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国家太小,完全没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补充也有限,经不起失业的折腾,养不起懒人。
只是没有失业救济金吧,基本的医疗保险怎么会没有?
想玩福利的国家,基本上就三条路:
1,祖上留下的财产多,参考西欧,北欧各国
2,地下的东西多,参考中东各国,澳洲,加拿大,挪威
3,借钱投资消费,典型如希腊,冰岛
除了这三种,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福利都是那么回事,新加坡亦是如此
同意楼上两位的。新加坡不实行福利政策就是为了不养懒人。而且现在的证明李是对的。
至于穷人,任何社会都有,即使是福利社会,他们的差距不一定就小。至于说什么比中国还差,这个显然偏颇了。
失业保险和养老金,他们用公积金来涵盖这部分,中国就是跟他们学的!这方面他们是成功的,原因说了
基本医疗没有?被[关键词屏蔽]的人灌输的太厉害了。这个绝对不存在问题,比中国不知道要好多少
其实新加坡对于低收入的公民的福利不低啊。尤其在住房方面。
是没有福利; 还没有四季, 还没有。。。。。。。
甲
住院是80%的津贴,楼主大概是一点都不知道
恩,80%是对新加坡人的,pr可能没那么多。。。。。
另外,新加坡是鼓励就业、给予补贴,比如很多untie作清洁工、每个月才500块、低吧?但政府另给600块补贴
所以,不是那么简单绝对的
从头到尾大家讲的都是公民的吧?PR就不用谈了,呵呵,好像是50%,现在可刻意拉大差距了
有80%补贴这么多? 还是80%用Medisave? 怎么我随便割个盲肠住个院都4000多费用? 自己还现金了700多. 最后还得去保险公司那里要那80%的钱. 这怎么算的啊?
嗯 是看到有补助过 不过好像没80%那么多. 感觉陈笃生医院各项服务还不错 医生护士都无微不至的照顾 比想象中的政府医院好.
其实这里也有变相的失业救济金,政府提供补贴让失业的人上各种培训课程介绍工作。它只是不愿意直接给你现金。
这个我要澄清一下,并不是所有的都是80%
新加坡保证的是“基本”医疗,那么,条件最低的才能享有80%的津贴,这种是C级病房、一般是没有空调的。B2、B1的就津贴大约只有60%,A级的几乎没有、私人医院完全没有(有钱人政府就不给津贴!)
你有公司保险的,一般不会去C级、因此也只有低于80%的津贴。
但,C级还是不错的,条件应该是超过国内大多数的。如果保险规定你是B1甚至是A级的、如果你住了C级的、每天差别有200块以上、有些保险公司给现金回扣。我就知道国大有人住院、就要求住C级的、有现金拿、呵呵
所以前几年政府要搞什么测试、只有穷人才可以住C级。宗旨就是穷人多津贴、富人少津贴
主要看是否公民、以及病房级别。政府医院不比私人医院差,收费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津贴有无的差别
另外政府医院治疗上比较保守一些吧
哦 对对 我想起来了 当时医院是有说升级病房的话就没补助而且要交押金. C级的病房有点阴暗 而且没空调 呆久了会比较抑郁啊..
不过谢谢澄清 受教了
现在大学毕业一年也有差不多45000了 在干两年就到平均收入了嘛 不过靠薪水也发不了财 就是饿不死
80%还补贴不够?而且价格并不高。至于那20%部分大家都有基本的保险,剩下的可以用MediSave付。基本不用现金
至少美国比这儿差。美国人一半没有保险,所以奥巴马搞一个change,说要给大家买保险。但搞不下去,没钱。
其他福利国家,看病不要钱,但你得有那个命去等。经常紧急手术得等几个月,不少人就这么死了。所以,一样得自己买私人保险,否则完蛋
当年我们在欧洲,一哥们一点小疾,人家告诉我们:医院免费,但一天24小时被穷人罢着呢,千万不要去
当然,如果不喜欢新加坡的,你怎么对会认为有问题。其实,在那里都一样的。最重要自己健康。大家健康!另外保险足够保障
觉得楼主对新加坡并不了解, 只是从表面上浅显的看。
目前只是在政府医院看过门诊。
先去综合诊疗所看,拿个推荐信去大医院。
大约有60%的津贴,剩下的公司可以报销,这样自己就没花到钱。
所以,我觉得医疗还行,效率也很高 。
确定花的是补贴,不是从自己的CPF户头扣除的?
