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房屋市场,心生众多疑问。不知达人们新手们是否考虑过以下这些问题:
最近新的楼盘卖得很热,为什么新推出的热转售的静?还可能热多久?
会不会传热给现房市场?
最近一两个礼拜现房的热度增加还是退烧?
三年以后的新房与旧房的涨跌情况会一致还是背离?
三年以后的利息会怎样?
现在的房价已经在十字路口,或下滑一档或又上一个台阶,敢主动赌一把吗(买卖都是主动赌,观望也是赌--被动赌)?
政府可能会出台新的降温措施?
买新楼盘怎样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如果三年以后新楼盘建好。那么:是搬进去自住还是出租?
那时的租金会往上涨还是跌?
只要一出租,无论租期多久新房都变成了二手房,卖二手房容易还是top的时候卖容易?
top的时候卖的话还可能得交有4%的卖家税,划算吗?
不买新楼盘的原因是什么?
不买二手房的原因又是什么?
房价十字路口的问题,其实从去年中开始就一直像悬在头上的箭,不是什么时候的问题,而是对于要买房的人来说感受更“十字路口”。
一月份的时候曾经说过,我看的几个量价敏感的楼盘怎样转向这几个月是关键,结果就是130万以内的,即使同样是市区小户型,尺价1500和以下的,量稍微回升,价稳微升。平均尺价2000或以上的价微跌量持平。
总体房价的话,除非再来猛烈新政打压,或者股市重回2700甚至以下,否则要房价跌5%以上都比较难。仍然是去年的看法,房市大概就这样了。1年半内要买屋子的大可以不必太纠结,租金也有那么多。更多的别寄期望于大势了,在你心仪的地区或者楼盘蹲点抢笋货比较实际。
不说多空二派,在更大的通胀形势没有转为通缩的情况下,又没有太大的影响经济事件,在新加坡,下一步该动脑筋的大概就是那些比较有米的同学要入手中高档楼盘,D9,10,11的,啥时候该抄底。
那些动则喊话跌个百分之二,三十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乌节路的还understand,那在全球市场都是高档物业起落自然大,但大众公寓跌个30%要老百姓的半条命啊,自己不买房吧?看看这几年本地人入手私宅的比例多了去了。。。。去年12月着实让盼跌的大家伙大大的心理安慰了一把,曾经史无前例的整版面的空空声啊。我好奇有没有人一边空空空一边转头去抢房的。
话说为啥新房卖得火?除了利息低闲钱多,还有层实在的考虑因素:A 目前经济不好不坏。B房价没有大的涨幅,都被政策压着。 C 前景:虽然慢一点但经济大致在趋好 D 一旦更多利好刺激了更多的限制政策,how? 所以许多人选择现在入场新私宅,很可能只是在价格能接受,未飙升的时候,迟早得买,现在趁“自己还可以买”而入手,加上新楼盘标地贵,总觉得买一手的划算没有被别人赚钱,风险也许比二手楼小,毕竟前几年卖出的时候都是低价,房价跌起来它们下滑的空间可能稍微多一些。
其实大家习惯了06—10大起大落么?也许现在就是进入平平起平平落的年代呢?真要等大跌的,看看5 年内有没有一个时期让这几年入手的买家到时候缺乏持守力抛售的。前提是到时候你还敢买,有钱买。比如想象眼下中国的房市,你打算啥时候进场么?
如果说前几年价格飙太快,虚高了,从去年9月开始到现在,也许到未来半年,就是把这发面馒头捏扎实的时候,价格实成了,大家接受了,就不觉得高了,买的人越多,跌下来越难。
买的人越多,跌下来越难???? sure??????
未来是不可预知的,
我只想说,现在买的人要小心了。
你认为还可以等一段日子? 房价会下跌?
同事刚跟我分享她买二手公寓的感想:“价格比去年长了好多,而且看中的房子犹豫一下,就被别人抢了”。她刚在这个周末搞定了房子。“都带着支票本去的。连2ND VIEW的机会都没有。”
我不知道二手公寓市场原来也这么热了。看来是有出台新调控政策的可能。
大胆做个猜想:如果政府规定买私人房产必须卖掉组屋,将会同时打击组屋/私宅。但政府会这么做吗?
