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教育部:学校可灵活允许 学生选修高级华文 (转载)

教育部:学校可灵活允许 学生选修高级华文(转载)(2012-01-16)http://www.zaobao.com.sg/sp/sp120116_008.shtml

对于没有达到教育部标准的学生,我们有个鉴定测验,能够了解学生的华文水平到哪里。无法通过测验的学生,如果表现出肯努力读这个科目,我们还是会让他们修读。
  ——南华中学校长洪葆
  教育部发言人表示,一般来说,修读高级母语需要更多精力和时间,因为它是个要求高的科目。不过,如果校方认为学生能够在不影响其他科目的情况下应付高级母语的要求,学校可以酌情处理,允许不达标的学生修读高级华文。
林诗慧 报道

  虽然教育部对学生在中学修读高级华文设有标准,但学校还是能够灵活处理,让不达标却有能力兼顾高级华文和其他科目的学生选修高级华文。

  上个月30日,读者陈惠江致函本报说今年升上中一的女儿,尽管在小六会考华文考获A,高级华文也考获优异(Merit),但校方却不让她修读高级华文。校方给他的理由是孩子的英文程度不够好。

  他指出,女儿对华文有很大的兴趣,华文能力也强,根本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华文。此外,女儿的小六会考成绩单附上教育部让她选修马来文为第三语言的信。这让他感到不解,为何修读高级华文不能,马来文却可以。

  本报就来函向教育部和学校——中正中学(义顺)了解情况。教育部发言人说,教育部鼓励和支持学生修读母语至能力可及的最高水平。有意在升上中学后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需要达到以下其中一个标准:小六会考成绩是同届学生的首10%,或者成绩在首30%但华文考获A*或高级华文考获优异以上。

  发言人说:“一般来说,修读高级母语需要更多精力和时间,因为它是个要求高的科目。因此,学术表现较强、其他科目表现不会受影响的学生,能够选修这个科目。不过,如果校方认为学生能够在不影响其他科目的情况下应付高级母语的要求,学校可以酌情处理,允许不达标的学生修读高级华文。”

中正中学(义顺)副校长叶天泉受访时说,在决定哪些中一生可以修读高级华文时,学校是按照教育部的标准。这是因为校方认为难以辨别中一新生的华文水平。

  不过,本报发现其实有些学校特设测量学生母语水平的方法,以确定是否让中一新生选修高级华文。

  南华中学校长洪葆受访时说:“对于没有达到教育部标准的学生,我们有个鉴定测验,能够了解学生的华文水平到哪里。无法通过测验的学生,如果表现出肯努力读这个科目,我们还是会让他们修读。”

  南侨中学同样有一个鉴定考试,让没有达到教育部标准但有兴趣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参加。

  校长陈毅刚受访时说:“如果他们通过考试,就可以修读高级华文。至于不通过的学生,他们中一或中二的华文如果考获A1,还是有机会在下一年修读高级华文。”

  目前,中正中学(义顺)也让学生在上中二后有机会选修高级华文。

  叶天泉说:“中一无法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我们会看他们年底的华文成绩、教师是否推荐,以及家长是否同意,来决定学生中二能否修读高级华文。如果他们中一年底成绩不达标,他们还有一次机会,在中二达到标准,那么中三就可以修读。”

  叶天泉指出,想要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华文需考到75分以上,也必须达到升学标准,即所有科目的平均成绩在50分以上,英文也必须及格。

  他也说,除了华文的表现,校方并不看其他科目的成绩。此外,华文考75分只是一个指标,最重要的还是教师是否推荐学生选修这个科目。

  叶天泉说:“我们教华文这科,不只是在课堂上教,也有浸濡计划,为学生创造学习华文的环境,所以他们中一时华文考到好成绩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他们这科的成绩优异,又有浓厚兴趣,我们一定会鼓励他们修读高级华文。”


理解一下那个家长。每次选择的时候,都让人纠结。需要发泄一下。


我女儿高华的申请也不批。


不是的
根本上的原因是(从校方的立场和孩子未来的去向来看)
修不修高华关系不大
但若是英文成绩不及格
就大件事情了~~~

新加坡是精英的社会
不是精华的社会(梁志强的电影台词)~~~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
什么东西一现实
很多梦想就要被牺牲掉~~~

一个孩子没修高华
但他可能在体制内一路升到国大~~~

而一个英文不及格的孩子
理论上你可以用你的高华做你的第一语文(高华必须优秀)
加上别的科目都是一级棒
你也可以升上大学
但其实,很多科目
尤其那些所谓热门的科目
你都必须要放弃了~~~

而且,高华的优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校去年的高华
优秀率高过全国,达到46.2%
但全都是A2,一个A1都没有
包括j几个中二才从中国来的孩子~~~

但是,这些中国孩子很了不起
其中两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
把英文从零提升到A1~~~

一个孩子告诉我
这也是高级华文没有拿到A1的代价~~~


伤不起的英文啊~


到了中三选课时,很多学校对高级华文的申请还是设置了严格的条件的。


放低进入高华的门槛(相比以前)
教育部的立场
肯定是正确的
那就是,希望更多的学生修读高级母语~~~

但是,但是
教育部的立场,有时候并不等于学校的立场。。。。。
唉,人在江湖
这个话题就不多说了。。。。


其实我挺不支持这样的举措的, 不让孩子读高级华文, 第一等于剥夺了孩子报考JC时的2分, 第二强迫孩子在JC1还要读H1华文, 我并不认为H1华文比高华简单, 而且JC课程远比中学紧张, 在JC里读H1华文要比在中学里读高华压力大得多.


