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联合早报】
核能肯定是政府会考虑使用的可替代能源,但只有在确保核电厂的安全防范措施非常稳固后,我国才会在国内设立核电厂。 议员林伟杰医生(义顺集选区)昨天向气候变化跨部门委员会主席张志贤提出有关新加坡会如何使用可替代能源,其中就包括核能。 兼管总理公署属下的国家气候变化秘书处的副总理张志贤说:“核能是不能排除的可替代能源选择,但它目前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可能性。我想,只有当我们能确保核电厂是一个非常安全的设施之后,我们才会考虑在新加坡设立核电厂。” 张志贤坦言,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在使用可替代能源的选择并不多,而且它们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能源。 “我想,即使你把全岛都布满太阳能电池板,我们也不能产生足够的电能来自给自足。” 因此,张志贤强调,新加坡将会考虑所有可替代能源,以补充我国的电源。
若真建了核电站,房产价格是不是就控制住了?
不要的好吧。。。
新加坡这个地方又不地震,又靠海,资源又少,还有不少管辖的无人岛,建核电站是最好不过的了。
当然任何客观条件也会受到国民情绪的阻挠,何况是PAP要看选民脸色的今天。一提议建核电站,说不定立即就要被搞下台了。
日本地震核泄露以后,新加坡政府不是说不建了吗?
还是吓人啊,如果有个事故什么的,都完蛋了
建也是50年之后在建吧。得,真要建,回国报效朝廷了,太不安全了
中国的核电站那可是遍地开花啊。
啊,啊,啊!啊呀。
地大物博。
早都设计好了,部件都已经在印度制造了!一法国公司设计装配的!伤感~
得建 被逼的 就是出事了后果不堪设想
真要建吗?
看来房子白买了,还得走人
中国核电站再多也能找到不沾边儿的地方
新加坡只建一个就覆盖全国了
杞人忧天又来了。
话说那个大亚湾核电站,离香港51公里,差不多新加坡东西两头到中部的距离。也没见香港人鸡飞狗跳嘛。
”杞人忧天“?但若把头埋到沙子里,就高枕无忧了?“鸡飞狗跳”?当灾难来的时候,猪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香港,至少还有51公里,至于到香港的市中心,就更远了。你认为新加坡能建多远?你没见”香港人鸡飞狗跳“,香港人一样有反对意见。2010年大亚湾的事故,吓到了一大批人。日本的辐射,多久能解决,现在还不知道。如果发生日本这样的事故,是什么后果?别国不过是损失几百平方公里土地。新加坡能承受吗?
核事故的几率比你吃饭噎死都要小,成天担忧小概率的东西,不是杞人忧天是什么?
你的概率怎么算出来的?世界上有不到500个核电机组,出了事故的有几个?仅仅算上日本的几个出事故的,是多少了?
吃饭噎死的几率有那么高?你吃500顿饭,就噎死了?你一年要噎死几次了?
概率不是你理解的那么回事。。。拿500个样本做个P比较啊。
目前核事故损失的概率为, 安全性最好的核电站每运行100万年,才可能出现不高于3次堆芯熔化事故,而安全性最差的核电站每运行 1万年,就可能出现不高于3次的堆芯熔化事故。吃饭噎死的有多少我其实不知道,但 1 万年噎死3个人我想大概是有的。。。
”安全性最好的核电站每运行100万年,才可能出现不高于3次堆芯熔化事故,而安全性最差的核电站每运行 1万年,就可能出现不高于3次的堆芯熔化事故。“
这是想建造核电站的专家计算的,不是你眼睛看到的。我们现实看到的事故,就在面前,远胜过那些在理论上的计算。理想化的东西,其他的意外因素,都是不在计算范围内的。核电发展到现在才多少年,已经有了多少次事故?
“但 1 万年噎死3个人我想大概是有的。。”
但对于你自己来说,不吃饭能死,不出门坐车,你会生不如死,所以你选择了。但不建核电站,你能死?核电还远未到非建不可的地步。
对个人来说,你自己噎死,也不会影响很多人,但一旦极低的核电站事故,万一发生,影响到的,就是几百万人。代价完全不一样。
其实也不用担心. 理解政府建核电站是没办法的办法 能源危机严重啊
要么建核电站 要么把新山打下来 你选哪个?
