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中国房地产形势不容乐观,怎么选择海外投资?

温家宝一句“房价远远未到合理价位”,中国房地产后势不容乐观,希望别跌太多就OK。
新加坡的私宅已是历史高位,ZF降温政策频频,风险很大了。
商业房产还有没有上升空间,怎么挑选有投资价值的,水很深,请高手多多指点啊,谢谢!

还有,据说美国的房产很多还在下跌,现在是否可以去抄底?美国如此之大,怎么选择呢?


无可奉告


这么神秘


老实讲一句,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应该希望中国房价崩溃,跌得越低越好。
  为何呢?因为房价越低对民生就越有利,我们应该希望屋子便宜同胞们能都买得到房子、都有自己的地方住。
  所以在下是认为,房地产从经济和社会角度是损人利己的投资产品(希望投资房地产的人别丢臭鸡蛋),因为房价、租金越高对民生的影响就负面,同时当大笔资金被吸进高房价黑洞中,一个社会的消费力会被房价架空,造成严重的经济畸形发展与社会失衡。

  所以说,要投资房地产,别在国内投资也请放我们新加坡人民一马别来新加坡投资房地产,毕竟新加坡大部分国民也是华人,咱们是一家人。
  要投资房地产,去欧美国家投资、去澳洲投资会比较好,要损人利己的话,去损别人总比损自己人好得多吧?XD
  基本上,美国的房地产,目前还有下滑空间,但一旦下滑到了某个程度,是会回升的,所以可以观察价格。
  欧洲呢?基本上有不错的机遇,只是要明白不同国家的行情,一般来说英德法的潜力比较好。
  而澳洲也有很好的机会,这几年他们不少地产都在升值。


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复杂的经济局面也是如此,房地产崩盘往往就到了现在的希腊这样了,老百姓日子哪里会好过?还不如房价高的时候经济热至少建筑工人劳动力们还有口饭吃。所以只能调整,打压,抑制畸形发展,让价格回归理性保证民生。
要投资房地产,去欧美国家投资、去澳洲投资会比较好,要损人利己的话,去损别人总比损自己人好得多吧?XD——–连上涨空间都看不到怎么损别人啊
  基本上,美国的房地产,目前还有下滑空间,但一旦下滑到了某个程度,是会回升的,所以可以观察价格。——毕竟远程操控难度大,语言,政策不了解,打理不方便,地点这么重要的东西不熟悉环境和发展动向很难研究得准  
欧洲呢?基本上有不错的机遇,只是要明白不同国家的行情,一般来说英德法的潜力比较好。————–操作难度跟美国一样,还在眼下欧债的漩涡里谁敢往里跳?至少美国现在还有温和复苏的苗头。
  而澳洲也有很好的机会,这几年他们不少地产都在升值。———-这个确实是,但远程操作难度一样,现在政策限制二手房只能卖给本国人,购买力多么的少啊,转售难度大。而且利息太高,汇率不稳定。。。。

对大部分投资海外房产的中国人来说,新加坡读书工作门槛还是低许多,而且越来越中国化,语言通,治安好,发展还算快,政府有力,地小人多,周边竞争小,国际化程度高,高素质外来人口多,区域投资中心,加上来去方便资讯透明。。。。放眼看去唯一能相比的就是香港,但是房价太高,竞争太激烈,环境还不如这里。其次是台湾,但是经济不行。


房地產崩了,是会造成经济调整和洗牌,对民生是好的。
  房子便宜,人民就会在买了房子后依然有闲钱,有了房子又有闲钱,就会消费和进行投资,如此一来经济就会被刺激、发展。
  希腊的问题,在于之前的过度福利造成国库空虚,和房价是无关的。
  我们必需明白,房价高造成的经济热只是假象,是不真实无法真正给予人民利益的,只利了开发商罢了。
  只有降低房价,保证人有屋子住有闲钱消费,经济方能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成长。
  另外,房价崩的同时,商业建筑的租金也会往往受影响一起崩,如此一来,企业的租金负担就会减轻,存货、零售、办公等成本会降低,这样企业就能更有活力蓬勃发展。
  房地产的价格高,除了对建筑业有好处外,基本对其他所有各行各业及所以一般民众全都是负担,所以只有房价低的经济方有活力。
  这也就是为何总理要为房价降温,这点他是明白人,房价过高谁日子都难过。
  这也就是为何在下奉劝一句,投资房地产,别在自己住的地方投资,别在自己民族的地盘投资。
  房价越高,对民生影响只会越负面,对经济的表面推动也只是提高了数字经济然对实体经济而言影响也是负面的。