知道的人哪里会有空在这里发言,都去环游世界享受人生去了,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人知道的话。
我认为房价现在开始要降了,到2014~2015至少要降10%~15%同比现在,
虽然我很不希望这样!因为我到2015要卖房,可是我的预测的结果是这样。。。。:'(
真希望我预算得不准!!!:Q
你如何断定呢?~!!
上点数据看看。。
从哪里来的10%-15%。。
如果对自己的预测有信心,建议现在就卖掉(亏assd最多16%),把钱拿去高额定存,到2015年再买回。如何?所谓壮士断臂!
我到反过来,期房现房现在看涨(直到2014年底),很多“后知后觉”的 开始入场了,等他们也买好房子了,房子就不知道要卖给谁了.
所以 中长期2手房市场(3-6年后)比2014年跌10% 左右.
2手房市场定义就是第二任屋主,不管房子又没有住过人.
所以1-2年前买了房子的,现在安心存子弹吧,2015-2016 可以考虑再次入场了.
我另BTO了榜鹅,2015年才能建好,现在卖掉这个旧房子,我们一家七八口没地方住,租整套又贵,租个三年都要好几万,而且还是住别人的房子,较不舒服。。
所以纠结啊。。。。
把自己唯一的住房卖掉然后去租房是不明智的。
如果对比上2次 (97/98, 05/06) 房市暴跌的周期和征兆,2015 差不多又到周期了
当然,信不信由你。
房市暴跌2015, 我是不愿意相信的。。。:(
当一个社会的中产把资金过多地投向房地产,希望借此保值,增值,养老,把物产租给别人养自己时,那么这个社会就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时代。因为来自太多的利益方(地产商,银行,买方,卖方,政府,中介等等)把太多的希望建立在房地产上。
人人都想去做房东,让别人去工作,去拼命赚钱,之后通过租赁方式把赚来的财富分一些付给自己,自己就不劳而获,那么这里的人人就可以不用像租客那样工作了,或者感觉有了“保障”。当人人的房产的数量不断增大时,买单的人数跟不上,供大于求,怎么办?反正现在人人还觉得那个时候还很远,都自认为自己的房产总有人租,有人给钱,有人给养着,租不出去是那些倒霉的别人的事。
当碧山的椅子楼建好,要多少租金才能保本?2百多万的房子,每月5千?6千?那些租客在哪里?
当这个小岛变成一个大公寓,一个大旅店,每个人都等着外来人来付房租,以单一的方式,依赖房产来度日,自己不用再去吃苦,去创造,去工作了。
同意,如果没有重大事件,根本不会有太多变化,应该是横摆
我以前说过:根本无际可循!经济学家的预测也无方向
那个时候,欧债危机还未全部爆发,现在,大家已经不管了,伊朗估计也搞不起来,中国再出几个妖蛾子也乱不起来,
偶就是梦想不劳而获的银之一
被批判了
不建议租房,不确定因素很多。稳稳当当等BTO, 怎样都是赚的,何必因小失大。这3年的生活质量更重要。
+1 就看政府调控和经济发展状态之间如何博弈如何平衡。
引用: juan8166 可是我查了,2014~2015 有几万间的BTO建好,二手市场的组屋无人消化,而且应该也是有很多人像我这样卖旧屋住新屋,都等着卖,房源多了,价格就不好
我前面也就是讲这两年,2014年的事儿,不定因素太多了,蝴蝶效应也不知道会不会。。。而且很多人预测地球就快。。。
BTO建好以后,组屋市场当然受冲击,这是必然的。多大,我也说不上,应该算是回归正常。目前的大多是第一次购房者,他们没房子可卖。
几万间不算多,全是给前几年的欠债还钱。当年房价大跌,就是因为所有定BTO的人全部不要了,现在不可能发生了吧?
现在BTO那么热闹,是2手高位和赚钱效应的结果。
几年前,真的就是7-8年前,多近啊! 新房没人要的时候,那时候就没人结婚,没人需要新房吗?
