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近4年了,逛论坛看得多发言少,留意到论坛有些人为来还是不来新加坡工作而纠结,不由想起4年前自己为要不要来新加坡而纠结的情景,因此分享这些年自己的一点心得和感受:
我是国内普通本科理工科,毕业后于某中型城市辗转于电子行业近6年,工资4000人民币,在这个以高生活成本著称的花园城市也只能租房和勉强糊口。2008年4月,在外背包旅游近半年后回到国内找工作之际,在中国某大城市被一中介忽悠,要我来新加坡发展。那时的我并不乐观也很迷茫,马上年近30了,算是剩女一枚而且长相普通,没有事业没有家庭,还要去全新的异国他乡重头开始,而且我英语并不算太好。
当初弱弱地在这个论坛发了第一张帖,征求众人意见是否该来新发展,记得当初回帖很多,有同情我的,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当然也有拍板砖的。。。
但是,我还是来了,而且我还是借了几万块钱去交中介费过来的,那时是全球经济正好不太好的2008年6月。
来新的第一年,为省钱和还钱,生活极度简单甚至乏味,同另一个女生合租一个房间过一年半(她那时还在上学,但那时对我特别还,现在各自身处异国但仍是非常贴心的好朋友)。工作上,则被公司的马来同事欺负和故意刁难过,被某些新加坡和马来华人嘲笑过,甚至08年金融危机时担心自己表现不佳会被裁员而忐忑不安过。
但是,我现在很庆幸我当初并没有放弃,因为我挺过来了。而两年后我情况已经有不一样的变化:
工作上,我逐渐得心应手,两年内曾被两个竞争对手公司挖墙角。成绩也被老板认可,从10多年来,他第一次雇用我这个外国人,到目前为止公司增聘了三个中国人。
同事相处上,磨合期过后相处愉快,和马来同事协调和合作顺利,她会特别友好地提醒我忽略的细节,甚至她后来向我坦白当初不接纳甚至为难我,是因为她在前公司和某个中国来的同事相处不愉快。而我的新加坡同事也很友好,生活上互相关照,甚至当初我要结婚时,全公司女同事主动提出帮我布置婚礼现场和鲜花点缀。
而我和客户们也相处很好,这些侨居海外的学者们,也会和我一起寻找新加坡的异国美食,周末一起打网球,他们甚至会在我生病住院时送花篮。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认识了心爱的老公。现在我们一起买好公寓和新的家私,把公婆接过来,准备准备后面的计划。
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我4年前来新加坡前,从未奢望过的,这些都让我很珍惜和感动。
所以,至于来还是不来,永远没有绝对的答案,唯一的答案是取决于你自己。
首先,取决于你的心态和勇气,因为你很有可能会在初期被某些自认为优越的人排挤的可能性,当然这些都可以改变,这就取决于你的智慧的决心。
其实,工作机遇总是会有,要靠自己争取和把握。当初中介介绍的工作一周后就被我踢了,因为工资不高,类似办公室的苦力活。我目前这份工作,是在新加坡后自己在网上投简历找到的,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喜欢。而且每年都有去欧美或东南亚培训的机会,正好我喜欢旅游。
再次,新加坡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人,比如我老板从当初替我纠正每个英文邮件的小错误,到去年我房和装修时向公司借钱,他二话没说连借条都没开就转给我。只是这些人工作压力大,可能没那么多耐心照顾到每个人。还有,别总拿新加坡排挤国人说事,中国人的形象是要靠自己争取来了。而且你既然来到异国,就要准备好包容的心态,先做个合格的世界公民。
最后,学会接纳和尊重别人,你总有一天会被别人接纳和尊重!
BTW, 我不是PR更非公民,新加坡有我喜欢也有不喜欢的地方,因此我和老公都商量若干年还是会回中国,所以以上感受纯属个人意见。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好贴,支持下,两年后我也来分享下
顶一下 写的挺好的
写得8错!支持一下!
楼主讲得不错!适不适合只有自己知道!:victory:
顶 实在话
祝福楼主!
:'(感动中~~~~
人生必有得有失,必然有些人会多得些,有些人少得些。。。。
谢谢经验分享,个人的路还得各自走。。。。
谢谢大家的鼓励和祝福,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只是我把自己的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刚来或即将来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回9楼的zhyenue
关于中介费一事,我当然不可能拿回,而且当初他们还曾想阻止我跳到现在的公司,故意不给我取消原先的准证,为此事我曾到论坛上咨询过,但经过一番斗争后他们终于同意给我取消了。所以中介费是肯定要不回来了,而我也没太计较这些,就当是送给中介了,毕竟要不是当初他们使劲蹿伙我来新加坡,我也不会突然考虑来到这里,那现在这一切也不可能发生了。
对于我一周后换工作的事情,其实也算是我运气+巧合。
因为我第一天到中介介绍的公司上班就不满意,我就立刻就在网上投简历。正好我公司在招人,经过了两道面试后,他们立即确定要我了。而我大老板在面试时只提了一个问题:“why is your name mary in Resume,but it’s shirley in your email”,我当时就如实回答了.老板说:“ok, i have no question any more”,所以面试就很快结束了。
而两年后,我和他一起去面试一位南大的研究生时,老板问了很多专业上的问题,要他解释原理,面了近一个小时,那些专业名词很多人若不接触这行,也许从来都没听说过。
结束后我对老板说,如果你当年用类似的问题来面试我,我肯定当场就挂了。
老板说,你当初不一样,因为你那时刚从中国过来,所以我只想试试你英语就够了。而且,我当年从你眼睛你看到,你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所以我们就想让你试试。
他这番话确实让我挺感动好一会……
谢谢你让我能看到这分贴,
我觉的我该坚持下去~
不能轻易就认输,坚持到底~
路在脚下,总会熬到出头的一天。
哇哦。。买公寓,这个亮了~
真幸运,你们是大公司,你是在搞技术吗?