  就欧美房地产来说,危机就是最好的投资时机,只是欧洲的谷底未至而美国也是不断在谷底徘徊。


房价暴涨和崩溃,对经济都不好,最终苦得还是咱老百姓,巨贪巨富日子照旧滋润着呢。
所以,过高或过低的房价都有问题,我们要的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的稳健的合理的价格。
对于影帝,向来很鄙视。十年任期房价涨十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多少年的民怨民愤,多少次的控制良机,虚晃几招就蒙混过去,也就是唬哢咱小老百姓。临了,下台想落个好名声,开始想到民祉民福,开始摸着良心说话,房价已经在天上,早干吗去了,整整十年哪!
欧美楼市成熟,新加坡房地产政府控制有序,都按巿场经济规律发展,新来的能买得起,老业主也能有合理的租金收入和升值空间,只要价格与价值能伴随着经济和收入稳步上升,对所有相关方都是有利的,多赢才是和谐社会嘛。


谁说炎黄子孙应该希望中国房价崩溃,跌的越低越好?
如果都这样,那那些买了房子的人怎么办?辛苦攒的首付贴进去不说,剩下的房子还是负资产。
房价应该是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不是越低越好。
再说了,现在物价上涨那么多,人工成本也上升那么多,还一个劲的要房价越低越好,不现实嘛。
我们要阻止的是房价过快过多的上涨,而不是不上涨。


新加坡人害怕了


买房全世界都一样的,就是一线城市的最繁华的地段,就是跌了,套住起来也最快,租金也高。那些山旮旯的便宜货很难翻转


呵呵,房子基本上只要是用来居住而不是出租的,那无论是负资产还是正资产,都没分别。
房子是住的,贷款基本上就是一笔开销,因为自己要住总不能将之转换成金钱。
那些有本事出租的,就可以算是在投资房地产了。
把自己居住的屋子看成资产而希望其升值,是被白癡经济学家唬了,自己住的房子价格在怎高自己也是捞不多钱的。
而出租房子,要么是投资者投资就应该承担风险;要么是自己住的房子出自一、两间,这不是很不方便?

对比工资来看,无论是新加坡还是中国的房价都该大摔崩溃,因为和工资对比,高得太离谱。
比如说新加坡,工资水平远在欧美国家之下,但房价上一间政府组屋比欧美澳一栋独立式洋房还贵,甚麽道理?
中国的房价呢?相信大家远比在下还清楚。
一个国家理想的房价,最便宜的屋子应该在最低工资者5年的工资以下,而平均房价应该是平均工资者5年的工资以下。3年左右最理想。
否则就是不合理的房价,是严重危害国民生计并套死资金威胁经济正常健康发展造成低消费的经济失衡。
关于房价和工资问题,在下推荐刘植荣的《85%的人应该涨工资》,这本书非常客观理性的说出了许多事实和道理。


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人口众多,土地又是不可再生稀缺资源,怎么能和一个大国的均价相比,应该和纽约、伦敦、悉尼比较才靠谱。
再考虑华人与生俱来的对房产的偏爱,怎么能用所谓的理想房价一概而论。

一个国家理想的房价,最便宜的屋子应该在最低工资者5年的工资以下,而平均房价应该是平均工资者5年的工资以下。3年左右最理想。
—— 太乌托邦了,中国在商品房刚出现,压根无人问津的80年代,起码是十多倍了。


对大部分投资海外房产的中国人来说,新加坡读书工作门槛还是低许多,而且越来越中国化,语言通,治安好,发展还算快,政府有力,地小人多,周边竞争小,国际化程度高,高素质外来人口多,区域投资中心,加上来去方便资讯透明。。。。
呵呵,就是考虑到新加坡有这么些优势,过几年会让孩子过来念书,希望能成长为国际人。中国的房子空关着(自己住过精装修舍不得出租),不如换到这里的资产,也许还能升点值。因为私宅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不晓得商业地产是否还有空间?

基本上,美国的房地产,目前还有下滑空间,但一旦下滑到了某个程度,是会回升的,所以可以观察价格。——毕竟远程操控难度大,语言,政策不了解,打理不方便,地点这么重要的东西不熟悉环境和发展动向很难研究得准
同感,美国的文化与政策差异太大,国家大各区域差别也大,坑很多,跨洋异地置业风险忒大,不敢贸然出手。先到朋友住的地方考察考察。


中国人的思维来谈新加坡的房价


虽然新加坡有许多优势,不过我还是不鼓励盲目的投资和移民,LZ要多方考虑慎重,这边的房产市场很不明朗,商业地产对外国投资者水更深些,要求技术更高,波动大,数据透明度低,我在这里这么久了解一圈还是没有入手。
其实我倒是觉得国内很吸引我们,机会很多,生机勃勃的。


暂不考虑移民,在国内还有喜欢的工作。新加坡是小孩成长的很好跳板,以后任她们全世界发展,我们就到处住住玩玩。
国内商品房目前下跌压力很大,新盘有真降三四成的,也有的搞噱头的。三月份刚需是被激发出来了,哪里便宜就往哪去。这应该也是政府希望的,由刚需驱动市场调整、维持稳定,然后逐步提高收入,缩小价格收入比。
商业地产号称还在上升,但国内地大盘多,要选对好的着实不易,需要眼光和运气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