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理财保险,有人介绍Pruflexicash?可以买吗
有买那个PR最基本的保险
买理财保险 都不太保险
这个产品我听我经纪讲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所以不能简单的说它好还是不好。对于我们的情况,它不适合,所以我的经纪只是提起,并没有建议我们买。
根据你的情况,27岁,单身还是结婚了?有孩子没?你觉得自己现在理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个产品对你来说,能否实现你的目的?
建议不要简单的听经纪讲,而是要自己思考,也要大胆问问题。如果经纪不够好,就要赶紧换一个。
女生,单身,理财的目的也是想买份保险,听他们讲主要保意外,大病和那个30种疾病!
每个月600多,买15年,至少强制能存款吧! 利息3%-5.7% 他们这样讲的
2.另一原因为了配合渣打银行的1.88%利息,这样就不用为500的消费计划了
可行吗?
我觉得不合适。首先,你现在单身,你确定以后会长期生活在这里吗?15年不是一个短时间,你的生活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比如结婚,买房,生子,这些都会影响到你的经济情况。
我觉得你目前需要的是保障,比如疾病意外,还有残疾,而不是储蓄积累。储蓄保险在保障方面不是个好选择。而且强制储蓄也不是这样做的。我怀疑你遇到的经纪是为了卖保单而卖保单,不是完全为你考虑。
你说的第二点我没看明白。
还有那个3%-5.7%也是估计,要看下去十几二十年的情况,不过保诚一直以来还算不错。
早点开始理财,为将来做打算是有责任感的人!
专门上PRUDENTIAL的网站看了一下,这个产品设计的很花俏,保意外死亡,未期重病和永久残疾,从第三年开始还可以选择领取现金回扣。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你的理财目的明确的话,最好选择简单直接的产品,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
关于利息,3.75%-5.25%的年回报率并不是保证的,只是MAS规定的一个标准,用来向保户说明保单利益的。真正的回报率要看保险公司每年公布的实际回报率,有可能低过3.75%,但也有可能高过5.25%。
建议再去了解其它同类型的储蓄保险,做个比较。因为每月600元,坚持15年,是个长期的过程,选对的产品最重要。
个人认为你要买这个产品的第二个理由,可以忽略。不要因小失大。
个人意见:
1:在下觉得,一个月消费$500在新加坡其实不难,没有必要为花这笔钱就去买一份保险。而且储蓄保险月付的话,价格会贵一点,结果最后回报就变少了,不划算。一般终身/储蓄寿险都是年付比较划算。
2:要保意外和重大疾病,有很多更好更简单的计划没有必要为保这些买储蓄保险。
3:强制储蓄的话,其实用基金RSP是最好的方法,风险上,若怕亏钱可以买债卷基金,风险其实比储蓄保险还低。
4:15年的储蓄期,回报应该不高。
在下个人是推荐,阁下应该先做财务规划,看自己的需求来投保。最重要是看自己需保多少。由于您是单身,在下认为最重要应该是保意外、残障、严重疾病。然后储蓄的问题,应该先看银行存款是否有超过自己六个月的薪资,然后再考虑长期储蓄规划。而储蓄上,坐下建议应该优先考虑做基金投资,因为自由度远比储蓄保险高,而且风险其实可以控制得比储蓄保险低。很多人认为投资风险高,那是风险没有控制好。
如果你的目的是强制储蓄的同时再满足你说的另外两个方面,那我觉得你还需要明确保险的概念。因为如果你的目标是储蓄,那么15年的计划应当比较合理,基于3.75%-5.25%的回报,相信从储蓄类的产品来比较收益还算可以。但你又要满足保障意外、大病和那个30种重病,这就有点矛盾了,因为侧重储蓄的计划一般保障都来得比较低,当你在储蓄计划的基础上附加了意外和30种重病的保障后,那将来的收益真的就很低了,那你选择这样的计划不是四不像了吗?本打算储蓄,但最终期满时收益比较低;兼顾保障意外和30种重病,但保额不会很高,保期又只有短短的15年,15年后的那个年龄刚好是我们身体开始出问题的时候。所以,我觉得,你首先应当明确自己的需求,要储蓄还是保障(死亡、残废和重病),相应的保单计划都会不一样。找个负责任的经纪坐下来好好谈谈,自己有了清晰的概念再去买保险,另外,不要基于一些小小的诱惑(比如1.88%的利息回报)而去买保险,记住羊毛出在羊身上,适合自己需求的保险产品才是最重要的,谢谢。
谢谢你的建议!
大家帮我分析分析,谢谢!