至于贫富差距,确实是。全世界都是这样。如果世界太平,就会是这样的。世界乱了,就不会是这样。我觉得现在的人确实是很幸福的说,历史上有多少年是这样的,我们知足吧
新加坡的穷人还是不错滴,毕竟是城市嘛,差不到哪里去。福利国家,年轻的穷人就游手好闲。。。这里一般不会
有钱人不需要福利,其实中国的富人是最幸福的
许多人在这上面没有经验,因此疑问。
其实,过程是这样的:
1。办理住院的时候签署动用公积金MediSave的授权
2。要有保险公司的保证、否则可能要交押金
3。结算的时候有初步账单A。账单中会告诉你津贴是多少B、剩下应该付多少C (C = A – B)
4。医院会先行从MediSave中扣除尽量多的数目M(不可能全部、因为不同病症有不同的一次性顶限)注:感觉医院希望先收到钱
5。之后C中剩余的要么会寄去保险公司收账、要么你直接付
6。保险公司付账时,如果是100%cover的,他们会自动把钱填去MediSave所用的M、同时偿还医院C-M
有点过于复杂但总体是不差的
基本上没有多少发达国家的医疗比新加坡的好 。
如果你非要踩新加坡,我也没意见,谁让新加坡收那么低的税呢?!新加坡应该加税加税再加税、发钱发钱再发钱,从此走上真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康庄大道!
中国城市里有啃老族, 这里的绝大多数年轻人给老人生活费 。
楼上的同学为什么这么大火气呢?
这不是在讨论吗?
希望讨论气氛心平气和一些。
养老不好?直接说想政府给钱就是了。
其实,大家是真的不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税率在那儿,那么低的税率,还用想那么多干嘛?政府把税收里的用来养老的那部分给你存哪儿了?不是很明显了嘛。
请注意语气,谢谢
我认识的很多本地人都是跟父母借钱的 因为兄弟姐妹几个 给谁不给谁也不合适. 他们很羡慕中国人可以直接拿来父母钱用 而且不用给家用
啊,养老加分因素 🙂
哦,明白了,税低。
那想在新加坡养老的话, 就得自己投资,储蓄了。
自己规划自己的。
税虽然低,但政府老早给你想好了:就是公积金。公积金占收入的30%,如果一直有工作的,养老不是问题,就靠那个了
新加坡有些比较穷的人就恨公积金,因为他们不能把钱拿出来花。如果要是给他们拿出来,那到老了真的是啥也没有
到目前为止政策是连贯的:公积金-〉货币稳定-〉房屋增值,总之是奖勤罚懒、鼓励自力更生。如果硬要改,那就牵一发动了全身
可是像我们这种半路出家的,公积金的普通户头用来还房屋贷款。
这样普通户头的钱所剩不多,退休后, 拿不到多少吧?
新加坡的养老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会随时间慢慢消失。。。。因为新加坡就是个爆发户,爆发之前的老人们没有积蓄是个问题,政府也不愿开这个头,但会在十到二十年消失,中国就不同了。。。
半路出家的,咱就更不能指望着人家新加坡给我们什么“养老费”了吧?嗬嗬。
够不够再说吧,人家本土人还眼红呢,多说无益。
要想捞好处的,去澳洲不错。绝对好。自己没老不养老,也可以养老人。不过,哪都有哪的烦恼,我那哥们到现在还没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奋斗的。人就是这么一种动物:不知足的
呵呵,只是有点发愁老了怎么办?
自己储蓄吧,车到山前自有路。
任何国家的福利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不可能凭空变出钱来。
新加坡是典型的不赔不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澳洲加拿大福利是好,但是你要看看他们的个税是多么的惊人。
至于中国,有些时候也给人一种福利好的感觉,一方面是公务员是既得利益阶层,典型的不劳而获,到死都要吸纳税人的血汗。令一方面是出于维稳的考虑,拿现在在职的人交的钱去补现在老人的这个窟窿。
在现有社保制度下(个人交一部分,公司交一部分)的人,还都没有退休,因为这个制度实施也才不到20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保就是零和问题,有人占了便宜有人必然吃亏,不可能都赚了。
谁赚了?社保缴费基数少的人可能赚了。
谁亏了?缴费基数高的人一定是亏了。
请参考9米计算器(抱歉,我不能发链接,大家自己搜一下),看看现在各个城市不同收入的人每个月需要交多少社保,再看看现在社保发放的平均水平,就知道是赚了还是亏了。
最后,能在这里发帖看帖的,估计最少也是poly毕业的,要是回国,怎么着收入也要超过社会平均水平,也就是属于交的多的那部分人,所以,一定是亏得。
不错,学习了!
我觉得福利比国内好吧。。。我在国内交的住房公积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跨了省工作,之前的公积金都不知道去哪里了。。。。难怪那么多贪官呢。。。。
没四季要看个人喜好吧,我就奔着四季如夏来的,最讨厌北京的冬天了。。。那个冷那个风那个沙的。。。。
劫富济贫?说的好啊!这算什么?梁山好汉?
国家虽说发展的不错但很脆弱,能这样折腾?
