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注意:小心跌入投资黄金的陷阱——转帖

小心跌入黄金投资陷阱(2012-07-29)李敏雯
理财锦囊投资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些“黄金回购计划”就因为无法令这种不实际的业务模式持久,而必须面对清盘命运,导致消费者蒙受亏损。所以投资时必须非常谨慎。本地投资者对黄金应该不陌生。黄金这个古老的投资工具,已有悠久历史。它是一种贵重金属商品,传统上,人们总是通过金店、珠宝商和银行购买实体黄金如金条、金币和金饰用来保值。近来有媒体报道,市面上出现一些黄金投资计划,声称能让投资者定时获得优厚的回报,或者在投资到期时,业者会支付一笔较购买价格更高的溢价来收购这些黄金。金价过去几年来屡创新高,投资者趋之若鹜。然而回顾过去两年的金价表现,投资黄金的波动性要比其他投资工具来得高。黄金价格在2010年7月在1165美元的价位徘徊,但到了去年8月间,一度突破1900美元大关,目则又回落到1580美元的水平。
投资计划像个无底洞这类“黄金回购计划”一般都会向投资者声称,能以低于市价向厂商购买黄金。然而事实上,这个价位可能要比金店或银行类似黄金的价格还要来得高。投资者也被告知,公司在指定期限内,就会以更高的溢价向他们购买这些黄金。一些投资计划每个月还定期给予投资者几个百分比的投资回报,如果他们选择购买黄金并保留这些黄金。然而要强调的是,这类投资计划一般都不会向小投资者轻易透露这么高的回报率是如何产生的。这就应该给投资者敲响警钟,因为这意味着投资者根本无从知道如何去估计投资风险。比如去年8月曝光的一个被疑似黄金投资骗局,120名小投资者被骗金额高达4000万元。根据投资者的说法,投资计划像个无底洞,老板声称有门路能以低于市价向厂商购买黄金,再以市价卖给投资者,公司从中赚取差价后,才能给予投注者1.5%至3%的回报。如果投注者选择不拿回金条,交由公司继续投资买卖的话,每月可赚取高达7%至10%的回报。投资合约每3个月到期,可是每次到期时,老板都说拿不出金条,要他们再注资。就这样,整个投资计划变成永远填不完的无底洞。据说黄金骗局主谋来自马来西亚,虽然此人已在当地落网,但受骗者要追回钱的机会相当渺茫。听了这样天花乱坠的推销说辞,小投资者难免会以为这是项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计划。然而投资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些“黄金回购计划”就因为无法令这种不实际的业务模式持久,而必须面对清盘命运,导致消费者蒙受亏损。所以投资时必须非常谨慎。如果还未想清楚、没做足功课,千万不要因压力而将钱投入。若能先从报章媒体上了解一下这类投资计划,对最终是否要参与该投资也是有用的。

投资前要三思而行当你面对这样的投资,声称回报率相当优厚,而且风险非常低,要先问问自己以下的问题:对方是否有能力支付我这样的回报率?这样的回报率是如何产生的?如果你不清楚这样的回报如何计算出来,那你如何决定有哪些投资风险?你必须了解你的钱投放在哪里。如果对方告诉你这是保密的资料,那你怎么知道投资风险在哪里,这样的回报率又是否能持续,投资又会出现怎样的状况?投资的附带条件(terms and conditions)有哪些?

如果要投诉,又有哪些管道?若被告知是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来购买黄金,你是否有做功课,看这个价位是否真的比金店同类黄金的价格来得低?如果你被告知能在公开市场卖出金条并获得一定收益的回报,你是否要金店询问这样的说法有没有根据?你究竟能以什么价位脱售金条?如果投资公司清盘,你的投资金额会怎样?一些计划可能会让投资者拿回实体黄金,另一计划则允许投资公司替投资者保管黄金。若是第二种情况,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消费者的全数本金可能拿不回,尤其是该公司可能根本没有用投资额去购买黄金,而是分给多个投资者,作为他们的投资回报。即使是那些有拿回实体黄金的投资者,他购买的价格可能远超过市价,最终若把黄金在公开市场上卖掉,也可能蒙受显著亏损。一些回购黄金的公司如金玉华黄金贸易有限公司(Genneva Pte Ltd)和The Gold Label私人有限公司,已经被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列在“投资者警惕名单”上。金管局并没有发出准证或监管这些公司。而黄金交易并不在证券与期货法令所管制的范围内。即使不在警惕名单上,并不代表它们受金管局管辖。消费者可上网www.mas.gov.sg或[url=http://bbs.sgchinese.net/www.moneysense.gov.sg]www.moneysense.gov.sg[/url]查询该名单。这类所谓的“黄金回购计划”,一般都不会向小投资者轻易透露这么高的回报率是如何产生的。这就应该给投资者敲响警钟,因为这意味着投资者根本无从知道如何去估计投资风险。

