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李叶明:法拉利车祸与排外

(2012-05-23)

● 李叶明
狮城脉搏

  最近发生的法拉利车祸,造成三死二伤的严重后果。有媒体报道,事件进一步激发了本地的排外情绪。

  事实上,当法拉利车主来自中国的消息传出后,所谓富二代的说法不胫而走,在网上首先引起中国网民的强烈指责。这与中国目前的社会形态和大众心理有关。后来经媒体及家人澄清,车主并非富二代。他平时乐善好施、也非常疼爱家人。他有一名三岁女儿,妻子目前怀第二胎。在车祸原因未查明之前,该车主似乎也有令人同情之处。

  但随着车祸现场的录像曝光,网上对法拉利车主的谴责声再起,因为他明显在闯红灯。不少中国新移民认为:你再成功、再有钱、再法拉利,也不能无视交通安全,无视他人的生命吧!
新移民自发吊唁德士司机

  与此同时,媒体报道,遇难的德士司机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育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目前都在求学阶段。死者妻子透露,长女刚从理工学院毕业,丈夫原打算供女儿上大学,女儿因为看爸爸工作辛苦还在犹豫。在孩子们眼中,死者是个好父亲。

  这些情况很快引起中国移民的关注。他们通过微博传递消息,纷纷表示愿意捐款。有博友还向大家介绍本地治丧礼仪和风俗,以及如何前往吊唁、捐帛金等。在治丧地点公布的第一天傍晚,就有新移民前往灵堂吊唁,并送上帛金。这一行动在网上起到示范作用。之后又有不少中国移民前往吊唁。

  有感于这些网友的善举,我写了一个帖子发到面簿上。没想到一外媒记者看到后,联络我说法新社有一篇报道指,这起车祸掀起新加坡民间的排外情绪。她问我怎么看。

  我认为,那篇报道言过其实了。要说本地的排外情绪,其实早就有了。那更多的是与外来人口比例过高,通货膨胀高企,以及民众对交通、住房等民生问题的不满有关。而这次毕竟只是交通意外。其实多数新加坡人都明白,没有必要把一起车祸与肇事者的国籍或移民政策扯上关系。

  张志贤副总理日前在面簿上留言,表示将更严厉对付超速或鲁莽驾驶的行为。他也说,许多新加坡人与外国人都对死者家属表达支持与鼓励,展现了大同的人性,他为此感到欣慰。而李显龙总理随后也在面簿留言,对张副总理的说法表示赞同。
  的确如此。中国移民对法拉利车主的谴责,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受害者的同情,以及愿为德士师傅家庭伸出援手,也与新加坡人没什么两样。因为肇事车主是中国籍,就在网上喊“中国人滚出去”,这类言论虽然耸动,却不可能得到多数新加坡人的赞同。一些外媒不应以偏概全,放着新加坡人的理性声音、以及新移民的善举不谈,专找那些极端言论来说事。
谨防有人借题发挥
  但遗憾的是,那篇法新社报道后来被中国媒体大量引用,一些媒体上的评论者也按照该报道的口径进行论述。这进一步造成负面影响。在中国的一些朋友甚至打电话或传短信来问,现在新加坡形势怎么样?会不会有民众上街游行?民间是不是对中国人“群情激愤”?由此可见,媒体错误报道的影响力。
  而那篇报道的始作俑者和转述者,似乎并不了解新加坡的情况。报道中有“排华”的字眼,但新加坡有七成以上的国民是华人,“排华”的说法怎么可以乱用?另外报道中还说,事发后有不少社会团体攻击政府的移民政策。这一点更令人匪夷所思。一些新加坡网友指出,没见过有哪些社会团体曾这样表态过。报道里的这个说法,显然不负责任。
  至于报道中提到,新加坡一些网站出现大量针对中国人的帖子,报道者似乎也不了解,网上这类极端言论早已有之。与其说是车祸造成了排外情绪,倒不如说是有人在利用这起车祸,极力散布排外言论。而那些言论的背后,明显存在“别有居心”的成分。
  例如,有人在随笔南洋网杜撰说:“有中国新移民幸灾乐祸,说丧命的德士司机活该”。这样的说法立刻遭到质疑。我从来没有听任何中国移民说过这样的话。而那人声称自己有依据,后来还提供本地英文论坛上的一些只言片语。
  很快有网民找到那段发言的原话。首先,无法确定发言者是中国移民,从发言风格来看,倒更像是新加坡人。其次,发言者本意是说德士师傅也有错,不应该冒然加速,因为“绿灯不等于绝对安全”。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认为德士师傅也有错,并不等于幸灾乐祸,更不等于说“死了活该”。转述者明显扭曲了原意。硬把这件事说成“新移民幸灾乐祸”,显然是在杜撰谣言,以刺激大家的情绪。
  同样是这个人,在另外一帖还大肆贬低中国新移民关心受害德士师傅的善举。他把中国新移民自发吊唁和捐帛金的行为,说成是“替肇祸司机赎罪”,说“这样的善举没什么诚意”“只会让人觉得恶心”。这些言论明显有搬弄是非、挑拨情绪的用意。所幸,并没有多少本地网友赞同他的说法。
  事实上,网上比这更糟糕的还有。本地有一个不明身份的网民,专门开了一个博客网站大量收集有关中国人的负面报道。而每篇报道之后他都加上自己的谩骂。“中国畜牲”之类的字眼在该网站随处可见,甚至出现在网站最醒目的标题下方。请注意,这个网站从去年8月就开始运作,至今已发布270多篇。显然,它并不是被这次车祸,或之前的孙旭事件刺激出来的。
  而奇怪的是,这个网站运作至今,居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注意。谁都知道,如果把谩骂的对象换成“印度人”或“马来人”,在本地是触犯法律的。而无论种族、国籍、或出生地歧视,在本地都没有市场。但现在它把矛头指向中国人或中国移民,就没事了,甚至还代表“民意”了吗?那些动不动就把网上言论当民意的媒体,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根据网上极端言论做报道,究竟是在反应民意,还是在扭曲民意呢?作者从事教育与科技工作