核能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优势太明显,清洁,高效。是人类至今找到的替代能源中最靠谱的。对于什么都缺乏的新加坡来说真的是很合适。唯一的缺点就是一旦出事无可挽救。我觉得人类未来几十年在能源选择的方向一定是核能,怎样让核能更安全更可靠。然后对新加坡来说,就是要有backup plan。再填点海造点地?或者去哪买块地?
不是那么简单的2选1.
若能看到切实可行的备份,相信大部分都会同意的。
你要是非得提个“概率”这个字眼,那就先麻烦你去看看什么是概率,别挂着个名词但驴头马嘴的去用它。
按照你的意思,你应该换个说法,譬如第2段那样,那倒是可以拿来一辩。
核电站确实,在目前来看,不是必需的事,能源还够用,至少在你这一代。但对新加坡这个毫无能源资源的国家来说,所谓够用,那是要不断花钱购买的,成本逐年提高,最终得算在老百姓头上。而自己建核电站,在能源上至少就会少受制于人。
其次,拿什么一旦出事了就完蛋了的理论去反对,是最没脑子的。开车会死人,你开车吗?不开去坐车?坐车也会车祸死,不坐,你走路,走路也会被撞死,那你就不出门了就呆在家里,万一那房子倒了怎么办?…… 做什么事都有万一,为何对核电站耿耿于怀?前两年厦门那个傻B院士鼓惑 PX 的危害性,无知老百姓就跟在屁股后面瞎起哄。
备份很容易,用每年用核电省下来的钱去澳洲买块地(租也行),出事了都搬过去。
跟你说过了,你一个吃饭噎死,或者出车祸,又能怎么样?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但新加坡还有几百万.
很多国家规定政要禁止同乘一架飞机,很多国际型公司也有类似的规定,是什么原因?
核电发展到现在50年,一个核电站的寿命40年左右,目前全世界不到500个核电机组左右,出过大大小小的事故,仅仅算上需要人口迁移的数量,就不难算出 一个核电站从建造,到关闭,出事故的几率有多大了吧?
请自以为超越了愚蠢的普通民众的不普通人, 你可否人头人嘴的给出一个数字呢?
你算一下你此生电费有多少,全算上有多少,能否够买,还得考虑是否别人肯卖.
可不可以不要建吗? 如果真的要建也请建在乌敏岛好了,可行吗?
粗略算一下大概一年至少好几个billion SGD。还不算工业的。
可行不可行先不提,但如果拿去找保险公司给核泄漏投保应该也要不了这么多。
首先,概率是什么?跟你说了,500个样本太少,不足以产生概率,要算核电站事故的概率,不能用500座核电站有几座发生过事故来算,应该算每座核电站自身的概率,它的反应堆建筑质量,设定温度下芯熔化的速度,建筑材料的消耗,所在地区近百年的自然灾害的频率,等等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采用的核技术,别听到个核电站就吓得魂不附体,现在的核技术加上新加坡的自然条件,出事故的几率要比你出交通事故小得多。
当然还是有个几率的问题,这就是你特别看重的东西。我觉得你思维方式忒奇怪,非得说自己一个就算了,核电站是害大家。按照你的逻辑,政府大建高楼,“万一”塌了,害了大家,所以高楼是不对的;政府建马路允许车行驶,“万一”交通事故了,害了大家,所以都不许开车;飞机一掉百多人歇菜,所以航空公司得全关门。一个国家每天交通事故的次数多到你数不清,身边的日常事都顾不过来,还去操心不着边际的核事故,不是杞人忧天是什么?
首先,概率是什么?跟你说了,500个样本太少,不足以产生概率,要算核电站事故的概率,不能用500座核电站有几座发生过事故来算,应该算每座核电站自身的概率,它的反应堆建筑质量,设定温度下芯熔化的速度,建筑材料的消耗,所在地区近百年的自然灾害的频率,等等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采用的核技术,别听到个核电站就吓得魂不附体,现在的核技术加上新加坡的自然条件,出事故的几率要比你出交通事故小得多。
那么我们看到的事实,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就是千年一遇的奇迹对吗?
当然还是有个几率的问题,这就是你特别看重的东西。我觉得你思维方式忒奇怪,非得说自己一个就算了,核电站是害大家。按照你的逻辑,政府大建高楼,“万一”塌了,害了大家,所以高楼是不对的;政府建马路允许车行驶,“万一”交通事故了,害了大家,所以都不许开车;飞机一掉百多人歇菜,所以航空公司得全关门。一个国家每天交通事故的次数多到你数不清,身边的日常事都顾不过来,还去操心不着边际的核事故,不是杞人忧天是什么?
