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申请公民疑虑:PR+北上广户口VS新公民

因为新加坡养老基本就是用自己的CPF,将来的养老完全靠自己,而国内北上广的户籍,目前政府养老金增加的很快,老了看病负担不会像新这样贵,未来的几十年事情虽然不确定,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简单的说就是PR+北上广户籍值不值得换取新的公民?

注:由于大国的不公平的户籍政策造成目前养老在北上广当地的户籍人口比非户籍人口有更大的养老优势,本贴和北上广有户口的人自觉高人一等的论调完全扯不上关系,请仔细阅读,如回帖中所提,有钱的人不管在新还是国内都无差别,本贴为纯技术贴!

nvm的回复:
不过有北京上海本地户口的话,改国籍的边际成本确实比在京沪的外地人高
我想说的只是北上广户口不是什么特权合称
北京户口就是北京户口,在北京有不少特权——比如孩子读书啊,以及最重要的高考啊(想想北京靠清华和山东河北考清华的难易度),好像外地人买房也有限制?
但北京户口只对在北京居住有益,如果你在上海工作生活一样是外地人,北京户口也不比其他户口更容易拿到上海户口。
这个优势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像一张清华文凭是全国甚至全世界通用的。

另外虽然北上广深被习惯上合称为中国一线城市,但北上的优势比广深大得多。

总结说来,要不要换成新加坡护照,完全取决于他对未来的打算。不过有北京上海本地户口的话,改国籍的边际成本确实比在京沪的外地人高。


又来了


曾经有过的话,麻烦给个link,search不到


是的楼主,,好好守着你的“北上广户口”、、、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北上广的人又不是一样的
每个人的以后规划也不一样 有人以后想回国发展 有人想留在国外
楼主为什么要去听别人的意见呢?自己觉得好的就去做。多点主见,别人说的听听就好,还专门来问了。。
想必你也有小孩了 年龄也不小 难道会因为别人的一些主观意见就改变自己的想法?


北上广…我觉得这会是个板砖聚集贴…


我只想提醒一句,并不是有了北上广的户籍就可以无条件享受那里的养老金的,你还需要不停的缴纳的。


又來了,呵呵,我也受不了了。

好吧,我給樓主再加一個吧:

北上廣公務員+PR換不換新公民?:lol

我的答案:為了家庭團聚和孩子,我換。


北上广。。出国拿的不是中国护照?而是北上广专门的地区护照?
北上广出国半个地球不需要签证?
北上广哪里来的优越感?

真心不想喷的。。实在忍不住


楼主的意思是坡国养老靠自己,国内北上广靠政府?

如果你的收入低于社平工资,可能还能从社保中受益,否则你就是交的多领的少。


因为国家的户籍政策的不公平,北上广享受到了其他城市没有的养老好处,所以才和申请公民比较考虑得失啊?
北上广自觉高人一等的论调和通篇问得问题完全扯不上关系啊?晕


他就是觉得政府“掏钱”让他看病,就是占便宜了。。。还不是自己的钱。


自己交的医保不算钱么?


你确定看明白了?


你确定我说的不是反话~~~我晕

汗啦,我说的是反话


好吧,看球看得太晚,没睡醒。。。


北上广户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纯粹来看笑话的


换吧,换了以后你的北上广户口还是在的。。。


好吧,北上广户籍的人就不要学人家换护照了

可以了吗?:L


楼主及各位看官。。对刚才早上过激的言论表示歉意。。

我农村出来的孩子,对于北上广户籍的好处理解不了,所以。。哈哈。。

大家一笑而过吧。。


京沪户口还有些价值,比如小孩考重点大学那是相当容易,没看出广州户有什么特别的优越性。

再说了,有了京沪户口也不是就一劳永逸了,你还得要有钱买得起房子,或者有能力挣得到钱。话说回来,如果有钱或有能力挣钱,到哪里还不是都能舒舒服服地活着?

