榜的是人才第一,但在今年的psle之后的招生过程中却出现政策不明朗,最好的学生不能进入最好的学校的怪现状,说来听来都是那么的讽刺!


不知道你是百姓还是教育部的官员,怎么对政策未来的方向那么熟悉? 你说的民间要提出的建议,跟我们在批评的根本是两回事。

如果你所说是事实,我举双手赞成。但是再请搞清楚,如果政策有错误造成孩子的伤害,那可不是什么噪音!!有错就要指出来,就要纠正就要道歉,为什么还说成是噪音??难道大家默默承受错误的决策才是应该的?这次的错误受影响的人应该不少,也很多家长向学校表达了政策急转弯的不满。

重点是急转弯的不对,而不是影响了几个人,就算只有一两个孩子受影响,决策的错误就是错误,不能叫我们的孩子生吞下去吃死猫!!!如果医生开刀出错闹出人命,可以说因为只死了一个人所以家人要默默承受吗?又说什么医疗政策未来要慢慢改善所以现在大家多忍耐,可以这样说吗?

其实我们这样做是希望教育部能反省检讨和澄清决策过程,而不是继续打官腔粉饰太平。


父母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对于教育部关于DSA appeal 是不是有硬性规定我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当你拿到confirm leter or waitlist leter 时候学校会告诉你,你要是放弃要在哪个日期之前亲自致电学校告知。 不然就一定要读这所学校。。。。

还有公平不公平只是因为你站的立场不同。。请各位平静的想一想。。。。

“如果你今天appeal 成功了,那么你会对那个当初拿到waitlist leter 而没有成功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Psle 也好,MOE的不够完全透明的政策也好,这些仅仅是人生的开始,告诉孩子,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关键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相信自己的能力,用快乐,健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才是给孩子虽好的财富。。。。


tianyizhy,很不爽和pyc9988有理有据的说法,看了觉得欣慰。

现在大家讨论的是教育部的政策,为什么朝令夕改,要的是一个公正的说法。


一直潜水,有几句话如梗在喉不吐不快,注册了讲几句。

分数够了,却上不了心仪的中学,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因此而怪罪于教育部严格执行政策似乎有些强词夺理。

其实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听到了今年执行了CO后不可以转校的风声,无论在DSA的时候还是最后执行的时候,这样的讨论都没有中断过,翻翻网上的贴子就知道了。

两个朋友的孩子上不同的邻里小学,分别拿到了德明立化的CO(最后都考到了260+),妈妈都是很普通的家庭妇女, 不读报不上网, 但却都知道签了那封信就不可以换学校了。曾跟她们提过往年APPEAL的例子,但两人都告诉我,学校已经很明确的告诉她们今年不可以这样操作!

所以说教育部没有下达政策,学校没有通知是站不住的。

整件事情的问题只是在于太多人拿不准政策的执行力度,名校,教育部工作人员,家长。 就算MOE政策再怎么写的白纸黑字,因为往年的灵活性,大家都在观望,所以造成学校态度的摇摆,工作人员回复的不确定,等到最后一分钟,大家终于发现这次狼真的来了!

严格执行政策有什么错?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有刚好撞在枪口上的,大家只是不愿意偏偏是自己罢了。。。

支持教育部, DSA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经过考察, 大家签订了一个合同。如果说分数考得好就可以转换门庭, 那如果分数达不到COP, 是否学校可以拒绝接收,转而收其它分数高的学生呢?

一家之言, 对事不对人,得罪了。


您的孩子拿waiting list 吗?如果他(她)的分数到了要么被录取要么选校要么也去appeal, 对吧?考试的结果以分数为准,学生的录取也以分数为准,请您看清楚,分数! 这才是游戏规则!问题是教育部今年修改了规则却扭扭捏捏地半明半暗地让人不清楚,直到最后一分钟才暗地里一刀砍下!我想这刀没砍到您的身上,您才在这里说的如此从容。
我们在这里不过是给教育部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便他以后可以做的更好,为了更多的孩子免受不必要的伤害。我们要的也是教育部的一个说法,让我们知道他们收到了。希望教育部不要让我们等太久。
请大家理智地看这件事吧,它一为孩子,二为教育部,三为国家。
何错之有?


