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陪读妈妈,07年带着孩子来新从幼稚园开始,10年终于决定回国,期间的感受,真的是终身难忘,在这里,希望回国的妈妈们,都来交流一下,你和孩子们现在都好吗?
很久很久没来这个曾经非常熟悉的板块了,想当年,找房子,找工作,找朋友,找老乡,这里是来新的妈妈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留下了多少妈妈们的酸甜苦辣,已经回国一年多的我,今天突然很想回来看看,呵呵。
看了一些帖子, 我发现这里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很多姐妹们处于来还是不来的纠结中,这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虽然那么多的妈妈们在贴中已经真诚恳的分析了情况,更多的是劝说不要来,但想来的还是来了,因为她们认为i自己有能力克服其他姐妹的帖子中说的那些问题和困难,,,,,,,,从大家的讨论中,我知道了新加坡的政策是越来越不利于陪读妈妈了。真的让人很担忧,
回国一年多,我庆幸我做对了,中国有句俗话,景物依旧,人事皆非,时间真的会改变一切,我们认为给孩子领出了一条光明的捷径,而其中的滋味,冷暖自知。
回国后,每天享受到父母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每天看到父母日益增多的笑容,我庆幸我做对了 ,,,我们除了自己是母亲,还是我们自己父母的孩子,他们老了,很多时候,我只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陪伴长大,却忘记了日益老去的父母,他们内心的孤单和期盼,为人子女,我突然觉得我很自私,忘记了自己该尽的赡养父母的义务。年幼时需要父母无私的照顾和奉献,长大后又去追求自己所谓的想的生活,而该自己奉养给父母的时候,却差点忘记了。。。。。。。。
明天再来,有事要出去。
写的真好,我不敢说我也在纠结中,因为我来了六年了,可我实在太想爸爸妈妈了 ,每次视频看到他们日渐苍老的脸,都让我羞愧难当,可是我真的是进退两难啊!对父母我真的是个不孝女!经常感慨我到底在拼什么!
楼上的姐妹,不要难过,生活中,笑也一天,哭也一天,但需要做的,是认真的再去想想当初自己为什么要来新,现在还能不能做为一直坚持下去的理由,人生短暂, 我是不想错过太多。
当初是儿子坚持要回国,因为他想念爸爸,想念外公外婆,当来新的新鲜劲过去后,他觉得孤独,扪心自问,难道我不想念吗?为了证明自己坚强,就认为自己是不想念他们的,呵呵,但我现在感谢儿子,我觉得家庭的温暖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再有钱,如果夫妻天各一方,也不能让孩子时时享受这种家庭温暖,儿子现在很好,刚回国时不适应,特别是作文,但现在是全班第一名,虽然字还写的不美,还是有老师来电话告状,还是很调皮,但他很高兴,很开朗,看到孩子的笑脸,周末爸爸和妈妈一起能带他出去走走逛逛,我也是觉得好幸福啊 。我当时的担心完全多余。
三年的陪读,我们也付出了很多,金钱,时间,也差点葬送了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彼此都觉得越来越陌生。现实生活中,特别在中国这种大环境,妻子常年不在家的男人,会去做些什么,我想都不用说了,很多姐妹可能会嗤之以鼻,认为自己的老公不会这样,其实对于我们这些陪读妈妈的付出和坚持,远在国内的爸爸们并不轻松,他们能体会到妻子的辛苦,但经济,精神上的压力,总会让他们去找一些能原谅自己一些行为的理由,我曾经也是那么天真,但在新的三年中,身边的朋友们发生的事情,让我越来越体会到现实的残酷和无奈,有家庭的姐妹,特别是夫妻感情好的,这时候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婚姻开始出现危机,但时间证明一切,所以,对于老公,我也庆幸回来是正确的,虽然他一再说尊重我和儿子的选择,也能体会到我的辛苦,但每次回国看到家中他一人生活的凌乱和冷清,我觉得做为一个妻子,我是没有尽到责任的,我没有给自己的丈夫一个温暖的家,没有在他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去分担,没有去及时分享他成功的喜悦,我想我是在坚持什么呢,我所坚持的,能对得起我所放弃的吗?我感谢他没有将外面的女人带回来,还给我和儿子留着一个虽凌乱却干净的家,回国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其他回国的妈妈们,你们的婚姻生活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了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耶稣说,爱是付出,爱是宽容,爱是恒久忍耐,,我庆幸我走出来了,对于老公,我觉得自己也很自私,我的身边有孩子在陪伴,他的身边有谁在陪伴呢 ,一个男人,除了要对家庭付出,也该享受家庭的温暖,要不然为什么要结婚呢?难道真的就要为孩子,而改变自己该有的生活吗?现在的我,觉得很幸福 ,我也该承认自己不是真的很坚强,也承认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还是想有人在身边安慰,而这些,不就是我们当初要结婚的原因吗?难道现在真该为了孩子,放弃一切,而保留一个名存实亡的婚姻?
