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新加坡主流的海峡时报今天报道,中国人对在新加坡就业越来越兴趣缺缺。
报道以23岁的张明普(音)为例。张明普在新加坡一家手机店担任助理,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月薪为1200新元(6000元人民币)。如果考虑到来新加坡工作的中介费2.5万元人民币,以及平时的租金等,收入所剩无几。
所以,当张明普两年的合约结束后,他在今年早些时候回到了家乡郑州,接着担任就业中介,每月的薪金为7000元人民币。
海峡时报引述张明普说:“我可以赚到差不多的薪金,又不需要工作那么辛苦,还能够和我的亲友更加亲近。”
海峡时报说,中国长期以来有数百万人到新加坡等海外国家工作,但现在他们则有了多一层的思考,这样的趋势将对新加坡就业形势带来长期的影响。
报道说,新加坡和中国的劳务代理都认为,现在要吸引中国人到中国工作,已经越来越难,主要因素是中国的薪金提高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私人企业工人的平均年薪去年达到4.2万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14.3%,扣除通胀因素,增长率为8.5%。增长的部分原因是政府提高了最低薪金。
去年,中国的21个省市,最低薪金提高了平均22%,到2015年至少提高13%。
而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城市抢夺劳动力,也是薪金提高的另一个因素,如广东和四川就在争夺劳动力。
相比较而言,新加坡雇主开出的薪金基本没变,或者加薪缓慢,劳务代理说。
广东一名劳务中介,以前每年送大约10名粤菜厨师到新加坡,到2010年,这位代理居然没有接到一份申请。
她说:“新加坡雇主开出的薪金为2000-2800新元。但在广州,厨师的薪金和新加坡差不多,几年前就超过每月1600新元。在北京或上海,赚得甚至比新加坡还多。”
代理说,现在厨师们希望到欧洲,那里的薪金较高,或者去就近的澳门。
上海一家劳务中介公司说,以前登广告招100人,上海一地就会有1000人来应征。现在,这样的广告只能去吉林和四川这类地方刊登。
新加坡劳务中介公司Apcee 上个星期为新加坡雇主招聘,就在北京和上海面试应征者。而在过去,这样的招聘只需在一个城市就能完成,因为有足够的应征者。
中国人民大学的劳动力专家刘尔铎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务进口国将必须开始准备好中国工人短缺的局面。
刘尔铎教授说:“解决办法很简单,提高工资。”
很正常啊。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中国人就开始回流国内找更高薪的工作了。
沈阳的最低工资标准都1400人民币了
提高工资最有效
没可能提高工资了,新加坡人比中国人更认钱,中国人不来,他们请印度,菲律宾人来。总之新加坡正在沉沦,变成一个谁都不喜欢的地方。自己国人不喜欢,外国人也不喜欢。还是中国的河蟹社会好!!!!
难道没人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吗?人才都不来了,来的都是在国内最底层的人群,长此以往,新加坡眼中的中国人只会更加的。。。
这次回家就觉得家里变化很大了,以前认识的人发展好的也有都是。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中国的发展一日千里,新加坡现在走火入魔,误入歧途,原地踏步!
我过来培训半年 这边的公司希望我留下来工作 但是给的工资算算还没我回家工作合算 那我怎么可能留在这里
你这种情况还不错了,至少不用花中介费。
很多人干了几年连中介费都赚不回来。
你们的观念都很片面,劳务类型的人才里面有分很多种类的。其实每个人去外国打工,最关键的一点你们都没有考虑到。我们试想一下,大家在国内工资5000吧,工厂里面的算已经顶天了。那么每个月扣掉吃住花销,烟酒,朋友应酬的钱,能够剩下多少钱呢? 而大家花中介费去新加坡工作,内心深处就会省钱,因为知道这是花本钱出去的,自然而然的话,烟酒都会戒掉,朋友应酬也能省下很多钱。 这是最关键的,当然新加坡那边的薪金一直没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并不是最主要因素就是了。
楼上也很片面, 机会成本呢? 如果你是那种不会社交的, 来新加坡可以勉强谋生。 如果你懂得社交和搞事, 国内工作几年的财富和人缘累积会超过新加坡。中国的上升空间也远比这里强。
13楼,其实即使你说的应酬,起码还有钱给他玩乐,来新加坡那点钱,要省吃俭用的,才能存点,那么辛苦,别说吃喝玩乐了。正常人也不会为了每个月多寸那么点钱过那么艰苦的日子吧?不过说真的我是希望国人都能算清楚,不要一个劲的往这跑,太不划算了。身份地位没有不说,钱也没几个。还不如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
什么人都有。。。
比较一下,不值得。新加坡公司起薪低,加薪少,时间长,没有吸引力了。
我早就不愿意在新加坡就业了~
试问谁愿意一直呆井里,最多当作一个过程!大家趁早回去搭上祖国发展的列车、或许更有一番作为、每个背井离乡的人都有一份追求和目标、当我们在外面呆了才会知道原来什么才是家、什么才是港湾、在这里很多过客、有人欢喜有人忧、我想大部分还是被中介忽悠了或者说跟自己美好愿景相差甚远、当然也有人在这里安家立业、可是相比之下绝大多数还是带着后悔和遗憾甚至绝望离开的、相对于事业在新加坡现在工作基本上就可以看到十年、二十年后的样子、在国内至少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即使没什么成就、至少有希望、至少我们都陪伴在亲人身边、不能说一个地方好跟坏只能靠我们自己内心去权衡吧
物价飞涨,工资不涨
哎,我老板也是还不给我加薪
看着好闹心啊
不是被逼无奈,谁还愿意来这里,,
可是,你一千次一万次地回到新加坡,不管飞多远~~
阿弥陀佛~~
我的心都凉一半了
罪过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