请你说清楚,什么是“最好的学生”,可以吗?为什么他们是最好的?他们一定要进最好的学校?你们的孩子(或者说你们自己)没本事没胆量在大考之前报最好的学校,大考之后,你们的孩子突然考好了,突然出高分了,好家伙,你们来精神了,所有好处一定要占完,是吗? 还是先看看你们的孩子吧,别老怪教育部,学校。


您的这几个”突然”用的精辟。第一,请您搞清楚是教育部的政策执行的问题,而您一直当我们在无理取闹。第二,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才在这里不平则鸣。dsa 的选择一定公平吗?第三,dsa的学生不可appeal,而s1的学生却可以appeal,合理吗?


以这样的方式和口气参与讨论非常”不智“。。。

DSA和DSA Appeal的制造者是学校和教育部,并非家长和孩子们。DSA Appeal真正的得益者是那些名校,家长们只能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尽量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大的利益,谈不上什么”好处一定要占完“。就算是占了一点所谓的”好处“,也是人家靠本事争取来的,无可厚非。

今年DSA制度的突然转向的确是让很多家长措手不及,尤其是那些不经常浏览子女教育版的家长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DSA招生制度的变化竟然要靠看论坛里的信息才能得知,不能不说教育部和学校处理此事的方式有欠妥之处。

我个人也不赞成DSA录取后再Appeal换学校这种方式,但我也会尊重别人的选择权。但这些都与网友们所抗议的事情无关,大家所不满的是教育部和学校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而并不是”禁止DSA Appeal“这件独立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乐于看到这起”投书早报事件“让教育部今后出台新政策前能够更加深思熟虑,政策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公正和透明。


不要担心和害怕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争论有互动都是好事。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的言语激不起任何浪花,才是真到了降旗默哀的时候。


新参与讨论的可是有kiasu那边过来的家长?


这个帖子非常好,含金量很高。
有问题是该辩论一下,才能敦促各种制度更加完善。
明天就开学了,爸爸妈妈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中学是一个新的跑道,变数很大。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这条起跑线上。
给孩子一点信心和勇气,才是今天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假设一下, 今年moe没有任何新的动作,DSA appeal 和往年一样。

我们的孩子在同一个小学,同一个班级,平时的成绩每次都不相上下。我的DS/DD 在DSA 的时候拿到了DH or hcl 的CO,而你的孩子只拿到了他们的waiting list offer.
PSLE 我的孩子考了270, 而你的孩子只考了250。

我去南洋,或者RIappeal 成功了,如愿以偿。 你的孩子appeal DH or hcl 并没有成功。。。。

我想我不知道该对这个250 的孩子说些什么。。。

基于这样的片面的想法,我觉得我没有理由责怪MOE 今年政策的改变或者调整,无论透明,还是不透明。。。因为已经有很多250的孩子在从前的若干年里失去了进入一流名校的机会。。。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什么MOE在10月28日前下发的不可以DSA APPEAL的通知.

先说说我们的经历:
拿到PSLE分数的那一天也拿到了DSA的录取通知,礼堂里乱哄哄的,我挤过人群,向校长面谢.转身之余,校长叫住我,说如果要换学校,今天就要去APPEAL.我说:听说今年DSA不可以APPEAL吧?校长说:没有啊.而且最好今天就去填表格,甲乙都可以去.

到了学校甲,被告知:今年有可能MOE不让,机会很小,结果如何,要等.不管怎样,交了$20,填了表格.

到了学校乙,也说是今年有可能MOE不让.数天之后,学校乙在网站上出现了DSA APPEAL的表格,遂再次赶往,交了表格.说是S1要交$20,DSA APPEAL的免费.

相对应地,我也以下收集了本帖相关的"今年DSA不可以APPEAL"的说明:
DearDemi:我女儿很早就说今年2011年DSA是不可以appeal的
相识:我只知道,当你拿到confirm leter or waitlist leter 时候学校会告诉你,你要是放弃要在哪个日期之前亲自致电学校告知。 不然就一定要读这所学校。。。。
mingab: “其实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听到了今年执行了CO后不可以转校的风声,无论在DSA的时候还是最后执行的时候,这样的讨论都没有中断过,翻翻网上的贴子就知道了。” “两个朋友的孩子上不同的邻里小学,分别拿到了德明立化的CO(最后都考到了260+),妈妈都是很普通的家庭妇女, 不读报不上网, 但却都知道签了那封信就不可以换学校了。曾跟她们提过往年APPEAL的例子,但两人都告诉我,学校已经很明确的告诉她们今年不可以这样操作!”

