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本人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屋主与买家,想让大家思考下,如果是您,您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A , B or C ?
A。 一个屋主,年轻时奋斗赚了大钱,买了武吉知马有地住宅(排屋,独立,半独立式别墅);40岁,行情好,卖了有地住宅赚钱,套现旅游和股票投资,买了武吉巴督公寓自住;50岁又遇到好行情,房价大涨,又卖了公寓赚钱套现,买了蔡厝港组屋自住。60岁,用前面赚存下来的钱生活。
B。 一个屋主,年轻时努力工作,30岁买了间组屋;40岁收入增长,卖了组屋买了间公寓自住,套了些现带家人去旅游;50岁收入进入顶峰,卖了公寓买了间有地住宅自住。60岁,继续工作,并由孩子为他分担有地住宅每月按揭。
C。 一个屋主,30岁买了间组屋自住;40岁收入增长,买了间2房公寓自住;50岁卖了小公寓买了间3房公寓自住;组屋出租,房租刚好用来供公寓每月按揭;60岁退休,组屋为他提供一份被动收入。
问下楼主为啥调查这个呢?
好奇 A多次套现的钱都花去哪里了?
对很多人来讲 2和3比较可能达到. 1需要很大一桶金
不是写了:60岁,用前面赚存下来的钱生活。
我好奇的是 60岁过怎样的生活。前面套现那么多,最后住组屋,接下来的生活能花多少钱?钱花哪里去?都留给孩子?如果是留给孩子,留钱还不如留房子给孩子
流亡国外的前泰国首相达信,上周现身新加坡逛街,还带小女儿光顾最爱的美食——黄亚细肉骨茶。
泰国前首相达信在上周出现在新加坡,他首先陪同女儿到乌节路的义安城逛街后,上周四(19日)早上11时30分,又出现在仰光路的“黄亚细肉骨茶”餐室品尝肉骨茶。
A、B、C有个共同点:就是都赶上了房产上升期
如果一定要我选,我愿意选他们赶上的这个好时机:lol
说不定花去金沙了
别忘了时代在发展,这是些真实的例子。30年前,买一间排屋的钱不够现在买一间组屋!20年前买一间排屋的钱不够现在买间公寓哦。能剩下多少钱?
对啊,金沙、圣淘沙,都很好花。还有股市啊
看看大家的生活心态。这里9票还没人投A,可是我发现很多新加坡人走A的路
我个人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下坡路,越老生活品质越低,那样对不起自己。
所以肯定不会选A
不过我不介意老了以后大公寓换小公寓
那您咋不投A一票?
我选D, 一个屋主,30岁买了间组屋自住;40岁收入增长,买了间2房公寓自住;50岁再买了间3房公寓自住;组屋小公寓出租,房租刚好用来供公寓每月按揭;55岁再买N间私宅来出租,用的是银行的钱和租客的钱,60岁退休,屋子为他提供很多被动收入。
A和C都在60岁退休了,只有B继续工作,话说新加坡过了60岁还未退休的占很大一部分吧。
我肯定会退休,但A享受过了C没有,C老了有保障A没有。
三个选项都有瑕疵,没法选。
那就做个您自己的选择也可以呀
:L
历史还会简单的重复么?这是个问题
人的轨迹都是有所限制的吧。
ABC 随便都可以选的话,我选A。退休后财务自由,随自己性子想干嘛就干嘛,哈哈。
不过60岁退休有点早啊,我们这代估计要70岁才能退休了
A 是我的一个朋友。
规划是:现在我养房子,将来房子养我。
留在新加坡呢就老俩口降级住个2房的小公寓,回国呢就住我的大别墅。组屋是绝对不卖地, 我好不容易抢的一个性价比超高的东西。
恐怕老的时候想睡都睡不着了,数那么多钱也未必能买回睡眠呢
三个都不错。。
以后大家会不会成为邻居,入住光明山?
过程不同,结果都一样。。。无论咋折腾,最后还得去见马克思
B。 一个屋主,年轻时努力工作,30岁买了间组屋;40岁收入增长,卖了组屋买了间公寓自住,套了些现带家人去旅游;50岁收入进入顶峰,卖了公寓买了间有地住宅自住。60岁,继续工作,并由孩子为他分担有地住宅每月按揭。
————————————————————————————————————————-
我觉得B不太合理啊,30岁买的祖屋,40岁卖了祖屋,如果说帖一些买了公寓自住那我还了解。买了公寓怎么还能那个套现呢?难道10年后公寓比祖屋更便宜?
这个……
我不太想见他老人家
我想见在天上有一大片房产的那位
就以现在的行情,假设组屋40w, 已供完,卖了拿到40w (现金+CPF), 买公寓贷款80%,100万的公寓首付只是20万,加上印花税等不到3w,(其中现金最少5万,其他可用CPF),不是还可以拿出17万白花花的现钞吗?
50岁,人到中年,N个孩子还未成年;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2012,通货膨胀的历史肯定是不断地重演;(这里并不是说通货膨胀不好,本人不这么看,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财富,下回分解)
帮A算笔帐,50岁卖公寓得到的钱—假设原来公寓70万,卖100万,净赚30万,扣除银行贷款,假设贷款80%,还了N年,还本连同首付14万可以拿到20万,合计拿回50万(现金+CPF),假设买40万组屋,不贷款,怕老了供不上,花掉40万,那么还剩10万现钞,假设什么都不做,存到60岁,您认为够他们养老吗?万一做了什么,这10万还不知会到了哪了?
“假设原来公寓70万,卖100万,净赚30万,扣除银行贷款,假设贷款80%,还了N年,还本连同首付14万可以拿到20万,合计拿回50万(现金+CPF)””
卖房子拿到付款,分为几个部分(不计卖房费用):一是填补CPF户口(之前用CPF还分期贷款),二是还清剩下的银行贷款余额,三才是到卖主手上的现金。 如果把CPF的户口的钱也算进来,那么买主得到的钱=卖房款-银行贷款余额。你的案例中100(卖房款)-50(现金+CPF)=50。也就是说卖主贷款余额还有50万。原来公寓70万,贷款80%=56万贷款。等于说,这个买主到了50岁,总共才还了6万贷款的本金。 你觉得这合理?
“假设买40万组屋,不贷款,怕老了供不上,花掉40万,”
银行肯不肯贷是一回事,但如果是因为没有钱所以不要贷款,这个理由是很那个什么的。收入不够的人,把手头现金都花了出去,到时没钱生活了,去哪里弄钱?找大*耳&隆吗?我说过多少次,所有的借贷手段中,房屋贷款的利息是最低的。在可以借房屋贷款的情况,不去借,到后来没钱要去借高利息贷款的人,是极为不合算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