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网友,根据以往松松紧紧松松的规律,现在快到松松的适合了。最迟明年,以便为2016年的大选铺路。
关键还得看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景和预期,如果年底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欧债危机缓解,石油价格稳定了,新加坡有了良好的2013经济展望,自然移民配额就会增加,不然目前的紧缩状况不会放开。最近国会还在讨论限制新移民配额在30000以下呢。
松极必紧,紧极必松。这算什么规律。
其实,反对党一个代表在国会上提出“最好新移民人数控制在3万左右。”
其实,李爷爷去年就表态在2万5左右,反对党跟在野党是一致的嘛。
政策短期内不是有太大松动,新加坡的基础建设根本无法跟上过大数量的移民和极速增加的在新的外籍人士。新加坡肯定还是需要不断引进外来人才的,但是数量和规模一定会在可控范围之内。
人数只会越来越少,准证配额今年7月还会降低,再加上4月新推出的LTVPP,政策短期内应该不会放松
这话实在。
“2004年的时候经济不稳定,基础建设停滞了,才造成这几年的拥挤。”, –如果移民引进的速度都保持在04年的水平,那么恐怕基础建设还是能够跟上的。
“新推出的LTVPP 就是一个信号,平均每年有6-8千新加坡公民和外籍人士注册结婚。变相的扩大新移民。”–新准证的推出恰恰是可以缓解向这个特定人群输送大量PR的压力,因为其中很多配偶并不具备高技能的劳动能力,新准证的福利接近PR,既能让本地居民配偶生活下去,减少抱怨,又能适当减少PR配额。如果政府需要扩大移民,只要多批公民和PR就好,何必多此一举。
“只是个假像,就像商人要摆出缺货的样子,时机到了就有货了。”–PR名额一向是有货的,每年至少也有1-2万人被批准,武断的认为政府要放宽政策,不知道楼主的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