半年之内GOV会出下一个cooling measure来降温,大家拭目以待。
躺着中枪了,呵呵。有些人就像机关枪扫射,扫倒一大片。
收租子正常。资本是逐利的,人是趋利避祸的,因此有钱不想办法收租子干吗?炒股票肯定的。就如过去的土财主难道会每天在家里把玩银子,不剥削杨白劳?所以,质疑的观点是偏颇的。
有钱人的钱哪里来的?不偷不抢的。有钱人也不是只会收租子,不都有正业继续赚更多的银子?不用担心的啦
现在房价的上涨,部分原因其实就是银子多的表现。8年房价上涨了80%多,平均收入也增加了,50%多(能把房子炒上去的绝对超过50%)。这就说明了问题:票子。这是基本面。收入增加少于50%的就只能痛苦,不过政府给很多补贴
人生没有公平,能做的只有加倍努力。不管有钱没钱
你认为是怎样的措施呢?是不是首期方面的?
我觉得不会。已经略微下降了,失去了动力。除非再上涨,
引用: 几年前,真的就是7-8年前,多近啊! 新房没人要的时候,那时候就没人结婚,没人需要新房吗?
不是没有人要,而是十年前开始盖的房子,几万人突然都放弃了,那么多房子,再多人结婚也够。当时连PR都可以买新房子。
政府被这搞怕了,后来再也不盖房子了,所谓矫枉过正,而新加坡经济一个台阶上一个台阶,全凑一起了。所以我说现在的房价是在为过去还债。当然,经济层面也确实太好了
突然都放弃了, 刚需消失了吗? 不是,是赚钱效应消失了,就放弃了。
关于HDB
有了几年前的不得不把jurong900多号的部分房子改成老人公寓的惨痛教训,HDB不大可能犯同样的错误。有BTO的机制,HDB即使供过于求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暴剩是不可能再发生的。小的过剩,暂停bto一段时间就好了。
关于公寓
几套新的措施出台,对胆大的人来说,或许是机会。
新措施限制打击要进场的人,使进场的人更谨慎,那么这些谨慎进场的人的持有能力更强了,被迫抛售的可能性降低了。再说,敢买第二套的人,贷款60%,已经比贷款80%时的持守能力大得多了,即使租金降一个档次,利息有所回升,仍然可以或接近可以收支平衡,即有能力继续抱住不放,不会造成被拍卖的程度。那些胆小的人,认为房价会跌继续观望的刚需者,现在不进场,都在等2014,2015年的暴跌。到2014年时,被认为会出手或被逼抛售的人(能有多少?)的负隅顽抗,和那些熬到2014,2015年的刚需者的望眼欲穿就会形成很有趣的局面。这一局面对谁有利,谁的耐力强?
1.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有钱人,而且华人有钱人也在越来越多。
2. 新加坡是亚洲最适合居住的国家
光这两个条件,新加坡的房产就跨不了,政府如果感觉调控过了,把门开一条缝钱就满进来了。
当时政府估计经济会持久向好一段时间,人们需要改善居住空间,小房子换大的,旧的换新的。。。。要把没人要的小三房jumbo。。。。。。
那些新盖的房子更是很少有三房的!!没想到,1999年左右突然出现经济危机,经济下滑,原来的估计全乱了套。原来签了要买房的很多人跑了-因为跑路几乎没有代价!!jurong的空房等买主,等了很多年。。。。。。。
呜呜。。。。地铁来了,。。。移民蜂拥而至。。。。另一景观出现了。。。 thanks to Mr.M。。
哈哈ICA MOM和HDB的系统得联线了.
夜观星象所得,应该会涨,拭目以待。
我猜是首付,最坏的就是限制。
恩,二手推动了一手。 不过目前看来,门是还在关紧中。。
限制?PR不能卖?还是?
有降温措施了,还会涨吗?不是矛盾?是升温还是降温?==
哪里是那么简单?
当时的情况,是发生大的事情了。
1,亚洲金融危机
2,房产过剩(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
3,放弃预定组屋是没有任何代价的。当时的政府是纯真的可爱!没想到自己服务的老百姓把自己涮了!
4,实力有限。这个是最重要的。在绝对实力面前,什么都是假的!
