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申请了新公民,有后悔的没

纠结要不要申请SC,老婆让我带孩子申请,孩子在这边上学,我被派驻中国,虽然申请也不见得批,但是也怕万一批了后悔呢,身边有几个朋友,PR也是拿了十几年也不打算申请SC,当然大多数都申请成了SC了,我的情况比较特殊,长期派驻中国工作,权衡一下,SC的好处与不便有这些
好处:
1,不用考虑renew REP,稳定
2,可以拿津贴买房子,或者申请新租屋
3,平时公民和PR之间各种津贴的差距
4,孩子上学可能会更方便
5,出国(除中国)方便

不便:
1,回中国长呆不方便,总是要renew国内的签证(具体情况没办过,也不是太清楚)
2,在国内投资也不方便,国内的股票期货好像都是对外国人不开放的,房地产现在好像也不能买
3,国内的生活虽然总让人诟病,但毕竟是我们习惯的一种生活方式,总想着以后在中国养老
4,在国内听说西藏等一些敏感地方都不可以去
5,在国内。。。总之就是在中国不方便

我是想了解一下,有人拿了SC后,多少有点后悔的,或者听说身边的朋友有这种感觉的

我的朋友好像还好,都挺安心做SC了,我是怕万一ICA善心一发,Approve,我又反悔,那不是杯具了


当然有后悔的,都但很快就习惯了
现在还都混的不错,真要后诲是以后
总体来说不错的说,不入的一般是感情深厚


想这么多啊 “物”以稀为贵


后悔呀,年龄越大越后悔


即使别人有后悔的,能代表你也后悔?
那么纠结,还是不要申请的好。


看来你申请了公民


这年头,国内都找不到归属感,更何况国外别人的地盘。
除了赚钱和生活质量,神马都是浮云。
PR回国的飘过~


是的
全家三口申请
且并不后悔


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


不感兴趣,楼主感兴趣就申请公民啊,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我,我觉得PR可以,再在国内发展投资,毕竟国内市场大。主要取决于自己,和别人不能比。


新移民父母的养老问题,一般都怎样解决的?


从没后悔过


有一次出国回新,在樟宜机场海关,officer把护照还给我时微笑地对我说,welcome home. 这里已经是家了。


父母一直跟我们在这里。


08年时我们一致认为不应该申请公民   11年时我们一致认为应该申请公民了  我觉得是长大了 思想成熟了  在权衡利弊后 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没有后悔与不后悔


拿了公民5年了,从来没有后悔过,反而老婆Hold不住,最近也要申请公民了


后悔是不成熟的表现。


别人情况不具任何参考价值,如果是因为好奇想知道,就算有后悔的他也不会告诉你的

有人后悔了,说没后悔……
有人没后悔,说后悔了……
有人什么也不说,他的心思你别猜……


头像里是你家宝儿吗?不是一般的可爱啊~~~~


说实话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真有点小温暖小感动勒。想当年拿中国护照回中国那么多次也没有听过一句这样的问候啊,迎接你的永远只有怀疑的眼神和冷若冰霜的表情。


半道上转公民的申请新组屋?可行吗?

如果现在有组屋,那要卖掉后半年才能申请,要过好几年才能拿到,这些年住哪里?condo就更离谱,卖掉后2年才能申请。

如果没有房子,申请的话还差不多。


可以申请新组屋,同时住在现有组屋里,旧组屋只需在拿到新组屋钥匙后卖掉即可。


只要满足组屋居住年限mop (目前是5年), 就可以买condo, 而且并不需要卖掉现有组屋。


dasdasdasdas

父母的1. 身份
2. 医疗
3. 住房
第一代移民都怎么解决呢?当然如果身份问题解决了,后面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谢谢你的纠正。我上面的信息是听我同事说的,可能不大准确。不过你确认你的信息准确吗?有具体的链接吗?

还有,已经有condo的人还能申请新的组屋?你确认?