投资前须做好功课若不太确定交易对手是否可靠,投资者可上网确认相关公司是否在名单中,但名单并不一定详尽,当局也会更新名单。投资者其实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投资黄金。这包括与黄金相关的基金,这些基金投资于黄金相关的证券与期货。即使投资这些产品,消费者也须做好功课。比如:先阅读相关文件,了解产品特点与风险。根据本身的情况,评估产品是否适合。如果依然不清楚产品特点或对风险感到不自在,最好不要投资或选择其他感到比较自在的投资产品。如果是投资基金,你也有七天的冷静期(某些如挂牌基金不包括在内)。但如果基金的市值下滑,你将蒙受投资损失。若市值上扬,你也无法从中获利。但销售费将在日后退回。投资这类基金时,最好先索取发行说明书和产品介绍清单,并向销售人员询问主要风险,如什么因素会导致投资失利,最糟情况下会损失多少。消费者应该要求对方以书面形式澄清,并加以保存。


黄金的投资广告,最多了。很多都是骗人的。


80后夫妻操纵地下炒金 8个月诈骗23亿

金融市场  中国经营报    2013-06-02 08:09

[导读]8个月6000亿元交易额、涉案账户近4万个、诈骗总金额23亿元,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背后,令人震惊的地下炒金案浮出水面。地下炒金案再曝监管难题8个月6000亿元交易额、涉案账户近4万个、诈骗总金额23亿元,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背后,令人震惊的地下炒金案浮出水面。5月21日,公安部督办的国内最大地下炒金案在长沙开福区法院开庭审理,检方以“非法经营罪”为由对楚维等10人提起公诉。湖南维财大宗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财交易所”)股东楚维、赵丹夫妻等人站到了被告席上。维财交易所经营的产品被称为“维财金”,发展代理商数百家,客户3.9万余人,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至案发前,维财交易所8个多月共产生单边交易额6000亿元。这个数字,已超过201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年成交额的1/10,也是2009年审判最大非法经营黄金期货案“世纪黄金案”交易金额总数583.28亿元的10倍。该案幕后操纵者是楚维、赵丹这对80后夫妻,他们涉嫌利用虚假的黄金交易平台,在8个月的时间里骗取客户保证金超过23亿元,非法牟利2.6亿元,或是国内涉案人员最多、涉案金额最大的同类型案件。坐庄:私设交易所2010年2月,楚维和赵丹出资2000万元在长沙注册成立了湖南维财大宗贵金属交易所,其中,楚维占股60%,赵丹持股40%,公司法人为楚维。长沙开福区检察院的公诉书指出,公司成立之后,楚维从上海富远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购买了“大宗贵金属订立转让系统”,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和许可的情况下,建立“维财金”黄金电子交易平台,采用电子集中交易、标准合约、保证金制度、当日无负债和强行平仓等变相期货交易的手段,非法从事变相黄金期货交易。检方查明称,维财交易所正式营业到了2011年3月份。维财交易所前员工殷小姐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微博)》记者,她前期在公司也负责召集代理商及会员,主要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及电话联系代理商和会员,后期她被转到后台工作。据了解,为了快速发展吸引会员,维财交易所采用了类传销的奖励机制。维财交易所规定,发展省、市、县级会员席位年费分别为5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省级会员拥有在该省开发市级会员的权利,并有资格收取席位费10万元,市级会员有发县级会员的权利并收取席位费。维财交易所采取层级代理及高返利的模式,快速地使其网络遍布全国。检方指出,自维财交易所成立以来共发展省级代理商27家,其他各级代理商711家,注册客户39084。维财交易所由各级代理商发展客户进入“维财金”黄金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维财交易所根据交易品种的不同收取手续费,并分别以70%、60%、50%的比例分别返还佣金给各级代理商。直到案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维财交易所收取客户保证金超过23亿元,产生交易佣金8.9亿元,维财交易所涉嫌从中非法获利2.6亿元。炒金:100倍杠杆投资者崔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做T+D黄金交易被维财的代理商业务员盯上,并持续不断地通过电话及QQ邀约她参与维财金T+0交易。前后两次共投入 20多万元的保证金。”