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是我周围的人太极品还是新加坡人都这样?

一晃来新都好几年了, 一直在潜水,今天冒上来和大家聊聊; 最近正在考虑入籍的问题,相当苦恼啊………..

先简单介绍下, 俺是几年前被公司从美国派来这儿的, 然后就认识了现在俺家领导 (马来西亚华裔), 想着长距离恋爱太累,就向总部申请了把工作转来了新加坡,然后…….就是好几年…..就到了现在; 想当初俺在北美的时候还在感叹生活怎么能还这么的无聊,结果来新加坡才知道,无聊地狱下面还有个地下停车场. 我是个理工科在投行搞技术流的, 接触的人不多, 现在严重怀疑我是不是遇到的本地人都是统计学上的outlier 小概率事件, 可能本地人都是好的? 我不知道, 请各位见多识广的大仙帮我看看你们周围的人是不是也这样的.

记得刚来的时候, 一口美国口音, 被他们这顿笑话啊, 我永远忘不了我刚到公司的第一天, 一大老爷们问我, you speak english or not? 这口音, 这压在后面的重音… 后来我也习惯了, 不过他们哪来的优越感啊. 一次有人问我, you know that girl or not? 我回答 yes, i do. 没想到周围的人哄堂大笑, 搞的我莫名其妙, 不知道笑点在哪里. 有个人得意洋洋的对我说, what yes i do lah, you want marry her ah…..hahahaha….我天,他们一会yes i do就是结婚的时候才说的话, 现在我知道了,应该说yes i know, 他们就不笑了.

说到吃, 我真是服了他们了; 有一次晚上加班, 我家领导从牛车水打包的饺子送到公司给我,顺便也带了他们的份, 我就到招呼他们到pantry一起吃, 有几个逼一副那总嘴脸说道, yuuuck…. wat’s dat? yii…….我家领导当时尴尬到…..我操,爱吃不吃,欠你的啊,都别吃, 我和老婆吃完,剩下的打包回家, 惯病啊. 更搞笑的是, 有次公司team bonding在 clark quay的一个日本餐馆, 还是这帮逼, 对这服务生说, give me this gyoza. (︶︿︶)o 唉……

也有不这么贱人的, 不过就是太严肃了,显得呆板; 比如你给他们讲笑话,开头是, 有一只老虎去电影院, 他们就打断你问, 老虎怎么能去电影院?? 你和他们谈政治, 评论下奥巴马和胡锦涛的治国区别, 他们就和你说, 这种东西不能谈的.

各位能想象到在银行back office工作的人, 居然不知道货币是主权国家自己的央行发行的. 他们一直以为各个国家的货币都是联合国给印的, 我和他们说货币是自己央行印的, 他们一脸鄙夷的看着我说, how you know?  if like this, just print as many as you want loh, then nobody is poor already (这个already一定要读成熬ruai地).

我身边国内的朋友没几个, 不过人都不错, 客观的讲, 台湾来的最好,只要你不和他们谈独统的问题. 公司有几个来新加坡入籍七八年的, 对我最坏的就是他们, 你问他们你也是中国来的吗? 他冷冷的看着你说, soo?? 你要是说我也是啊, 他就说 and so what?? 真是不知道他们是原来就这样,还是呆久了入乡随俗了.

真是不想以偏概全,一杠子打翻一船人,但是我的样本量实在是太小, 各位帮我看看你们周围的人是不是也这样的? 突然开始怀念北美的生活了


我不厚道的觉着这个帖子很有喜感,其实类似的事情也遇到过。不管多大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不能一下就Generalize到所有什么什么人都怎么怎么样。我个人把类似现象归咎于个人视界问题和自我感觉良好的生活态度上 。


哎……试着找一种相对委婉的说法真不容易啊。不过,老祖宗教育我们,有容乃大。还是要认清现状,接受现实,保持自我,继续生活。


什么银行啊。这么搞笑


好奇你家是马来西亚华裔,有文化差异问题吗


习惯就好了。。。
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 因为脚比较小, 他们就问我现在中国还裹脚呀。  我那个郁闷呀。  