我现在的生活,平淡,幸福,而这种生活,却是我在去新之前认为已经毫无[关键词屏蔽]的生活,经历了在新的这些日子,才体会到什么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不是中介,也不会把新加坡说的像天堂,新加坡确实有好的一面,也给我在新的那段生活。留下了一些愉快的回忆, 我写这些,是想劝劝那些还在纠结的姐妹们,没有去新的,总认为自己很坚强,总想去体验一下,总认为是给孩子织了一条光明大道,而已经在新的,随着年月的增长,也越来越不甘心,觉得自己的付出总有回报,有时心情不好,还会将生活中的不顺心,发泄到孩子身上。
对于我来说,不存在经济上的问题,而是走过这段路,才发现人生真的很短暂,我们除了孩子需要陪伴,还有自己和日益老去的公婆和父母,还有对自己一路支持和关心的爱人。很多回国的妈妈们,已经远离这块园地,我也是如此,只因过年时一个朋友突然打电话来问要不要去新陪读,我才觉得,我实际并没有远离这里的生活,所以我来这里看看,只想告诉姐妹们,每个想去新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但请除了为了孩子的理由,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人需要你陪伴,我们人生的角色,不只是一个母亲,我们还是女儿,妻子,随着年月的流逝,这些称呼,都会慢慢远去,那时的你,会伤心,会内疚,会后悔吗?
我希望有同感的你,都能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给还想来新的妈妈,一个不同角度的参考,人生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但不管如何,我认为我们该做好每一个角色,而不只是一个母亲。
祝愿在新的姐妹们能顺顺利利,祝福!
祝愿将要来新的姐妹们多多三思,好运!
看了楼上的发自肺腑的感受,很受感染。我也已经来新加坡快五年了,正在为不能继续留在这里而犯愁,现在看了你的感想,我不会在纠结去还是留的问题了。我会开心的面对不得不回国这件事。
很欣赏楼主的肺腑之言,没有矫揉造作。现在在新加坡的陪读妈妈日子是越来约难了,学费猛涨,pr渺茫,所以楼主是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很多来了很久的妈妈虽然离了婚,但没有怨恨男人,其实想法正是楼主的开明想法一样,精壮期的男人何以能够离得开女人,抛夫离家的妈妈不是自己想的那么伟大,只是自己给自己贴金而已。
值得深思!!!!!!
父母在不远游啊!只要我回家,妈妈就很开心,每次都叫我把机票改到最后一天!很无奈!因为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离开了父母你才知道孝心是什么?才知道思念是什么?
看着这个版块的帖子,就觉得心酸。
非常支持楼主的正确决定,其实老的陪读为什么会发出陪读=陪赌的慨叹,实际她们也是从自身的处境,细细思,慢慢嚼得出自己不得不承认的一个无奈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处于小康之家的妈妈,要三思走陪读路。十年换得一把心酸,其实非常不值。
孩子的未来是一个不定数,何必把自己的一定数押在无可测的不定数呢!
如果孩子不是什么非凡的才能,最终父母盼望孩子也就是一个小康生活哦,在中国少付艰辛可以得到,为什么要付沉重代价来达到呢?