福利社会就是灵丹妙药?人家不是照样破产的破产,而且铁定是走不下去了,很多国家必须加税。更不用说暴动的了。
无论怎么做,总有人不满意。只是觉得折腾没必要
同意你的观点。还有个人所得税方面,我在国内时的收入,换算后跟来新加坡的接近,在国内一年的所得税是我一个月的收入数,在新加坡是我月收入的5%。问题是国内交了这么高的所得税后,还是要交社保,医保的,等于所得税部分是完全贡献的,没有任何福利可言。个人觉得在这里说中国福利比新加坡好的,基本没有在国内长期工作,生活过,都是读书阶段就离开中国的,在本地听本地人抱怨这个那个的,然后想象回国的好。
没错,都是远香近臭,从读书就过来新加坡的,一般对国内的情况不了解,正因为不了解所以有着不切现实的幻想。或者是父母本身是公务员既得利益者。要是真的觉得国内福利好,不妨去国内工作一段时间,真刀真枪的交一下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再来说话。
还是那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能在这里发帖的,放在国内收入至少高于平均水平,这就决定了你必然是社保系统的贡献者而非得利者。
各种各样的税就已经是劫富济贫了,还要靠社保来再劫一把?你干脆说穷人直接到富人家里抢钱算了。
你说的都是公民或者永久居民的情况。但是要是真成了公民,要是你失业了呢,要是得重病失业了呢。生活的各种昂贵费用真会亚历山大啊,
所以晓林一直在说,没有必要以pr为目标,关键是自己能否在新加坡生存,可惜很多人都不理解晓林的话。。。
对于很多的平民阶级,PR更多的是为了在新加坡可以建筑一个不那么昂贵的小窝
到头来其实更昂贵(考虑到孩子教育,养老等等)。
如果失业了或者重病了,在新加坡的确就很麻烦了。不过,你以为你在国内就有什么保障?
失业保险你只有交的份,有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失业后领到失业保险的?
重病在国内,如果你一直有交医疗保险公司也给你上的有补充商业保险,那还好一些,否则,自己想吧。
那我来理解一下看对不对。
我的理解是,不是说你拿到PR,拿到公民就觉得这辈子ok了,可以躺在这个身份上吃老本了。这个所谓的身份并不能天然给你带来幸福。还需要你个人的努力去获得幸福。
不完全对,晓林的意思可能太过现实残酷了:没有几分后劲或能力的,应该选择更合适自己的路,否则即使拿到pr可能将来会更痛苦,两边都没有重来的机会,国内生存也远比新加坡容易。。。。。
也别把中国的负面的东东都列出来说事。如果不幸遇到相同的情况,你是选择留在新加坡还是中国(如果是有选择)? 虽然近年来通货膨胀闹的,但要承认总体来说,中国的各种费用还是低而且社会补贴高。
在新加坡你一旦失业,或者遇到不幸,高等低等教育没分别的,而且昂贵的城市让你没有低廉的服务选择。在中国,相对来说高等教育拿到的福利要好过低等教育。别忘了,大多数中国人没有新加坡富裕,但依然要生存。
总之依靠社会福利来过舒服日子的算盘就打错了,怎么可能呢?或者怎么可能持久呢?
如果失业并且一直在新加坡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重病,当然是选择回国。但是理由不是国内福利好,而是生活成本低,中小城市更低。
至于补贴?我在国内工作了N多年了,啥时候见过补贴?咱们这些人在国内肯定算中的收入以上的,就算有政府补贴能到你手里?
呵呵,我来扯几句。感觉现在小城市生活水平大有超越更大城市的趋势。
老婆怀孕刚回去,在西南山区的小县城生活水平几乎和成都相当,一个鸡蛋在老家农村1.2元RMB,小地方和大城市食品价格相差不大,很多生活用品感觉比大城市贵,而且假货很多。总之,感觉国内通货膨胀很吓人,家里有点薄地的还好,至少自给自足(生病现在农村医保还行)。城市里的低收入者过日子不容易,相当不容易!!!
