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m.gov.sg/foreign-manpower/passes-visas/dependant-pass/before-you-apply/Pages/default.aspx
1. 不管EP还是SP, 给伴侣或者孩子申请dp的时候,薪水必须达到40002. P1不可以给伴侣的父母申请ltvp
3. P2不可以给自己的父母还有伴侣的父母申请LTVP
越来越难
越来越难
就是让少过4000的人别在新加坡混了。
只是现在的4000差不多就是8年前的2500罢了。。简单一个例子,8年前三巴旺租一套四房式需要1100,现在租同样的一套呢,我估计2500了吧。
让SP一下子跳到4000要多难啊
相比PR,P1P2唯一能申请父母Ltvp的优势也没了
呵呵,看来大扫荡要开始。:@
再努力提高自己都不如政策变化来得快啊
感慨一下,08年SP 只要1800。。。
想问一下,如果现在两人都有EP,其中一人快到期了(10月1号),很可能不能renew, 另一人明年8月到期,薪水没到4000,等到10月才申请DP肯定没戏
现在能去申请DP吗,会批准吗?
在赶家属。。。
这次的政策有点太快了,一点缓冲的余地都没有,直接大刀阔斧啊,对待家属那是秋风扫落叶啊……
只能说房子价格或者是房租涨得太快了。
8年前毕业生拿2500,现在也不过拿3000而已,但是房子翻了好几倍了。
去看mom里面的Q&A…. 我觉得是要按照新的薪水执行
拿准证的朋友,保重!
对本地毕业的同学是个利好消息,全面收紧的情况下,从国内直接过来工作的除了P1的以外,其它的恐怕要三思而后行了,工作年限少的薪水达不到准证要求,年限多的恐怕等不起,例如申请pr,申请父母的准证等等。
说到底,新加坡的公共资源对现在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是不堪重负了。。。
天,冲击也太迅速了,让人措手不及啊。。
有没有人知道:
在有准证的情况下可以申请DP吗?
如果可以申请的话,想现在去试试,批不批也只能看天意了
眼镜嫂是高薪,看出来了!
岳父母的准证啊。。。神啊,这变得也太快了!
且博士
我现在薪水3925.33,帮老婆renew DP中….
还有比你更悲催的嘛
就差74.67,磨机磨机你老板让他加上
唉,mom的政策可不就是收入挂帅。
其实根源就是资源不足,政府不想让那么多老人进来,不是把dpr的拒了,就是把p2以下的都拒了,以后要是再紧,恐怕把pr的公民的父母全都拒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是啊,正在根经理谈,
妈妈的,多加个74.67会死啊。
没有看明白,P1转为PR,不管是主PR还是DPR,怎么会没有资格了?
S/Q/P1&P2很清楚,但PEP咋算?
比如一个P2,准证有效期到2014年,原来薪水4,000,2012年1月1日前加薪到7K,但P2准证没到期所以没换P1,不过呢在2012年7月1日前TA将P2换成了PEP,那么你说TA可不可以给自己父母申请DP呢?
是啊,
不过公司太臃肿,流程超级麻烦,特别是这种定好之后在改的。
不管了,先闹一闹,本来加3%就很不够意思的了。
晕,好多人被楼主的帖子误导啊,虽然楼主并没有写错。
4000的要求是对于要申请DP的限制,不是说要4000才能拿SP和EP,好多人都没看清楚就大发感慨。。。晕
其实估计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持LTVP的老人并不享受新加坡政府的任何福利,相反,他们还要这边消费,照理说是不增加政府负担的。但是背后的问题其实会不会是不希望准证持有人的子女在新加坡占用教育资源呢?通常老人家来新加坡常住的一般都是为了照顾第三代,所以表面上看是限制老人常住,实际上会不会是希望工作准证人士在新加坡“裸打工”呢?
大家应该都看懂了
P1可以给伴侣的父母申请LTVP. PR不管工资多高,都没有资格给伴侣的父母申请LTVP,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公平。
高薪?在论坛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薪水不超过P1标准一大截,说高薪要被人笑死的。更何况离P1还有不小的距离呢。
大家只不过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一般来说,薪水还可以的,就主张薪水挂帅,居住时间长的,当然希望时间挂帅,学历高的自己希望学历挂帅,这都是人再正常不过的看法。
这里好像没有人以为只有工资达到4000才能拿到SP EP吧,我们讨论的就是给伴侣,孩子,老人申请的DP, LTVP呀
补充两点:
1。不只是PR不能给伴侣的父母申请LTVSP。公民的伴侣如果是DPR, 不管薪水多高,也同样不能给伴侣的父母申请;
2。如果夫妻两个本来同样是P1,P2,申请PR时为了方便,一个主申请,一个副申请,问题来了,DPR的那个在父母拿ltsvp肯定悲剧。
估计还有交通吧,现在不管什么方式出行,都挤死
会不会效仿女佣税,收个家属税。。。
老人一般活动范围有限,而且也不会很舍得花钱天天做车,其实老人家来常住一段时间对政府来说不应该成为什么负担。不过非常同意你说的,现在的新加坡真的是到处都是人,太拥挤了。
记得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在车上能听到一个中国人的声音,我都激动的过去说话,叫老乡. 现在出门,哪天碰不到中国人才觉得奇怪。。虽然父母那一辈不怎么舍得花钱,但是作为我们肯定要时不时的带她们出去吃个好的,玩个好的。。。所以。。。
还有些老人不知是合法还是不合法地在打工
对的,之前MOM和ICA的标准不一致。
基本都是不合法的,除非那些福建福州早些年来的,可能有PR
那么这肯定也是政府提高门槛的原因之一。
很有道理,以前午饭晚饭时候吃饭的人多,错开高峰就行了,现在根本错不开,正常吃饭时间前后两个小时也到处都是人,只能说,餐饮业这两年是蒸蒸日上。
基础建设跟不上,政府就只能从对新加坡贡献最小的那一批人下手了。MOM写的很清楚,高端人才依然欢迎带家属来,潜台词就是能力不到的就顾好自己先吧,别想着拖家带口了
解决方案估计是,条件好的ep赶紧申请pr, 拿到pr后赶紧申请公民,就一劳永逸了
新加坡不差这点钱,主要基础建设跟不上,多收点钱也改变不了这个现状
政策会改都是因为被滥用,所以要堵,下一步将是拿PR开刀,政府对PR也就从来没有仁慈过。
正好为航空事业做贡献了,话说即使我是pr的时候,父母的ltvp也没批,俩家人在2年内进进出处了6次,才把孩子伺候大了
话说,原来的政策也确实有点过了,比如一个工资只有4500的P2, 拖了老婆孩子,再拖4个老人,也确实说不过去啊
基础建设跟不上,
但是不也从明年开始强制给女佣放假么
祝你好运,估计这又会是一个申请PR的高峰期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只有这么大,不像是北京,四环五环不行还有六环,还有几大郊县,新加坡再环就要进大海了。
而且周边一个争点气的国家都没有,还人口都多得很,菲律宾9千万,印尼2亿多,中国和印度就更不用说了,随便来点人都足够新加坡用的了,所以无所顾忌的一步一步的提高门槛,因为它知道就算是提高了,需要的人还是够的。
更要命的是,现在欧美也不景气,人才还有些回流到新加坡来找工作的。前些日子一个同事刚从美国回来,在美国可是买了需要割草的房子的,现在不景气,只能回新加坡,还暂时租的房子,唉。
我觉得就是不想老人来新加坡,认为没啥贡献的外国人来了是累赘。如果4500养不了这么多人,自然就会回去了,新加坡又不是福利社会,赖在这里又捞不到啥便宜。
咋没福利,多少人偷摸打工或者给别人看孩子赚钱啊,光我们家旁边那些收废品的,就有好几个中国人,估计怕给孩子填负担,自己出来自食其力。
07年我帮父母申请LTSVP的时候,基本都批,还真没听过谁不批。不少PR的父母也就四五十岁还不算老,就是这些年轻父母来了这边后出来打工申请WP,或干脆打黑工,政府发现后马上就严了。同样的情节不断重复。
谁能解答一下, 那以后父母要过来看孩子该怎么办呢 ?还有别的准证吗?