小国寡民,我们有的同事一样。


呵呵,IB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俺可不敢讲是哪间; 搞不好被人肉出来就囧了, 谢国忠的教训还在眼前啊. 不过他们都是back office的通常都是做什么accounts的,学的是会计, 别的科目他们不感兴趣也合理吧, 比较气人的是他们的自以为是


鄙视新加坡华裔公民,忘了祖上三代是哪里人了


我正好认识在银行做会计的。更加好奇你的同事为什么会那样。新加坡大学会计系,入学标准算是各种学科中比较高的。
新加坡年轻人对中国的事情知道很少,但说到连本国的事情都不知道,实在有点奇怪。以我的经验,有一种可能:虽然是新加坡人,但高中或者大学是在欧美澳洲度过的,毕业后才回新加坡,所以对新加坡知道很少。认识的就有一个女生,连新加坡中央区都不知道在哪里。

话说回来,其实你提到的都是小事情,不是什么原则上的事情,何必放在心里。话说我认识的马来西亚华裔,也是有很多笑话,但我不放在心里。所以才朋友多。你太介意某些事情了,这也许是你来新加坡这么久朋友少的原因。


说到这个还真是不能高估了这些本地人,列位有兴趣可以去问问你们的会计同事,问他们这个货币发行机制, 钱是谁印的, 印出来的钱是怎么流到市场上的, 我干保证至少80% NTU的会计系是答不出来的. 很多人会说是政府财政部印的.

至于说到朋友多少的问题, 这个要看朋友的定义是什么了. 如果是那种一起出来吃吃饭,唱个歌,看电影啥的, 我也是有不少了,  不过我觉得真正的朋友应该是那种玩的到一起去的, 有共同爱好,共同话题的. 我也想试着和这些人都交流下, 我很喜欢看’第一财经周刊’, 有时候会把很里面精彩的文章那出来和他们分享聊聊, 可是他们的反应都是’ why chinese? got english version or not?’

现在俺真是纠结了, 不知道各位和本地人相处的怎么样, 还是极品都让我遇到了?

有句话叫, 当每个人都觉得你错的时候, 就是你有问题了; 我天…..那这种时候我遇到好多啊. 我现在都怀疑是不是我有问题了. 就是今晚刚刚的事来说, 和以前东家的同事在four seansons小聚,吃的是里面的自助餐, 正吃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对我说, 为了这顿晚餐吃多点烤炉猪和tiger prawn, 他中午都没怎么吃 (我和这群人是讲华语的); 我就很笑笑的接话到, 呵呵, 还真是够肤浅啊. 结果……这个人勃然大怒, 站起来瞪着我, 质问我为什么说他肤浅?!?!….我就这么看着他,以为他不知道肤浅的意思吧, 他回答, shallow minded, rite? 我回答, in a way, but not exactly. 他离开前对我说, 要不是看在之前的份上, 今晚就出手打我了…..我天……… 然后剩下的人也说是我不对……说我人身攻击他, 这都哪跟哪啊. 我到现在还是郁闷中, 都劝我给他写道歉信, 靠, 凭啥啊. 就随便开句玩笑, 我没觉得哪儿过份啊?


有时候自己说话觉得很幽默,别人听起来一点都不好笑.


无聊地狱下面还有个地下停车场 —  


你运气好,碰到扎堆的极品:lol

我周围的新加坡本地朋友同事大部分是满善良的啦,虽然有些常识/政治/严肃的知识欠缺了点,但对于时装啦,品牌啦,享受啦等等非严肃话题还是知道的满多的。


很奇怪银行的BACK OFFICE如此无知~~请问是哪一间银行?是不是年龄的关系呢?那些都是年级比较大的人吧?


我绝对同意14楼的看法, 本地人对和他们不相关的严肃话题基本无视, 八卦时尚啥的倒是很关心.