夕阳剪影没说拥有公寓的人可以买新的政府组屋啊,你再读读.
你问的这些HDB网站上都有的


http://www.hdb.gov.sg/fi10/fi10321p.nsf/w/BuyingNewFlatConditionsAfterPurchase?OpenDocument

关于拿到新屋后卖现有组屋的规定链接

“Disposal of Existing Flat

You have to dispose of your flat within six months of the date of taking possession of the new flat.“


谢豆妈帮忙澄清


两年前我回营受训在Mandai camp认识一位从中国来新加坡的少年也在服兵役。他的名字叫LCP Chen Jing,我问他为什么会来这里。他说不明白。一到新加坡就被抓来当兵了。他能够用英语跟他的warrant officer沟通,会听得懂本土军用福建话和粗话,跟同事也蛮close.我今年一月回兵营受训在Seletar Camp认识一位从中国来但是多几个月就ORD的CPL Li,
“Toilet 在过了staircase左转就可以看到了。”他回答了我的问题。
如果服完兵役,就有资格选择作我的兄弟或者回去中国。我会尊重他的选择。
但是有的中国人拿了新加坡护照没有作出任何贡献就到处说自己是新加坡人,甚至把中国的坏的习惯例如contempt for religious and racial harmony,乱吐痰,不排队 等等统统带来新加坡。这些人滚回去最好。


请不要用极端言论破坏理性讨论的氛围。

关于新公民新PR国民服役的问题,政府早有既定政策,如果你对于这方面有意见,或者对少数新移民的行为举止不满有意见,不妨另开贴讨论。

靠谩骂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我觉得还是不申请好啊 。。。新加坡根本都不是很好。


1 LTSVP
2 保险
3 有自购房


你认为我哪里说错?我说:
“但是有的中国人拿了新加坡护照没有作出任何贡献就到处说自己是新加坡人,甚至把中国的坏的习惯例如contempt for religious and racial harmony,乱吐痰,不排队 等等统统带来新加坡。这些人滚回去最好。”
你在支持contempt for religious and racial harmony 还有类似反对我们辛苦建国多年的苦工。
Please be reminded that you have no place in Singapore if you support disregard for religious and racial harmony. And this forum is closely monitored by the authorities. I will not hesitate to direct the postings you made to the authorities for follow up ac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n’t pretend… you belittled the importance of religious and racial harmony when you showed disregard to the statement I made about new citizens who showed contempt for our beliefs in religious and racial harmony. And I am a true blue Singaporean, born and raised here. I served my national service and served my dear country with pride. And if you don’t like our idea of religious and racial harmony or having new citizens serving national service, then you should simply shut up instead of insulting my compliments for the dedication our new citizens showed by serving national service as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点评SG_lion  Oh really? Try sending our discourse to stomp and let’s observe the feedback. hahaha!!!  发表于 2 分钟前

==================================
funny. have we discussed anything yet? as i suggested, you should really start another topic instead of dumping your frustration and agression here, which are just irrelevant.  


我哪里说过种族歧视的话了?奇怪你为什么把我没说过的话安在我头上啊?

这是很严重的指控哦,你小心不要乱指控诽谤他人。


维持和谐气氛,大家不要脱离了本帖的主题

第一代的新移民,有些纠结也是在所难免,毕竟和出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一代就轻松很多,所以我肯定是鼓励我的儿子在这里落地生根,当然也包括服兵役,当过兵的男人会更man一些吧,呵呵


你你你你你。。。。。
我被你气死了
。。。。。。

这才是冤枉啊!!!!!


这人够没劲的


也许我要解释一下以免误解更深

我的原话是:

“funny. have we discussed anything yet? as i suggested, you should really start another topic instead of dumping your frustration and agression here, which are just irrelevant. “

对吧?