嗯 前段时间颇人还在Asiaone贴照片说什么PRC FT跟新加坡老人抢废品..我当时还想不通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明白了…
你是什么准证? 政府本来也不鼓励父母看孩子,新加坡人的孩子,都是女佣带大的呢
谢谢 饼饼 ,, 老公P2 , 老婆QP. 现在老婆怀孕, 打算请父母过来照顾孩子呢。。 这是说这条路就断了吗??
是呀,今年9月1之后就断了
又是前人挖坑害后来人!
你说这都是啥子女,让自己父母一把年纪了还在异国他乡干labor工,没那个经济实力就别把老人接来,接来了就让老人活的快快乐乐的,给坡人做个好点的榜样,如果实在是闲得无聊,可以考虑去做一些义工啥的,既打发时间又给中国人长脸。现在又给中国人抹黑。
政府处理也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把好人也给连累了,完全可以规定拿ltvp的老人不许做工,否则重罚加终生不得入境,啥问题不都解决了。
现在这通胀,房价,COE(sorry 之前打错了),4k养一家子确实很难,4.5k的P2带一对老人和老婆孩子更是难上加难。
这个角度来看,这变动是合理的。
但是未来p1不能申请配偶的父母ltvp了,这个。。。连高端人才都不可以带配偶父母了哦。。。
况且离p1还有些差距,唉~难道必须入pr和citizen才可以?
请问大家如果配偶是dpr的话,这个pr可不可以帮配偶的父母申请ltvp?批准的几率大吗?
还有就是,所谓的高端人才。。。是个什么样的指标!?
对了,说起老人,借这块宝地再说一件事。稍微歪一下楼。
上次在pioneer mrt,早高峰,虽然几乎是起点站了,但是还是要排队才能保证有位子,大家都在老老实实的排队。
一个中国来的老太婆带着4岁左右的孩子,很明显这一拨没有位子了,就让4岁的孩子插到队伍的最前面去抢座。我真是服了,先不说道德问题,门一开大家一拥而进就不怕把孩子踩了?
缺德就从娃娃抓起?难道就不能再等2分钟下一班?
就算是急着去救火,大家看到老人孩子也会让座的,何况才坐到jurong east就下了,有这个缺德的必要吗?这样的老人能教出什么样的子女,能教出什么样的孙子辈,可想而知了。
你说的这些规定,政府有啊,LTVP不能做工,一旦发现,罚款,割证,但是还是很多人这样做. 你说肿么办? 一刀切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
没有申请资格
哈哈,这样的事情,你给我买包瓜子+啤酒,我就能跟你说上三天三夜
p1就算高端了吧,不过p1里面也有工资8k跟几十k区别的
谢谢镜嫂的回复。
那如果以后想让配偶的父母过来看孩子,就必须入公民或者是给配偶单独申请pr而不是做dpr了是吗?
请问你和你老公都是单独申请的pr还是一起申请的?考虑到配偶父母ltvp这类问题还是挺头疼的。。。自己的父母又不愿过来,要来以后只能是老婆父母过来。我这样的情况就算能拿到p1也是个问题,何况我还不是个p1.
SP2800就可以申请DP现在的政策
刚才跟我老公说了一下这个政策,我老公第一句就说p1父母偷偷做工的机率为0
是的,所以要申请的抓紧了,9月1号之后就是4000了
好吧 这是西边 我在Punggol看到过同样的场景 大家门两边排好好的 一个老太太带着小孙子直接顶门口了 就等门开往里冲…我心说至于的吗? 新加坡为老不尊的现象严重啊
没有用的,政府决定把门关上了,这段过渡时期是不会有任何申请被批准,这是政府一贯的作风。
话说这样确实蛮危险的,万一里面也是一对门一开就使劲往外冲的人祖孙,岂不是悲剧了
现在还留了点门缝
9月1才关门
这个楼盖的好快
以前有一个马来西亚的生意人,跟我说,你看着吧,新加坡很快要排华了,尤其是中国人。他说这话的时候是在今年3月。
(大家都怎么了,这么激动?人家也就是一个马来西亚人的个人意见,听听就算了,没所谓的。他也不是新加坡政治领袖)
这与排华有什么关系
这个政策又不只是针对中国人。。
大家努力工作,让老板把工资加到8000吧!:victory:
我认为不必把这个问题想得有多么可怕,车到山前必有路。
现在又不是不让父母入境,只是不能长期居住而已,父母可以拿旅游签证进来,延期几次也好几个月了。
收紧ep的父母签证,那么dpr会不会好申请些,可以观察一下,再说了,现有的dpr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我个人的观点,既然没有明文规定dpr父母就不能拿长期签证,那么个人的经济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即使不批,也有充分的理由appeal,大不了费点事而已。
请指点一下,如果以后通过旅游签证让父母来新加坡(在新加坡本地有亲戚可以做sponsor),通过延期,最久能待多少时间?
