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我在美国经历过的“种族歧视”(转)

我1988年来美国,在这块土地上已经生活近25年了。
来美之前,接受过国内关于美国种族歧视的宣传。六十年代初,读过毛那篇《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美帝国主义种族歧视的正义斗争的声明》。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后,又读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看过一部反映黑人饱受种族歧视,名叫《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的电影。80年代中陈果仁案件发生时,也在国内读过有关报道。读研究生时学的英语课本是《今日英语》,有一篇课文就是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记得在英语课上问过一个美国来的外教:“美国还有没有种族歧视?”她的回答是,“社会上公开的种族歧视是没有了或者说少见了,但隐蔽的藏在心里的种族歧视还有的。”总的印象是美国的种族歧视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主要的歧视是白人对其它少数民族主要是黑人的歧视。
到了美国后生活近25年中,种族歧视问题这根弦一直高度紧绷。不过到目前为止,经过仔细回忆,个人在就业和工作中,还真没有遭遇过明显的种族歧视。有那么点种族歧视意味的经历倒是有以下几件:
1989年夏天,我初到美国不久。为了生存,在洛杉矶的一家汽车旅馆打工做前柜接待客人的工作,同时还在一个台湾人家里当过家教。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刚从台湾移民过来,英文很差,我主要帮他们翻译英文课文,完成家庭作业。我那时没有车,骑一辆自行车。有一天下午5、6点钟左右,做完家教,骑车回家。那天刚下过雨,路上有坑洼的地方有积水。走到一个地方时,突然一辆车从我后面加速驶过,在和我并肩时,该车故意朝我这个方向一个有较多积水的低洼处驶过,溅起很多水到我身上,然后疾驶而过,车上的几个年轻拉丁裔孩子一阵哄笑。当时我心中很生气,儿子来美国后也和他讲过此事,他听了也很生气,觉得是老墨对我们老中的歧视。不过现在想想,从当时的情况看,这种事不可能是专门针对我这个老中的,我觉得就是一群拉丁裔孩子的恶作剧,正好被我碰上了。
也是那段时间,在汽车旅馆打工时,有一天,我接待了一个从美国中西部或者南部(不太记得哪个州了,印象里就是那一带的)来的白人中年男子。他登记要住三天,也提前付了三天的钱。他是游客,第一次来洛杉矶。可第二天一早,他就来退房,要提前离开洛杉矶回家。他告诉我,这里不是他的国家,人人都说着奇怪的带口音的英语,很多商店的名字不是英文而是看不懂的外文,他不喜欢,把房钱退给他就走了。这是种族歧视吗? 好像没有那么严重吧,起码他没有伤害谁。这种民族之间的偏见很普遍。我记得我在拉斯维加斯汽车旅馆打工时,那个华人老板娘就说过:“我看这些老外从猿到人的进化程度比我们中国人低,不然为什么他们身上都那么多毛?”
