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PR杯具
申请条件如下:P1(男),basic salary 9K,带家眷1名,P2(basic salary 4K),都是国内大本(大学都还可以的),都是跨国500强大企业。来新1年7个月申请,3个月杯具。
总结:
P1 2年后申请或许可以批,以前说1年可以批的时代也过去了。
有点失落,但是抖抖灰尘,振奋精神,拼搏往前。在这里分享我的一句经常勉励自己的话:常想一二,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常七八九,常想一到两件你开心的事情就好。
我现在就想,还好去年12月新政策出台前,果断出手买了个便宜屋子,头上有片瓦,能为陪伴我的家人挡风遮雨,PR没有也照常过(当然我知道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理论)。
看早报上写:新加坡欢迎新移民为:1,有能力的;2,有归属感的。能力不能力评判标准大家不知道(但我个人认为我家庭的条件和能力比普通新加坡人都好),看来归属感就是时间了。
也想借宝地问问:
近期有P1通过PR?
上述有用吗?如何Appeal?
感谢,祝福大家。
好眼红,什么行业的公司阿,工资这么高。。。
只能说ica的政策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方面抱怨引入的移民素质低,一方面又对低薪人士开绿灯,对高收入人士关上大门。不过楼主也不用郁闷,PR的最大好处就是买hdb,你既然都买了condo,那近期拿不拿pr也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心态很好,放心,再等等下次一定过,appeal不如re-apply, good luck!
还好你没说 ” 哼,拒了我,我就回中国发展”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appeal一下,一切皆有可能,上次有人申请ep,被拒了,appeal又被拒了,然后再次appeal,就批了。还有一家收入还不如你的一半的申请PR成功的。
你要是收入在6k左右,这个时间appeal可能没啥用,但是9k+4k我觉得appeal一下有用,再说了,appeal又没啥副作用,权当和ica的人玩玩。
越是在国外能拿到高薪的,回国越是能拿到接近甚至超过的收入。举例来说,在这边能拿到5-6k的人,回国拿2-3w不奇怪。但是如果在这边就2k,回国恐怕也就是2k了。
说此处不留爷要回国发展的人,根据收入情况,有些是在简单的发泄而已,有些就有可能付诸行动了。
这个高薪,PR无所谓了吧,反正可以买公寓,慢慢等个一年半载的申请。。。
下次申请肯定可以过了,你们买公寓了其实PR也没多大作用了,呵呵
看到题目很吸引眼球,按照这个标准,貌似我的情况也堪忧。不由得感叹,ICA看的东西很表面,连面试都没有,怎么知道这个人全面的信息?另外拿EP举例,之前给同事申请,只要提交学历,对于很有潜质的人,工资够了也不批,非要去申诉才批,也只能很无语。
说回来,建议楼主去申诉一下,把自己的工作业绩好好谢谢,如果ICA不理,也算是自己的总结,下回申请再放里边。
最后祝好运!每天开开心心最重要!
PS:很希望ICA痛痛快快的,行或者不行,趁早给我个痛快话,别总让人悬着,这样特没劲。
相对于PR,EP还算是好的多了,至少你拥有不错的学历+薪水基本就可以确定你肯定能批下来,而且时间少则2小时,多则10天半个月即可。
mom对于介于可批不可批之间的人说白了就是折腾一下你,被拒了是否还有勇气去申诉,间接的测试了一下你留在新加坡的决心。同时也满足一下掌控他人命运的变态心理而已。
同意楼上的说法,EP还能给双方父母申请LTVP,不象ICA那样不近人情。
只是因为有一些权益,弄得大家为了申请搞的很纠结。
這麼好的條件,早晚拿公民。好好專注事業多掙幾個錢
薪水高,有condo,等个年八月的没问题啊。。good luck。。
对EP容易给双方父母申请ltvp,我认为那是因为EP就意味着你有一份达到一定薪酬水准的工作,用你的经济水平给双方父母担保长期签证,一旦EP没有了,就意味着你自己以及双方父母都要“立刻”离开新加坡,不会给新加坡造成任何可能的负担。所以发放ltvp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但是因为PR申请有着各种各样的照顾,各种各样的例外,有些PR还没有工作,有的PR收入较低,整体拉低了PR的经济水平,担保能力下降,这就造成发放ltvp的时候不像是EP那样放心。对于收入较高的dpr来说,属于被无辜牵连的一类。
但是PR有Renew的问题,达不到收入水平不给renew不就搞定了嘛。有必要弄得那么没有人情味吗。这个制度看起来需要检讨。
这个制度的确是需要检讨。PR renew不管是多么低的薪水,哪怕就是1k,只要你有工作,在交cpf,都是可以顺利renew的。
当然这个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了,在什么立场持什么观点了。已经是PR的当然支持几乎无条件就能renew,PR申请中的人,恐怕会支持达不到收入水平就不给renew,腾出名额给更有资格的人。
lz条件很可以了啊 为什么ica不再拖个2-3个月满2年就批了呗
我是来仰视楼主薪水的。。。
看来三年比较保险啊.四年Q1基本都批了.ica自己都说基础设施跟不上,所以也不管啥人拒了再说.
楼主不是普通老百姓呀,看这条件真的比新加坡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呢,哈哈!
房子买的好!