而我的意思呢,HERE是指在这个帖子,这个主题里, 你发泄你的不满是与本帖子讨论的问题无关的。因此我建议你另开贴讨论,在新贴里你可以尽情发泄并和大家讨论你提出的观点。而且我一再申明,我不认为你关于国民服役和某些新移民的不良行为的观点是错的,我本人也很理解并同意。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政府关于新移民的国民服役政策也是既定的,如果你认为现政策不好,也可以开新贴讨论。

现在我的意思讲明白了?


哎呀,不用解释的,大家都懂的。


新加坡本地的烂人也很多,中国人来新加坡顶多也就有时候讲话嗓门大点,其他的事做得大都是土生新加坡人。话说乱扔垃圾,乱过马路这种事,中国人其实是不太敢做的,因为新加坡的对外宣传太好了,中国人都以为那是要被打鞭子的。。。只有本地人才会无视、挑战这些看似严厉的法律。

小年夜在 IMM Giant 买东西,长长的队,偏偏就有2个新加坡女人一下子就窜到前面,收银的应该是中国来的小姑娘,愣了一下说请去排队,那俩婆娘一声不吭一步不挪,自顾自的把手推车里的东西往柜台上放。结果很后面有个老外不乐意了,估计也懒得跟她们啰嗦,上去一把就把手推车给拽回来,推到队伍最后面去,年纪大的女人就张嘴一口新式英文开始呱呱叫,那老外说 fuxk off,然后那俩女人就滚蛋了。

把超市的手推车推回家扔在路上,中国人会(敢)做这事吗?

STOMP 上尽是些歇斯底里的新加坡人,好像什么事都不满意,什么事都会去攻击一下。那地方就是个疯人院。


当兵不一定会更man但是我在SAF服务了6年(我过去是sign on的军人),可以老实讲,当兵后会有一定的成熟度。我曾经被邀请到NP作guest trainer 还有advise final year project team.和NUS advise一个project team.到了两边时候发现两边的学生都差很远的学习工作态度。NP的学生在学校作project时候打游戏机而且不是一次看到是很多次,NUS的学生却很用功。我肯定两边全部是新加坡人。可是NUS那边的学生扛得起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任务,NP的学生却不能给我那个信心。他们都是全部男的。
唯一的不同就是NUS的学生全部都当完两年的兵役。
当兵的时候为了IPPT经常跑步运动保持身材不要fail BMI,一般combatant的同事身材都比较man,尤其是那些刚从BMT,SISPEC,OCS出来的。能够对工作认真,也有一定的野外求生技能。
还有我们经常所训练出来的是团队精神。不管什么种族宗教,懂得什么叫做兄弟情。讲道义。兄弟倒了,我们要回去拉他一起走。没有个人英雄主义。All for one, one for all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新加坡男人,当过兵的很容易打成一片。在自己的国家被别的国家人欺负污辱祖国时候,会站在一起。是一种unspoken unity.我在国外出差时候可以认识到海外的新加坡男人也很容易打成一片。话题也一定谈到当兵时候挖过的粪坑,龙沟,被鸟过的长官,住过闹鬼的bunk, 我们很自动的也会因为团队里有听不懂中文的人而自动’channel 5′ 因为英文是我们的common language,为了回教朋友的方便,我们会特地挑选有Halal的餐厅,同事是回教徒我们非回教徒的会特地在拜五自动cover他的工作。因为当兵时候,过马来节时候,华族人会自动去cover guard duty,在华人新年,非华人会自动cover guard duty,圣诞节时候非基督徒会去做duty,vesak day时候,非佛教徒会去做。有来有往,大家公平。因为我们相信互相尊重的重要性。我们不要1964年之类的暴动再次从演。
可惜,现在的SAF可以看出不同往日了。好像少爷兵,下雨要躲,太阳太热不能出去,吃的是SFI的美味佳肴,一点点’tekan session’就鼎不住。不懂是去度假营还是去磨炼。


