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卖掉一套HDB,回国养老(其实是指半老还工作的那种),大约得250万,如何存本取息补足养家。先看中国银行的存款利率:
设计方案如下:
第N年
第N年初存款方案
第N年末到期利息
1
42万1年期 42万2年期 84万3年期 42万5年期 40万 活期现金
0.01*42*3.25= 1.365
2
转存42万5年期
0.01*42*3.75*2=3.15
3
转存42万5年期
0.01*84*4.25*3=10.71
4
转存42万5年期 转存42万1年期
0.01*42*3.25= 1.365
5
转存42万5年期
0.01*42*4.75*5= 9.975
5+?
同5年
9.975
依次循环
如果你采用40万现金,210万1年期到期取息的办法,只能每年得息6.825万。而用上述方案,你大约有10万的贴补(包含活期利息情形)。
投资理财版的反对回国在多,我们在此仅讨论算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
如果存银行,建议改为小的商业银行,利率上浮10%更划算。
要考虑中国的通货膨胀方能讨论着问题。
楼主好久不见,还好吗?
老人要经常上来回馈论坛回馈社会才是。
0.008 是什么意思啊?
孩子大了就好办。250万人民币回国买个铺子出租,一个月有一万左右的人民币租金,自己再半退休地上点清闲的班,日子应该过得很惬意了。如果三线城市日子估计过得更舒服。
物价涨得比利率高多了,不划算
很多人估计不明白你的算法啊,
国内存款需要交20%的利息税,因此要乘以0.008
利息税不是早就取消了吗
现在利息税已经没了
要考虑国内通胀,估计到我们退休,一个月一万已过不了啥好日子了
250W城里房子都买不动。
租房子养老我会心慌的。
250w,应该是新币50w。大概是4房5房的HDB吧,而是是贷款已经还清的。而且是在全家回国的情况下。假如老人回国了,孩子留在新加坡,孩子住哪啊?
个人认为,如果是孩子还留在新加坡的情况,还不如把房子出租的。即使考虑新的政策,老人回国了,孩子继续在新加坡,住一个房间出租其他房间,一个月能收租金新币1500吧?一年是1万8新币.税前租金收入就9万人民币了。
其实我不反对回国。回国日子过得好当然要回了。问题是不能只看到回国好的一面,低估其他。其实,去任何一个地方都一样,好坏都得衡量。
谢谢提醒,不在国内十几年了,还在翻老黄历。
利息税大事记
1999年11月1日
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无论什么时间存入的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以后支取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滋生的利息要按20%征收所得税。
2007年6月27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2007年6月27日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 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根据这一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对运行八年的利息税调整已经被提上日程,而且利息税调整之日已经不远了。
2008年3月
2008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一次大会的发言中,经济话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14位发言者中有8位委员谈到经济方面的问题。委员建议适时免除个人存款利息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2007年8月15日
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2008年10月9日
中国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上次去UOB,理财师说可以买利息4-5%的债券基金,存个100万新币,每年拿4-5万收入,很稳定,不少退休人士就这样做的,不奢侈的话,足够生活了。我还不相信,真有4-5%利息率的债券基金?
来学习的 请这种是不是要至少买很多钱而且要至少买几十年才可以呢
风险、风险
这么多钱却完全没有风险,不对的
当然,楼主也就是演示一下r而已
有的
我朋友在国内就是证券公司的,也有这一类的
企业融资经常有5%的,只是普通人买不到而已
网上看来的一个方案:
假如有250万。除365天: 250万/365=6850元
每天去银行存6850元一年定期,一年后,每天拿利息,
再转存,直到翘辩子。。
照目前利率:
每天可有:6850×3.25%=222元零用钱花。。。。 :lol
这样搞法银行不疯自己得疯
翘辩子以后银行还有250W. 按最近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的说法,太不合算了
很多啊,都是原来各地信用社改制的,像广州银行,大连银行,天津银行,成都银行都可以,看你在哪个省份而定。
are you sure 人在天堂 ?
你想去别的地方?
上天堂的條件?