归根结底,还是要用事实说话.如果哪位有白底黑字的通知,不管是出自MOE,相关初中,或是是小学,请各位告知.


您不需要向孩子说什么。我已说了,招生的游戏规则是分数,自古如此。高分进好一些的学校,以此类推。现在是高分生不能进心仪的学校,叫唤几声还要被人讲,还要被人说是偶然地考了高分。


这第一线的发生是事情实在太搞笑了!支持MOE透明化!


孩子们努力学了六年,只是要教育部一个黑字白纸的答复,要求不为过吧。


点评tianyizhy 哈哈,我替你在外面闲逛,你快点去休息,整理一下明天要带的东西。陪陪自己的宝贝儿子,下线吧,Please。急啊,你怎么这么爱遛达呀? 发表于 1 分钟前

哎呀,谁叫你们文章那么好呢。。。我这是刚从supermarket回来,又来学习啦。好好,我乖乖整理东西去就是。。。


黑麦:对于您其他的言语,我无意对答.但是对您的这句,我倒非常感触:"我有朋友的孩子, 从国外回来, 没有参加PSLE, 有专门考试, 有40多中学可选, 后来去了立化–还抱怨, 如果不出国工作。 可以是华中,莱佛士–不公平, 顶级的4所不让选–这就是人心!"因为,如果是我身边的朋友讲了这样的话,我和您一样,心里也不舒服.

另外,我们还得和您道歉呢:DSA去了BAND 2还考260+,真的是没事找事!您别在意,我们不是故意的...

但是,这个帖子谈的不是这个话题,你把海外归来的事扯进来,可能有两种原因:1. 您觉得有的发表不合您意的言论的人也是海外归来的,你想不对事而是对人攻击.2. 也有可能您想鼓动群众斗群众,说是DSA APPEAL的人们都是贪心的.可是LZ和JJ都说了:"对孩子最终入读的学校没有偏见";"不赞成DSA录取后再Appeal换学校这种方式,但我也会尊重别人的选择权".希望您以君子之心度人之意.

从DSA的10.22到放榜的11.24再到APPEAL结果的12.30,每个节点都是那么地让人揪心.说实话,以我对SIN的好感,到现在我都不相信MOE没有明文禁止DSA APPEAL, 但是为什么我就没有看到呢?为什么有的人就早已接到明示呢?那些看到白纸黑字的人们啊,给我个文件看看,让我心服口服吧.

明天,我的孩子,以及所有DSA APPEAL没有成功的孩子们,将在新的学业,新的学校,新的道路开始新的表现.孩子们,如果你们也在读,我要告诉你们: 你们的父母和我一样,仍然认为我们一起做的选择是理性的.努力了,就接受吧,梦想不是全部都能变成现实的.请接受我代表你们的父母,向你们说一声"我亲爱的孩子,对不起!"


读到最后一句,我已经流泪了。。。。。。

各位父母,
你们已经尽力了!错不在你们。
你们的呼声已经传达出去。
你们已经全力争取了。
不管结局如何,明天是新的开始。
收拾心情带领孩子向前吧!
还有ALEVEL/IB/AP/SAT
成功的大门永远向奋斗者敞开~加油!


黑麦同志啊,我自觉给你把道理讲得很清楚了,可从你的回复来看,我发现自己或别人的表达可能还是有问题。但从他人的反映来看我又愈来愈对您的身份感兴趣:您在教育部或某教育机构任职吧?如猜错,勿怪。只是觉得您这思维方式蛮有个性的。


这位黑麦大哥:

你的说法证明你完全不理解DSA的过程和大家谈论的焦点,连这版上说了贴了那么多你也没有看懂,真不知道为什么还能讲那么多道理。

就算如你所算,受影响最多1%,那就是好几百个的学生ok?!什么叫少?!

客观全面?是啊,就是因为客观全面,才看出问题所在,才要从一个高度来提出要求,不和稀泥嘛!这都符合你的要求阿!