说对了,涉及到越多人的利益,安全质量保准就更高,比如高楼,30层有30层的的标准,一个2层的公寓,有自己的安全标准.这就是因为涉及到的危害问题.交通事故那么多,只涉及到发生事故的个体,同样,根据交通事故的危害,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在那里,比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的要求,校车,因为涉及更多人和未成年人,就有更高的标准.核事故关系到几百万人,这就是区别.这就是要求核电站有更高的标准.你把这些的安全水平放在一个层次上考量,不是麻木不仁是什么?
当你住在福岛的时候,你就知道是不是杞人忧天了.另外,那些事故的归根原因,不是天灾,是人祸.不用忧天,只要忧那些未考虑周全和盲从的人.
粗略算一下大概一年至少好几个billion SGD。还不算工业的
那麻烦你再计算一下,新加坡目前所有地产的总值吧.算算那些工厂搬迁的费用,要省到哪个世纪才够迁的.另外,核电可不是免费的,成本还在哪里,不过比其他电的成本低,但低的也很有限.
“可行不可行先不提,但如果拿去找保险公司给核泄漏投保应该也要不了这么多。”
需要多大的保险公司能担负起这样的保值,需要多少保费才肯保?真的出问题了,这些保险公司都得跨了.
搬迁费不就是保险费里出的吗?当然前提是能上保。但如果我要是保险公司我就保,出事几率那么低,不出事我每年几个billion纯利润,出事了我就宣布破产呗。
然后新加坡政府还可以大肆购买该保险公司的CDS,因为每年几个billion的纯利,该公司破产概率极低,CDS肯定也不贵。要是破产了,就把整个全球的金融都拉下水。这多好,一颗核电站把全世界绑架,反正人都是要死的,要死一起死,有什么大不了。
照你的逻辑,911过后,所有高层建筑都必须拆了。。。
别把概率当事后诸葛亮来做报表。
算算高楼的数量和被飞机撞毁的高楼数量,实在是微不足道.这个几率不是更低?
另外,的确有几个城市的高楼的计划,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因此搁浅了.事情两面看,可以说”事后诸葛”,也可以说”吃一堑长一智”.
其实楼主也不用在这儿抱怨,真要是害怕那东西,干脆挪窝不就得了。去泥泊耳吧,那里最干净了。
没特别说飞机啊,高楼出事死那么多人,当初盖楼时算的概率肯定没料到的,既然发生了,按照你的逻辑,以后盖楼那就必须把这个事例考虑进去罗。
日本核电站当初建造时肯定也没算到那次大海啸、你又何必把这个拿来当什么概率。
辩论到后来,就变成了人身攻击?
从你最早的”杞人忧天,起飞狗跳,比你吃饭噎死都要小,驴头马嘴,走路也会被撞死,”这些话 ,到最后到劝别人去”泥泊耳 “,
你是来展示你的语言天赋,还是你的教育素养呢?
日本核电站当初建造时肯定也没算到那次大海啸、你又何必把这个拿来当什么概率
统计得出的数字和数学模型计算出的数字,你偏要说前者的不算是概率,后者才是?
后者的数学模型,未能考虑到的因素,将极大的改变计算的最后结果.对于日本,他们未能考虑到海啸,那么新加坡还有什么未能考虑到的?你认为你都考虑周全了?
人身攻击?老子用手机打字累都累死,你就别对错别字太敏感了,凑合着看吧。
我就对你乱七八糟的逻辑感到好笑,没别的意识。
然后楼主又说,为什么政要不能都坐一架飞机之类的,这就正好说明了飞机事故的概率虽然也小,但还是有的,但还是不得不做的,但可以采取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没人因为飞机事故而不坐飞机,相反人一直在不断改进飞行安全。核电站也是如此,它有风险,但是考虑到能源环境等诸多因素,这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核技术也一直在发展,你要说应该采取严格的措施防止核事故,没人会反对;但你一边坐飞机旅行一边拿核事故概率来说事,那你的逻辑就真的是乱七八糟前后矛盾
从你这段话,你根本就不理解,“为什么政要不能都坐一架飞机这类问题。”
但我想你也许会理解:为什么投资者可以承受很多投资风险,但大部分投资者不愿意承受哪怕1%,却要损失全部资产的风险。比如,你绝对不会看涨一支股票,就压上全部资产,哪怕你非常看好。
因为,有的失败哪怕失败率再高,可以卷土重来,有的失败,如果一旦发生,就再无机会。这才是区别。你用来回复我的这段话,真是不知所云。
你才整个儿一不知所云啦,我在就事论事的说核电站的事,你在一边东拉西扯的说什么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你说的那些放在任何一件事上都可以,跟核电站有个毛关系???
