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来顺便打了个电话给我的中介讯问commercial property的情况,agent告知大意就是相对麻烦,建议还是买residential,而且说马上开车带我去看几个项目。我原本早就想好了不再买新加坡的住宅了,但还是没有拒绝她。因为这个中介人真好,服务周到,数月前遇到需要换tenant的情况,新的瑞士tenant超级麻烦,从空调,冰箱,kitchen hood。。。全换新的了,但我连tenant的面都没见过,所有的事无论大小都由这个agent帮忙处理到完。看看就看看吧,KOVAN REGENCY是其中一间。
前几天刚回来,agent说KR 29号开盘,先报名到时不买没关系,我已经不能再买了,现在利率那么低用现金买我才不干呢,那就用老婆亲戚的名字吧,agent帮我放了支票,还真麻烦。今早9点agent就打来了,本来都不想去的,唉,人家都帮我放了支票了,就去看看吧,10点到KOVAN, 白色帐篷,人真多呀。里面已经很多人了,原来是VVVIP, 只买排屋或买两间以上的人士先进去挑选。11点才正式开始,一个一个叫名字,等到中午还没被交到,等着的人确越来越多,我看应该有两三千人吧,天气有热,我又没心买,本来想走的,就问我的agent:你今天没有别的客户来吗?agent回答说:今天只约了两个,人太多怎么照顾,早上的那个9点多买完了就走了,买了两个排屋。我听完不好意思走了。两个排屋最少7-8M吧,现在1百万听上去的感觉和小时候不一样。现在的一百万无论新币还是美元感觉就是个数字,或是一张废纸上写个1000000,和在中国说1百万人民币的感觉一样,好像根本不是钱。我这个agent的客户常常都是一次买几间的,最多的一次是买7间公寓。今天她又叫了另外一个agent来陪我,前前后后的,真不好意思,看来看去的,最好真的改变了点新意,看中了一个户型,只有在两栋中有,我心想进去后再说,到时各方面都满意也不妨再买一套吧,1M也就是200K给她,其他的我又不要操心,这个agent已经让我有依赖感了,到时都由她来帮我搞定。买个小点的,就算是让我的这个agent再赚点commission吧。看看周围的人,听着几个小时的叫名,感觉现在在新加坡买公寓的几乎还都是新加坡人,而且感觉新加坡人都太有钱了,百万公寓算什么,第3套房子交税不要紧,老公两套老婆两套孩子两套,每个新加坡家庭至少可以买6套房子,1.02%的贷款利率,不买房那不得被堆在那里的钱给烧死。顺便提一下,中间问了一下另外一个agent关于他们从developer那里拿到的佣金比例,她说不到1%,可我怎么之前听说10%呢。别管他了。一直等了4个半小时,我几乎忍耐不住了,才叫到名字,之后还是排队,终于进了屋子内,还是排队,一个agent帮我去排队,我的agent带我去看模型,朝向,格局,通风,等等看了都还不错,队也终于在5小时后排到了,可我想要的那个户型的两栋楼从一层到顶层全部售出,而且全部390多间应该没剩几间了。Agent还想让我考虑其他的房型,我当时突然清醒了,马上说其他的不考虑。
离开时看着这么多人,感觉这些人都疯了。难道新加坡人买不到房子吗?难道新加坡房子的价格还太低吗?难道这些人都没有房子住吗?
房价会继续升还是降没人能预测,但到了这种程度,到了今天这样的价格,买房已经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选择了。
我也是这么觉得,我本来想着自己买一套留着养猫,再送agent一套。
论坛里谁还需要的请盖楼。
虽说鼠版不让发表情贴,还是忍不住发一下,
我也和LZ同样的疑问。据中介说买有地排屋的多是本地人。而且LZ在那种造势下还能Hold住,佩服。
我是白等一上午没抽中。也许是好事?
就不知这市场究竟要疯到啥时候。
参照上海平均工资
普通工人:2000-2500元/月
刚毕业的大学生:2500-3000元/月
熟练的数控工人:4000-6000元/月
毕业2年左右的大学生:4000-5000元/月
熟练的电焊工:4000-5000元/月
熟练的钣金工:4000-5000元/月
1、工程师8000-12000元/月
2、部门经理15000-20000元/月
3、客户服务5000-8000元/月
4、行政:4000-6000元/月
房价:
100万以内, 郊区50-80平米的破旧公房
100-200万 80-100平米 不算很郊区,不算很破旧的公房
200-300万 80-100平米 郊区商品公寓
300-500万 准市区商品公寓
500万+ 市区公寓
利率5%+
新加坡人说房价贵。。。上海人笑了。。。
你原来是这么领会精神的。。。
投资理财版是不准【纯表情符号】,没有字儿。
送一套给我吧。
对楼主的态度,赞一个。感谢楼主的记录和分享。本帖加精华。
借宝地说一下我接触的新加坡人。 最近我比较关注商业地产,每次看房时候,见到屋主都要有礼貌的跟他们攀谈目的是要问清卖房子的原因,知己知彼吗。这些人竟然无一例外手上都有多套房产,两三个以上的公寓,几间Commercial,再有厉害的,拥有Shop houses. 难道我见的不是普通的新加坡人,是少数有钱人?呵呵其实我自己就很普通。
一天和一个认识了很久的同事聊天,我和她只是工作来往,以前很少谈及私事。因为为学区房,突然间打开了她的话匣,她越说越多,居然有两套Fully paid 3房公寓,自己住有地FH Semi House,这个house是她三年前买的,买价便宜,她重新建的,还贷负担并不大。我心里一怔,暗想她真是低调呀,认识她这么久怎么就不知道呢。我又小心的问她,你还有HDB吗?她说,没有,这也是她最后悔的,不该卖。我心里说,你如果还有HDB, 还有别人的活路吗?她本人接近50,公司任中高管理。我想象她含而不漏的本地人应该不少呢。不然怎么这么贵的盘,还有人抢?
很正常,在魔都经历过10年房市,再来这里投资买房,去现场看看,基本对之后的走势都会有个大致的判断,涨到几时,几时出手。另外我认识的坡人不少都是3+以上FH Condo,然后还抱怨我们这些新移民炒高房价的。不过想想也是,魔都本地人都是好几套房的,然后抱怨外来的人把房价炒高了(其实哪里都一样,既得利益者永远会抱怨,我自己也抱怨过呵呵)。
我的房价预测贴: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5158639-1-1.html
坡县房价和房贷利率和魔都比真心弱爆了。那些说房价会跌的都是没怎么去现场看过的。
本地人底子厚, 不像我们这些人, 除少数富二代官二代, 大都底子薄, 全凭自己这些年奋斗慢慢积累, 跟本地人还是比不得的。再说本地人比较低调, 就算同事之间也很少见面就谈几套房, 根本看不出来。
MM还薄?那俺就没底子了。唉
谢谢分享。
不过你最后一段的意思跟标题矛盾
我理解力有问题,以为楼主说不考虑其他是直接买下了。
请问Commercial 为什么更麻烦?
楼主是说的反话。非得读完了帖子的完整内容才看得出端倪。
俺底子薄啊, JJ. 来新加坡就一只衣箱, 两百美元, 买完第一个组屋4s后全部存款就剩2000新币了, 冰箱电视全都不先用前屋主旧的, 慢慢攒了钱才一个个置办。本论坛xdjm比俺薄的怕是没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