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了个保险,每年支付4000多,支付20年,保重大疾病、死亡、失去劳动能力。
20年后如果没事,可以拿回9万。
20年间如果有事,家人可以先一次性拿到9万,然后每月拿到3K一直到这个保期(20年)结束。
请各位大大评价一下这个保单性价比怎么样,很快要付钱了,心里没底。
我觉得这个保险不错。1,保本。2,有利息。3,有意外情况的话还有保障。
4000X20年=8万。20的时间,每年存4000元钱,到期了连本带利拿回来了。
就当储蓄这样子想了。
感谢版大的点评,我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9万是保证的吗?还是预计?
而且基本上,每年还四千、20年後拿回九万,年回报率是1.22%左右。
从20年的长期投资期来说,这其实不大划算呢。
基本上,这应该是NTUC的保单吧,储蓄保险+Income Benefit Rider对吧?
在下个人觉得,如果一个人每年用定额定投50%买平衡基金50%买纯债卷基金,也是肯定保本并连本代利的。
理由很简单,保险公司就是拿钱去做同样的投资还可以连本代利给回报的。
可是保险还多个保险的功能啊。
呵呵,不过是保九万,用Term保二十年一年可还不到一千。
买Term+做基金投资保险基本上可以用更低的风险获得相同的保障和更高度回报,及更高的自由度。
除非是年纪大了,Term变得很贵,那就另当别论。
投资储蓄保险吧
很多机构,银行也有类似的保险
我买的就是HSBC Advance 的,数额跟你差不多。
目前市场上的储蓄保险的佣金太高,严重影响回报。
你确定是每月3k?什么情况下给?死亡?重大完全残疾?重大疾病?不能从事本职工作?意外导致的残疾或死亡?6项基本生活技能不能自己完成3项?
他應該是用NTUC的Enchance Income Benefit Rider,死亡、永久殘障或30種疾病就每月給3千。
我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我,自以为是的assumption会破坏整个理财规划的Process,所以现在坚持凡是问个清楚明白,给客户也说个晶莹剔透水落石出。
在下在4楼就有问他是否是这个保单+Rider,有提问了,在等他回答,请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只有自己一个人会提问别人问题。
我的是OCBC和大东方办的,具体什么保险名字,等我拿到合同我再发上来。就是讨论一下,大家不要争吵哦。
谢谢楼主的回复。
这么说的话,我确定这个保险无论是从投资回报率还是保障倍数,市面上都有比这个好的。
从投资回报率来说,如果你喜欢储蓄保险这种概念的话,新加坡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好的产品每年利率可以超过2%,甚至有的会接近3%。比这个产品高。
从保障角度来说,它这种每个月给3K的概念,虽然看总数还不错,但是其实保险公司利用了通货膨胀给自己争取了更大利益,不如一次赔偿来得划算。而且,保额为720K,年限20的Decreasing Term真心便宜。
原来是银行的保单,
OCBC卖的应该是OAC,可以算大东方的,基本上是大东方的子公司。
他们族谱是OCBC是大东方的母公司、大东方是OAC的子公司。
银行的储蓄产品就比较多样化,再有更多情报前,难以判断。
不过1.22%的回报率是很低,除非是年龄比较大,不然应该没这么低。
重点是,究竟9万是保证价值、3.75%不保证回报还是5.25%不保证价值呢?
若是保证价值,那加上保证价值后有多少?