如果都只看到对方的缺点就没办法好好相处和互相取长补短了。其实一大群人中难免有素质低下的个体。说实话,我接触的新加坡人绝绝绝大多数都是友善,乐于助人,素质比较高的,在一些小事上总能给我小温暖小感动。

衷心希望本贴不要沦为口水骂战贴。


岔开话题说一句,SG_lion的中文很好啊。
btw,没看懂这两页。


老兄, seditious 的话完全就是你先挑起来的,本来人家说得好好的,你莫名其妙的来一句“滚回去”,活脱脱一副 STOMP 上痞子的腔调。

我回你的帖子,就是让你知道,不要光看别人的坏习惯,事实上你说的那些坏习惯,本地人也做得很多。


这里讨论的是申请公民与否的纠结问题,你的不满可以另行开帖。


父母的保险在哪买啊?


随便问几个大点的保险公司都有的


这就是自己立个靶子自己打,有人说靶子插错地方了,立靶子的人说你敢说我打得不准?靶子不够大吗?


父母年老了在这里会不会孤独想回去?
还是说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没有什么问题?


妈妈还好,爸爸一直想回去,因为奶奶年事已高。


看来都是男人恋家女人没事。
要么留下坑爹,要么回去坑娃,看来坑爹是坑定了。


这么个体的东西,能让你下一个”都”的结论,佩服佩服.


基本上是这样的。男人比女人脆弱一点。


说的太对了,过年去NTUC买东西,一个邋遢的新加坡老阿姨,买一件小东西,竟然要插队,跑到队伍前头跟前面付钱的阿姨商量。意思是我买一样东西,跟你一起付钱好吗?
排在后面的一个男的手上举着一瓶可乐说,我也买一样东西,去后面排队。这老阿姨就站着不走,后面付钱的没有人愿意给她先付,她就悻悻然的走了!中国人不会这么卑微的求人家!


你好, 我想跟您咨询一下申请SC的事情, 我和老公PR都已经3年了,我想申请入籍, 我是每个月薪水2500左右,外派在国内工作,我这个情况申请有没有难度的, 申请能通过吗?申请时间大概要多久呢,我看您全家申请通过了,所以请教一下。谢谢


不好意思,我觉得PR3年+2500+外派,应该不会收材料,不过你可以柜台试试,GOOD LUCK


请问申请SC有什么收入要求么,我因为转行,月薪比以前低,2500左右,但来新10年多,PR5年。不知成功机率有多大呢。


Good luck ~~~ 柜台试试就知道了。


我在新加坡呆了7、8年,回国又呆了7、8年,话说在中国,如果不是政府高官,有特供,食品安全绝对是没有保障的,前段时间报道,政府食堂都进了地沟油,不过高官们是不会靠食堂混肚子的,多花点钱在外面吃饭,可能要让人安心一点,不过出问题的也不少,蒙牛、双汇等品牌,都应该让人放心吧,没有一个不出事,中国的问题是犯规成本太低了,一般人也对食品的问题习以为常了,在饭馆吃饭回去拉肚子,没有人想到去告他们,偶尔有被人告出问题来的,是万分之一,人家换个地方,又开一家,一点都不碍事,甚至花点钱打发一下,地方都不用换,照常赚钱,这种事情多不胜数,谁敢保证2000块钱吃的东西就没有问题,餐馆有良心,还怕他的供应商没良心,供应商有良心,还怕生产商没良心。。。


你太客气了,其实咱们都是一样的无奈啊


每次公民帖子都会跳出几只爱国的疯狗,见怪不怪.


谢谢,身份证放国内了,申请的时候他们要看吗?