读到你的文字
感觉真好
真实
切身体验
细腻
有感而发
谢谢分享
祝福你和家人安康顺利
一家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福!
谢谢你的祝福,也祝福你和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白天工作忙,没时间,现在回来看看,呵呵,基本没有回国后的妈妈们留下足迹,呵呵,说明她们现在很忙很忙,忙就好呀,不管忙啥,都在为自己和家人忙,忙碌的日子也过的很快!祝福大家顺顺利利。孩子健康快乐!
也许是忙的么有时间上这个论坛 也许是伤太深不愿再来说什么了 也许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呵呵 但祝愿无论是留下的还是回国的 都找到内心真正的快乐 当然包括孩子还有妈妈自己
无论是回去的,还是留下来的,我都祝妈妈和孩子们一切顺利
各有各的路,:lol:@:'(:D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回国的妈妈基本很少进这个论坛了。
我带着女儿回国了,很好!
在新加坡,我体会到了那边的快乐;回国了,我享受了天伦之乐,老人们都开心。感激我的女儿,她很孝顺乖巧,回国学习都不错。
真情表露是最感人的。虽然我没做陪读妈妈,但也体会到送女儿去新读书的复杂心情,纠结也好,心痛也好,期间的痛楚只有自己能体会,好在现在已能释怀。现在想想去年去的盲目,到那边也没方向,女儿也没报考过QT,只参加了去年10月的AEIS,没过。现在准备回国留在身边读书,就一个孩子留在身边,感受家的温馨也是快乐和放心。现在想想做父母的送孩子留学一定要好好斟酌,做好充分准备,毕竟异国他乡对大人和孩子都是考验和挑战,更何况现在新的留学政策如此……
陪读是后浪推前浪,最后是后浪前浪一起死在沙滩上···。现在新加坡的政策上学的学费今后不知如何的出路,可是还是有人想以身试陪读啊,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呀,上面lz没有撞晕回去了,撞晕的倒在这里了······。新加坡是地杰人不灵啊,政策不见底呀,陪读辛酸泪呀,何处是归宿啊···。
浪子回头金不换,天伦之乐不在还,回国才是你们正确的选择······!
你的幽默贴切,我看到实在忍不住大笑。我一定要记住你的这些话,太好了。
“陪读后浪推前浪,后浪前浪一起死在沙滩上”
是呀,不熬以为孩子拿了PR的妈妈日子好过,孩子服兵役了,在为新加坡保家卫国了,结果孩子妈妈的长期准证不批,把妈妈赶回中国,寒心啊!
陪读妈妈先送钱,孩子优秀再免费送孩子,然后赶走没用的妈妈,割掉妈妈和孩子相互最后一点可以抚慰的亲情。
是否值得留下来真的要深思呀
pr男孩子是要服兵役的啊,得失谁大还不一定啊。
很精彩,给还在睡梦中的来新陪读的敲了警钟!!!!!!!!!谢谢你
三年陪读让楼主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珍贵,也许代价少许沉重,或许悟出的道理将一生受益无穷。
现在的PR没什么好处,税交的和公民一样,但享受的福利相差很大。PR和没有的人相差不大。依旧是漂泊寄人篱下的感觉。这种拉大公民和PR的做法,让这些PR同样没有归宿感。
楼主写的非常感人。楼主的孩子小,还可以回去从头来,很多卡在中间的就没有退路,只有一直往前走。
陪读妈妈的去留主要取决孩子,孩子小,回去加把劲还可以跟上学习。所以,如果在新加坡过的不怎么样的话,实在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咬着牙,想方设法去求生存。
同感。。。。。。祝天下的妈妈们健康 快乐 长寿 平安。。。。。。
看到楼主现在幸福的样子很替你高兴,想请问你孩子在这边是什么情况下回国的?我孩子在这边读中二,这次我回国回来就是想和孩子一起回国,现在这边真的很难再继续下去,主要是经济的问题,想到长远的看学费越来越贵,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像楼主所说的抛夫弃家的感觉越来越痛苦,真的心在纠结者,是不是所有的妈妈们都有这种情况呢?探讨一下吧各位!