一直想从事电子方面的工作,可惜没经验,更多的只有爱好,正规的一点公司很难进。
同感!
不管在哪个国度都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同意,这年头IB越来越隐晦了。就问一句:自己奋斗,你这故事怎么就能4年内买CONDO的?
说到底还不是找了个有钱人。制造了一个故事,只为吸引眼球,目的其实很明确的。
这种文章,发到LIBA网上更合适,会有更多的吹捧的,以上。
楼主来新之前好在已有一番社会的阅历,经过努力算是苦尽甘来。
同样来新4年,想写点感悟但担心笔锋庸俗,误导他人。
很赞后面所说的,尊重都是靠自己争取的。共勉。:)
恩,pr的获取和劳工可能有关。。。。
据楼主所说,她找公司借钱的时候,老板连借条都没有开。。。
如果是大公司,这么玩,公司早就垮了
对于楼上某位同志的犀利质疑,只会一笑而过,因为自己带着灰色眼镜看世界,那你绝对看不到这个世界的阳光灿烂。
如果我老公是个有钱人,也就无须出动我向老板借钱。我和老公都生于农村,但老公当年在国内混得比我好,他在某大城市买了住房还完贷款,然后将他父母安顿好在那个城市后,3年前空手来了新加坡发展。而我当年也是国内外四处游玩花光了积蓄,两手空空到了新加坡。我们俩一起买房时,我的实际存款比他多,但我很欣赏他的很多品质,比如踏实,善良和孝顺。
我之所以写出来,是因为我们在新加坡得到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有尊重,信任和关爱等等),全是我们俩近四年来在这里努力得到的,我觉得也许对某些来这里重头开始的人有所帮助。
无所谓炫耀,因为我并不成功。
支持分享! 也来了快四年了
灰色眼镜?各位看官又不傻,是不是IB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这里CONDO现在光首付要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谱
主要靠你的话,来新无存款,还要还中介费,4年凑够CONDO首付,从你职业发展的介绍里有多少人看出来了?
另外,虚假的谦虚就不用了,如果真像你说的,4年白手在新加坡能买CONDO都“不成功”,你让真正在这里辛苦打工的人情何以堪呀
最后,你这类文章,国内京沪论坛上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呢,总能被找到“关键字”的,因为你的文章根本分享的不是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只是个幌子,草草几行就带过了。而且,你发在EP/PR申请板块,却和EP/PR基本不挂边,就这一点,就足够说你是在广告IB了。
喜欢你给人的踏实的感觉
我只所以发在这版块,其实也是我的失误。说老实话,因为我这里逛论坛,大部分时间都是直接上这个版块看看大家分享的PR申请的经验和气候情况。而那天我突然想写点东西,就直接开了帖,发表了出来。
其实昨天我逛到其他版块时,也注意到似乎其他版块更合适,可是我已没有权限把它移走。
我也不想引起某位同志的误解,所以如果哪位有权限的同志路过此处的话,顺便帮我移到合适的地方吧,先谢过了。
不过,如果是低薪4年根本买不起公寓,如果是高薪不申请PR也是奇迹。
这整个一个传奇嘛。我本来不想说什么,但真的忍不住好奇心。
年轻女人在这边真的好赚吗?外国人贷款很容易?
我就回回你的贴吧,回别人贴,指定被拍了。
其实,LZ的经历我能理解。我也是四年前2008春节后来新的!
幸运的是我拿到了PR,而且为劳工和孩子成功申请到PR。并在2010年初,买了HDB。(首付14W 多,老公从国内赞助6W,他并没有在新工作。)
如果楼主和老公同在新工作,工资不低的话,攒CONDO 的收付,应该没有问题,也就是20多万新刀。(两人四年的结余绝对有可能)
只是没有拿到 PR…. 加油!
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那我给大家晒开好了:
首先,买房子不是我一个人的能力,我文章里已经提过了,是我和老公一起买的。
其实,我们俩不是高薪,俩人年薪加起来税前将近10来万,这里在新加坡只是普通工薪族而已。而将近四年下来也差不多够首期,何况我还借了点钱。
再次,老公是PR,原因是他是硕士,而且他的工资基数比我高,incentive占很小一部分,所以他刚来新加坡第三个月申请时就通过了。我不是PR是因为我工资基数一般高,而我的incetiveshi占比较高,因为我这几年做得不错,所以总数和老公不相上下。而我PR申请时没有通过,我猜想是因为我固定的基数不高,而incentive 是浮动的原因。
如果大家还有疑问,不如来我家喝茶好了,咱们慢慢聊……
另外,我想提到了房子时,主要是想告诉大家,老板很快同意借钱给我这个来新只有几年而已的外国人,让我觉得意外也感激。所以我觉得在新四年, 我收获到的更重要的,是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关爱,这是才快乐生活的源泉。
看来真得支持你了,我今年是第一年过年不回家,不过是出国旅行罢了。
婴儿的眼睛07 ,你是做技术支持还是销售?新加坡小公司很少有人性,除非行业很好,利润很高。
——————–“中国人的形象是要靠自己争取来了”
说得好!!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更是代表我们的国家!!
我们要行得正,走得直,不能被人看扁了!!
痞子的流行都能被亚洲追捧,我们的中国怎么可以被人鄙视!!
我们要用行动证明,我们不比他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