离境后,多久能再申请?
谢谢!
这跟拍华又一毛钱关系么…..
这部分人,也正是政府希望留的
还好在07年刚入籍时,马上申请父母为PR,那时候年迈的父母还是可以拿到PR的,什么都要早早做,如果是现在的话,mission impossible.
是呀,不过DP还好说,至少想想办法还能留,对父母来说,现有的Ltvp过期就不能续了吧
羨慕你,0708年的银民很幸福
不用不用 我知道的NUS NTU毕业的, 还没听说毕业一年之内拿不到PR的呢..
熬不住
镜姐说的在理。也不想那么多了,努力提升自己了。
这政策让我觉得如果你还不是pr,那要父母过来看孩子几乎很难了,除非你是拿p1的,但是如果p1 holder的父母又不能过来,那就只能申请pr了先。
这政策的好处是,它提前公布于网上了,也让一些想申请p1p2来新工作的人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新加坡1-2年拿pr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
俺也来举个例子
俺住的公寓里这几年里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中国的老人
本来是无可厚非的
但老人的比例实在是太多了
一大堆老人闲了没事在公寓里散步 游泳池边一座2,3个小时
弄得像个老人院似的
…(本人绝无看不起老人的意思…)
如果我现在申请DP,可是我明年1月SP到期,会影响DP吗?薪水不到4千。还有请问如果DP申请成功,家属必须在多久时间内来新加坡?谢谢。
这个政府应该不太可能特批nus ntu吧。。。
熬得住的会一直待下去,熬不住的终究会走的,无论是否拿到pr或者citizen,他们拿的人有些不是为了永久在这里的,可能只是因为那个阶段拿对他们的好处更多一些,为何拒绝去拿呢?如果到时候是我我也不会拒绝拿的。
看到政府特批poly毕业的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待了比较久的时间,适应这里了,并且政府清楚他们不太会离开新加坡求另外的发展的,所以特批他们也是理解了。
那种来1-2年就拿pr的时代应该不会再来了。
跑下题,老实说当时我过来也是觉得1-2年弄个pr容易,因为之前有段时间pr批的很疯狂,后来我们来了之后几个月政策就开始变,最让我吃惊的是我一个同事有当时网上查status都approve了后来2周都没收到信,一看变pending了,然后去ica问officer,人家说“Sorry, the policy has just been changed, your application will be reconsidered….etc.”然后她过了2月一查,变reject了。
哈哈,说到这里只能承认自己当时傻或者点儿背了,当时能有几个能预见到这个政策何时改变呢?记得当时一下子来了不少ep,都是奔着pr来的,就像买股票样买在了最疯狂的高位。后来想想,如果一件事大家都去做,那离泡沫也不远了,以后就要小心避开了,房价股票也都类似。
当然,如果我们本着提升自己的目的工作几年然后再回去,达到更高的薪水也是很有可能的,我知道的几个朋友回去都拿到了比这边高的工资(税前),前提是至少你是p1或p2 holder,刚毕业的话回去不会找到多高工资的,看来国内的很多企业也是需要你有几年的海外经验的,只是国内的税收太过分了,还有就是环境你是否喜欢,圈子是否大多在国内。。。题外话了。
总之,pr拿到了就多呆几年,拿不到也没关系况且你是nus ntu毕业的硕士工作2-3年也差不多了,如果到时候能力强了,再决定申请pr还是回去或者去别的国家也是有资本的,只是个选择的问题了。个人觉得,pr这个东西,能让ep holder更方便一点,所以,平常心对待吧,毕竟要福利,还是得入公民才能得到吧。
是啊,我也发现了,这也算是对在这边的人的一个缓冲吧。对于已经在新加坡的没有换工作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
EP Q1, 工资刚好够不着4千。
怀孕31周了,预产期九月中旬,刚好错过九月一号新政。PR也是刚刚悲剧。
老公student pass,哪位高人帮忙解析一下我是不是不能给刚出生的宝宝申请DP了?42天内要带宝宝出境吗?
急死我了,可是现在决定回国生的话也太晚了呀,求助求助阿
正想补充,老公是国大在读PHD,年底毕业,还可以帮宝宝申请长期签证吗?这条没改吧?
The changes will only apply to all dependants of EP and S Pass holders who arrive in Singapore from 1 Sep 2012. To reduce disruption to families already here or who have already made plans to arrive soon, dependants of EP and S Pass holders who are already in Singapore or will be arriving before 1 Sep 2012 will be allowed to stay as long as the main pass holders have valid passes. This is on the condition that MOM received the applications for the stay of the dependants before 1 Sep 2012.
Such dependants can also remain in Singapore when the EP or S Pass holder has his/ her work pass renewed, for all renewals taking place on or after 1 Sep 2012, so long as the pass holder remains with the same employer.
打到mom咨询一下吧,怎么说小孩在出生之前也在新啊!
谢谢你!
不过马上就要提交论文了,一提交就要换上不值钱的EP准证,郁闷。。。
这个我觉得用不着,ntu/nus毕业的中国人,不可能找一个家庭主妇吧,基本上都是两个人都工作的,直接申请工作准证不就行了。
赶紧回国:L
明白,终于有点点放心了,多谢多谢
PR可以给父母申请吗?还要人活不拉啊
PR可以给自己的父母申请,不可以给伴侣的父母申请
我觉得不用慌,ntu/nus本科毕业的同学们其实处于一种非常安全的境地,优先级非常的高。只要找到工作,一年内pr肯定就批了,从国内带对象过来也不会就急在这一年半载的吧。正如饼饼所说,现在22,23就结婚的人可不多。
还有,顺便说一句,26,7博士就毕业的可不多,除非一路毫不耽搁,一切很顺的情况下。大多数毕业了都要30出头了。
摸进嫂的解释一直都很靠谱,听她的没错。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博士出来就业,只要不是在学校里面做postdoc,到外面的公司薪水绝大多数要过4k。
我觉得现在这个政策其实就是对从国内直接过来工作的人影响很大,特别是薪水不过4k的人,申请pr短时间又不批,买condo又有点吃不消。对于有本地学历的人影响很小,不必担心。
中文太奇妙,一个摸,一个嫂还有一个进,顿时充满了暧昧,朦胧以及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东。
摸茎嫂又何解?