不需要


素质太低的是你吧哈哈


支持豆妈。做人要往前看么


感觉sg_lion说话过于上纲上线,而且火药味儿太浓了点。这里的讨论仅限于一般范畴内大家的观察感受和心得,看不出哪位有攻击或者煽动性的言论,倒是sg_lion你的语气非常的激动。话说家出逆子,国出佞臣,自古难免。不能惯性思维的觉得只要有什么问题都是出在新移民或者外国人的身上,这样显失公平,有失公允。


新加坡n多东西是中国进口的。

上海的土鸡,易初莲花的有机蔬菜,有极大米,吃玉米的牛,难道你不知道?y这些所有的东西只比市价贵百分之十几而已,中国的食品那么不好,我看你住新也不行,新加坡太多东西从中国进口的,您应该去澳洲,那边地广人稀,个个人都有良心

还有一句话我想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知您听过么?


你说的很对,不光新加坡,美国、欧洲都n多东西从中国进口,你的意思是美欧也不安全了,其实不是这样。生产的环节人家可能不能完全控制,可以控制流通和品质管理的环节,并不是所有中国生产的东西都有机会流到国外。另外就是消费者权利保障方面,在美国,如果产品质量问题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可以比较轻松的讨个公道,这样的事情在中国,你想讨公道,可能可以,前提是你得有耐心,得付出很大的代价,大部分人最终都是得不偿失,这样的事我做过,不过最终放弃了,吃东西吃到拉肚子,一般人能只会说下次再也不去这家吃了,想到去找饭店讨个说法或者要求赔偿的人我真没怎么碰到过,过程太难了。你如果现在还住在中国,我相信你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如果你不在中国,劝你对自己了解的东西才发表那么肯定的看法。

欢迎讨论,不过抬杠就没意思了


补充一下,我并不是说中国人都没良心,没素质,相反,把中国人放到一个治理的井井有条的国家,中国人的素质不比谁差。然而可悲的是我们在国内的食品安全等这些重要的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情,支撑它的基础只是从业者的良心,而不是有效的监管和严谨的法制。素质再高的国民,在这样的体制下,难免不出几个害群之马,放到美国人身上,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之类的事一样不会少。


国家发展的必然阶段. 台湾日本都有过. 中国的问题是人太多, 再加上全球化 就丑事外扬了. 一些国人的行为被批为蝗虫也不为过, 不用一味的反驳.


4,在国内听说西藏等一些敏感地方都不可以去
瞎说吧。。 新加坡人现在去的很多了。。

个人感觉楼主还是不换好, 你大环境偏向中国。。 还不能融入, 适应这边的生活, 换了肯定后悔


移民最重要的不光是看眼前利益, 而是能不能融入大环境。。
如果为了眼前利益, 以后毕竟会后悔。。


那是不是还是去美国比较好?


楼主慎重,新加坡不是福利国家,这里是有钱人的天堂,资本的乐园,本地普通上班族的其实生活质量非常一般,物价高涨,房贵,车贵,医疗贵,大多数人就跟蚂蚁一样,一个月拿几千块新币工资,疲于奔命.

看看新加坡买彩票的地方,每天都排着长长的买TOTO,4D人群,就不难想象大多数上班族靠辛勤工作一辈子在这里也成不了富人。

就拿我们公司来说,非金融行业,500强,我们部门的几个新移民同事都已经来新学习工作10年以上,基本都是本地学历 (NUS, NTU DEGREE OR Phd),职称从SENIOR PRINCIPLE ENGINEER 到 SENIOR MAJOR TECHINICAL STAFF or Senior Engineering Manager, 薪水7K-10K不等,在一般新移民眼里应该是混得还行了,就是这样的人,在这里也只是过着很一般的平头百姓生活,供一个HDB (1.5k), 开一辆中小排量日本车 (1.5k),请一个maid (1k), 养1-2个娃 (1k),把父母接过来照顾, 全家人吃饭,水电,手机,电视,宽带, 医疗保险(2k),每个月也是所剩无几。我们做工中午开车出去吃饭经常都会顺便买次彩票,买完都开玩笑说要哪天哪个同事消失了,准是中4d不用上班了。 玩笑归玩笑,但也说明了大家骨子里都认为自己穷人,希望通过中彩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未来几年的收入还达不到这些人,那可以想象生活会是什么样。