从这表格看:
十五年後,保证回报是负数。
加入不保证部分的预计回报呢?其实也不会很多,1.75~3.12%。
也就是说,储蓄了15年,不一定能追平通货膨胀,甚至可能亏钱。
在下的建议:
首先,类似的储蓄保险在下有三、四家公司的,故非在下不能卖还说不好,确实是不大好。
1:您可以考虑把其他卡的一些账单转到这张来用啦。反正这户口利息好。
在下认为,这户口/信用卡很不错,不过没必要为了花这$500就去买保险,把其他的开支计到这张卡,一个月要花超过$500在新加坡很容易。
2:目前理财保险其实回报率低,理由是前面两、三年佣金太高,真要买的话,不妨等多几个月,目前MAS在检讨当前的保险佣金制度,相信过几个月新规定会大大降低佣金,来提高储蓄类保险的回报。
事实上,所有的理财保险都是用您的钱去买基金,所以还会有回报,其中,他们内部已扣除了保险所需开销了,加上佣金高,最後总开销必然超越没有回报的保单很多倍。从价格上看,没有回报的保单,价格大约是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不同很大。
一开始,保险的意义就在花少钱保多钱。
3:保守的话,其实就应该买基金;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而基金的风险其实远比储蓄/理财保险高。储蓄/理财保险风险低是保险公司说的广告台词,目的就是叫人买理财保险,他们赚的钱就比较多。
基本上,要最大程度降低风险,那也只有银行定期储蓄户口了,最安全但是利润低。要回报高一点,那债卷基金是最佳选择,风险其实极低,远比储蓄保险低。再能承受多一点风险,就买七成债卷三成债卷的基金,风险其实还是比储蓄保险低。
储蓄保险其实是很高风险的投资。第一,头两年先进价值是0,这比证卷基金还恐怖,证卷基金再不济,最多市场倒时亏损一半左右,储蓄保险头两年是亏损100%。第二,钱被套住,若中途想移民,钱就根本无法转移。第三,保证回报率是负数,买基金的话,只要好好储蓄15年不在市场风暴时把基金脱手,储蓄10到15年有负回报几乎不可能,除非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任何保险,都是一份长期的事,而且一旦签约了,中途断保100%肯定亏钱。而交保费交15年,最後回报基本上还赶不上通货膨胀,钱基本上缩了水,这风险不是很高吗?
基本上,您买基金,那是直接买基金,买理财保险,是保险公司内部黑盒扣除了各式各样的开销后,用您给他们的钱去买基金,到头来,风险还是一样的,只是保险那边因多了一对开支,所以其实回报更低、风险更打。
最后,若您真的不打算买基金或直接买债卷做投资,那最好的储蓄方法是把这钱换回人民币然后寄回国内放定期储蓄户口,相信回报会比储蓄保险高、风险会比储蓄保险低。
4:如果您购买的是基金,您任何一年都可以选择停止储蓄,任何一年都可以把钱拿出来,灵活度远超过储蓄保险;不必等到第三年,而且不是只能提取一半。
5:就是还年轻,所以不当买这种储蓄保险,理由很简单,将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买一个把自己套住15年的计划,其实纯粹自讨苦吃。在下认识很多人就是年轻时买了储蓄保险,结果五、六年後就因各式各样的原因而断保,结果损失惨重。
其实以您目前来说,目前根本无法确定要留在新加坡多久,万一您过几年升职加薪,工作十年就赚够钱想回国怎办?或是可能过个三年五年,国内突然有好的机会,回国发展会比留在新加坡更有前途,那怎办?留个新加坡的保单要还?不是很麻烦吗?