我们圈子里一直都是叫摸进嫂的。
楼下评论的朋友:真的没那个意思。大家就是随口开玩笑而已。叫惯了,就一直这么叫了。
拿不到 EP还是可以拿SP的吧,除非说其中一人不再工作,那就不得不拿DP, 但为了能 拿到DP,其一的 GS就要 4k以上, 如果没有达到,那么不想工作的就需要辞掉工作,然后马上申请DP了吧。。。因为9月1日前的SP/EP GS 高过2800 的还是可以允许拿到DP的。
亲,现在拿到PR后, 信上明确表明,要申请公民, 2年后。
是可以申请,而不是必须申请吧
那现在有一个问题,假设现有的P2,准证还剩一年,在9月1日之前还可以给父母申请最长为一年的lsvp,那么一年到期了怎么办,是可以续还是按照新政策不可以续了呢?
[quote]fkk01 发表于 10-7-2012 11:48
9月1号以后renew ep的,只要不换公司,ltvp还是可以跟着新的ep expiry date来走的:
http://www.mom.gov.sg/MOMDoc/Dependant_Privileges_FAQ.pdf
Such dependants can also remain in Singapore when the EP or S Pass holder has
his/ her work pass renewed, for all renewals taking place on or after 1 Sep 2012, so
long as the pass holder remains with the same employer.
这地方还算卧虎藏龙?
熬吧!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不明朗,政府早作打算,腾出一些职位保就业率。什么时候世界经济能好转了,什么时候新加坡的移民正常就能开始放宽了。
under在我老公P2下的我父母的Ltvp明年到期,还可以按照我老公的准证到期时间继续renew吗?只要我老公不换公司,renew成功的话,还可以给我父母继续renew吗?
可以这样理解套用吗?
晕啊 还好不是 申请sp/ep 最低薪水是4000 不然真心在这里呆不下去了
那这么说来,现有的p2持有者,不管准证还剩多少有效期,先去给父母办一个lsvp再说,就算过了几个月就过期了,但是只要准证能renew,lsvp就可以renew了。否则干脆办不了了。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了,父母现在都还不在新加坡,看mom的网页是可以办,但是办了之后人要亲自去领卡吧?要按指纹?
嫂子差矣,申请LTVP要人在才可以的。
没吸引力了
PR给父母申请ltsvp需要父母先用旅游签证进来,然后再去申请的。这一点我可以确认。
准证持有人好像可以直接申请的,但是我觉得去领卡需要父母亲自去,因为要按指纹。不确定,求证。
不喜欢现在的教育部长。。。 但是他这个涨学费确实是让公民高兴的。。。
眼镜嫂很犀利雅 ,P1都看不上,属于国家特许人才,LPR的级别。。。
潜规则一直都有,政府之所以不把政策完全公布就是为了随时实行潜规则。
当然这种潜规则也要随着形势变化,以前潜规则poly 1800批ep,现在有些连sp都不批。
鉴于现在公布的这个标准mom网站上写的,只要不换公司并且你父母9月1号之前已经来新加坡了,以后renew ep的话ltvp还是可以跟着ep到期走的。
不知道以后政策会不会再变,那就不好说了,政策很多时候说变就变了。
谢谢,政策性的东西,只能一切随缘了。
好像是要亲自来的,ep办ltvp可以提前申请,但是好像要2个月之内还是9月1号以前来新加坡办理取卡什么的,记不清了,等晚上再去看下网站上写的。
poly毕业sp不如ep好拿,现在poly毕业也还是ep。他们的ep是special ep
发现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现有dp如果ep不换工作,可以一直renew下去不受新政约束,而如果换工作就要按新政标准。。
此话哪里有啊??
大家好,我是联合早报的记者,想找一些受人力部这个新措施影响的个案,请问可以给我你们的联络方式,想问问新措施对你们的影响? 我的联络方式是[email protected]。 谢谢。
是的,ltsvp 要指纹的
毕业能拿这么高么?我觉得最多2k,当然是指diploma
你好 谢谢你对新政的兴趣. 但作为记者 希望你能真正做到公正客观的报道 和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 大多数这里的中国人安分守己. 上次我报 报道的咖哩事件 旧事重提 引起了一定的社会矛盾 我们对我报的记者及编辑非常失望. 咖哩事件放在07年以前 根本就不算什么, 最多划为邻里纠纷. 请媒体不要再挑起新老移民矛盾. 多谢!
这是什么情况?
你可以称之为“潜规则”或者“福利”
那最后拿的是EP还是SP?听说这一次基本上没有POLY毕业的拿到EP,我一个朋友都拿了WP!
我马上也毕业了,来新7年,一直错过好时机,想着POLY毕业了再申请PR哪知道政策变得如此之迅猛
说得好,有礼有节。媒体看似关心和谐,实际上就是两头挑事,咖喱事件,还有前几个月的国大孙同学事件都是如此。
必须竖起大拇指夸一下,记者同志是不是想说我们中国人在complain啊? 千万别,记者不挑事,社会就和谐了,啦啦啦
疯狂的点击率,回贴速度不止是牵动了万千网友的心,还惊动了敏锐的早报。。
真的好笑了,一共就180个帖子,参与讨论的不超过20个人,就成为社会现象了
哦是吓到了,这是哦见过的第一个反应这么热烈的贴。。你可以嘲笑哦大惊小怪。。但哦也没有说成为社会现象吧?
对于媒体来说,这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资料来源和值得关注的地方,这是好事情,说明论坛有影响力,我们的讨论并非闭门造车。但是希望记者朋友还请手下留情,对于准证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还请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谐为重。
关于这个话题, 做到实事求是很容易 但做到客观全面就有难度了.
比如说, 最差的版本就是只采访受影响的中国家庭, 或者进一步印度 菲律宾家庭. 报到一处, 大把新加坡人怕手叫好加一句活该. 这么报道就居心叵测+为某党政策叫好的嫌疑了.
全面客观一点的, 会先采访MoM了解政策的出发点. 然后了解对企业界的影响包括MNC和SME.最后再是个人的 而且要包括马来西亚人 和AngMoh. 当听到SME可能因为这个政策生意外移导致半数新加坡人失业的话 读者才会全面的思考.
老百姓不傻 但也别惯着.
这倒是 他们薪水多偏高 国人确实就喜欢父母看孩子 再加一孩化. 最后搞不好出个结论 ==> 政策针对中国打工仔 哈哈
这政策变化也太剧烈了。。。
能到读书年龄的小孩可以不用老人来照顾了吧
据我所知工行没几个外派的,很多都本地招。
问题是现在拿着DP而主申请人又不够4000千还能renew吗
唉,真是会影响到那种双方EP,且都不够4000的即将迎接小宝宝的夫妻啊,父母的问题还能缓缓等PR,可是孩子不能在身边,这点太不人道了。
再问问一个搞不清楚的问题,这个4000标准,是按照basic salary 还是gross salary啊,我basic 4000-,gross 4000+, 这不就在坎上啊
这是从哪推理出的?