你说的更对的是:要公平,靠自己,这里忿忿不平的家长,正是因为孩子都靠自己了,却得不到公平啊!

你知道吗?DSA是要考的,PSLE也是,都是真刀真枪的本事考出来的耶!!!你问问教育部我们的成绩有哪一点是靠投机靠运气?

你是说我们碰上教育部的急转弯所以运气差,是这个意思吗?你用这样委婉的方式骂教育部,还真是谢谢了!

DSA appeal 要各校自己决定,没有错,也没有人会对结果不甘愿,因为学校必然是以成绩作考量,现在的问题就是,好成绩的学生没有像过去那样可以让这些学校有选择的机会,被牺牲了你知道吗?!急转弯是关键!谁是拍板决定急转弯的人,不应该叫他负责吗?

当然,人的一生不是只有这个关,这道理谁都懂,但是我来告诉你今年这些家长为什么很不服气,就是因为他们是被误导做出决定的,而一流学校和差一点的学校,差别的确是存在的,对他们人生的变化也会很不一样,不是你说的那么轻松。

我们也不想靠运气,所以我们的孩子很努力,但是结果是面对一夜变天的厄运!

我们要争取的是权益,不是单纯的利益,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跟什么天朝地朝有什么关系?你以为这个论坛只有天朝人是吗?你错了,也有专写华文的本朝人哦!不要太自信。


请你说清楚,请不要回避,你帖子(75 楼)中说的“最好的学生”是什么?是不是平时分数不怎么高,最后一次即小六会考突然考出高分了,就叫最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就一定要进最好的学校?请问你是不是这个意思?这种逻辑正确吗?靠一次高分,就是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为何在DSA时没有信心,不敢填最好的学校?为何成绩下来了,才有信心?这不是矛盾的逻辑吗?

我同情你们的孩子,但不等于你们有理。你们只知道怪教育部,为何不怪你们的孩子平时的成绩不够好?还最好的学生? 什么政策要透明,难道你们刚来新加坡吗?

我的话不中听,但我看不惯那些不是逻辑还硬要说自己是真理的话。


PSLE突然考出高分也是才能呀!


这位义顺兄(姐),稍安勿躁,看来一是您很坚持,二是我的回帖您没仔细看看。我所说的最好的学生指的正是一贯优秀的学生,而不是什么您误以为的”偶然的”好学生,否则这些家长吃多了在这里讨什么说法?dsa 没问题,问题在于教育部,在于您看了百多个帖子还不明白我们要说什么,还在这里纠结别人的词汇!


请教各位:
我们讨论的是那篇文章提到的今年教育部没有提前明确的告知所有家长,今年严禁dsa appeal。 所以让大家有些措手不及,maybe影响到孩子。。  

如果是,那么我想问各位,冷静,公平的说,拿了dsa还可以appeal这样公平吗

如果你们认为这样的以往教育部不支持的dsa appeal 的做法是公平的话,那么给你dsa co的学校找谁说理?拿着wo的孩子找谁说理
拿了dsa确没有考好的孩子的家长会不会站出来支持dsaappeal???

如果你们也认为dsa appeal 本身就有失公平,那么你们在这里讨论这篇声讨教育部的文章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同时开辟一个支持教育部取缔dsa appeal 决定呢???????

可能我这番话有点咄咄逼人,只希望公平,公正的思考关于dsa appeal的问题。 在声讨教育部的时候也替那些没有太多选择孩子们想想


澄清几点:

DSA appeal公平与否是另外一个话题,楼主和早报那篇文章的作者并未试图证明Appeal这一“惯例”是公平;目的和方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因为目的正确而得出方法一定正确这个结论;所有的DSA Appeal的申请都要由学校报请教育部审批,只有在获得批准后申请才算成功。教育部没有明文规定DSA后不能Appeal,大家只能从往年DSA Appeal成功的案例得出教育部结论支持(不是默许)DSA Appeal这一态度。去年(2011)只有华中一所中学在呈交School Preference Form截止日期(10月24号)之前通知了家长们今年禁止DSA Appeal这件事,但只通知了拿到华中CO和WL的家长;RGS是在10月24号发电邮给拿到RGS CO的家长“暗示”了这个消息;除了这两间学校之外,其它中学都没有向家长们提到DSA不能Appeal这件事;去年年初有些小学已经通知家长们DSA Appeal的政策会有改变,但更多的小学却没有这么做。