按维财交易所的规则,维财金20、50、100盎司黄金一手的保证金是固定的,即7000元,1盎司黄金的保证金是1800多元浮 动的。手续费按万分之七点五,也就是说,7000元买卖一手100盎司黄金手续费双边共收700元。崔女士同时透露,“并不清楚每手7000元的黄金其实相当于100多万元,以如此高的杠杆比例在操作。”“参与炒金的手续费是非常高的,达到保证金的10%。因为保证金放大的倍数更高,增加了投资风险。维财通过不断刷单,把资金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去了。”辽宁王先生对记者说,他是被维财安徽省级代理商的业务员“忽悠”炒金的,前后共投了40多万元。浙江退休小学教师杜老师透露,在一个业务员两个月死缠烂打的电话欺骗诱惑下,自己在维财交易所开了户。从2011年11月10日到11月22日8天 时间里,杜老师在3名所谓操盘老师带领下开始所谓炒黄金。“第一天赚了2000多元,第二天和最后一天采取频繁交易的方式就被骗走了6万多元,在短短的8 天中,就把我一生的养老金积蓄骗得光光的,一共被骗了79896元。”他说。此外,针对一些具备专业知识的客户(有识别能力又骗不了密码),维财涉嫌利用滑点、卡盘、在软件上做手脚、幕后操纵价格等手段“窃取”客户利益。“在你获利想交易时,软件出现在延迟,直到当时的价格对你不利才能交割,而此时你却来不及撤单。”前述王先生说。有投资者进一步透露,“维财交易所宣称是挂钩国际现货黄金价格走势,但前后的比例并不一致,国际黄金价格走势稳定,而维财软件里收盘价格则可能大起大落。也就是说,怎么对维财有利维财金的走势就怎么走,存在人为操纵的可能性。”维权:遇监管难题自2011年下半年起,长沙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就接到多起关于维财交易所的投诉。前述王先生说:“从本地辽宁、到合肥、到长沙的公安、法院都未能立案和受理,主张自己的权益很难,有各种理由拒绝。”而维财交易所之所以被立案调查,则是因为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公安局在查处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被牵出。2011年10月,沙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在侦查犯罪嫌疑人乐培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发现,乐培镗非法吸收的1000多万元资金投入维财交易所的维财 黄金炒作,造成巨额亏损后潜逃。沙县办案民警顺藤摸瓜,发现维财交易所的黄金炒作涉嫌变相期货炒作。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下,福建省证监局得到了确定各级 维财公司和法人代表不具备期货经营的资质和资格的回函,维财黄金期货业务违法性得到有效认定。由于案情重大,福建省公安局把案情上报公安部。2012年1月,长沙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因维财案涉及面广、案情复杂,公安部决定将此案列为部督 案件,并发起集群战役。据了解,公安部于2012年5月4日,发起了以湖南长沙为主战场的26省区市集群战役,对维财案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统一收网。收网行 动中,共立案、破案上百起,对100多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今年3月4日,维财广西代理商广西宏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梁某,被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该司共拉来40多名客户参与维财金投资,共“吸金”140多万元。检方认为,被告人楚维等违反国家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期货业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应以非法经营罪追究10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作为100多位受害人的代理律师、北京市英政律师事务所律师郝振勇向记者表示:“公诉机关以非法经营罪提起公诉证据不确实、不充分,适用法律条款错 误。应该对楚维、赵丹夫妇为首的10名被告人认定为诈骗罪。”郝振勇称,公诉机关没有考虑到受害人的权益,在本案侦办机关侦办过程中几乎没有向受害人取 证,没有收集并听取受害人对本案受害经过事实的陈述


:@ 不能说受骗者贪心,只能说世界太复杂,投资理财领域对于普通的投资人来说越来越多的风险和陷阱了。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世界频繁发生金融危机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世界现有经济体系一起崩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