新政策的FAQ里面有
不停的在变啊,连PR也不保险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拿SC。。。拿了SC又有融入的问题。。
融入也没问题,就是国内的父母和财产的问题,还有新加坡前景的问题
新加坡呆不下去,然后移民去米国啊,加拿大什么的
没人回答,再问一下啊: 这个4000标准,是按照basic salary 还是gross salary?
我星期一刚刚去办理ltsvp(母亲)认证手续,要本人去的,因为要按指纹.
但是入境时我没有出示旅游签证(虽然我有),是用ltsvp批准文件进来的,而ltsvp批准文件是在国内就拿到由E-MAIL寄来的.
俺帖子里面的记者同志,在早报上发表了文章,请大家阅读
http://www.zaobao.com/sp/sp120711_006.shtml
http://www.zaobao.com/sp/sp120711_008.shtml
ep啊 你直接申请ep就好了
记者同志,你好啊,你发的文章我们都看到啦
早报记者的报道还算是比较中肯的,只是篇幅短了点,估计被总编砍了一部分吧。哈哈
感觉新政策下,最倒霉的就是那些薪水不够4000且老婆已经怀孕的吧?孩子DP下不来,父母也来不了,就要回家了
现在的政策就是害了具有以下特征的人:
国内学历,来新加坡时间不长,薪水低于4k。
当然,除非薪水比P1还高一截,否则只具有前两者也是受害者。
如果是那种情况,我认为他们还是在国内生小孩比较合适,不是PR,薪水不够高,在新加坡要不也是很难。 所以,没什么倒霉不倒霉的了。
有些时候真是觉得ica的官员们应该来本论坛接收一下培训,咱们这些普通网友都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啥政府总是用一个错误掩盖上一个错误呢。
那p1的配偶父母以后申请什么证呢?89天的?
怎么才能在中国拿到父母亲的ltvp的批文?他们不用先入境的吗?具体是什么样的程序?
我是在广州是接到通知批准信的(E-MAIL),中间怎么办的我不清楚,是我女儿经手办的,因为她是主申请人.
由于入境计划提前,怕申请批准的时间来不及,我们又去领事馆申请了旅游签证,结果非旅游签证申请2天就下来了,我们就持打印的E-MAIL信件进来了,并没有出示旅游签证.
近期一系列的政策涉及不仅仅是ICA一个部门,主要涉及到四部(教育部,人力部,内政部,国家发展部),这些决策并非哪一个人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一定是在统计数据上(新加坡的统计数据还是比较完整和真实的)进行的划分。咱们看似合理的东西不代表就是可以执行的方案。
89天的也木有,最多60天
对,比如有多少ltvp父母偷摸打工,有多少2800的SP一拖三的艰难生活着。。。
感觉会给租房市场很大的冲击!以租金供房子的要注意了吧!
我倒不认为政府手中有如此详尽的数据,如果有的话,早就精准打击去了,例如把非法打工的老人驱逐出境,只要驱逐几个造成的威慑力足以刹住这股歪风。何至于把打击面扩大到几乎所有的准证持有者呢,P1在所有准证中的比例应该是非常小的了。
我觉得有些同学陷入了一个误区,因为天朝的官员腐败无能,所以下意识的认为新加坡就是精英治国,各种政策都英明无比,这个有点矫枉过正了。别的不说,就移民这方面,就像是一个新司机,一会猛踩油门加速,一会又猛踩刹车,实在不能说是一个好的司机。
这个不敢苟同,政府手上的数据还是比较全面和真实的,比如说,申请工作准证时候必须如实申报个人情况,Income tax,CPF这种也是没有没办法骗政府的,从这些数据政府可以很容易掌握外国人在新的情况。就在前几天关于公民和PR各阶层收入的百分比的情况,报纸上也登出来了,说明政府手头是有比较准确的资料的。至于眼镜嫂说的精确打击,其实政府实在没必要这么做,这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政府的政策是宏观层面的,有了宏观层面的政策才会有接下来的抓典型,不然师出无名则名不正言不顺。我跟您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觉得政府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其实可以说是非常聪明也是经过考虑的,就我还记得的情况咱们回顾一下:
ICA: 推出LTVP+,这是第一步,先堵住公民投诉的来源之一,这个准证既解决了公民配偶在新加坡的居住问题,同时又可以这类PR申请和批准的数量,给了新政府足够的时间来考察这类外国人来新加坡的真是情况,这招不可谓不聪明。
MOE: 进一步区分公民,PR和外国学生的学费,这个应该是可以想到的一步,跟后面MOM的政策正好打了个配合。
MOM:提高准证申请门槛,提高DP申请门槛。这一招不可谓不厉害。咱们来看看DP的这条申请线,4000SGD,为什么不是3000,不是5000,偏偏是4000?那这个4000又是把哪些人归类进去了?看看准证申请的门槛就明白了,是把SP,EP Q1给圈进去了,早报也报道了,受影响人数在3万左右。这一个阶层的外国人在做的工作,是最容易被新加坡本地居民所替代的,很简单的道理,几百块收入的工作一般新加坡年轻一点的是不可能愿意干的,必须靠外劳;收入超过6000以上的很多都是技术性或者管理型人才,也不是新加坡年轻人可以一步登天达到的,那么答案就来了,新加坡的富余的年轻劳动力就是集中在2000到4000收入之间。如果这三万受影响的外国人里面有哪怕三分之一的人因此离开,这将给新加坡本地人提供多少个就业岗位?再看看新加坡的失业率和失业人数,答案似乎就呼之欲出了。
HDB: 针对PR的HDB措施是进一步堵住PR在新加坡用组屋投资收益的渠道,说白了就是,没钱就好好住着,有钱去买Condo,正好进一步带动一下私宅市场,何乐而不为?
内政部:在国会提出对PR配偶和准证申请违例情况的采取更严厉的措施,说明新加坡政府正在为清算一部分“不合格”PR做法律和政策上的准备,就像很多朋友说的,为什么这个提议不早出来,偏偏是到了07,08那批PR刚好快要Renew的时候?也太巧了吧?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近期政策并非新加坡政府随意做出的,至少是经过一段时间考虑才做出的,而且是环环相扣,绝不像是随意随手做出的决定,我不敢说这些决策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大方向上已经是信号非常明确了,作为宏观层面的政策,应该不是无的放矢的。
是这样吗?EP现在薪水3500,明年4月到期,配偶DP,明年3月到期,如果不换工作,工资不到4K,明年配偶的DP 要RENEW的话没问题吧?