呵呵, 楼上的同学看你的签名档你也是搞证券的吧? 相信你也知道, 新加坡银行的front office, trading尤其是外汇这块做的的确不错, 很多精英, 不错大部分都是洋人在做. 至于back office, 做accounts, 一般paper works 甚至做ops的人, 对金融的基本常识无知到你想象不到的地步. 不信你可以自己去试试, 你去问问你的back office里的人M1 M2是什么, 有什么本质区别; NYSE和纳斯达克, 道琼斯是什么关系, 美金和黄金还有T-bill 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他们基本不知道. 当然知道不知道这些真的没什么区别, 不同的国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里就是典型的岛国形态.


新加坡本地人只是比较关注自己家周围的事或者自己周围的事 最多加上自己喜欢干的事 新加坡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很独立 大家都独来独往 没有必要的话不会互相联络 平时的娱乐活动多数都在家里或者出去运动 一大帮子一起出去的时候很少…..或许一群人出去吃饭一般都是一个公司 老板请客的情况…新加坡人也不习惯请客或者你顺路帮忙买东西(未预先和你说的情况下) 他们大部分人说话都带着一股讽刺的语气尤其是上年纪的和非常本土的人


嗯。我作为旁观者说说,别生气啊。
前面的就不说了。
那个第一财经周刊的事情。你要知道大部分新加坡年轻一代都不看华文报纸,更别说杂志了。不说你对错,如果是我,要跟同事分享华文的东西,你会找到英文版本再和他们说。我会改变自己的习惯去迁就他们。就算不这样做,如果我提出话题,他们不接,那我就换一个他们有兴趣的。

至于那个吃饭的事情,怎么说呢。你旁边那人说的是事实,就算同事不爽,他也不能说什么。你说的却是评论,还是负面的评论。这就非常不好了。

以上的话,不是在网络论坛,我绝对不会说的。更加不会当面对你说。该怎么说呢,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个机会,让你反思一下和人相处的方式。说句不好听,我也见过不少极品,真正的极品就是大家都讨厌他,他还自以为受欢迎。大家说她不对,他还以为大家都错。。。。


补充一句,我觉得你还是要写道歉信的。不过可以用轻松一点的语气,说是开玩笑的。


弱弱地问一句,就算你同事不懂那些,影响他们的日常工作吗?
我不了解你为什么那么介意那些东西,他们无知还是博学,对你有那么重要吗?
作为旁观者,也许你的同事真的很无知。但你的话里透出一股“别人很笨我很聪明”的语气。不知道你平时是否也如此,如果是,那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我推荐你看看刘墉老师的书。


看了你的帖子觉得你很幽默,同时也觉得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也被触动了……..将两个小事情.我是带儿子去年从北京到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从小就被我们训练出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没想到进学校校之后,儿子经常遭遇你所说的那种情况,儿子说的班级里的孩子听不懂,儿子困惑我也烦恼.现在依然每天被新加坡式的英语摧残着….. 第二件事儿说起来更有意思:我一朋友的孩子请了一个家教老师,上完课正好赶上吃午饭的时间,朋友就留老师在家吃饭 吃的也是饺子,老师倒是没客气,大快朵颐.但是但他吃完后说的那句话把我们都雷住了:请问饺子还有吗?我要打包拿回去……..无语!


这个老师就是新加坡人呀!还是政府中学的老师.


天哪,我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来自哪一国的都没有这样的人呀…


只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和孩子都在逐渐的适应着………….


歧视无处不在, 从北美到这儿的感觉就是, 北美在制度上已经基本没歧视了, 而这里是明晃晃的, 比如找工广告最常见的词就是, citizen, PR, Malaysian only; 这种广告在北美绝对要被起诉的.

还有就是这里人的无知, 骨子里的那种傲慢; 其实李敖说的新加坡人种不好是多少有点道理的, 我知道那些在新加坡扎根的人听不得别人说新加坡的不好, 不管你承认与否, 事实就是本地人可以和你是很好的朋友, 他不歧视你, 但是他歧视中国人. 逻辑就是, 我歧视随机出现的陌生中国人, 但是因为你和我是朋友了, 所以我的歧视集合里不包括你. 动车出事的时候, 我和同事说, 政府肯定在瞒报死亡人数, 他们会轻蔑的说, 无所谓啦, 反正你们人这么多, 死一些更好啦; 这句话背后的裸机就是, 他的歧视集合条件就是, 陌生的中国人. 以前去成都出差, 我一个没脑的同事(政府奖学金得主哦), 说, 四川地震不是死了很多很咩? 怎么还是这么多人啊, 正好被饭店服务员听到, 当时差点出事儿.