想开点,同学, 就随大流吧。 图个热闹。
其实社保也是这么做的,我这么设计其实是为2那种“不求有利,但求资金安全”的人设计的,GIC的20年回报年率只有3.9%(去除通涨因素)。如果你不要这CPI以上的赚头,其实还是蛮安稳的。
只是在终于有一天不得不动用本金时,210万购买力远远不是初始投入时的情形了,但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已无关紧要了。
其实40万的现金,或那种活期的钱,是可以用来做风险性的投资的,如果这点钱你都不能盈利或“打水漂”了,说明这种设计方案更加合理。
摘录二篇报道如下:
======================================
我国3万亿社保金超96%存银行因负利率缩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3日01:37 经济参考报
3万亿社保基金96%银行“睡觉”
专家称负利率导致社保缩水惊人,安全性与收益性应并重
记者 吴黎华 北京报道
审计署公布的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显示,2011年底3万亿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资金中,高达96.45%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负利率时代,社保资金放在银行“吃利息”导致其缩水严重。改革社保基金管理体制,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实现社保基金安全性与收益性并重已迫在眉睫。
严重缩水
负利率侵蚀社保资金
8月2日,审计署发布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数据显示,2011年18项社会保障资金共计收入28402.05亿元,支出21100.17亿元,年末累计结余31118.5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30303.72亿元结余中,除人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央财政专户管理的71.83亿元外,省本级、市本级和县级结存分别占38.08%、35.61%和26.31%;东部、中部、西部结存分别占56.78%、21.54%和21.68%。
2011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6194.53亿元中,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财政投入和其他投入分别为12614.91亿元、7177.96亿元、5391.48亿元和1010.18亿元,分别占48.16%、27.40%、20.58%和3.86%;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资金收入2207.52亿元中,财政投入为2163.86亿元,其他投入43.66亿元,分别占98.02%和1.98%。在2011年的18项社会保障资金财政投入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投入4508.76亿元、3046.58亿元。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司长陈太辉表示,从审计情况来看,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总体安全,基金运行平稳,有效保证了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审计报告披露,从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形态分布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占38.44%、58.01%和3.55%。也就是说,3万亿的社保基金结余中,有高达96.45%是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的。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在全社会高度关注社保基金的安全问题,上海社保案之后,社保基金管理的安全性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高压线的高度。社保资金放在银行里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2010年至2011年,CPI分别达到了3.3%和5.4%,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强调安全性的问题就不够了,“负利率导致社保基金缩水十分惊人,2010年就有几百亿,2011年恐怕得有上千亿”。
实际上,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CPI上涨了3.3%,同期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36%,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在1.91%至2.25%之间;2011年全年CPI上涨了5.4%,同期活期存款利率0.40%至0.5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在2.60%至3.10%之间。也就是说,考虑到通胀因素的话,高达3万亿的社保基金结余96.45%以银行存款的形态存在,将不可避免的遭遇事实上的巨额缩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现在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运作模式只有这样一个,再加上安全投资的渠道非常有限,所以必然会产生资金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内部,谋求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现象。从中国现有的运作模式和金融的成熟度来看,这个结果是必然的。