我一朋友在北京,几年年清华博士毕业拿到了京户。由于拼不了爹,自己参加工作时间短以及行业原因税后工资不太高(一万来块),结婚了老婆学历一般薪水也就三四千,所以两人没能在房子大涨前买房,一直租房,他户口就挂在单位的集体户下。但今年房租起了50%-60%,四环的两室一厅租金五千多。今年呢又刚生了孩子,过两年孩子要上幼儿园,公立的便宜但要求小孩是京户且现在就要排队,私立的每个月要三四千。虽然他是京户,但由于是挂在单位,小孩户落不下,只能咬牙买房。为了兼顾两人上班,看了些交通还算可以的地段,使用面积不到60平的40来年的老房子老房子要160万……首付60万,要东挪西借,贷款100万,按7%的利率每月要还小七千。

所以说呢,有什么爹,有多少钱,有多大能力,能不能赶上好时候,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入新籍还是守着北上广户口,因人而异。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LZ自己定夺吧。


我算是楼主讲到的北上广户口加新加坡PR的人,正在努力申请CZ,你觉得国内的社保和医保有价值吗?去网上看看最近关于社保延迟退休的讨论吧。估计你年龄也不大,也许还够不上我们这种社保称为“中人”的吧,作为新人我劝你要不就买商业养老保险,要不就靠自己投资吧,靠社保就别想了。我虽然人到中年,但还是选择从头再来,且支持新加坡政府的养老,医疗靠自己的国策


总算遇到明白人了,说国内社保制度好的人都是没有在国内交过社保的人。

我觉得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收入肯定高于社平工资,这就决定了你肯定是为社保做贡献的而不是享受的。


楼主就是不明白这件事,才会问出这种问题!


谢谢,每个个例的情况都不同,多数是为了孩子,no choice.


你们确定你们看懂了?楼主是北上广的公务员,养老金是一分也不需要交的,退休一样享受一般交养老金的人的待遇的3倍左右。但是国内的公务员是不能换国籍的,一旦是新加坡籍就不能在成为挂职的公务员了,而PR就可以。

楼主想得是,如果不换国籍,只留PR,将来国内一分钱不用交可以享受公务员养老待遇,加上这边PR自己缴的已经雇主缴的,每个月会有很高的收入。

楼主要知道,PR未必永久,公务员制度后面几十年不变的几率也很小。走这条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出行也确实不方便。新公民养老待遇确实一般,但稍作规划活着还是不成问题的。你是愿意现在方便还是老了方便,是你个人的决定。


呵呵,你不晓得在国内可以按最低标准继续交的吗?


当然知道。但按最低标准继续交的你得到的也有限!不是吗?


世事无常。
你想只做PR,说不定过些年REP就不给续了。
想加入新国国籍,说不定某一天小红点突然给人拿橡皮擦掉了。
你想保留国内供五元的身份,说不定过段时日缩编被裁了(现在事业单位都要被甩包袱了)。
想现在交钱将来在国内吃养老金,说不定钱还有人没法花了,说不定人还在钱发不出了,说不定人也在钱也有可是不够买个馒头了。
说不定瓷器摔碎了,说不定世界大同了,说不定2022了。该留该留,想回就回,有啥可纠结的。


鄙视自以为北上广户口是优势的人!


请看原文,不是说买房能入户,而是已经是北京户口了,只不过是集体户口,买了房就可以把户口迁到房子住址那里,然后拿到户口本,而不是之前的户口卡。这一个过程很容易的。


公务员医保不清楚,但是你说的要是普通参与社会医保的人,那你这就是100%在造谣。

平时去医院门诊的费用是用的自己医保卡里面的钱,那钱都是自己每个月交的。只有住院才能申请医保报销,受到很严格的限制,有无户口都是一样的。


北上广是哪里?请教!


就事论事,好好讨论,有些人别装,有些人也别拽。我是楼主所说的北京户口(集体),就目前制度而言,北京上海户口确实比起其他地区有明显优势,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这是事实。具体该不该有优越感,你说呢?你拿着新加坡的PR站在那些拿准证的同胞面前你敢说你自己心里没优越感么?摸心想想,别装哈~~


感觉拿个北京户口应该比PR难吧?

去北京读大学的同学牛的去了美国,混的还在继续混。

有经验的北漂出来分享分享


这两者不好比较。北京户口比pr好就好在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不是应届生,需要是硕士及硕士以上,专业在北京市需求的专业list里面,同时要在还不错的公司工作,例如大的外企,当然有背景的国企更好。不会去考虑你在北京居住时间等等的玩意。

PR属于抽风型,前些年大放水,啥人都要,现在又急刹车,关键让人恼火的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总结,能轻松拿到北京户口的,有可能很难拿到PR,拿得到PR的有些人,恐怕一辈子都没有希望拿到北京户口。两者不是一回事。


户口这个东西是没有会给你带来很多不便,但是有了也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额外的收益,用处最大的地方就是小孩上学而已。至于优越感,只有钱和权力才是最大的优越感,月收入2k的北京户籍人士在月入2w的外地人面前优越?那就是个笑话。

同理,月入2k的PR在月入6k的EP面前怎么个优越法?