最近这次香港和大陆的对骂, 知道新加坡人的态度吗? 真的就是看热闹的态度, 吵的越凶他们越高兴, 天天盼着广东给香港断粮断电.

关于我说的那句’肤浅’, 上面好心提醒我的同学, 我说声谢谢, 我的错误就是真的把他们当成好朋友了, 好像那些年的高中同学一样. 每次回国, 那些同学见到我都会说, 你丫的小贱人, 还没死啊. 最后的感觉就是, 出门在外, 相交真心朋友实在是太难了, 尤其是和本地人; 我们都回不去从前了.


台湾人还可以,或者马来西亚华裔,港人我不喜欢。或者就是你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楼主性子很直,好可爱!不过不好和本地人开玩笑的,

因为他们听不懂。


同意。
再说几句
1.对自己要求高的,对别人宽容点。楼主,还有楼上网友提的那个饺子的事情,我认为都是小事情。其实,人人都有缺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的困难。
  比如那个要饺子的老师,如果是我,第一,我会认为我家里的饺子做得太好,对方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我会对她的捧场感到高兴。
  第二,我会体谅也许她要带回去给家里人比如小孩吃吧。总之,我不会因为对方的行为就对她有什么负面的看法。

2.遇到不平事,先反省自身。你周围也许反映出你的影子。
  楼主故事中的同事之类,按照楼主说的,确实有点知识面狭隘,比较小气。但从楼主的语气,也反映出的楼主的傲慢,粗鲁。楼主的同事和楼主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很小心眼。同事接受不了玩笑,楼主接受不了同事的一些行为。
  以我个人来说,如果我是楼主的同事,听到楼主的话就笑笑而过;但同样如果我是楼主,我不认为同事的那些行为就是不可接受的。我认为都是小毛病而已。

3.不妨把苦恼当做是新的挑战。
  新加坡有国际学校,至少那些老外的孩子,说得肯定是流利的美式英文。楼上不妨可以考虑送孩子去。如果不行,那么就退一步,接受新加坡式英文。
  顺便一提,我公司就有美国人澳洲人,他们都对新加坡式英文没有问题。因为他们习惯了。凡事是两面的,一个美国人听不懂新加坡英文,可以是新加坡式英文太烂,也可以是那个美国人没有经过世面,接受不了不同的发音。
  其实据说在美国,各个州的口音也不同。楼上不妨当做一种挑战,先让孩子习惯不同的英文发音。   

4.交朋友,勿以“国籍“身份”来看人。比如我遇到一些极品的人(我遇到的极品,跟楼主的同事比起来不是一个级别),我不会认为“因为他/她是新加坡人才这样”,我认为这跟其本身的素质有关。

5.知心朋友哪里都难得。我朋友在中国工作的,都说出来工作没有知心朋友,很多知心朋友都是以前的老朋友。这很正常,知心朋友是命中注定的,别强求。


楼主的帖子确实很喜庆。。。。。。


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本地人还是很友好的。。也很幽默的。。
我的同事每次要讲中国的趣事或是什么东东。。
都会先看着我讲:对不起。。


楼主运气比较差,掉极品堆里了。而且根据你的描述,明显是对你羡慕嫉妒恨。看你是从美国过来的而且说一口正宗美语,心里自卑得不行了,甭管他们:lol:lol:lol 而且你可以拿美国笑话消遣他们么。

我周围同事都很好,曾经遇到过的极品都是在大街上看到的。


一种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既来之, 则安之.. 了解, 融入才会觉得快乐.. 毕竟是我们选择了这里.
本地人的优越感, 来自强大的政府, 除次之外, 他们一无所有, 可悲的是,本地人并没有realize到.