如果只是为了给2000-4000的新加坡年轻人腾出空间,那就应该拒掉这个薪水段外国人的PR以及准证申请,等超过了4k再批。但是现在恐怕就是这个薪水段的人批的最多吧。
现在政府做的一方面是实际措施的控制外来人口和移民人数,同时也是一个市场信号,还不到需要做到那种政策的地步。
惨啦,我和老婆都是基本薪水低于4000的EP,我的平均薪水高于4000.小孩子10月底出生,坑爹啊.
无论是PR也好,工作准证也罢,各个薪水段都需要有相对比较合理和稳定的比例,如果按照眼镜嫂说的这样,把中间的这段的PR和外国人的申请全部拒掉,那么出现的直接后果就可能是人为的扩大贫富差距,因为这样的话,以后新移民的人群就成了非富即贵,这个对于整个社会的结构稳定是很不利的,对于普通新加坡民众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你所说的精确打击,其实一直都在的,罚款,割证,出境,只是这类人群不是你这个高级薪水的人能接触到的而已
去全岛各地各种住宅送货,可以发现很多国内的老人家在这边看孩子,早晨在巴沙也可以看到老人家在与人家砍价······
那个啥,不要在点评里面提问题啊,没法回答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但是我朋友renew ep也2000的工资 给了3年的
让谁一下子跳到4000都不容易。
就是本地毕业的大学生要拿到4000多数人也要个一二三年吧。。。
本地毕业的,最起码有潜规则,政府也给你时间磨炼,惨的就是那些非本地学历且工资差一大截的SP了
本地学历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个人觉得行业可能更看重。本地人都能做的,多你一个就嫌多;本地人不能做的,少你一个就嫌少。身边朋友做技术的,申请PR/SC都是一次通过的。
其实我觉得现在准证持有者绝大多数干的都是本地人不愿意干或者干不了的事情了。例如工程师啥的。我还没有见过来这边干finance,医生(非中医)等等本地人最爱读的专业的国人。
本版看到的Poly毕业申请SP被拒的就已经好几个了,这还只是SP而已
你朋友是今年renew的?也许他比较幸运吧
现在除了医学院和法学院仍然是本地人的领地以外,其他诸如金融,市场营销,经济学,工程,管理等学科,中国人一点都不少。
分开开,又开歪楼了
“对本地毕业的学生是利好”此话怎将?
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直接从国内过来工作,如果没有很高的工资例如p1,新加坡应该就没有什么吸引力,移民短期移不了,薪水也不咋地,虽然税比较低,但是算上生活成本特别是租房的成本,恐怕比国内能够拿到的收入多不到哪里去。吃饱了撑的背井离乡过来受气干啥。
既然过来竞争的人少了,本地毕业的学生可不就是利好吗。
嫂子换个finance的工作就发现一堆堆的人了
那也离4000很近了,还有好多人再怎么涨薪水都没机会了。 新政府的政策真的是在赶中等收入的人 ,wp都没影响呢 。
really?我和我老公的公司里面中国人有,但是也不是一堆一堆的,一堆一堆的菲律宾人和印度人还差不多,中国人并不算很多,从国内直接过来的更少。这还是engineering方面的。很难想象finance中国人扎堆。
当政府的政策被民意劫持的时候,前景会让人担忧,假如当年政府也服从民意不敢强力推行英语教育,CPF政策及HDB住屋政策等,现在的新加坡可能不是现在这种安定局面了.现在的移民政策在民意的推动下有点操之过急,将影响劳动力结构,加快老年花速度,长远将影响竞争力….
我的中国朋友,做finance跟audit的最多,不过都是本地文凭。
分析的很有道理。
请问可以只买单程机票吗?
我倒是也认识几个,nus本科毕业的,但是都是在给基金经理当助理当秘书之类的,算是finance的入门级别吧。
容易与否也是相对而言的。
以加拿大为例,如果你能在当地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不受职业列表的限制,当地的那份工作一下子就可以给你加好多分,受过高等教育工作过几年的人,如果还以家庭为单位申请,那就轻松无比的越过了分数线,直接拿到PR,居住满两年(哪怕你失业两年)几乎无条件转公民。就算是没有当地工作,也可以勉勉强强的过线,如果审批通过,直接就是PR了。如果老公/老婆已经是PR了,事情就更简单了。当然,这些信息现在不一定100%准,自从几年前看到不在职业列表上就死心了,再也没有关注过了。
而新加坡你要是没有本地工作,PR就是impossible的事情,就算是你有了一份远超当地人平均水平的工作,就算你有当地PR的配偶,没有一定的居住时间,PR也批不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否还觉得新加坡容易?
当然,新加坡就业机会多,在国内投投简历,办个旅游签证过来面试一下说不定就搞定一份工作了。而直接在国内找到加拿大的工作或者是美国的工作的,我听都没有听说过。所以总的来说,都不好整。
如果你说的是ep持有人给父母/配偶办的那种ltsvp,应该会有一个letter,打印出来就可以进来了,不用返程机票。类似于准证批准后会有一个in principal letter,一回事。
但是pr或者sc给父母/配偶办的需要先旅游签证进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返程机票了。
她说的应该是没有本地学历直接空降的中国人
这个比例确实很少
而且很多也是先从技术行业做起再中途换成高富帅行业
这个即便对于本地学历的中国人也不例外
现在做finance的中国人很多,但是能读Business的中国人很少。
当然开公司神马的不算。。。。
但是以外国人身份拿到工作机会这点来看,新加坡比美加不要强太多
就算美国是世界第一给例外好了
加拿大澳大利亚请外国人都要说明这个职位本地人做不了(不是薪水低了不肯做),而且还挺严肃的。
所以很多本地大学毕业的外国学生都留不住。
而新加坡来说,只要你是3所政府大学的对工作不是那么挑剔,找到工作留下来几乎是100%
一般人,离开中国,生活就能有很大的改观吗?我对此真的表示很怀疑
你不要问我为何出国,为何留在国外
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是刻意规划的,都是随波逐流。。。。
但在中国是屌丝,出国就能是高富帅?能在国外变发达,国内也不见得没机会。。。。。
这里面多少本地学历多少外国学历?