医疗在中国不便宜,在大城市的退休老人, 有退休金, 有医疗保险的,也是大病只可以报销60%
国内东西越来越贵了。拿鲜牛奶说,撇开质量不谈,新加坡鲜奶价格乘以五低于国内鲜奶价格
这话说的有点过了。别只说一线城市。
我刚从国内回来。中部省会城市。物价相比较,新加坡价格换成人民币,比国内产品还是贵一些的。但不太多。像鲜奶,我们那里的超市里的比较好的牌子大概8块钱一升。这里至少要SGD2.5吧。
所以说国内物价涨的厉害,但大部分地区的东西还是相对新加坡便宜的。
我亲戚,农村的,看病的补贴,不可以自己领,要乡村赤脚医生领,领回来后,赤脚偷拿一点,
村委扣一点,剩下最少的一点给农民,钱少的干脆就不给了,没了。
每月的养老金,村委硬扣下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养老金这回事儿。
国内应该说是高税收低福利吧,要不哪里来的那么多钱供他们挥霍。别人是举债过日子,我们大手大脚一年,年底还有盈余。。。
所以永远不用担心破产问题,这点还是要”赞美”的
国内的税收其实已经和欧洲社会相差不多了,话说福利最好的算是北欧了,但北欧的税率和南欧比并不高。在北欧,平均工资大概6000新币,税率35%上下,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动辄50%以上。在北欧有些国家,60%是封顶税率
现在的欧洲危机我也不认为和福利有太大关系。北欧的福利最好,税率和南欧比甚至要低,但是他们的经济到现在为止是最稳定的,都是3A评级。北欧的政府非常精简,不乱花钱,不寅吃卯粮,公民也依法纳税。南欧国家相对来讲,政府更挥霍,老百姓逃税也比较普遍,冒领福利,所以他们的福利体制是最脆弱的
所以福利社会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清廉精简高效的政府,确保政府得到那么多税后,仍然能花在老百姓身上,一个相对诚信的公民社会,大家自觉依法交税,确保国家有足够的税收来源,能永续发展。
引用: 所以福利社会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清廉精简高效的政府,确保政府得到那么多税后,仍然能花在老百姓身上,一个相对诚信的公民社会,大家自觉依法交税,确保国家有足够的税收来源,能永续发展。
我认为恰恰相反。政府算什么?在民主社会里,他们算个球!得老百性的素质
人民最重要。北欧国家,人家老百姓自己有钱(财力、科技、自然资源、创新),心态也好,政府才能有盈余;落后的欧洲国家,老百姓成天想着怎么过舒服日子,政府顺合民意、今天花明日钱,一旦出现危机,就国家破产。
新加坡的政策是向前者学习。但现在老百姓成天想着和楼主一样的想法,从政府手里得点好处,如果成为大势所趋,那结果,呵呵。亡国之论啊
没有人如你所说认为欧债危机是福利社会造成的,但危机会促使脆弱的福利社会问题爆发。福利社会有无法结局的后果,但不同国家会有不同国家的结局。北欧国家,不也有冰岛完蛋的嘛。他们自己实力比较厚,国民素质高。
成都在中西部城市里面发展还是不错的,普通工薪阶层肯定比较难拿到新加坡这边的薪水哦(折合成人民币),我估计不算汇率其实都差不了多少(这边中位数大概3K吧,在成都的中位数或许也高不了多少),所以啊国内的物价那是相当的贵哦比起新加坡(不算汇率,同样的薪资待遇面对)。
是的,消费指数(CPI ) 中国高出新加坡很多。
去年年底去厦门,在超市就买了几样东西( 红枣,牛肉干,泡椒凤爪之类的),花了人民币400多。
一袋新疆大红枣人民币88(500克装),回来之后看到福华补品有买同样的品种,新币16 (大概这么多,记忆偏差不大),我这大老远背回来也没省到神马钱。
谈福利却歪到了物价
中国的物价,越是贵的越贵的离谱:砍菜头
枣子,好的这边也就6块钱,可见你买的那个近乎”奢侈品”
哦,不好意思,楼歪了。
你可能不煮汤,最初我也是用6块钱的枣子煮汤,枣子是酸的, 汤也是酸的, 很难喝。。。
用了新疆大红枣,也就一次放8粒,汤很好喝。
呵呵, 周末版,楼歪歪。。。
呵呵,所以说好东西吗,所以贵,奢侈品,没错吧?估计没比这更贵的了,呵呵,就应该贵嘛。裕华本身就是卖贵
不过,6块的有很不错的,很甜,你没找到而已
有几点不同意见跟大家分享下:
1,前面有同学说新加坡因为税率低,所以没有钱,我之前听一位南大教授讲课,他经常参与政府国家发展方面的研讨,有政府官员报告说新加坡很有钱,现金流可以维持一场历时半年的现代化战争,教授讲半年现代化战争是什么概念?美国打伊拉克,一天的花费就要2.5亿(还是25亿?不好意思记不清了)美元,新加坡可以保证半年,同时不影响国家运作,当时教授就感概新加坡真有钱!
2,前面有同学讲到农村医保报销麻烦问题,我分享下我们家(当然是农村)那边的制度,7月回家时老公因为吃海鲜过敏,以前去药店买个药吃一下就好了,这次却不管用,在村医院打针也不管用,就去了镇医院,不用挂号费只需报我爸或我妈的医保号,因为记不住,护士就问是哪个村的叫什么名字,电脑里就查出来了,然后看医生,拿药都是同样,我们一分钱未付就拿药回家了,当然可能因为只是小病,大病就不清楚了!
只是分享信息,没有任何有关哪边福利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