优化结构
收益性应上升至新高度
3万亿社保结余资金96.45%“趴窝”银行,在负利率的情况下悄悄缩水,这也将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个人认为,强调社保基金的收益性和安全性并重已经到了一个十分迫切的程度。”郑秉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应当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的收益性,在保证社保基金安全性的同时,一定要讲究收益性。他认为,安全性和收益性不可偏废,如果过度强调安全性把社保基金存在银行里,实际上是对其本质上安全性的不负责任。郑秉文表示,安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本金的安全性,二是其收益率不能低于CPI。“安全性的两个方面同时都应当关注,我认为这是此次审计透露出来的信息,在这个信息面前,我们应该动起来,这样才是对参保人社会保障权益最大的保护。”他说。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强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18项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称,3万亿是一个总括的说法。全国社保基金是多种基金的构成,是分散2000多个县,并非集中在中央。在这个基金中,除了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是积累基金外,大多数是现收现付的,并不是积累的。按照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现行办法,只能存款或购买国债。
“这个问题(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应当得到重视。”褚福灵强调,要把社保基金管好用好,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之下,该存款的存款,该存活期的存活期,该存定期的存定期,该买国债的买国债。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管好用好,是一个大事,要引起重视,要尽可能使社保资金的结构得到优化。
拓宽渠道
投资多元化和国际化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单纯把3万亿的社保基金结余资金放在银行里“吃利息”的经营方式必须得到改变,而要想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就需要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并可以考虑通过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投资运营。
郑秉文认为,应当改善和改革社保基金的管理体制,既能够增强社保基金的收益性,又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实现双赢。一些大中型的、可靠的、收益比较好的项目,应该有养老金的影子,养老金应该在其中发挥长期投资性的作用。“目前全球基本养老基金和社会养老基金像中国一样单纯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是没有的。我历来主张,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应当多元化。”郑秉文表示,在社保基金的资产配置中,存款应当有一部分,债券投资应当有一部分,实业投资领域也应当有一部分。在债券投资中,既包括收益性比较好的权益类产品,也包括收益比较固定的固定收益类债券。
而从实业投资的角度来看,范围更为宽广。郑秉文表示,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收益性比较好的大项目,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来单独由社保基金进行投资;另外,包括绿色投资、低碳投资等一些很有前途的投资领域,也可以成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渠道。总而言之,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必须走多元化的道路,实业投资、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甚至一定比例的银行存款,都是必要的。
此外,社保基金的投资还应当国际化,可以考虑走出国门,以分散风险。郑秉文表示,养老金是天使,会打消很多情况下外国对中国投资的疑虑,许多对中国投资封锁的领域,在养老金的“天使面孔”前,也会打开一些口子。总而言之,跨出国门、实现国际化,也是提高社保基金收益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面,也应该重视起来。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保基金要想在负利率的时代下实现保值增值,通过类似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模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运营是唯一的出路。在投资运营方面,社保基金既没有相应的人才,也没有相应的能力,因此可以考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公开透明的投资运营。