有多少是毕业就从事,多少是过了些年从其他技术行业转来的?
美国割草的房子只要不是极变态城市可能也就是30万美元。。。。。更低也有可能。
新加坡30万买啥?
打黑工是全世界的问题,不光是新加坡,也不光是中国人。。。。
而且,我觉得“你没钱就别出来”这种话从民众角度说并不对
因为你不能因为人家没钱就剥夺了向往更好生活的权利
中国不是一直在说民工家庭进城的问题吗?
不是一直说要解决民工配偶的就业,民工子女的就学?
不是说民工学校被拆是不人道的问题吗?
但对于政府来说,确是无可厚非的。人家引进外国人不是为了没人做的低端工作就是看重你的高收入来养那部分游手好闲的本地人。
所以你收入局中还拖家带口的人家自然要下手。
因为北京政府好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新加坡政府实在是没理由帮中国印尼印度菲律宾人脱贫
总而言之,现在几乎所有主要移民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大方向都是在收紧而不是放宽,也不是只有新加坡一家在这么做,原来紧的继续紧,原来松一点的现在就收紧。每个国家都必须首要考虑和照顾本国国民,这个是无可厚非的。
措辞不当
华人是新加坡第一大族,如何去排?
如果是要针对中国人,用排华二字就不合适
国籍可改,种族可改不了
而且这政策就算是针对中国人出的那也是所有外国人都受影响。
何况新加坡最多的外国人是马来西亚人
请问新政给父母申请ltsvp的是在9月1号之前到新加坡呢还是9月1号之前提出申请?
同意几个网友的看法,这个政策对于已经在本地扎根的工作人士是利好消息,当然对本地人也不例外。在工程界,工程师的第一主要来源是本地大学培养的本科生和master. 以国人为主。第二来源是国内来的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想趁年轻出外闯荡,他们一般来这里的薪水都不到4000, 如今新条例不可以带家属,基本上断了他们的想法。以后第二来源萎缩,第一来源又可能不够。有的职位会缺人,大家有机会跳槽加薪,抓住机会呀。这是工程界的情况,其他行业不太了解。不过如果矫往过正,有的公司会觉得本地缺乏工程师,终止本地的业务,那可就不太妙。
我买的是单程票,周5拿到了卡,2年的.
另外补充一下,我们没有检查身体这个程序.
只要偷摸赚钱,不换准证的一律不合法
赞! 分析滴透彻!
同意,没有当地学历,在美加澳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远远小于在新加坡。美国还好点,加拿大我的朋友都拿到公民了还是回国找工作去了,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加拿大积分一步到位一点都不难,不需要什么很牛很牛的,一般的本科硕士毕业加上几年工作经验英语好一点分数就够了,我的好几个同学同事就是在国内提交申请等了几年就ok了。当然这是前些年的事情了,自从除了职业列表,难度就一下子上去了,不在列表中直接就拒了。
你说的那个H1B1,好像不能申请移民,不能移民去美国工作吃饱了撑的,大老远背井离乡的过去干几年灰溜溜的再回来,又不是labor工就图个挣点钱。难怪听说给新加坡的名额都用不完呢。
同意。我一个朋友工作的公司一直就有这种说法,认为技术能力又比不上美国,成本又拼不过中国,其实除了英语好一点,技术能力也比不过中国。那在新加坡这个点还要它作甚,干脆撤了搞到中国算了。不过还只是停留在讨论阶段,如果真的搞得人才不足的话,撤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没错,现在加拿大很难了。而且那边工作机会太少了,除非运气很好,要不想找到一份体面点的工作几乎不可能。
如果不以移民为目的,单纯去工作几年,对年纪小的人还行,年纪稍微大一些的,还是想尽快稳定一点,折腾太累了。
另外,请问从h1b1到h1b转换的可能性是多大呢?
其实我觉得加拿大澳洲地广人稀,就业机会确实很少,对engineering方面的需求就更少了。
但是美国的工作机会很多,我的几个同学国内本科在美国就读了个当地的硕士,那还是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都成功找到工作一直干到现在呢。之所以难搞,是因为去美国很难,无法去面试就很难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了没有本地学历也很难申请到工作签证。如果有钱去读个硕士,两个困难都克服了,这个时候钱就是一笔很合算的投资啊。
现在很多人开始做回国打算了!
不回也没有办法了,孩子申请不到DP,只能等提前回国生了,就算有工作的DP或EP妈妈也不看的,只看主申请的条件,有点不公平一下子赶走多少即将出生的宝宝!
妈妈是ep且工资超过4000的话,也可以给宝宝申请dp的
我都说了啊 poly毕业sp一般都不好申请,要达到标准的。ep对poly来说没有名额限制,没有工资限制的!不要再说sp都如此 何况ep了。
我说的是ep很特殊 ep比sp好拿!
这个问题就要看你从什么时候离开中国的。如果从一出生就开始算,那同样的人在中国和在美国命运会有天壤之别。在论坛发帖的各位,如果你们从小就是美国长大的,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都能轻松入读美国名校。而在中国长大的,嘿嘿,现在就只能为个新加坡的pr/sc而奋斗了。想想奥巴马如果一生都在非洲,会是个啥处境。
成年以后出去的,屌丝当然不能变成高富帅,但是同为屌丝,在中国和在国外的处境还是不一样的。你想想同为普通工程师,在中国分公司的和美国公司的,过的生活能一样?
政策正在逐渐的收紧了!
SP也是用EP Online申请的吧
我一直的理解是申请EP不够资格的会给SP,连SP都不够格的就拒了
还是说我的理解不正确
我是Sp 之前薪水$2580,七月涨到3000,老板发了Email 给MOM 但是没有回复, 我今年4月结婚的 老公之前在新加坡是wp,现在旅游签证在这边我想帮她办DP,但是我怎样才能知道MOM有没有把我的薪水更新到3000? 看到九月薪水要4000 才可以申请那我更要抓紧时间办了 不然就没希望了。
小弟Q1一年,现在回国登记结婚,赶在9月1号前申请,还来得及吗?几率有多大?