不晓得ICA怎么想的,但是楼主拿PR应当是迟早的事。
其实我是好奇PR这个名称的,如果需要RENEW,何必叫PR,5年后不知道是不是R的何以称P呢,呵呵。
个人想法,见笑见笑。
按照ica的说法,renew的是re entry permit,简称rep。极端情况你一直呆在新加坡,不去renew,你也一直是pr。
但是新加坡就这么小,对新移民来说,不可能不出国,所以等同于pr这个资格是5年一renew。
那这ICA的说法就进一步笑话了。
意思岂非是:您是PR,你依然是PR,但是我不让您进来了,而您进不来了,您就不算PR了,所以,您不是PR了,那个P还是假的P。
而这个极端情况,PR到期了,不去RENEW,但死活不出国,四下依旧可以使用那张已经expired的PR卡证明并享用在新加坡逗留的权力?如果不可使用,那因为持卡者表示不会出国,那么直到出国的念头爆发之前,都有权去更换一张PR卡?
所以依然好奇,这永久居民证,还是简单点,“居民证”就好……LOL
ICA的人应该是觉得,LZ这样的拿不拿PR根本对生活产生影响,还不如留给那些“更需要的人”。 感觉ICA的人就是,条件太好的觉得没必要给,条件太差的怕给增加负担,就取大众中位。
唉,现在的形势下,居住时间就是王道,只要时间够了,其他的条件差不多就行了。4k到8k一般人看来是天渊之别,但是从ica角度来看恐怕也差不了多少。
从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角度来看,新加坡高薪养廉养的是高官,ica里面负责审批的人肯定算不上高薪,看到外来的朋友们8k,9k的恐怕心里面不怎么舒服。
都买了公寓,有木有公寓就木那么重要了
顺便问一句,楼主木携带宝宝一枚?
宝宝没有呀,我也想要呀,羡慕别人中。呵呵,只有家眷1名,估计有个宝宝,特别是男丁,ICA一定给我加分的。
绝对的支持!我想很多来到小坡国的人,不光光是图个钱,也想有个海外工作经验,回国找个更高职位的。
本人工作关系,出差去过非常多的国家,小坡国还是能留我在生活几年,自然还是有它的优势。
各位高人,面包总会有的。前途总是光明的。
楼主几岁,会不会是因为年纪大了呢?
ICA的人说不定就是看出你只想在这里待几年,拿几年这里的工作经验而已,你之后的打算是想回国去拿更高的薪水,所以他们觉得像你这样的情况,p1就行了,反正你也打算过几年就走。你没孩子,不存在上学学费的问题,有了公寓,不存在等PR买组屋的问题。话说拒你的这个OFFICER真是厉害!楼主这样的情况拿不拿PR真的没啥区别。
简单的问题 如果跟你说PR要参加3个月的新兵训练, 你还要PR吗? 估计这里很多人都不会申请PR了.
拿到PR 收入会另外增加,因为有CPF,公司也会帮我交,哪天离开都可以拿出来,为何不要。人各有志,如有更好的发展为何不去?
30多了,呵呵,应该还不是大的给新加坡添负担的类型,谢谢。
话说拒你的这个OFFICER真是厉害!
Officer厉害个屁?!我想我的能力不比那个Officer差,为何你要去长别人志气。
楼主这样的情况拿不拿PR真的没啥区别。
还是有区别的,CPF就是区别。
其实政府的政策一点也不模糊 欧美经济不景 大批人才回流亚洲. PR从08年以前的白菜价到现在的香饽饽. 既然有的挑 当然要鱼和熊掌兼得, 才能和忠诚度. 而且随着民意压力的增大, 以后会越来越偏重融入性和忠诚度. 不信走着瞧 如果下次大选再失利 他搞不好会让第一代PR和新公民当兵.
PR不是可以任意压榨的,现有的政策已经对PR有着很大的歧视了。如果要当兵,估计真正有能力的PR和新公民就有更好的选择了。肯接受这种条件的,恐怕也不是新加坡政府真正想要的人。
我那是用的反语,开个玩笑说officer看出你不能久待。当然也顺便安慰你,你这种情况真的没那么急,不纠结的。何况你这个情况多几个月再申请多半就批给你了吧。
好像记得走的时候有部分税收要补上,不能全部拿出来。好像我们每年的CPF有扣税,估计到时这部分钱要重新估税吧。
CPF前两年很少。何况5000就封顶了。如果你待几年就要走,CPF里公司交的部分真的不多,你还得每个月压一部分自己的现金进去。白花花的现金自己拿着做投资或享受多好呀。通涨厉害,几年后拿出来无形中就少了很多了。不光公司给你交的部分少了,你自己压进去的现金也被通涨吃了不少。要不是有69500的最低存款限制,我还多么希望能掏出每一分钱来花呢。快七万的现金,好大一笔,能干多少事了
为什么有这个奇怪的问题..全世界都是这样叫阿 PR…
这个揣测还真是…特别的角度.
哇.说话的姿态果然是高人~不愧高薪. 学习!
很少看到这样不卑不亢的啦.
现在拉开公民PR福利的政策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与其盯住福利不放 不如拉近PR与公民应尽的义务.
比如 随机抽签决定当兵什么的. 这样肯定可以筛掉一大批只想拿福利 不想尽义务的 草根坡人也可以闭嘴了..
所以才质疑这个奇怪的名称,无关是否全球惯例。
不过尽量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再下去,就快要咬文嚼字了。
我的情况和你差不多, 不过我先生是拿DP在这边工作。我们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女孩。来新2年半,现在我还没有申请。但是面临房子问题,也不得不考虑了。看你这情况P1 也不乐观。
慢慢来,楼主条件不错,会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