纠结的妈妈应该不在少数 但各家情况不同 所以最终的选择也不同啊
楼主说的太对了,我也是一个曾经陪读的妈妈,只在新加坡呆了一年就回国了。这一年让我懂得了很多,也经历了所有妈妈们经历的找学校,租房子,所经历的艰辛就不说啦。自从回国后感觉太温暖,还是和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孩子也比之前学习也用功了很多,我们母子还是觉得国内的教育好。在这里衷心的说一声:陪读妈妈们如果想回来就放下面子回国吧!
经历了 才更加懂得珍惜
还原真实生活
绝对比面子重要
曾经被轻视的亲情
其实最珍贵
你是不是住西边房东一周只让你洗2次衣服的那个?
这个网名很熟。
你回了?祝你们全家开心幸福。
写完竟然有泪,想家了。
羡慕你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自己已是骑虎难下:'(
家在,老公在,房子在,孩子小,掉头来得及的,回去是明智的选择。孩子首先要身心健康,一个妈妈带孩子,特别是在中学阶段,青春期,有自己的一点思想,也知道比较,看见自己和周围的同学的差异,对孩子的心里影响很大,孩子的人生观都在这是开始确立,如果有什么偏差,孩子一生就定了。
就算孩子拿了PR,也没什么前途光明之说,孩子和妈妈也很难有一个家,孩子也不一定能留下来。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长期的居无定所,足够把你的钱和对生活的信心折腾完。
妈妈们要想想自己老了怎么办,是否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看看现在的政策,现在开始折腾PR了,小一上学的资格就让你明白PR低人一等,住家再远的公民和PR想上同一所学校,PR就必须的给公民让路。孩子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心里会怎样?
好像我说的是一周只能用2次洗衣机洗衣服,不是只让洗2次衣服嘻嘻。不过我那房东还是很好的一个新加坡籍华人的。
我回国了,谢谢你的祝福。
希望以前陪读妈妈的真心告白能给仍然在此地挣扎的妈妈一点启发,急流勇退有时不失是明智的选择
这位姐妹,实在抱歉,因为忙,这么长时间才回来看看,给你发消息了,希望能帮到你呀。。。
姐妹你好,我的孩子是在8月底回国的,新加坡是按月付学费的,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我先让老公把国内的学校找好了,孩子在这里又读了两个月,回去直接开学了,那段时间,孩子去图书馆的时间也多,因为回国后,确实很难看到那边的那么多的书和那么好的读书环境,,,儿子现在仍对那里的图书馆和游泳池很怀念,呵呵,那段时间,又带儿子到处去走了走,科技馆,植物园,水上乐园,,该去的都去了,给孩子留下个美好的怀念,现在有时他还会比较比较呢,呵呵,我认为男孩子,多磨练些比较好,他如果以后认为新加坡好,那就凭自己的能力去,我们的英语,也没有丢掉,儿子现在学的很轻松,打算长大后去美国,做事也懂得选择和比较,现在国内的暑假开始了,我打算让他回老家,到处去走走,国内有些方面,确实很不好,但我觉得,还是要让孩子看到,让他懂得比较和选择,留住该留的,追求该追求的,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习性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我希望在他人生对童年和少年的回忆中,是父母和亲人对他的疼爱和教诲,,,,,,,,,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祝福你和孩子,,,,,,
实在抱歉,好久没有回来看看了 ,,这段时间太忙了,虽然很累我觉得自己很充实,因为我是为自己和家人忙,再晚回到自己的家中,看到温在锅里的汤和晚餐,镇的是感觉很幸福,以前在国内是享父母和公婆的福,认为是理所当然,孙子就该他们带,在新的几年,也真的学会了很多,独立了很多,不再认为老人就该为儿女无私的付出无怨无悔,再无私的亲情,也渴望得到自己孩子的回应,呵呵,说句实话,咱们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心情呀 ,,,,,我不觉得回国了没有面子,得与失,在自己的心中,现在因为工作忙,我的孩子也没有怎么去管他的学习和生活,都是父母在照顾,真心的感谢他们,假期一家人开车到处走走,周末去外面搓一顿,吃小吃,,,,那种心情,没有长期渴望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是个亲情观比较重的人,呵呵,换句话说就是不坚强,,,,平民百姓一个,我现在的希望就是:父母安享天伦之乐,夫妻同心又和睦,孩子健康又快乐,我认为孩子成人比成才重要,,,,每个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样的,但要让他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是谁,,,,这是我的生活体验,希望能和有相同想法的姐妹们分享,,,,,,,以前认识的一些姐妹,这些年也陆续回来了,不管什么原因,迈出这一步,真的很补容易,,,,,真心的希望回国的各位姐妹,能来分享下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得与失,,,,也衷心的祝愿,还在新的姐妹,能开心快乐,,,因为你的心态,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不是陪读妈妈,也还不是母亲,我只是一个来新一个多月的别人的女儿,我很想念我妈
你的决定非常的明智。
好羡慕你们可以回家,我10年的艰辛有人代言了。好想回家照顾父母,可是孩子(男)不让我省心,是一个贪玩的料,教子无方!
谢谢您!我已经下定决心了,今天去ICA退学生证,不等8月了,这月底就回去,确实出来了才能体会到很多在家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的感受,会更加珍惜生活,原来平平淡淡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
有时很无奈,正确的选择是很纠结很困难需要勇气,反而继续错误很轻松,当你难受时正是决断时,一个看不到前途的路停止就是进步!:P
中二的孩子是回不去了。。。坚持吧
感同身受呀,也很茫然,但内心还是想给孩子试试,看她小六会考的情况.不行回国上初中
孩子在政府中学读中二,我们刚刚做出决定,回国
看了你们的帖子,心理说不出的感受。大家都不容易,父母都是为了孩子。我和先生结婚十年了,让我为了孩子离开先生,我肯定也是不舍的的,应该也不会这么做。
我们是拿了新加坡的Pr,也在犹豫是否带孩子过去上小学。。真的很纠结。。怕去了找不到比国内好的工作,没有生活来源,低人一等,心理总是很不好受的。
我看了帖子有点疑问,07年来,10年回去应该17年,而不是现在,不懂
多看看
前天我认识的一个妈妈和孩子才回国去,来时为了让孩子跟上新加坡小学的进度,孩子留了级,拖拖拉拉现在上小五,除了华文数学还好,英文科学都不行。现在回去上初一,我也不知道孩子跟得上不。所以呵,要三思而后行呵!稍有不慎就耽误了孩子!
我是2002年的pr,中间回国,07年孩子上小一又来了,现在孩子小六,拿了公民,放弃了国内有房有车舒适的工作,选择了新加坡,不知道对还是错,依旧纠结,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起我的父母难过,流泪,
这位姐妹,孩子的成长和出路,不只有一个上大学这条路,上帝给了他们生命,就会给他们生存的理由和技能,我在深圳,我不觉得孩子一定要上大学才有出息,有钱途,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不是每个孩子的智商和聪明,只能体现在学业上,现在的社会,需要各种人才,我觉得孩子有个好的 性格,和有颗向上的心,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社会,分工这么细了,总有适合他的那份工作和事业,主动和被动,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祝福你和孩子,,,
纠结啊
我们在计划去的路上,显然大家的想法有太多不同,所谓孟母三迁,希望的是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国内的空气污染严重,食品有安全的吗?就这俩点我们很坚决。至于夫妻情感,小别胜新婚,孩子也是如此,只要珍惜着就行。
只有经历才会懂得
楼上这么多姐妹的话我都没看完。但是我的观点是能走就走,能不来就不来。我孩子上了一年的幼稚园了,在新加坡,我很感激我自己在这里忍了一年,品尝了百般的滋味。孩子在学校很开心,就是回家不开心。合租条件不好,孩子又小,她一年来总念叨要回中国。我自己也觉得没着没的。到处受歧视,钱还不少花,学费年年涨。对中国人的政策越来越严格。新加坡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一点也不像低生育率的国家。最重要是,读书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那是个长久的计划与打算,你真的要做好准备与孩子两个人在新加坡的一间屋子(有可能还是隔房)与其它人一起共在一个屋檐下N多年,远离自己的父母,亲人,受着陪读妈妈的歧视。。。。。