按照惯例,政策宣布前其实多数已经在实际执行了,除非你的薪水非常接近4000,不然即使在9月1号前,估计也是比较困难的。
是的,虽然网站上写明9月1号之前不受影响,但是个人觉得早就开始执行了……………
不是的 申请的时候可以选ep和sp 或者单独sp 单独ep 有区别的,如果你两者都选,就是你够ep标准就给ep不够ep但是达到sp了就给sp 但是只申请ep的话 如果不够标准就拒了。比如我只要ep,不要sp。那我就只申请ep,即使不批也不会给我sp。申请sp也好ep也好都是用EP Online 申请的。
EP Online不是指申请EP的渠道,而是申请很多种工作准证的渠道。
看来要申请 得现在就赶紧APPLY咯。 汗啊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这个潜规则也未必保险
Poly毕业拿2000左右的薪水,就算给你个EP,等两年后再renew时就未必还能潜规则了吧
还是说Poly毕业工作个两年申请PR也有潜规则?
这个潜规则只是考虑你在政府poly读书给的优惠吧,以后renew和pr就要看自己的能力和自身情况了吧。
具体我就不晓得拉
EP通常只给两年,就算Poly毕业时月薪2000,两年后想涨到3000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就算真的有人逆天涨到3000了,但是到renew EP时也已经不算是young graduate了,3000的优惠价也不适用了
所以就算真的有这么个潜规则其实也没什么用的
个人认为,你说的这种情况,存在率很低。因为但凡拿到ep的poly毕业生,基本都会在2年之内把pr搞定,即使真的有人拿了ep还不申请PR的话,下次延期有没有潜规则也是很难说的事。
你看了那个老太太的IC或者是护照,还是脸上写着PRC???莫名其妙的哦,如果是中国人的小孩在公车吵闹,或者在商场玩滑板就被讲的素质多么的低,可是你没有发现其实很多一部分人讲着华语可是并代表是PRC公民。中国人口众多,是非也多。不要动不动就中国人怎么的。。。。。。说的自己好像是洋人的了。
没有把握的话我可不敢乱说,老太太一口河南地区的方言,难道你以为她是本地土著还是马来印尼或者啥地方的华人?
Poly的学历,2000出头的薪水,连上学都加在一起总共才在新加坡呆了还不到5年
按现在的情况你觉得以上条件能拿到PR?反正我觉得没这么简单
要是说NUS、NTU什么的有潜规则我信,Poly就算有潜规则也实在没什么意义呀
对于我这样的独生子女,父母是最大问题,同时新加坡的前景我个人并不看好。
进退两难,看看再说。这政策迟早会对PR大刀阔斧
感觉,公开的也好,没有公开暗地里已经开始执行的RULE也好,
都把线划在 4000 薪水,,,
这样下去,是不是薪水不到4000的PR, renew 都难了阿? :L
我也看到过“红毛”闯红灯,抢座位。我觉得素质还是个人行为,没有必要和地域强联系在一起。
点评回复不了
Poly毕业赚2300-2500那是本事,再多的也有可能
不过不换工作的话,薪水从2000涨到3000,这涨幅都已经50%了,还不叫逆天?
就算跳槽想涨这么多也不容易呀
哦
这么说来的话取消PR邀请信其实对poly学生们也没什么损失了呀
只不过就是把当初那张看得见的纸变成现在看不见的潜规则了而已
其实我个人认为,政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增加税收。因为很多父母申请ltvp过来的目的是照顾下一代,父母在新加坡就可以减免资助人的工资所得税。
如果不能申请父母过来,则只能请菲佣,而请菲佣的流程又可以带动中介产业的经济,中介创收了,也可以交更多的税。你申请菲佣,也得给政府交税。总之,就是为了提高政府的税收即收入。如果申请父母,这些税收就全没了。
菲佣不能申请pr, 并且再多的菲佣也不会造成pr过多的问题。而老人过不来,也不能造成社会老龄化的问题
唉 长叹一声,pr pending
现在又搞这出。。。。
难不成得把大肚婆送回国。
看来房价要降了
ep通常就1-3年有效期,即使不换工作到期后也需要renew,renew的时候就会参照新政策了。
楼主,想问下,这个政策对我想11月申请pr没什么影响吧?谢谢
没有影响.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侧面的反应出4000是个砍儿,不够4000的基本别想了(本地学历除外.有pr sc 配偶的除外)
谢饼饼
到底是菲佣多还是印尼的多?
好像我的同事们都比较偏向用印尼的
“因为教育程度没那么高,管起来没那么麻烦”
——我同事原话
在新加坡人对待佣人这方面我是很鄙视的
当然等我需要佣人的时候我还能不能道德这么高尚是另一回事。。。。
本地私立学校的也算在内吗?
我说的本地不包括私立,一家之言而已
是啊,房价涨了不止一倍,工资没有涨多少啊?
请问EP工资不够4000,renew 变成SP的话,不换公司,还能担保DP吗?
理论上可以,但是实际情况已经知道悲剧的了
很明显,这个政策要把工作人士和PR SC明显区分开来。要么纯粹的WP,那些本地人没人干的行业,例如建筑,服务,清洁行业。要么就是把高标准的人才归入PR,甚至SC。中间那些薪水介于2000-4000的中等收入的外来工作人士来说,对新加坡本地人的竞争是最大的。所以,为了减少竞争,开始赶一批人出去了。
P1,MOM里面的紧缺专业,1-2年都不能申请到PR吗?
今天咨询了MOM,回复是,如果EP downgrade to SP, 就要按照新政策。悲剧了!
这样的话新政策对于EP达不到4000的杀伤力最大!
新加坡人这方面也好不到那里去,接孩子换乘MRT的时候,带孩子老老实实排队,却经常被许多年轻人插队,害我们排不到位子
我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你站的离前面人稍微距离远一点,就有可能有人插进来,中年妇女居多,年轻人倒不多。
人少的时候都排队,人一多就一哄而上了
我都习惯了,一般都是中年妇女比较多。每次都是直接插到我前面去上车,现在是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你要插就插呗,顶多就是多抢个位置呗。不过我很奇怪这一部分是哪一国人,求签定
据我观察,绝对是新加坡妇女。特点很明显,中年以及中年偏老年,长相凶横丑陋,所谓的相由心生。
嘿嘿,与你描述的是有点相似的。所以感觉个人素质有时跟国家不能绝对成正比,中国来的也有大把的良民,新加坡也有部分素质不高的闲民。好多人喜欢一说事情的时候就上升到国籍论,
哈,看到这里忍不住也来讲件事。
一次等地铁,看到一时髦女郎,应该有三十多吧,边等地铁边讲电话,字正腔圆的华文。问题是她等车正正地站在开车门的地方,我看得那个急呀,不知道应该站到门旁边吗?
后来车来了,门开了,里面出来的人,把这个仍在讲电话的时髦女郎撞得转了360度!我没有看到撞她的人,只看到她在转。。。我猜那个撞人的人应该是故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