北上广户口很牛,但这三个户口不是通用的!但如果你是广州户口一样享受不到上海北京的福利。
所以这取决于你的将来打算如何。


这个,应该没有人认为是通用的吧。另外,持有户口到底有啥福利,能说来听听吗?


我想说的只是北上广户口不是什么特权合称
北京户口就是北京户口,在北京有不少特权——比如孩子读书啊,以及最重要的高考啊(想想北京靠清华和山东河北考清华的难易度),好像外地人买房也有限制?
但北京户口只对在北京居住有益,如果你在上海工作生活一样是外地人,北京户口也不比其他户口更容易拿到上海户口。
这个优势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像一张清华文凭是全国甚至全世界通用的。

另外虽然北上广深被习惯上合称为中国一线城市,但北上的优势比广深大得多。

总结说来,要不要换成新加坡护照,完全取决于他对未来的打算。不过有北京上海本地户口的话,改国籍的边际成本确实比在京沪的外地人高。


个人感觉:

小新给很多天朝人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好机会好路径,尤其是前几年海量批PR的时候,就是通过EP, PR, SC,或Student Pass,PR, SC,之后留在小新,或再折腾去美加澳欧,再拿那里的PR,再换护照;

很多天朝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拿不到北上(不包括广)的户口,但却可以轻松拿到小新的SC。

如果北上的PM2.5下来了,大伙开始买国产奶粉了,那些有北上户口的天朝人对SC就更纠结了。


北上广是什么,北上广一样也给农村人打工,守着你的户口吃饭去吧,多赚点钱比什么户口都强,有钱怕孩子上不起学,怕看不起病
真不知道优越感是哪里来的


上海户口入了SC的路过。

入SC和社保养老无关,因为我的事业在这里,回国内估计就失业了,或者拿个2-3千人民币一个月?那怎么能回去呢?而且有了PR后,马上就买了房子,家人都在这里,所以回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就为了以后的什么社保(退休后也许拿个1-2千元一个月?)回去?即使是SC,退休后想回中国常住也不是大问题的(这种问题不用讨论了,纯粹浪费时间,还不如多想想怎么赚钱更实际,都是中国出来的,都懂的,中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方法总是多的是),这里的房子出租,每月拿几万人民币的收入,在中国花,不比你拿什么1-2千的什么社保费强大的多????看病住院费?这里有住院保险,保我100万新币啊,还不够吗?


如果在这里谈心里优越感就偏离了楼主的原意了。

我觉得在新加坡拿PR就好了,个人医疗保险一定要买,最好是买可以保中国的。
至于国内的三险一金,照样交啊,按照最低标准交就可以了。这相当于一个投资,未来退休了能多拿一份钱,多一重保障不更好吗?

谈其他的没用,既然我们出来了,忍受了两头不到岸的漂泊生活,那我们就有权要求多一份的保障,最好是两头的好处都拿到。这个才是大家应该讨论的议题。


总算碰上个明白人,这样的回复比较有意义哦.

楼主有些板砖挨的真冤枉,这明明就是技术贴—探讨如何寻求利益和保障最大化的技术贴.

希望大家多多分析,多想办法,多做比较.谈及优越感或者地域歧视的人啊, 完全不理解楼主意图.

请各位同胞们不要再傻B歪歪的鄙视这个鄙视那个啦。。。希望看到更多”有养分”的回复, 我会一直关注这样的讨论.


东食西宿。


如果你想两头都占便宜,好处,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加入SC,那种认为加入PR就可以占好处是错误的,理由是:
1.即使你加入SC,你还是可以回中国长期居住,享受哪里的物美价廉。当然社保什么的也许有,也许没有了(我到现在户口还有,但即使以后没了也无所谓),最坏打算没有了,到了退休年龄,你能从社保拿多少?我认为最多是糊口的钱,很有可能都不够(不要参考我们父母爷爷一辈的待遇,到我们那个时候不可能再有的)。