孙立坚则表示,要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一方面要改善银行的负利率问题,可以透过银行利率水平的调整来扭转负利率的格局。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模式方面,要寻求既安全又有较高回报的方式,这需要中国债券市场的成长,也需要中国股票市场趋于理性。
GIC报告:20年平均实际投资回报率3.9%
(2012-07-31)
在2012年3月底截止的财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取得了3.9%的20年平均(年率化)实际投资回报率,这个回报率和前年一样。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昨日发布其《2011/12政府投资组合管理报告》时指出,这是个实际投资年回报率,意即它不仅抵消了全球通货膨胀率对这些资产的影响,还让这些资产取得3.9%的实际增值。
GIC替我国政府管理超过1000亿美元的储备。有研究机构曾估计,其资产达2475亿美元,是世界第七大政府投资机构。
GIC集团首席投资执行员黄国松昨日在文告中指出:“投资回报率很可能继续偏低,直至环球经济恢复平衡及可持续增长。发达经济体去杠杆化(减少债务)的活动,将继续影响它们的经济增长。以中国领头的新兴经济体,将有更高和更强劲的经济增长率,但其规模还未达到足以完全抵消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弱无力所带来的影响。”
GIC发布的年回报率,都以美元计算,因为它的投资都在海外,而美元是国际货币。
虽然GIC持长期投资战略,它将继续发布5年和10年的平均名义投资回报率,让人对其中期投资表现有个大概。名义和实际回报率的不同,在于前者未考虑(扣除)通货膨胀率,后者则是已考虑到通胀率。
以美元计算,GIC的5年平均投资回报率(扣除费用后)是3.4%,其波动性为12.9%;10年平均投资回报率是7.6%,波动性为10.4%;20年平均投资回报率是6.8%,波动性为9%。
一般上,越是短期的回报率,其波动性就可能越高,意即每一年的差别都会较大,波动率同时也反映投资组合所面对的风险有多大。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在去年首次发布5年和10年的平均名义投资回报率与波动率数据,当时发布2011年3月底截止的5年平均名义投资回报率为6.3%,波动性为12%;10年平均名义投资回报率为7.4%,波动率为10%。
在今年3月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投资组合,现金比重较一年前的3%大增至11%,这是因为环球市场不稳定因素高涨时,它允许资金累积,为更好的投资机会作准备。挂牌股票的比重因此从49%降至45%。它也减少投资于债券,因为发达市场的债券收益率异常低。美洲的比重依旧是42%,欧洲从28%降至26%,亚洲从27%上升至29%,大洋洲保持3%。
GIC集团总裁林祥源说:“今年,我们的管理报告特别提供了GIC作出投资时所考虑的因素。有两篇文章解释GIC如何作出长期投资,以及如何挑选外部公开市场的基金经理。”
挑选外部公开市场的基金经理,是要利用它们为GIC管理某些资产。这些外部基金经理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时管理着GIC高达20%的投资组合。
GIC的报告指出,鉴于金融景观日益复杂,GIC在2012年1月1日设立了两个董事会委员会,以辅助现有董事会委员会深入检讨投资战略和风险。第一个委员会是“投资检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是佘林发,它负责检讨GIC的投资程序,特别留意大宗的投资项目。第二个委员会是“审计委员会”,委员会主席是周俊成,它加强GIC对条例遵循和财报与披露程序的内部控制的监管。
GIC也在2011年10月1日设立了一个“国际顾问团”,由GIC高级顾问李光耀担任顾问团主席、GIC董事张志贤担任顾问团副主席。这个顾问团将为GIC提供未来视野,尤其是在环球投资趋势、新兴资产类别以及新增长机会方面。
说起社保,话题就长了。可以多讨论一下社保的。
为什么不到中国买房,然后收租金。别看现在低,因为是低估,中国的租金近些年会涨起来。
您指的UOB是这种吗?我感觉还可以,存了点。。。
HDB不要卖,收租至少2000新币,回国用做生活费,不是等同存本取息
除非象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租客群里包括外派高级职员, 租金还能说得过去。一般城市, 有钱的都买房自住, 没钱买房的打工仔学生才去租房, 租金能好到哪里去? 这类租客往往也不大会爱惜你的房子, 租金还不够维修房子的。租房市场没法和新加坡比。
如果是新加坡公民身份还可以这么做, 如果只是PR这条路也几乎断了。
反正退休了,也無聊,呵呵,自己給自己找點事做嘛。可以替代晨練的。
买优先债券利息可以达到,但是本金有风险,除非你完全不考虑价格的浮动。
定存是人家的唯一要求,方案是我设计,欢迎你继续点评方案本身。
其它投资方案,不是不懂,不在讨论之列。
谢谢关注!
不错,花完了干净。可以加快。到老了拉不及
感觉Fidelity Asian HY AMDIST SGD Hedged 要比这个好 现在Fidelity这个基金每股才0.911,分红每个月每股有0.0050左右,一年算下来也有7%了,而且,这只的价格还算稳定吧,稳中有升的那种,基本可以保本
谢谢豆豆和宝宝分享 ,真不错,俺研究研究
前年买的这个,就拿分红,不错的说
没好好做过新加坡股票,当年做都是短线,我知道在香港很多人买港灯之类的蓝筹股靠分红退休的,一般很稳定,一年4-5%。不知道在新加坡目前singtel之类的平均年报有多少。
政府已经把PR的这条路堵得严严实实的了。
新电信差不多
一把抓住(免得你又穿越回三国了),singtel你熟悉吗?一般多少可以入手?我是说长期持有分红可以有3-4%的?谢
国内的信托理财产品8%~10% ,RMB 100万~300万,可是存在一定风险。签合同的时候都会告诉你投资有风险,但是如果谨慎选择政府类的信托产品,例如老新村改造,修路,这些项目都应该比较好!我一般在招商银行买理财产品。
汗一个!
我承认我是小白,看不懂。
能不能详细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