外来移民没有基础,没人脉,缺少家人朋友的支持,更不用提很多人英文也不溜,一辈子只能混技术路线,薪水上升有限,新加坡很多国人薪水都cap在10k以下,主要就是因为懂技术的多,能混进管理层的少,sale,marketing讲人脉,对我们也是劣势,买房买车养娃一切从头开始,没个10多年经营打拼,谈不上什么享受生活。你要是现在已经30出头还一无所有,真的不建议放弃国内的一切来这里从头开始。


什么人适合在新加坡发展,一种就是真正的精英,这种人新加坡是不惜重金也要留住的,如果你说我拥有本地大学学历就算精英,全坡人民都笑了,看看每年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从NTU,NUS,SMU 毕业流向本地就业市场,随便面试一个3K的工作,10个里面有8个是NTU,NUS的,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说你有国内TOP5大学学历,抱歉,很多工作多年的北大,清华,复旦,上交的技术类硕士博士们在这里的薪水也就4-7K. 连新加坡繁华地段的一套100平米公寓的月租都不够。很多坡国混得好的国人都是欧美TOP10学历,在欧美打拼多年,能讲流利英文,很多混到本地大公司或银行的管理层,一年200K-300K左右的薪水,开好车,住大CONDO或HOUSE, 对于很多高级职位,新加坡会给比欧美同的职位一样或更高的薪水,加上美国税高,这些人普遍在新加坡比美国挣得还多。

一种就是本分的做生意人的有钱人,新加坡法律完善,治安好,税低,生活质量高 (当然是对有钱人来说),银行利率低,投资回报率高,


新加坡人拿几千块薪水还是疲于奔命的话,那中国人拿几千块薪水简直就是在等死了。

排队买彩票和后面的“不难想象。。。” 没因果关系。

拿 7k-10k 还可以供房,还可以供车,还可以请佣人,还可以养2个娃,还可以养父母,还可以全家吃饭,还可以用各种电器,还可以上网,还有医疗保险,还有剩余。。。拿7k-10k在国内,能干多少事??还谈享受?养都养不活自己。

我说楼上的,你的话忒没逻辑啊。


生存问题解决了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归属感。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新移民在一个陌生的国家,“能供一个HDB (1.5k), 开一辆中小排量日本车 (1.5k),请一个maid (1k), 养1-2个娃 (1k),把父母接过来照顾, 全家人吃饭,水电,手机,电视,宽带, 医疗保险(2k)。”还不行啊?还要怎么样啊?当总统啊。


我倒是挺赞同的。

我的行业,比较靠资深的人言传身教还有工作环境的系统影响,就算是新加坡本地人,也是去英国和美国镀金后,才好向上爬;去澳大利亚镀金的都差;也有个别本地“土鸡”能在新加坡接受好的指导,也混得很好。去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费的多,如果能支付得了学费,英国的教育水准比澳洲高太多。没有一定的人脉和手段,也是做高级技术岗位,做不到管理的位置。在边缘的,还有一些印度人和菲律宾人,少数印尼人,因为他们算英语是母语的。

我的个人体会,在新加坡,80%的都是一般大众,住HDB,15%算中产,condo,剩下的5%是富人,自己的小洋房。中国人想挤进这中间的15%,自然要有过人之处。


新加坡的不知道,但是听说过在日本的朋友类似的情况:
老公要回国,有发展,能做到管理层,有归属感;
老婆要留国外,国外生活自由度高;
孩子已经外国化了。

结果呢。。。。。。。。就离婚了。


楼上各位说的对,要因人而异。
老公入了从不后悔,还 一直劝我。
而我一直没入。已经10年了。不是我要回中国,我知道回去的可能性太小,我不想回去,可是我也不想入,现在不想。我也不知自己在纠结什么。
也许有一天会吧,反正不是现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