2.加入了SC,不选择回中国住,你也可以在新加坡住,所以你有至少2个选择。

3. 不加入SC,只是做PR,你以为新加坡政府会一直让你做PR到永远?不可能的,换了我是政府,我也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PR是给你过渡的,为了适应新的国家环境,而不是给你利用的。到了退休年纪,政府不可能再给你延长REP,所以你必须打道回府。所以,其实你是没选择的,就是回中国。不像我拿了SC,可以选择在中国,也可以选择在新加坡,是我自己决定的。(不必讨论什么怎么在中国长期住,那是浪费时间,都是中国出来都懂的,中国有钱能使鬼推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从不担心这个,况且中国还有一堆亲戚朋友在那里。)

4. 如果我选择回中国,然后我出租我的HDB或者有的人有公寓,出租公寓,每个月几万人民币的收入,不够你在中国挥霍吗?你还靠中国的社保?1千一个月的社保?生病了,我可以选择住中国便宜的医院,我也可以选择回新加坡享受我的住院保险,100万新币,够我花的了。没入SC的话,你有什么选择,你只能和其他人一起排长队希望能早点给安排个中国的病房。

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我是上海的户口,所以我的朋友也多数是,都换了,没看他们纠结什么。

如果你只是做PR,你能占什么便宜?在退休前,不停地工作,缴税给政府,稍享受一点PR的待遇,但问题是你退休后就要打道回府,你和新加坡就拜拜了,没有关系了,你不可能再占什么便宜好处了。
所以,入SC才是永久要两头占便宜的正确方法。


按照最低标准交就可以了,这个是关键。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一直PR到退休,这个可行性有多大?如果入了籍,在中国交的社保是否还能到了退休年龄享受?还是说一旦入籍就必须终止社保账户?


我这里写的是假设政府给你PR一直到退休,65岁,这个能否做到还是个问题。
我有个朋友,马来西亚的,做了20多年的PR,三个小孩都是新加坡出生的,不换公民,去年政府来信了,具体内容我不知道,但他们全家换公民了,他也就是40高到50左右的年龄。

所以你做的PR时间越长,年纪越大,你还不换的话,越有可能你要打道回府了!


如果是换美加澳公民,还会这么纠结吗?


大家说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男孩子作为公民是要在18岁当兵,而且以后每年都要去短训,这个因素好像被忽略了?


当兵很好,现在的孩子条件太优越了,他们需要去锻炼一下,磨练成更成熟的性格。


以我目前的想法,50 - 55退休, 退休后自然回国去了。 儿女海阔天空, 爱在哪里在那里, 也不一定在新加坡了。
过去一直没换, 一方面是打毕业那天, 和当时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加一起就过了income ceiling. 换不换没看出大区别。
少了个baby bonus, tax rebate, childcare subsidy, maid levy discount, 之类, 算算说少不少, 说多也不多。
如今上学政策迫人不得不换, 那就换一人。爹妈在国内。 50岁后, 我就陪着他们一起老吧。
另外此一时彼一时, 谁也说不准20年后, 汇率是不是还是1:5, 平均收入差(vs. 北上广)是不是还是1:2。
拿现在的房租, 谈20年后的养老, 有点不适合。


《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第五条 参加社会保险的外国人,符合条件的,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在达到规定的领取养老金年龄前离境的,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再次来中国就业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经本人书面申请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的,也可以将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第六条 外国人死亡的,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第七条 在中国境外享受按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外国人,应当至少每年向负责支付其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一次由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生存证明,或者由居住国有关机构公证、认证并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生存证明。

外国人合法入境的,可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行证明其生存状况,不再提供前款规定的生存证明。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第六条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个人在达到法定的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离境定居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达到法定领取条件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其中,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以在其离境时或者离境后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保留个人账户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依法继承。

=======================
关于人在新加坡继续在国内交社保的,现在还真找不到一个100%让人明白的文件。以上是我在网上搜的,读了三遍,感觉入了外籍好像可以退休后领也好像不可以领,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你家为了房价走高走低,犹犹豫豫了n多年,错过了多少机会,现在又开始犹豫这个事了。。。

凡事都有两面,没有包赚或者包亏的事,利弊都是基于现在状态的考虑。非得自寻烦恼去论证几十年后会怎么样,这题陈景润也不会做啊。


这事没犹豫啊。


是的,汇率这个说不准了,但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中国人均GDP不会超过新加坡的,新加坡去年是接近5万美元。

如果过了10-20年,北上广的收入超过新加坡了,那我们也可以去中国工作啊,可以申请工作签证,这种不是大问题的,不过也要看超过多少了,几千的话也算了,没多少,超过一倍?不知道。现在也有很多人超过新加坡人的收入的,看你做什么行业,职位的了。不过再过10-20年,我们该退休了,也不折腾了。


你可以baidu上海社保局的文章,一个退籍后60多岁回上海,状告社保局的case败诉,因为退籍后100%不可以再补交,然后享受养老金的。


入籍了就不能再交从而凑够15年?ok,这是一类case。

还有就是已经在国内交满了15年,在退休前入了外籍,这种情况下还能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吗?还是说只能cancel账户取出个人的部分?