屁大的事也只有在屁大的地方得到莫大的重视!


好粗鲁呀你


华人的危机管理意识本来就是停留在史前的程度。。。如果是老外来处理,司机的家人一定第一时间就出来道歉,然后设立个管理基金,负责死者的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什么的。。。。。

我最常听到的批评声就是,情愿拿140万去x死人,竟然不愿意拿14万出来补锅。。。。


既来之,则安之,尽量发掘美好的一面呀。


明明是两码事!


额。。但华人对自我危机的意识可不差啊, 尤其在社会福利极其一般的中国大陆。。

难道新加坡对这种意外死亡的家庭支柱的子女生活问题没有设立专项基金么? 求解。。。


关键是法拉利,本地那 两家报纸  故意夸大渲染,刺激扩张民众情绪,连日从中获利。
如果不是法拉利,就只是场车祸


因为之前几年都一直有报导中国富2代随意撞死人事件,所以,法拉利+中国人就让人想到中国富2代嚣张到这里来了。


干了富二代,


危机管理学,crisis management,补救形象的东东啊。。。。就这件事情而言,这学问可以说完全不存在啊~


哎,这件风波是不是过去了


因为不care


你错了。。。。他家是care。。。。不过是care钱~


这个事情吧,其实要细说话就长了。。。今天不想码字。。。


了解了,
有时错了,总会想着下次如何什么的。。
可如果到下次的时间很久, 谁又能保证一个重复错误都不会犯呢?

钱的问题上,空姐说的也对,现在没法说, 说起来就长了。。

不过华人的惯性思维就是出了事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总看到别人的错误。。


细说个鬼啊。。。。我们还是保持一贯的原则好。。。回复不超过一行字~


其实我觉得是面子问题啊,除了什么差错,华人总会觉得道歉=认错=没有面子。。。看看MRT的例子就很明显鸟~


可是他们忘了,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才是自己丢的。。。


可是如果一开始就不在乎面子。。。那就就不担心丢脸了啊。。。。


谢谢你的告知,跑去看了,向来不看那边的东西啦,他们是极少数的一类人。看了他们的言论真的心脏病….


还有这里
http://sgchinese888.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2166.html


好帖 顶


呃。。。。。。。。。。我倒是经常听到的是。。。。。。。。。。。。。。。。。。。。。。。。。
这司机驾得太快了。。。。。。。。。。完完全全没听到说这中国人怎样怎样的。。。。。。。。。。

PS:我听到的是我们新加坡人聊起的。。。。。。。。。。。。。。。。。。。。。。。。。。。。。


1.我是文盲,以上内容均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2.虽然看不懂楼主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3.此事与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感觉这李叶明也是个爱泼风引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


这件事之所以如此轰动, 有几个巧合点

1。肇事者是中国人, 受害者是新加坡人 (加日本人)
2。肇事者是有钱人, 受害者是TAXI司机(代表广大劳动人民)
3。肇事者开的是法拉利 (还是限量版的),受害者开的是出租车 

当所有巧合点都融合在一起时, 就变成: 一个开着限量版豪华法拉利的中国有钱人, 撞死了一个劳动阶级家庭拮据的新加坡出租车司机。。 火花自然一点就着。。

简单分析:就是一起悲惨的交通事故; 是大家想复杂了。

而整件事情最无辜的就是法拉利司机的妻子, 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她, 丈夫死的时候车里做的小姐是谁, 和丈夫是什么关系都来不及问也没机会问了。 死了的丈夫什么都不用承担, 而她却要收拾起丧亲的悲痛,迎接要出世的孩子, 还要对外界有所回应。。 苦呀。。


这不只是一场车祸,是死很多人的车祸


这世界。。。。唉


富二代太疯狂了,迟早出事儿的,保持地调些。。。也许会少发生一些事。。。:lol


“排华”这个字眼一出现,我就狂笑了半小时·········,其他就不要多说了
生命无国界,生命无贵贱,遵守法律,道德,无论国籍,信仰,贫富


总是说排外,为什么我就没感觉到,周围的人还是很友好啊


上天冥冥之中有安排’
三个国家的人都到齐了’
从限量版跑车到出租车
从黎明前的疯狂玩乐到养家糊口
感慨万千

还有那句:生命只有一次’尝尽世间绚烂!


官二代更猛啊!


早死早投胎


既来之,则安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