在这一年里,我经常很渺茫,觉得前途未仆,不知自己在这里熬着是为了什么。
我马上要回国了,明年小一中国开学,回国上。
也有坚持不回去的。
也亲眼看见很多回去的朋友。
但坚持下来的,个中滋味与苦衷只有自己知道。也许是时间长了,习惯与麻木了这种苦。
能长期待在这开心得不得了的陪读妈妈我没见过一个。
至于空气和食物。你认为为了这两个其它的牺牲你可以做出的话。我也无话可说。
还有啊,一年32度的气候,我也是不喜欢的。形容一个地方气候好,都说四季分明对不?有春夏秋冬才是好的气候对不?一年了,热得我那个烦啊,真想立刻到寒带待会。
我当时犹豫不决时,报了这里的新加坡的政府小学,很不容易报上(因为外国人就给一天半的时间,新加坡人从8月到1月开学前可以报,外国人还要无条件的随时让位给新加坡人)。凌晨4点我起床去排队,还不是最早的,第一位,夜里10点就去了。我排在第7名,只要17人。来了近百人。这次报名,有几百个在新加坡的中国人都没报上。他们很多已经回国了,因为没有小学上,只能上私立的。第一天抽签,中国人严格的需要各种证件的原件,缺一个也不行,我就是第一天没有机会了,第二天按次序。
但是我在开学前一个月,决定放弃这个难得的学位了,因为如果我不走,那意味着接下来还不知道多少年要像我在这里待着的这一年一样,渺茫,抑郁(真的会得抑郁症啊),不堪设想啊。我想我没有那么强大。其实我是很能吃苦的人。但是只是身体上的,关于心理的这种没有年限的苦我没有勇气去接受。
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就和度假一样轻松。我认识一个陪读妈妈家里经济好到这边买公寓买车,老公每月只少飞一趟,母子也经常飞回去一年多N次,最后一年半一起回国了。每个人每个家庭条件不一样追求不一样,不知道孔母是不是也很爱搬家,但到新加坡就要有经常搬家的准备。
陪读也是围城啊!
是的,有点象围城。凡是过来的人都会觉得新加坡还是不错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教育,毕竟新加坡是一个发达的各个制度完善的国家。同中国相比,有很多很多好的地方。而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为之奋斗对象就是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我们都会尽自己所能的去创造条件给孩子一个好的道路。
为什么来新加坡,这个就是原因!不论你是因为憎恨中国不是那么和谐的生活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僵化或机械,万恶的,走独木桥的教育制度,这些都是达成上述目的借口。
孩子,我给你创造了一条具有良好条件的道路,路上有很好的交通信号灯,各种有效完善的交通规则,以及遵守这些规则的行人,车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在这条路上能走向哪儿是不确定的)。因为说实话,在新加坡,你除了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其它能帮到的真的不多,除非你是一个全职妈妈或了解新加坡教育。
作为陪读妈妈的你,除了自己,新加坡不会关注你们的权益,你们也不会有权益;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尽管大部分的地方同新加坡人的孩子待遇一样,但也会有些许的不同。这些不同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吗?
为了孩子,有人可以付出任何代价,不论是在中国还是新加坡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来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心理,我来这里,并待在这里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因为孩子在这里会有一个好的前途(相对于在中国来讲)。是的,也许,因为这只是一个期望,还不是真实的。
因为你要接受并做好这样的准备:
孩子成为一个非中国人(成为新加坡公民或都皮是中国的里面装的全是新加坡货,但却成不了新加坡公民) (一个完全接受新加坡教育的人, 不可能会对中国有认同感).