当年的新加坡实力是有的!绝对没问题。现在的实力,绝对比那个时候强太多了。
外围,当年,很多国家实际上破产了(包括对新加坡影响最大的印尼),马来西亚倒退了20年以上(到现在也没恢复)。这就是实力问题。现在他们的身子骨比那时候强多了。再加上当年中国力扛香港、护住新加坡,现在的影响力也比那时候大多了。
整体上来说,亚洲的实力比那个时候强多了。所以,经济学家是预测不出来的,这时候需要社会学了,或夜观天象,哈哈
天机不可泄漏!说了就不灵了–得道真传
嗯, 说得在理。
应该不会出现当年的情况了。不过大跌大涨不太可能,自住的话还是等不起。
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新政,限制外国人和本国人购买私人房产的数量,只有如此才能在需求上打击投机炒作的趋势。什么加税卖地等措施,从根本无法上控制泡沫膨胀。反而会起到火上浇油的反效果。
加税卖地等措施,从根本无法上控制泡沫膨胀。反而会起到火上浇油的反效果。??????
why????
首付有可能吗?限制呢?
你觉得几月会实行?
哥这几天车被迫大修(说牙箱乱了,开一下盒子报价说至少3500 我可是刚换了变速箱润滑油的阿,
气晕了,也没办法 )
上下班坐地铁 本来以为跟美女亮妈 挤一挤,蛮有情调,紧紧地,挺美好一件事。 不料想
6点半的CITYHALL 简直吓死个人。 站台这头人没走那边人马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
乌泱泱的人群完全无法有效地被疏散开去。出口也是两部窄电梯紧着开都不行。 跟香港真的是差远了
东去列车3分钟一趟我硬等了3趟才勉强挤进去,身后门一关觉得一阵钻心的疼,原来是半个PG蛋子被夹住了。
(顺便说一下, 哥的身材还是不错的 ),幸亏车门高科技,知道夹住人腚能自动回闪。 它一开启。
我就往前一挺,很默契,但是,PG是收回来了, 却差点让站前面夹着耳机玩爱缝的美女叫出来。
幸亏i我是谦谦君子, 事先就跟其预留了一竿子的距离。 不然万一对方被挤得怀孕了谁说的清楚啊。。。
俺想说的是。 看到这种人头攒动的局面 , 就觉得房子市场是不太容易落了。很多老师分析的得对
就算政府硬给压住人为不让起大跌也是很难的。你说它怎么跌阿。 人太多 钱太毛, 钢需都不够满足
稍微有点往下的动静立刻就被地铁站一般的人群拿着银子给堆上去了。
最近经纪来电话报了3个项目:
1。巴耶里把的 原狮城大厦再开发。商住两用靠近地铁站。 估计价格上市1800/尺上下
2。碧山8后边 教育部语言中心前面 那块地上的新盘。据说 1800-1900一尺开价。 额地神阿。 我曾经说过碧山21街口口上的BISHAN 8 97年卖到1100/尺
留下当时的买家永远的痛。现在估计还没有回本。礼拜天早报记者文章里面也引用了我这个例子。这个。。可以再有吗?
3。BEDOK 附近 在淡蓝米拉地铁站8分钟之外一个999年地契的角头排屋,地得面积 2650尺。 房子旧了但是地皮很方正 可以自己盖新屋
想咋弄咋弄。 叫价 2.8M,有人出2.65M居然被拒绝了。
这就是现实。
买还是不买。真是个问题。
同意第一条,第二条实在不同意
亲爱宝贝 银子够了,就买。 发表于 11 分钟前
看到没, 宝贝般顶风作案的不在少数 :)
气候太滥了
freesoul99 文笔很是生动 发表于 8 分钟前
赫赫. 怕姐看的BORING的睡着了. 加点料:)
你又知道姐好这口?
我也不太敢确定姐的口味 。 只是变着法儿,花插着来,看能不能探出姐的个虚实来:)
赫赫。
问姐个事情。 我还是不明白自己打广告租房子的话在哪里打效果好捏?