如果事先不知道当地又发生10级地震的可能就开始建房子,那就是人祸了。可是问题是样本太少了你很难知道发生大地震的概率,所以你归类为天灾。核电站也一样,如果这些风险都控制得好,那就不会有人祸,只有不可控的天灾才可能引发灾难。
还有,即使新加坡不建核电站,应该也阻止不了别的国家建。如果真到能源枯竭那一天,说不定马来就会在你旁边建核电站,你也拿它没办法。
你才整个儿一不知所云啦,我在就事论事的说核电站的事,你在一边东拉西扯的说什么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你说的那些放在任何一件事上都可以,跟核电站有个毛关系???
1.如果举例子,是东拉西扯,最先东拉西扯的不是你? ”吃饭噎死,开车撞死,高楼死人“,你已经扯了很多了。
2.投资者的风险,和你说的那些一样,是个例子。它说明,普遍的风险控制是准则是,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道理和核电站一样。这就是你要理解的”毛关系“。
如果事先不知道当地又发生10级地震的可能就开始建房子,那就是人祸了。可是问题是样本太少了你很难知道发生大地震的概率,所以你归类为天灾。1.人类已经有了很多统计数据。所以,建造某种程度的高楼,就需要某种程度的抗震等级,是有道理的。造出不达标的房子,就是人祸。
核电站也一样,如果这些风险都控制得好,那就不会有人祸,只有不可控的天灾才可能引发灾难。
2.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专家可以告诉你很成熟,可控制。但我们看到现实。现实案例告诉我们,很多风险没有被意识到,导致了很多不可控的事情。自然和这些事故,无时无刻都在教训我们,我们对于技术过于自信了,其实忽略了很多东西。
还有,即使新加坡不建核电站,应该也阻止不了别的国家建。如果真到能源枯竭那一天,说不定马来就会在你旁边建核电站,你也拿它没办法。
3.我认为中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应该建,并且要投入更多资金去研发,提升核技术,从核裂变到核聚变,如果都能掌握,建造到安全地区,并通过常温超导传输,把电力输送出来,这些是发展方向。但对新加坡,就目前来看,还不够成熟。
别的国家,99%成熟的技术可能就可以用,但对新加坡,可能要99.99%才能用.这2个数字是臆想,没实际意义,不过是讲,各自能承担的风险不同。
至于你说别国要到新加坡附近来建造,总要考虑外交关系,即便建造,至少有一定距离。和建造到自己国土还是区别甚大。
我那可不是东拉西扯,那是专替你举的例子,我发现你对概率的理解能力太差,怎么说都不明白,老是以为买彩票500次中3次,那中奖的概率就很高了。。。可能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比较容易让你明白,可惜,把你另外一根敏感的神经给触到了。
而且,你到现在都本着“一旦出事就全部完蛋”来反对核电站,全然不顾现在的核技术可以让这种出事的几率变得极小,小过吃饭噎死的几率(对不起我又举这个例子了),什么”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本身就是参与计算事故概率的一部分,不是让你单独提出来说的。
我也会把帖子弄得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
马来如果在新山造核电站,可能还不如新加坡自己建在海岛上远。
另外福岛是按七级地震设计的,结果地震九级。说明统计数据还是不足。人类有文字记载不过三千年,这其中大地震屈指可数,小地震即使发生了也未必被记录下来,何况地震频发的小日本都吃了大亏,就别提什么统计数据了。
你理解了回帖加颜色的意义,很厉害。我服了,你赢了。
核电站的事情已经争吵过几次,还要继续啊。没事,争吵有人气
不会吧,一旦出问题,岂不是全国就覆灭了。
大姐,你看了6页的帖子,还在问“一旦出问题”?
商机无限啊。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无人区深挖废料存放区,可以出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