1990年夏天我在拉斯维加斯老城汽车旅馆打工。有一天,吃完饭后,我散步在老城的马蹄赌城和金砖赌场坐落的那天街道上。天已经黄昏。走一个地方。发现有个黑人蹲在一个商店的门口。我路过时,他突然站起来向我要钱。我那时英语还不是太好,停住仔细听他讲话后,意识到是要钱的,没有搭理他,马上转身就走了。我一离开他,就听到他大声在我后面叫骂“Go back to Vietnam! Go back to Vietnam!”我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听,儿子说,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你就回骂:“Go back to Africa”。这事其实也算不得种族歧视,想想那个黑人无非就是没有要到钱心生怨恨,而且还把我当成是越南人了。
以上这三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都是发生在初到美国时,在比较低社会层次上讨生活时期的事。以后境况有所改善,接触的社会层次高一些,就没有遇到类似的事,工作中感觉到自己雇主和直接上司,在有可能涉及种族的问题上,非常谨慎小心。
洛杉矶这个地方,移民少数民族的势力很大。据说人口统计,拉丁裔人口已经超过白人,白人成了少数民族了。还有一个统计数字说,洛杉矶县,出生地非美国的人口超过了出生地为美国的人口。在这样一个地方,种族歧视比较没有市场。或许在美国其它地方,比如中西部南部这样一些地方,情况会有所不同?曾经听过一个亚裔女性打电话到一个主流英文电台谈话节目里哭诉这样一件事:她先生是美国白人,来自中西部某州。结婚后她给先生的父母寄过很多家庭照片。当她和先生孩子一家人去看望公公婆婆时,在公婆家里发现墙上挂着她寄去的家庭合影照片里,她的形象被去掉了,只有先生和孩子在,她非常委屈。这恐怕也只是种族之间的偏见,还算不上种族歧视吧。靠 如果这还不算歧视神马算?:L:Q也许作者比较宽容,呵呵,其实外地人去上海被歧视的更厉害,更赤裸裸。“种族歧视”是乞怜神器啊作者心态好为了留在美国,硬是把歧视看成正常;为了诋毁中国,硬是把正常看成歧视……http://baike.baidu.com/view/9705243.htm
同是中国人,连基本受教育的权利都被剥夺,很难不把这样的”正常“看成”歧视“。+10086歧视到处都有, 种族, 肤色, 国家, 城乡.
自己可以选择三, 何必强留.你这个链接,我看了很难受,户籍制度是中国永远的痛。是啊,其他的歧视也就算了,不就是一点面子,一点钱而已,忍忍就过去了。如果连小孩的受教育的权利都被剥夺,那我们那么辛苦的拼搏还有什么意义?结婚登记的时候是在中国大使馆,本来想过回国登记的,还不是户口的问题,人家都不给办,弄的我俩和难民一样。为什么不给办?到户口所在地就可以办了啊没办法,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我们俩个是一个地方的,但是我的户口在别的地方,去人家那边问是又要这个文件又要那个文件,我俩一合计算了中国大使馆吧,方便快捷。要是基本教育都被剥夺你是怎么被教育出来的?坡人叫做”不要一竹竿打翻一船人”要是孩子上着上着学就冲进来个疯子一通扫射呢?命都没了北美移民中大量存在的就是”转换心态"~想想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让我去锯木头还真是~这个小地方儿唯一让我能留恋的就是: 极佳的治安,差不多好的语言环境,差不多好的公共设施,差不多好的国际环境~所以孩子会有个差不多好的未来:victory:我也差不多好奇一下,你们去大使馆领证时人家找你们要喜糖了吗?没有,还有这么一说?
我知道这边要是登记要给登记官红包,中国大使馆都是什么也没要,就是价钱太贵了。
中国一本结婚证10块,我当时好像是90新币一本,两本180,还有英文的公正文件。哦,我那时去领证,人家看我们要的急,就要我们给喜糖,不然就不给我们结婚证。我们只好跑到对面唐林mall去买了一大盒费得罗巧克力,NTUC卖12块,那边卖22块。
她们还给我们宣誓了,有点像ROM。这是“受教育权利被剥夺”?!明明可以回户籍所在地读书和高考,是她自己硬要破坏这种相对公平的制度吧。给你举个例子吧,就像在新加坡,人人都喜欢读名校,可是谁都能读的吗?总有些人有钱或者运气好,抽签抽到才能读的吧。
上海的分数偏低,如果每个人都去上海参考,那上海的本地考生又怎么办呢?这话说的多好啊,要是一个中国人不幸生在偏僻小山村,不仅是他,而且他的子孙后代,生生世世都不得离开那个小山村。否则就是抢占他人的资源,大逆不道。我想你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歧视哪里都有
不过通常而言,越是社会中下层的人,越倾向于歧视外来人,个人认为跟他们眼界有限有关,另外他们大多接触的也是底层外来人,容易产生偏见通常是这样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前段时间大家在争什么深蓝浅蓝的。貌似小鱼儿妈要去美国开餐馆了,支持哇塞,公然造谣啊,我来避一下谣。哈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