正如我前面发帖所说的内容,你本打算要储蓄,可到了第15年拿回的钱只是数目上略微的高过你的本金(surrender value),如果再算上每年的通货膨胀,其实你亏了钱;再看保障(death benefit),赔偿的数额任何年份也只是略微多过你的本金,翻倍或几倍的赔偿根本不可能,那我们保意外或重病的意义在哪里呢?保障计划,就是保障万一我们有事发生(死亡、残废或重病),保险公司会给我们赔偿一大笔钱(我们几倍的年收入),至少赔偿额的主体是保险公司出,少部分是我们自己投保的本金,但你的death benefit的赔偿额刚好反过来了,赔给你的大部分其实还是你自己的投入。说到1.88%的储蓄利息回报,其实我们公司上个月的促销五年的储蓄计划给到2.18%的回报,并且还有基本的保障成分(死亡和残废),也没有储蓄数额的限制。每次促销都特别受欢迎,有几次因为提前达到公司预算的投保数目而不得不提前终止促销。所以,其实如果你的信息多了,机会还是有的,不要紧盯住1.88%的回报不放。谢谢
若你有存钱的习惯,还不如买个term insurance,其余自己投资呢。保险公司的提成很高的,羊毛都出在买保险的人身上。。
自己投资就一定能挣钱吗,还是想想退休吧。
普通老百姓,存蓄理财还是比较安心。
Aviva 好像有个退休保单, 有知道的嘛,分享一二。
从理财的角度看,退休规划,就必然和投资有关。
因为最好的存蓄理财,就是定期的投资和资产管理。
尤其是是普通老百姓,更应该做好投资和资产管理,否则只会越来越穷。
自己投资只要做好资产规划,是一定能挣钱的;只要长期投资就行了,短线操作的人亏钱的机会就很大。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投资,其实他们是投机,所以就亏钱,亏了钱就说投资危险,其实投资是低风险的,投机放高风险。
把同样的钱放在储蓄保险和放在自己的投资,赚的钱一定是投资更多、风险也是投资更低;只是很多人把投机当投资,所以亏钱了。
Aviva的那份退休保单在下有代理,不过说实话,回报一般,不怎好,而且只有20年的取款期,而不是终生年金。相比起来,TM Life的退休保单还比较好一点,因是终生年金,但回报依然一般。
你说的应该是AVIVA MYRETIREMENT.
那是不是意味着买了这个,就不用再买30种严重疾病保险了?
不一定,保得可能会不够多。
不是的,这个保单里的重大疾病保障只是免除后续保费的一个保障。
据我了解,从IM$avvy上学来的,重大疾病保障有三种。
1)加速型重大疾病保障
2)额外型重大疾病保障
3)免除基本保费性重大疾病保障
第一种是说,作为附加到主保单上的一个Rider,会吃掉主保单的一部分或全部保额。比如,人寿保单,500K保额,附加这类型重大疾病保障,保额300K。如果受保人得了重大疾病,可以赔付300K,然后主保单就只剩下200K的人寿保额了。
第二种相对于第一种,顾名思义了。还是上面那个例子,人寿保单,500K保额,附加额外型重大疾病保障,保额300K。如果受保人得了重大疾病,可以赔付300K,主保单仍然有500K保额,不受影响。还有就是,这类型的重大疾病保单可以单独购买,就是只有重大疾病保障,没有人寿的保障。
第三种最常见,基本上每个人寿保单都会有这样一个Rider。就是说,在付款期内,如果受保人得了重大疾病,那么主保单剩下的保费就免除了,保障继续存在。
楼主说的这个保险的重大疾病保障就属于第三种。
PS:重大疾病跟末期疾病不同。末期疾病,说的是医生诊断后认为病人还有少于12个月的生命了。重大疾病,就是俗称的30种重大疾病,是需要根据定义来卡的。这些重大疾病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是具体哪30种疾病,每家公司就有些不同了。我自己有几家不同公司的保单,有的公司把同一个疾病分拆成两个不同的状况,算作2种疾病。
PPS:最近出了一个早期重大疾病保障,比较贵,我觉得挺有用,如果有需要并且负担的起,可以买。但是也有人说,这是个宣传的噱头,而且贵。
储蓄保险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财产品。关键问题是这个产品是否跟你目前的理财目标相符合匹配。
储蓄保险,比较省心,储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储蓄期内有保险保障,如果出事,赔付额应该跟你的储蓄目标额差不多吧。
自己投资,需要自己花时间学习,不管是基金还是股票,甚至是房地产之类的,都需要多付出一份心血,而且投资期间是没有保障的。
总而言之,理财产品没有好坏之分,如果一个产品真的很坏的话,早就被砍掉了。储蓄保险,从出现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只能说这个产品是否能满足你的理财目的。每个人的想法和理财目标都是不一样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觉得储蓄保险的保障目的只是在于这个储蓄计划而已,并不能作为本身的人寿保障的替代品。就像你说的,只是“基本的保障成分”。
不过,那个银行1.88的年利率确实没啥意思。
PS:你说的那个5年的储蓄计划促销,我好像见过,不过不是2.18的利息吧,好像是2.5还是3.0来着,不确定是不是GE的了,不过应该不是只有GE才有这样的计划吧?
建议大家多读读IM$avvy上的文章,可以学到很多理财的知识和理财产品的内容。地址是:http://www.cpf.gov.sg/imsavvy/default.asp
学明白了,省得被不好的经纪忽悠。
單筆儲蓄保險,很多公司都有,TM和NTUC都有類似計劃。
不是。保诚的这个保单保的是末期重病,也就是说有医生明确诊断活不过十二个月的不治之症。而三十种重大疾病不只包括不治之症。关于三十种重大疾病的种类,建议去我的空间查看,我有一篇日志是专门讲三十种重病的中英对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