最可怕的就是国内对这种事情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怎么对你不利怎么来。


那么多此一时彼一时。。。


确实你这个忧虑是可以理解的,这个cfp始终跟不上当时的物价和通胀,这就是我不入籍的主要原因。如果新加坡养老的情况不变,确实老了在这里有点委屈自己。


当兵锻炼,有啥不好
?


嗯嗯, 房子上是犹豫了自作自受了。
不过这事上我自己感觉还可以。 SG是没有退休工资的, 不是么。 自己账户用完拉倒。
即使现在所谓的policy换了, 但是也差不多还是那个意思。
每月几百块, 换一下没准还没到中国最低社保。
当然真养老, 这两个都不指望, 都只是有了锦上添花。。
同届的同学好多都回去了。 但是我现在为孩子留在这里, 我将来为父母回家去。 -- 这点不动摇。 没有此一时,彼一时。


为什么孩子一定要留这里呢?为了有英文教育,以后再跳到其他欧美国家?


你家那么有钱了,还在乎退休工资多少,可想而知楼主的纠结出自哪里了。。。


孩子将来去哪里,在哪里,是孩子自己的决定。 我肯定不干涉。
孩子现在在这里, 是他还没能做决定前, 我替他暂时做的决定。 -- 安全, 简单的环境。


1. 我家都是工薪, 普通收入, 双方爹妈也是。
2. 你不纠结退休收入么?


我不纠结,因为以后的退休金多了,现在要交的税也要多了,这个道理我老早就懂了。


退休金和税都没什么关系。 一个cap摆在那里


cfapass  记得社保局赢得官司的关键是养老金只对中国公民有效,外籍肯定不享受养老金的,退籍前可取出个人部分  发表于 3 分钟前
==============================
点评功能不好使,我不方便回大家也不方便看。请直接回复我就可以了。

如果是这样,那在新加坡的人在国内自己交岂不是就亏大了,等于每个月给社保局一笔钱,过几十年再还给你其中的30%不到,这还没有算通货膨胀呢。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要以后退休金好福利好,那现在的CPF制度,所得税税率之类就要改变,参考各种高福利国家的制度。


老大你真思维敏捷, 我还在想个人, 你已经跳跃到国策了, 难怪我追不上:)


我不觉得我跳跃,CPF 制度就是这样了,你要求再高的退休金和福利,在现有的制度上是不可能的。


跳跃的。。。 前面的同学在讨论拿双份。你在讨论制度。


我上升到这么高的高度就是说明2头拿好处是不行的除非制度改了。。。


我觉得不是两头拿好处, 而是用自己的钱,买了两份储蓄保险。


基本正确。我们大家商量的事情就是如何拿到双份。这个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两面都是我们有付出的。拿回所得是应该的。
个人满认同qguan的分析,反正都在这里生活了,不如就拿个SC,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一直没走这步是有点犹豫,因为前几年回国的几个朋友现在都发展得很好,总是觉得自己在这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有点辛苦。如果事业发展得不错,那会义无反顾地拿SC了。


这个帖子里有很多优秀的反面教材,觉得房子好该出手时就出手;觉得在这里没前途就应该立马回国;觉得换国籍好就应该毫不犹豫,别说换国籍只是贪些补贴,05/06年公民买新的EC才30,40w,现在哪个不赚的翻倍,这个回报率比什么投资都强啊。说起反面典型我又伤心了,话说09年初有人游说我接手他的水果股票,那时才80多一股。。。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


我觉得囧囧有神的说法很正确。该出手时就出手,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说。


入籍之后保留户口可是非法的。
这不是说什么道德问题
而是你现在换了国籍户口没销是一个不合法状态。
两头占便宜是在钻空子。
这个空子没人管还好。
一旦来个什么运动查出来,中国社保什么的你就别想了
之前给的估计也不会给你
所以算边际成本的时候,肯定是要当作放弃京沪户口的情况看的。
虽然我们中任何一个人都不会主动去销户口。
如果中国那部分对他不重要,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那么换SC是自然的
如果中国那部分对他很重要,那么纠结也是很正常的。


