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镇一间双层公寓式组屋单位竟叫价100万元,其中现金溢价高达19万5000元,预料这将是历来最高的组屋转售价,也是首个创百万元天价纪录的转售组屋。
据了解,这个位于美岭街的双层公寓式单位(executive maisonette)已找到买家,并已支付了选购费(option fee),双方将在下星期到建屋发展局办理手续。
买卖双方不愿接受媒体访问,据知这个单位的屋主是新加坡公民,组屋已有10多年屋龄,是建屋局兴建的最后一批双层公寓式单位之一。
它的面积约1700平方英尺,就在女皇镇地铁站对面,只需走几分钟路程。该区附近一间双层公寓式单位刚在上月以90万元售出。
政府在1995年决定不再津贴建造公寓式组屋,同年于美岭街建成的七座组屋成了最后一批单层和双层公寓式单位。2008年,该地就有个公寓式单位以89万元高价成交,创下10多年来最高组屋转售价。
德伟产业咨询与研究高级经理李思德说:“这个单位不只很靠近市区,女皇镇地铁站也近在咫尺,地点非常优越,何况政府已不再兴建双层公寓式单位,这类组屋在市面上的供应极为有限。”
碧山13街一间19楼高的双层公寓式组屋不久前也以98万元高价售出,包括20万元的现金溢价(COV)。它的面积约1800平方英尺,单是露天阳台就占地150平方英尺,有25年屋龄。
女皇镇美岭街一间双层公寓式组屋转售价100万元,预料将是首个创百万元天价纪录的组屋。(陈渊庄摄) 据报道,买方是一名新加坡公民和她的中国籍父亲,卖家是一名新加坡妇女,将迁到上海工作。
新加坡房地产交易网站SRX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共有7个组屋单位转售价超出90万元,其中5个单位是在今年成交。它们都位于成熟组屋区包括碧山、女皇镇,加冷和大巴窑,面积介于1180至1850平方英尺。
受访分析师认为,这类组屋的天价不能反映组屋转售市场的整体情况,也不会影响其他组屋的转售价。
ERA产业执行员林东荣说:“不是所有组屋都可以卖到如此高的价格,这些天价单位一般都是在高楼,窗外风景毫无阻挡,地点优越,附近也未建有任何新的预购组屋。”
他指出:“买家很可能是已住惯两层楼单位的有地住宅屋主,他们脱售私宅后有一笔钱入袋,数额远超出组屋售价。一般的组屋提升者应该不会付这个价钱。”
组屋转售溢价再度回升
另外,被视为市场温度计的转售溢价经过两个季度保持平稳后,吸引了更多买家进场,导致过去两个月的溢价再度回升。市场人士预计下来溢价会继续攀升,但涨幅预料不会太大。
根据ERA的交易数据显示,过去两个月的整体溢价中位数(Overall Median COV)已从2万6000元上升到3万元,各类组屋溢价均上调了三四千元。
博纳集团(PropNex)的整体溢价中位数也从第二季的2万5000元攀升到2万8000至3万元。德伟产业的则上升了5000元,介于3万元至3万2000元。
博纳总裁伊斯迈说:“经济表现良好,好些私宅业主脱售屋子套现,降级到较小的组屋,也有一些组屋屋主趁屋价高而大屋换小屋,他们愿意支付多一点现金来购屋。”
买家家里有老人,还是不适合住EM。不知道哪一天他的父亲就坐轮椅了。这些屋子买来,最少都要住5年以上的时间。
老父亲一天一天的老去。
屋价攀升,通胀攀升阿。
瞎说,就这么一间屋子就推高房价了?那估价是谁给出来的?再说过去两年都有几间过九十万了,两年的时间涨个十万算多么?不要一跟国人扯上关系就用放大镜看地板。。。:@
没看出文章和LZ的标题有什么联系。。。
100w的组屋,难以想象啊…
房价都是房屋中介推起来的。跟国人没关系,买家永远是要物超所值才是
绝版房,值得珍藏。
标题党
我很好奇,这么有钱的人难道在国内没有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