感动ING, 费心了
我木有打过出租广告,不过窃以为STRAITS TIMES SAT是最有效的
恩 ST SAT 分类广告。 那就跟我的想法契合了。 吓吓努
不错。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看不出大跌的可能;大涨被控制着呢。
现在的屋价也就比当年高出10~20%。如果仍然同上次一样撑不住,那新加坡真是白过这10几年了。
新加坡政府还是很有计划的,组屋绝对是负担的起的。就被一帮茄子议员和MBT害的。98年后房子空置,审计署和议员成天就质问发展部:为什么每年花这么多钱维护空置的房子?老马被骂怕了,以后再也不盖没有强劲需求的房子了。如果不是这连锁效应以及ICA放了过多的PR,组屋政策是很成功的:国家控制、负担的起。
至于私宅,根本是自由市场。
恩,99说的好。再来一次大规模的萧条不那么容易了。 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也比10年前强大得多。
一般那种萧条,都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概率上说,也是极小。
不过价值规律始终会有所表现,中期调整的概率也是有的。
反正我是刚需,就算在山尖上,也要上,时不我待。
共振,这个词蛮恰当的。同时爆发了。昨天大地震,好像有点影响。新加坡就这个好,没什么自然灾害。倒是中国现在有点吊诡,如果真的再震动震动导致共振了,那对新加坡影响会很大。但这些都是从经济层面根本预测不出来的东西。
房市调整是应该的,不调整就真的是泡沫。政府其实不是控制私宅,卖到天价又怎么样?潜水了你找政府政府没责任管的。政府要控制的是宏观的:不要对经济基础产生不良后果。那就是金融业。如果大家都是用真金白银来买房子,政府根本不用干预;问题是太多人利用杠杆、也就是贷款来搞,这个是要控制的。
现在房市应该是很松动的了,二手私宅已经平静半年多了,价格应该已经下降了一些。
先说卖地。政府靠多卖地来增加供给量,希望通过供大于需来抑制房价。这种想法是错的!因为这个小岛太小,政策制定者太小看了全球投资者和地产商的能量,尤其是天朝来的买家。有多少房子,这些人都能给你买掉。有多少地,地产商都能给你标掉,有个P用。
再说加税,这招看是够猛,可没料到地产商的手段最奸,一听说要买家多付10%, 那我就坐地起价10%, 再以补贴10%买家税的优惠,卖出去,又有个鸟用?
只有限制买家购买的绝对数量,才能从根本上刹车。比如碧山那个椅子楼,外国人只能最多买买20%的单位,每人一套,10年不能卖,否则上50% 的营业税;本国人每人只能买2套,5年不能卖,否则上30%的营业税。立杆见影!
大哥的意思这满地铁的人就是公寓的潜在买家是吧?
我看不然。不知道这地铁里的人,有多少是拿准证的外国人。估计能有30%。有多少收入在2,3千以内的?有多少5千以上的?
应该说这些人是组屋的大买家。公寓?现在也许有吧,但不会多。10年以后也许多起来。
这些年人口的增长,土生本国人其实在下降,主要是外国人在增长,而且是2009年以前海量批发的低收入的人群。靠这些人来撑起公寓的房价?我看很玄。
现在真正买公寓的,又几个坐地铁的?
所以我认为哥看到了一个虚幻的景象,海市蜃楼。那些买公寓的,没多少在地铁里。
恩以前人口3百万现在5百万。 我就觉得人多了潜在买家就多了。
萨斯的时候人跑光了。 房子跌的很惨。。。 一种感受。
另外分配不均是个问题。
上个礼拜我去收拾那个房子 碰巧对门一对老夫妻屋主也在张罗他们的那个单位。 那个单位
比我的大,也贵。我邀请他们进我的单位参观。 老太太是个善谈的人, 告诉我们
她以前住在这个地方30年了。特别喜欢。发展商把他们的楼收购了再开发。 给了他们一笔钱
他的单位当时1400尺,他们用拿到的钱买了新盘的一个最大的单位之一,现在市价
1.8M以上。 我说你打算怎么办 老太太说我有4产业自己住有地屋子4000尺。这个价钱好了就卖
,不行就租了。 我们说你可以分给你的儿女们各一套啊。她说儿子自己有,三套! 俄地神阿!
你要是到那个本地收入排行榜网站去看。 老太太估计年收入估计年年落在这里大部分人后面。
但是论拥有资产和买屋子的能力,没几个人能比过人家。 她显然有很强的持有能力,
屋价起落人家根本不怎么在乎。这里头的水是不是很深?