新加坡人就是很自以为是嘛
但是华文好的和那些真正懂华文的人就很谦虚了
多数说英文的人都有种优越感
我是学生,周围不少同学都喜欢开那种玩笑
但也有不少很可爱的能处得来的


就是这样的.被共产赶出门.国民又不收.没有办法了.只好来这了.你就学着点,忍着点.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位同学, 我严重同意你的观点; 新加坡这还真是华语好的人比较温顺 (是应该用温顺吧? 就是没架子那种). 家里讲英文的, 尤其是那种父母不是从小讲英文, 半路学来的然后和自己孩子硬拗成讲英文的那种家庭, 真的是………..对他们比较无语.

对我处的最好的是一个台湾的华裔, 出生在台湾, 高中随着家庭移民美国, 然后来新加坡工作. 中英文俱佳, 说华语时不掺英文, 英语也是地道美语. 不过这老哥也挺郁闷的, 他说华语被人嘲笑语调好嗲 (典型台湾腔,呵呵), 英语也被人笑, 如同他们嘲笑我的英语一样. 当我们说带r的尾音的时候, 他们总是夸张的学我们说话, 像什么or, four; 还有那些轻音结尾的, 他们也笑我们一定要把每个音读出来, 比如 desk, test, fist, milk; 他们都读成 des, tes, fis, mil; 我相信一定有人又得说, 这些都是小事儿, 干嘛这么小气; 我可真没高傲啊, 表面上我也就笑而不语罢了, 也只能上这来吼两声, 这个各位大大们就让我抱怨个够吧. 每天被人家教导不是读成desk, 而是des; 被虐的久了真怕自己也阴暗了

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 我是一直把他们当朋友看才会郁闷, 如果是普通路人甲这么笑我, 我可以完全无视. 把同事和朋友掺在一起, 我真的是很傻很天真. 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这么看我真的是成长了, 看来我还能更成功, 自己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同事虐我千百遍, 我待同事如初恋


“我是一直把他们当朋友看才会郁闷, ”
朋友是“求同存异”。提醒跟台湾的朋友说话要小心点。台湾人一般很友好很开朗,但台湾人比较敢讲,而且很多观点都是地雷。先摸清对方的背景和偏好。比如对方是偏蓝还是偏绿,是本省人还是外省人,对大陆人的看法如何,对民主自由的态度如何等等。和对方不同的观点,最好别触及。观点相同那很好,不同的话,随时打起来。到时候楼主又少一个朋友。

一个小建议,参加本地的一些慈善团体。一般来说里面的人都比较好,都是志愿者,心胸比较宽广。这也许能改变你对本地人的看法。局促在同事的圈子,世界太小了


楼主你讲的非常好!

这些人被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他们也不知道,这其实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谢天谢地,我遇到的新加坡人都不错。。。。


大部分入籍的华人 还是说自己是中国人
每个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国籍 但自己的祖国永远是中国


貌似LZ在美国工作过就自以为是。


哎看来好像学生更有见识。。。至少我的同学知道我说的是美式英语。。。不过也有不少寡闻的总觉得我的腔调怪,还非说自己是纯正的英式英语。。。我说他们是新式英语,还跟我犟说新式英语是加进中文以后才算。。。没办法嘛总有这样的人。。。两年姐的口音就变的和他们一样了。。。现在是遇见中国人马来人印尼人等说美式的,遇见新加坡人直接说新式的。。。


新加坡的极品确实很多,但多数都集中在中下层的人群当中,而往往那些人多数都还比较自以为是,所以不用太多在意


真的很惊讶你说的事情发生在银行。这些情况,我在工地时遇到过,后来进了设计室,就很少碰到了。你提到的那种新加坡式英语,我们的办公室内是不准用的,否则会被老板警告。我们公司内可以讲华语,英语,菲律宾语,各种方言,就是不准英汉结合,不允许讲“安娣英语”。


:)很正常,来了6年没见过正常的新加坡人


跟几百万不正常的人一起生活六年也是本事!


楼主一副高大上的样子,投行,美国口音,可是周边的同事却如此不堪,我在一个本地的小公司,周边的新加坡同事大多数都通情达理,至少没有如此的井底之蛙。楼主你是不是去了假的投行?


:)你没毛病啊


:)处不来就少打交道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