JC的H1华文比O水准高华更磨人!
那些O水准考C考D的本地孩子,在JC被逼着学华文
一年内要从O水准并不过硬的程度,提高到可以应付难度更高的考试的程度
对于学生是很大的考验。真的是及格万岁!

1)必考篇目的原著难度比中学加深了,需要更强的词汇功底
《藤野先生》、《茶馆》、《蜜蜂的赞美》、《爸爸的花儿谢了》、《最后的牛车水》、《下棋》、《丑石》……

2)阅读理解的题型更加接近于国内,需要更强的解析能力

3)写作与口试的命题难度也增加了,需要更强的政策分析能力如下面这些题目,有些是高中生不能驾驭的。烤的是老师怎么把这些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灌进学生的脑里。 Q9.永久居民配额制度建屋发展局将在组屋区推行永久居民配额(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 Quota)。 确保住在同个邻里及同座组屋的永久居民不超过5%及8%。我国目前有50多万名永久居民,占居民人口的14%。组屋屋主当中,约5%是永久居民。永久居民长期居住在新加坡,因此让他们融入本地社会至关重要。这项制度可以避免许多永久居民同居一处,难以融入本地社会我国自1989年颁布居民种族比例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确保组屋区里有不同族群的国人共住,而这个政策已成为我国促进种族融合的基石。 设立永久居民配额则是我国公共住屋政策的另一里程碑,显示组屋居民已变得更多元化,因此须确保组屋区继续作为新移民和土生土长国民的融合平台。 Q10.核能发电1.新加坡缺少天然能源资源,应该研究核能发电的可行性。2.核能发电能提高能源安全、减少碳排放量,及缓和油价与天然气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也符合新加坡能源战略的3大目标。3.基于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和人口密度等因素,新加坡过去不考虑建造核电厂。但50年来,科学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能克服核电厂面对的一些问题,并能以更低廉的成本和较少的浪费,把核子反应炉建得更小也更安全。5. 核能安全条规,核能发电厂应距离人口中心约80km。在人口稠密的国家,(安全)距离相对会比较短,20km已是安全距离。本岛或外岛可以选择。6.  新加坡的高峰用电量约6000MW,而我国的电网可支撑高达10,000MW的用电量。我国刚好可以设立两座大型核电厂提供近3000MW的电。即使维修、添加核原料的时候,可确保供电。7.  采用核电不代表一定要自己生产核能,我国也可与邻国合作,购买核电。 核能的隐患:1.,核能计划虽然是解决能源短缺的良方,但牵涉居民安全、环境保护、国际关系等诸多层面。对于建造核电厂所可能引发的问题应有充分心理准备。2.高度重视其安全性及处置核废料的问题。如果对核能科技并不熟悉,核电厂的硬件易建,但安全﹑管理的软件却非一朝一夕所能达致。3.能源是国家发展命脉,风险在于任何轻微故障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破坏。若被恐怖或激进分子挟持,以核电厂为目标,制造灾难,成为绑架国家的武器,后果不堪设想。 Q13提高PR和外国学生的学费之利弊利:1.             照顾本国公民是政府制定政策的首要考量。非公民学生学费增加,是为了区别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国际学生的待遇。有利于强化公民的认同感、国家归属感。2.             为继续提供素质良好的顶尖教育,必须吸引和留住学术人才,改进教职人员与学生比率。提高非公民学生学费,是与新加坡的高素质教育相符合的。与香港、英国相比,本地的学费依然有很高的竞争力3.             可能会推动更多人尽早转换国籍。解决本地人口不足的问题。4.             值得栽培但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将能获得各种财务援助,确保不会有新加坡学生因经济困难被剥夺入学机会。5.             当局也向PR和国际学生提供各种助学贷款和援助配套,这体现新加坡依然欢迎国际学生。弊:1.             近年来,新加坡对外国学生的限制增多,所以选择来新念书的学生已经没有以往得多。如果教育部还要调高非公民学生的学杂费,新加坡想要成为区域教育中心的目标将受到负面影响。2.             经济不景已给本地外国人带来很多影响。学费调高后,他们有些不堪负荷。3.             这些举措让非公民觉得没有安全感,没有保障。留不住新加坡想要的人才。 Q15、“犀利哥”“芙蓉姐姐”网络爆红现象1.互联网蓬勃发展,显示出巨大的传播能力。一些超常态的人和事,能在网上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夜爆红。2.据调查显示,全球网民人数达到数亿,超过66%的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几百多万条。一个很火的乞丐网帖突然在网络上走红,帖内叙述的是一个被网友誉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的乞丐,因为他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潮流视觉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这个乞丐,就是传说中的“犀利哥”。3.  依靠网络庞大传播能力达到宣传效果的网络营销也应运而生,造人气和财富神话。其中网络推手,以猎奇和超常态的表现形式,通过海量发布,传统媒体助推等迅速吸引大量公众眼球。“天仙MM”、“芙蓉姐姐”、“凤姐”等普通的人和事件爆红网络,在看似充分反映“民意”的网络舆论背后,其实是一群专业的“网络推手”炒作的结果。 Q18以现代乐器取代传统乐器,提高青少年对传统表演的兴趣 所以,我总是要求学生,考O的时候一定要过,拿到免S金牌。特别是普华的学生,争取6月考试拿到想要的分数,6月以后全力准备其他的科目。 IP学校的学生,志在英美,不注重华文是可以理解的,很现实的考量。 就算输掉华文,也输得起。而英文,是绝对输不起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