还有就是楼主的年龄,基本上年纪越大储蓄保险的回报越令人落泪。
谢谢你的解释,应该是OAC的,我听经纪说起过,具体是什么保险,我要拿到再看一下,谢了。
基本上,储蓄20年只能回本而连通货膨胀都抵消不了的规划本来就不怎么有吸引力,保障得也不高,不能算个好保单。
传统人寿保险按大类再细分有储蓄保险、终身人寿和term。
楼主这个产品明显是储蓄保险加了个decreasing term的结合体,所以我就两部分分开看,如果各自取市场上最有性价比的产品自行组合的情况。
楼主明明是来咨询的,竟然来质疑我的专业… …
哎~不多说了。
假定每年支付S$4200, 20*4200=S$84000,20年后拿回9万,两者相差S$6000,也就是你购买保险的投资回报数额,n20PMT(4200)PV($) FV($)90000Type i %0.72%
如果按复利投资原则(你每年支付4200,期限20年本身就是复利投资的形式),你的年投资回报率才是0.72%(请看附表,你也可以打开Excel自己核实),这样的回报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放在银行轻轻松松就可以得到(银行的利率回报是所有投资产品的参照基准)。按现在的银行低利率环境,按你复利投资的方式和原则及期限,每年至少达到2%的回报我认为才算比较合理,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你的保单性价比并不高,谢谢。
从保障的角度来说,不管有事发生怎样拿钱,拿回来的多还是少很难衡量,因为有事发生本身就是几率的问题。但问题是,你购买这样的产品20年之后你还要重新再去选择用来保障重大疾病、死亡、失去劳动能力的产品,那时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不仅保费贵,而且身体有状况也很难买得进保险,自己那时又到了再次选择的困境,所以,其实市场上还有很多提供保障的产品,比较一下或许你会受益更多,谢谢。
这个产品的名字好像是maxfamilyprotection,主要是家庭支柱的保险。
嗯,我打算找大东方的经纪再看一下,有没有其他合适的保险,这个保险花销的确有些多,回报率偏低。
新加坡的人寿保险通常回报率在2-3%左右。储蓄计划3-4%左右。(NET PROFIT)但楼主的回报率偏低。保险无非是term insurance, life insurance, savings 和 investment. 万变不离其中。楼主的应该是saving+term,玩得文字游戏而已。
大家都在找保险经纪买,为什么不直接在网上买?这样可以省去经纪的佣金,不是双赢么?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需求不一样。
所有产品没有好坏,而在于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里提出一些疑问,楼主可以考虑下:
1)为什么是20年? 到时准备退休么?(届时楼主53岁 )
2)为什么保额是9万?20年后的3000,够么?
3)20年后的9万,楼主准备用来做什么呢?必须要拿出来?还是觉得放在保险公司也不错。 (3%的年收益率 )
4)楼主对30critical illness清楚么?有没有听过 early stage cover? Cancer是分4个等级的。
5)没有人希望发生意外。一次性索赔30万和每月拿3000,哪种更有吸引力?
6)另外还有楼主的financial fredom了。20年也算不短的时间,有些计划还不上,会类似银行没收房子(还不起房贷,当然保险公司会给grace period)
所以,产品大同小异,关键在于知道自己的需求。另外,MAS( 新加坡金融局 )规定所有保险公司的计划书都是3.75% 和 5.25%的return,这不是一定拿到的,跟公司的效益挂钩。
淡马锡控股债券获得4.5倍超额认购(2012-07-18)新加坡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昨日正式公布发售总值17亿美元债券的详情。10.5年期和30年期美元债券的票息率分别为2.375%和3.375%。这批债券获得了投资机构约4.5倍的超额认购。 淡马锡控股在致给新加坡交易所的文告中指出,10.5年期美元债券的发售规模为12亿美元,将在2023年到期。债券的年票息率为2.375%,每半年支付一次,这个定价比10年期基准美国国债高出100个基点。 同时,它发售的30年期美元债券规模为5亿美元,将在2042年到期,债券的年票息率为3.375%,同样是每半年支付一次,这个定价比30年期基准美国国债高出95个基点。 淡马锡前日宣布发售美元债券以筹集资金用于一般营运用途,但没有说明具体数额和利息率。 根据汤森路透旗下IFR当日的报道,消息人士透露,10.5年期美元债券的发行规模是10亿美元,30年期债券的发行规模则是5亿美元。前者的票息率为10年期美国国债再加105个基点,后者为30年期的美国国债利息率再加105个基点。而根据淡马锡最终公布的详情看来,10.5年期美元债券的发售规模略高于预期。 淡马锡上一次发行以美元计价的票据是在2009年11月,这批总值5亿美元的票据将在2039年到期,票息率是5.375%。 根据瑞士银行提供的数据,来自全球的284家投资机构超额认购淡马锡这次发售的美元债券,认购总额高达76亿美元。 这些投资者包括资产管理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中央银行。 分析师认为,因为较好的基本面及更好的回报率,亚洲债券比美国债券更吸引投资者。 淡马锡控股资金部总监许统伟说:“我们很高兴得到全球投资者的鼎力支持。由于高素质投资者的的需求强劲,两种债券的发售均获得超额认购。这批债券是票据计划中第12次和13次发售,进一步扩展了我们的美元收益曲线。” 淡马锡是通过旗下的全资子公司Temasek Financial(I)有限公司(TFin-I)发售这批美元债券。这也是其总值100亿美元的环球中期票据计划中第12次和13次发售,并由淡马锡控股提供完全和无条件担保。 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 & P)给予淡马锡控股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以及个别基础信用结构“AAA”与“aaa”的评级。它同样给予淡马锡这次发行的债券“AAA”的评级。 瑞士银行的投资银行(新加坡、马来西亚)主席兼主管麦友仁指出,淡马锡这次成功地发售债券,显示了投资者对它具弹性的投资组合和管理团队深具信心。 瑞士银行、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是发售这批债券的联席主承销。 根据计划,发售活动将在7月23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