什么样的政策能影响这类屋主和买家阿。。。
妹子,我是说现在能买得起公寓的,没多少坐地铁的。
早期买过公寓的,当然有坐地铁的,因为那时的公寓也便宜。
要说富银,那咱么也真没办法。你邻居老钛,什么来头?说不定她爷爷在新加坡还是民国的时就打下家底了。那时候我们的领袖还在山里面领着无产者打游击准备推到从来,直到1978年才消停。咱们后来的,没法比啊!但是像大哥您这种在新移民里已经是人上人了。我老爷当时本来也一小资本家,很赚钱,公司在1950年硬被老共给公私合营了,进厂当了工人,惨。
朋友公司在Yongan Park给他租过一套房子,2007年时当时月租6千,面积用1600尺。朋友讲,他就从没见过屋主,每次中介上门收租,中介讲,这个房东在新加坡有不下十套类似的房子。
所以我就想,这样的主,就别再买房了,给后来者一个机会吧。
你莫要缪夸。 我i就想30年后我儿子也能有很多套:)hehe
问题是你挡不住这些银啊。 他们是房市的中流砥柱。咱新移民也就浮在上头折腾哈。唉
如果租金爹的话… 如果还是大幅度爹的话..
怎么个持有法? 现在不少都是以租养贷.
不要说不可能哦, 最多是概率小点
买房的时候把租金跌到0,利率长到5%的情况考虑进去,还能撑住,成,买了
话说天朝的人还是很牛的。前几天刚刚从中介了解到,有个福建人,两口子,一口气买了一个公寓位于银行街的3层楼的所有房子,全都真金白银。还有一个韩国人,买了同一个公寓2层楼的所有屋子。你要知道那个公寓的尺价可是2200+的
这东西跟搭长途车一个道理。 先是要有票。然后要设法挤上车, 站着。再然后。要赶紧找位子, 不可松懈
找到能蹭着坐上半拉PG 的位子,要接着整 , 弄个全臀的位子。 然后往里挤搞靠窗户的。 再瞄准卧铺, 包厢。。。
越往里挤你就越安全了–除非车翻了大家都 玩单。
好不容易 挤上车 就觉得太平没事了。 就忙着吃喝玩乐看风景(其实挤着也看不好阿)。就可能碰到很多潜在问题
(比如交通法改了不让站着的了)。 严重的甚至被迫半途下车那就很惨。
现在租金高 利息低 俺的看法就是要尽快还清贷款。较少债务。
不要等20年而是要5-7年。者争朝夕嘛
起码给它还到剩下《20%。 那样就安全了。
呵呵 别人跳楼你去买 若要投资莫入场.
早来的移民基本上靠自己,现在才来新的很多都是有外援的。这个不能比。
请问新的降温措施有可能对PR下手吗?首期方面?HDB resale的。
有的朋友, 存了钱, 还想2套,3套… 市场好, 提前还贷, 觉得不值得..
要考虑这么多, 那就买不成了..
下午上班闷了吗?请你听一首小曲,调剂一下吧。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看时光飞逝
我祈祷明天
郊区的公寓都不要涨得太快
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不幸
我要问自己的首付在哪里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看时光飞逝
我回首从前
曾经是700元每尺
曾经不用贷很多款
我是可以买到却又还没出手
但我还要说声谢谢你
在你还没变得很贪婪的每一天
让我将生命中全部的积蓄都给了你
让我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在还贷款
让我将兜中的最后一分钱送给你
在你最需要钱的时候
让我真心真意怨你在每一天
让我真心真意恨你在每一天
太有趣了!您太有才了!
你太可爱了。。
你抛砖引玉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俺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嫩着急得自己给了答案
中国买家觉得这里的房不是很贵,在中国1线城市,好地头也好几万1平米,100平米房子,公摊20多,按3万算,买公摊要60多万,买个车位最少20多万,买了车位每月还要交100多车位管理费,其它管理费另计。小区的羽毛球场1小时35元,游泳池10元之上,玩的设施全部收费
还有一点在这里花500万RMB 买个两房单位租出去收3000块新币= 15000RMB
在国内同样的钱买个单位能租多少钱? 8000RMB ?