还有几个疑点:

为什么只有华中一所学校在积极努力地宣传“新政策”,别的中学却无动于衷?为什么去年年初有些小学就知道了新政策,而中学却到10月份才知道呢?为什么“取缔dsa appeal”这件事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而RI却敢“顶风作案‘,直到今天DSA Appeal的网页还没有撤掉。教育部难道对此事一无所知吗?取消dsa appeal这件事到底是教育部主导的还是某些名校”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最后说明一点,我对取消DSA Apppeal这件事持支持态度,但这并不代表我赞同教育部和学校处理这件事问题的方式和态度。


华中估计每年被RI抢了不少人,:lol


斑竹说得真好。

本来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在第一帖中已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从回帖看,有些人依然要么头脑昏昏,要么息事宁人,要么目的不纯,都不重要了,我们看大方向,有杂音不是坏事。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没有看到教育部出来说几句话,哪怕是驳斥的话。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向教育部敲敲警钟,让他们知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多么地小心,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国家的未来。

教育部啊,何必把一个政策搞得像小道消息一样呢?出至于童子,传自于妇人,纠结于学校,三缄其口于教育部。真叫人哭笑不得。

老百姓在网站上吵得不亦乐乎,政府部门在一旁静静,似乎事不关己,很奇怪,不是吗?期待明文一出,答疑解惑,惩前未必,至少可以毖后。天下清矣,明年这种貌似热闹实则悲剧的帖子就能少些,不好吗?


因为你在你的帖子最后处愤愤然然地说“最好的学生没有进最好的学校,是怪现象,这很讽刺”,你还是没解释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啊。

我不是纠结你的用辞,是看不懂你写的意思。你讲话要负责啊。

我也知道整个故事不是在谈“最好的学生没有进最好的学校,这很讽刺”,正是你这句“最好的学生没有进最好的学校,这很讽刺”,才把我引入歧途啊。你说我冤不冤。

请你帮帮忙,一定要解释清楚“最好的学生没有进最好的学校,这很讽刺”的具体意思或情况,否则你这顺嘴一说,把人家教育部多少年的功绩就这么顺嘴给说成了“讽刺”,你这样顺嘴说不更够讽刺吗?


当您的孩子dsa成功后,你怎么没想到那不是孩子所心仪的学校而拒绝呢?无非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以防万一。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孩子发挥超长,psle考的如此之好,就以为孩子是最优秀的,应该上最好的中学。如果你当初就相信自己的实力,何必患得患失呢?你把dsa的名额占了又不好好用,有多少孩子为此而相背呢?你以为政府制定政策都得根据你的利益得失而定吗?歇歇吧,如果孩子真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义顺兄,我再解释给你听。瞧我是不是比教育部强多了?有问必答,重复不烦。

“最好的学生没有进最好的学校,这很可笑”,这句话带有很强的针对性,放到往年,如果一个优秀生错过一个最好学校的dsa或在dsa中因为生病,有事或发挥失常或学校的选择等等方面未被录取(这很常见),然而在次一等的学校的dsa中被录取(多一个dsa多一个保险,情理之中),psle后这个学生一如既往地考了一个好成绩,这时,它可以去最好的学校appeal, 运气好的话,他就会进入这所最好的学校,不留什么遗憾;运气不好被拒,也不必怨天尤人,自己向隅而泣去吧。

而我要表达的是今年这最好的学生如果遇到上面的事情,那他是肯定与最好的学校无缘了,因为他发现往年曾经开着的那扇门今年悄悄地关上了,门上写着几个字:算你倒霉。

有些好学生愿意去次一些的学校,而大多数的好学生更愿意去最好的学校,如果不参与dsa的选拔或许他们一样可以考进去,但就是响应参与了教育部主办的dsa,到最后还是因为教育部那不清不楚的政策,最终不得其门而入,或许要受一世的影响,非常遗憾且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义顺兄,明白了吗?希望你明白了。


当讨论脱离主题的时候,当讨论变得情绪化的时候,当讨论变成冷嘲热讽的时候,我想,这样的讨论已经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新的一页翻开了。希望家长孩子们将过去的荣耀以及失落抛在脑后,携手奋斗创造明天更大的辉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