你的孩子会慢慢失去与中国亲人的联系, 因为从你开始已经慢慢淡化了.
而且,我的感觉: 孩子来新读书以女人在这方面要求的居多, 男士在这方面好象并不强求; 但女士在这方面或许会歇斯底里, 会为此放弃一切(包括婚姻). 有时候真不知道是不是值得的.
我是来新十年的陪读妈妈,我在6年前拿到新加坡PR,前面每一条回复我都认真的看过了,我的感觉是成功的陪读妈妈没有在这里留言的。这里的回复多数是赞成回去的,其实还是有很多早期的陪读妈妈在新加坡过的很不错的,当然,日子好了,她们不太来这里露面了,潜水了。 就我自己而言,我来新十年,还没有后悔过。看来我是幸运的,孩子的学习我从来不管,却高分进了南洋,老公也在陪读第5年放弃国内工作来新团聚,现在老公在赌场工作,我自己开了小店,感觉也不错,可能因为我来自一个小城市,早年下岗后带孩子来新,因为起点较低,要求也不高,早期来的时候物价学费都不高,所以就这样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过去了。 现在我只能说我更喜欢新加坡的生活,我逛商场时,不用侃价,不用担心质次价高,即使在普通超市,商品也来自全球,澳洲的牛奶,西班牙的橄榄油,美国的葡萄,日本的红薯,最重要的是不用担心父辈的无职无权而让孩子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
难得看到另一种声音,朴实又充满正能量,给到我们这些还没来的以信心,非常好
回家的感觉其实真好
感谢你的分享,祝愿马上德福,幸福安康,!:)
身边有几个和你差不多的,但她们还是觉得自己的家乡好。
坚持,是一种美德,放弃,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人各有志,我马上到坡,冷暖自知的生活即将开始,我表示,我一直对儿子说,没有退路,人往高处走,新加坡一定比中国好,我们去试试看,不做井底之蛙。这段经历就算失败告终,我们也不后悔。
我很享受每年九个月在新加坡,三个月在中国的生活。每当孩子放假,我们就回国,在哪就享受哪的生活。时间过的很快。
说得对,我们不止是母亲一个角色,没必要的牺牲换来的不会是幸福。感谢这位妈妈的帖子,让正在纠结中的我一下子清醒了。孩子的路还是要靠他自己去走,我们更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我们孩子也来了4年了。用冷暖自知来描述最为贴切。看了上面的帖子,许多人都是肺腑之言,有收获、有焦虑、有疑惑,也曾想过放弃。最终我们还在坚持着,快乐地坚持着。我觉得留学不仅仅改变了孩子的生活,应该也改变了我们全家的生活。能够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是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一天天自立。我觉得留学生活使孩子变得自信、面对今后的生活会更加从容。虽然孩子的留学经历起伏很大,但是孩子对今后生活是有明确目标的。这比国内同龄孩子要成熟自信很多,对自己今后生活的打算也比较靠谱。最重要的是孩子非常享受在坡的学习生活。而且我们看到孩子在一天天进步。我个人认为:孩子留学值得!对她的人生经历也非常有利。
我也很纠结
如果预算充足的话,还是去新接受教育比较好。
曾经工作在新加坡,有车有房子,因为读书又回来新加坡.不能全部体会陪读妈妈的全部,但目标接近,现在的世道不比以前,辛苦你们了.真正结果现在还看不到,相信等孩子们工作结婚了,才说能比较吧?
预算充足该去美西。
就我们来说,孩子还小,预算充足也不去美西。
估计高中后会去英国或者美国吧。还有10多年,慢慢选择。
如果5年后,国内雾霾、食品、教风有所改善的话,也有可能回国内
国内只会越来越糟, 怎么能改善啊。 像那个火车站,一枪毙命~~~
是的。我们出门也怕碰上李刚的孩子。惹不起,就只能躲了。
不怕有人去小学砍学生?
平平淡淡才是真!珍惜拥有的!祝福!
我们孩子考了两次AEIS没有通过,感觉现在政府对外国学生的名额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