我拿上海户口,现在是新公民。没什么好纠结的。做PR,只能任人宰割,太难受。只有做公民,才有出头之日,才能被看到,被听到,被重视,被代言。

上海的公立医院,除了华东医院的高干病房,每一个都人满为患,看个知名专家,比中个马票都难;急诊的患者天天躺在过道里,吃喝拉撒全在众目睽睽之下,起码的尊严的都没有。小儿患个感冒,看个儿科没8小时搞不定;这样的福利不要也罢。我们只忙着搞世博会,建双中心,开迪斯尼,F1赛车,黄金大奖赛,你小老百姓看病住院,关我何事,滚一边去,少来烦我!


看楼主意愿了

你要是想在国内当大爷  

就好好的在北上广呆着

因为到国外了  别人不鄙视你就算好 没人会看你的脸色


说得非常实在。特别是关于看病的那部分,这个是事实,谁都没办法否认的。


刚从北京回来。。一肚子不爽。。
本来打算回北京特地注销北京户口的,nnd,办个事真不容易啊,, 买机票前特地打电话到派出所问他们办不办公,可不可以办理注销户口,电话中对方很不耐烦,好像很忙的样子,答复,办公,可以办,来了再说,就挂了电话。。就当我风尘仆仆地坐半夜的飞机赶到北京,上午到达派出所时,看到白色公告,说是整个北京市公安网络系统升级,什么鬼都办不了,6月25号恢复办公。。。惊天霹雳,,工作人员答曰,他们也没办法,前天刚接到市局通知。。
最后,求爷爷告奶奶的,让通融,民警看了下材料,要这样要那样,谁谁要签字,关键不同的户籍警还有不同的要求,我屁颠屁颠的跑了好几趟,最后好说歹说,被告知,材料可以暂收,拜一批不批还得请示领导。。

最终说明。。本人还是持中国护照,还没入新籍(有意向),, 什么破北京户口,上海户口,在我眼里都是(自己屏蔽),爷我破釜沉舟,主动注销。。空气质量恶劣,回去两次均食物中毒(在外面饭馆吃的)。。 除非给我中南海户口,我可以考虑保留哈哈。。


为什么要特地去取消户口呢


我要是说出来,会被爱国人士拿板砖拍的。。当然了,我不会回那边发展了,拿着那个户口,一点没有用处,,唯一的好处是,可以扎钱买房,但我没那个意向。。所以还是注销了吧,为真正需要的人腾出位。。。


我的意思是,你可以顺便取消( 比如国内延期),不需要特地回去取消


我是办离职手续,顺便把户口注销掉,省得以后再去,麻烦。。


看到前面有人说北京上海等地方的户口孩子上大学容易,这一点和其他省市户口相比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和新加坡公民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难道大家都不知道以外籍生的身份可以轻松上国内大学的吗?夸张一些的说法就是垃圾都能上北大。

前些日子炒得很火的那个狼爸,家里有三个孩子都上了北大,刚开始觉得有点牛,就算是北京户口,家里三个孩子都上北大也是奇迹。后来知道两个是港籍一个是美籍,原来如此。


狗抖擞!


按最低标准缴费,到退休时大的基数是按上一年本市平均工资计算的,所以并不比人家少太多。入籍后就不能领社保了,只退还个人所缴部分,如果有入籍的打算,就不要续缴社保了,否则你缴的大部分就统筹了。在国内办理了退休后,可以入籍,就可以领社保了,但每年要做个生存认证。


都在国内退休了,还能在这边入籍?按现在的这个势头,超过50公民批准的希望都很小,除非你很牛很牛。


哈哈,只是告诉大家社保的规定,本人退休了,可老公在这工作,只好在这奉陪,拿pr快10年了,没打算入籍,害怕入籍后,老了还要出去到foodcourt工作,晚年太凄惨,个人觉得目前还是国内的养老制度优于新加坡的,起码寿命长有人养,新加坡花完CPF就没了,新加坡本来就是个低税收低福利的国家。家人都在北京,割舍不了亲情,最终还是要回去的,另外对新加坡的未来也没把握,入不入籍要因人而异,跟户口没多大关系,不过据我所知北京过来的,入籍的不多。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