国内房子根本租不起来。买公摊就是买了空气。100平米只有不到80平米的面积。20多万元的车位还买不到。车位的使用权40年拜拜
这个强
穷人生活在新加坡,富人官人生活在天朝的一线城市
房价就跟油价一样降的时候很吃力回升的快
freesoul99 你的答案难道跟我不一样? 发表于 昨天 14:57
————————————————————————————————————————
答: 对的,宝贝,亲,你点评偶,偶大部分时候看不到,为啥呢?我的new ipad 和我的iphone看不到评论的,new ipad 分辨率好高哦,爽啊!
言归正传:08年房价说跌就跌,08年到09年5月 跌了30%,接下来后就暴涨。
风险控制是必需的,如果租金跌去1/2,能否扛下来呢?我周围的一些同学们,最近几乎清一色的杀进去。如果夫妻双方有一个人失业就会负担很大也,对吗?可是哦,normally哦,结婚生小孩,就会想着新加坡的基本装备,住公寓,开车子,有女佣。然后好的小学。。。。。这条路够累人啊,真累:'(:'(:'(
买的下拿的住就买吧 抄底就不要太纠结了
今天买了明天起20%又如何还不是要等四年
窝,以后不点评了
北鼻,你最近得了装修忧郁症了吗?照理说小鱼不会让你在追求基本装备的康庄大道上受一点点累哦
装修的事情,都是我在操心阿。他最近比我还忙,忙得上厕所都要挤挤时间,辛苦滴孩子。我这个淑德贤良的女子在默默吃苦耐劳奉献。
新加坡基本装备,我靠自己都早早有了,不需要靠他的。
房东也是有付出劳动的,好不好
新的降温措施会影响cov吗?
新措施动摇买房者的决心,也打击卖房者的勇气,苦的是刚需者。。。。。。回头看看最近几轮措施的实际效果是不是这样?
一句话:买房真难为人,特别钱不多的人,难为死了,看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几乎没有。
要使劲扎扎裤腰带,憋憋气才跳跳摸一下。死活也要摸到一个不是?即便真的看不上的,总不能住大街吧。
新加坡的楼市不可能一直上的,连香港最近都开始泡沫化了,新加坡迟早的事
有什么征兆吗?近期。
对hdb还是private的措施?
香港最近楼市不错啊
有回头上升的意思
据在下观察
新加坡呢?你怎么看
新加坡我觉得就这样子了
很多时候我们过多过高的考虑了本地房子的不稳定波动性。
按以前的经验,10年一个轮回,没错。 但是要注意到本地市场在慢慢成熟
而且越来越国际化。加上周围国家包括中国的富裕程度在提高。
除非出现严重的环球经济问题造成危机否则我越来越觉得本地房市不容易见风
就是雨了。
这个观念跟以前不太一样。 当然,在下也还在学习中。。
现在要看的是贷款利率真的大起的时候本地房市如何经受考验
当然一般认为这个大起在至少2年之后。
那么下来两年内会如何呢。。。
唉, 还是先乘机收两年租再说罢。
不买熬着难受,上周刚买serangoon的公寓,103平1.01m多,一咬牙贷了80万出头,买了也忐忑。现在正在为该选哪家银行而忐忑。万一到时候利率飞涨,不得死人阿!但没办法,租房也不便宜,新加坡还在一个劲保护公民,好像pr是要饭的。
前面两年没钱,就说房价到了最高位,要降了,可以准备资金了,
两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没有钱,为什么,什么都涨了,存不下钱,现在我们还在说房价到了最高位,要降了,可以准备资金了,
在等两年后看看会是如何,纠结中:(
应该下跌了。。。。。。。。。。
下跌了。。。。。。。。。。下跌了。。。。。。。。。。跌了。。。。。。。。。。
看到,听到,梦到还是闻到什么了?愿闻其详。
你还以为有什么内幕消息吗?
下跌! 下跌! 下跌!
楼上的是要买房子还没买吧,天天盼着跌阿。如果是买了房子就会天天回帖涨,涨,涨了吧,哈哈
利息不涨,房价难跌。
等你买了就跌了
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跌~!!
利息不涨,房价难跌
如果自住 考虑房租的因素 个人认为要买就出手 喊爹是没有用的
买房子最重要的是持守能力,只要能守住,跌了也不怕,早晚升回来,就当资产被冻结就好了。
目前来看,只要不赌,人人都能轻松持有。。。
所以我是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