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转帖,讲到国内收入比较不在怎么样,问题也很多。
中国的问题很复杂,但那位假海龟的经历太有问题。我说说我自己,十几年前我就海龟了!
我在海外一没学历二没资本,回去我也没有去一线城市,回老家随便找找工作。一个做外包的,总经理看重我,他手下的觉得我不行(说真的,我这个人那时候只会说的老实话、眼光也很差),薪水也不多,3000多。我当然不满意。后来随便去了一家(当然,这是更牛的一家),底薪>5000,人事部的人跟我说他们这儿是个人年收入就是10,0000!我没拿到那么多,因为一半是花红,而且要第二年的下半年才发,后来我没等到就走了。还有就是加班工资,我从来不加班,到时间走人(赶去接孩子)。全公司估计就一两个我这这种人(干技术活的)
这公司是比较牛的,人很难进。不过,其实看怎么样了。我自己就是在人才市场上随便丢丢材料而已。(我的工作单位想来都是很不错的,从来没找过人)。我还参加面试过几个,什么大专的等等,我全让他们过,其实,其他人也照样让他们过(面试要5个人以上,跟新加坡政府机构一样)。我后来还见过他们,所以也觉得,并不是那么难进的啊
我一个研究生同学,毕业就进去的,算是元老,不过据他说生过大病,因此没进入高层,那也百万身家。2000年的时候的事了。同样公司上海那边底薪一般要8000.
那公司不错,大家全是年轻人,一般的经理比我岁数还小。每个月每人50还是100活动费,大家都是去饭店先打保龄球然后吃饭,喝酒。挺有意思的。
[ 4-10-2012 更新 :公司,倒是跟我原专业稍微有那么一点联系 。。。 对照了一下,汗刷的就下来了。]
[ 2-11-2012 更新 :“天下程序一大抄!” -〉你的程序有问题!汗了!!!]
说得好像国内挺好混地哟!
看个人期望值。当时我小兵一个,最小的那种。但如果我准备长期待下去,肯定比那些刚毕业的强多了。我的小头目是个女的,比我岁数还小。一听说我的中学,立马表示得很谦虚。因为她的学校是跟我的是不能比的(大家都是一个城市的)。
有些人回去了就要当头头,那就得调整一点心态了
今天看了,看来我不能算海龟,最多是一海带,可能还不一定是。只在大学里混了几个月就出溜了。
也要看机遇
diverisy无法比
10多年前和现在也无法相提并论了吧?
说十年前也就是因为咱十年前做过”海带”,木办法
另外,也是针对那位说的:现在海龟上海、才给7、8千还有包税的高才,那低了,
现在海龟和土鳖都一样,而且有些公司还不如土鳖。唯一好处是面试的时候HR有可能不太敢测试你的英文,怕出丑:lol:lol:lol
十年前海龟稀缺度比现在高多了哦
现在留学就和高校括招一样,冲淡了海龟的含金量。
所以除非海龟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否则光靠海龟这顶帽子确实是卖不起价格了。
我觉得中国企业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毕竟浑水摸鱼的海龟太多了。
支持楼主原创,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说事。赞。
哈哈,当时他们不会测试英文的。我不认为是怕什么出丑,而是国内用不上这个(口语)。他们也不在意。
唯一一次的是摩托罗拉,一个软件开发中心
哈哈,当时他们不会测试英文的。我不认为是怕什么出丑,而是国内用不上这个(口语)。他们也不在意。
唯一一次的是摩托罗拉,一个软件开发中心。面试的时候也是满正规的,三四个人。最后的是测试英语,那么他们口语肯定是不如我了。毕竟还是海字头的。哈哈。
面试失败!感觉没什么位置,而那些人也比我年轻,所以,更没有位置了。我以前在银行的一个同事也跳槽到这个公司,那些面世的人过后还会去跟他讲:你以前同事来面试唉。
还去过华夏银行,当时他们刚起步,不过,人才还是很多的,竞争激烈。另外一个以前的头头的公司,感觉太小了一点。
当时也没什么心态。要么职位好,要么薪水高。前面的那个,其实以后的机会应该不错的(总经理想着要做大海外外包业务),不过,我没准备常呆,因此对我的吸引力不大。后来的这个公司薪水显然不错,因此就接受了这个。
进去就是壮劳力,最低层。不过我这个人喜欢做具体的、比较有深度的或新鲜玩艺儿,对当头头没什么兴趣,所以这个工作,算是海带在正确的时间从事正确的工作:
right person doing right things in the right time!
如果是要当官的话,我那时也就不会出来了。当然,那样的话可能当了处长,也可能又进了局子。
等待进一步更新哦…
听楼主说的面试经历,做的行业很宽啊,又银行同事就是以前做过银行,又研发中心。。。分别太大了,但楼主现在是回到新加坡?
行业没有很宽,因为我没做过研发中心的工作,是软件开发中心。我好像没写过研发的吧?后来我老早会新加坡了。
说起来惭愧,我应该是作研发的,也发表过论文。仔细想想,应该是一个女人改变了我的。。。不过,也不一定。我毕竟不是做研发的料儿。那个时候不变,以后可能还是会变。
中学同学中就很多真的很聪明很聪明的,他们去做研发吧。听说同一届的有人海龟后做了院士。想到这里,我还是海草吧。自我安慰一下:不错了,没成贪官进了局子就行。
继续:我进的这个公司,倒是跟我原专业稍微有那么一点联系,不过,进去了之后,做的东西反而是跟我就业后做的软件是类似的。
进去了一开始是什么我还真不记得了。不过我想做员工卡肯定是第一位的。记得有保安在那里守着大门,进出检查员工卡,挺吓唬人的。后来发觉,也就是摆个样子,混熟了以后我经常上下窜来窜去,甚至中间出去买买东西什么的。
进去不久就搞培训,其实,主要是产品介绍,但跟我做的东西一点都不搭界,不太听得懂。其次是“革命”传统教育–公司历史。不长,但也可以算是辉煌。以前好像是做一些代工、比如半导体收音机的。后来转作电信,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战术,几家类似的国内公司把洋鬼子的产品全部赶出了中国。牛逼。
不过,我去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些什么事情了,至少我不是做这些的,那些东西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当时参与的是在已有平台上折腾–软件。
觉得软件业也算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多少大学毕业生在那里一起工作。当时他们的软件产品已经很出色了,就像那时候的诺基亚一样,不愁卖不出去。但这个产品的数据库是采用Sybase的,当时有客户要求采用ORACLE的。我的第一件工作记得应该是这个。
Sybase是没怎么用过。那个时候,好像是Sybase开始落寞的时候。不过,我曾经在给一家银行作支持的时候发现了Sybase的一个千年等一回的bug,这个我要自豪一把。
我用过ORACLE,不过也只是算个皮毛。面试的时候应该是把一个什么概念说错了,当时那个小头目就对我很狐疑,可能还怀疑我是不是在吹牛。现在进来了,就让我做这个ORACLE的项目。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可能就是因为我“吹嘘”了有ORACLE的经历,所以才被招进去。现在,来了立马要开工了:移植。
回家把仅有的一本ORACLE的书拿出来翻了翻,这是之前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一位上海大哥留给我的。这里我要说一句:上海人有些还是很不错的,这位,我很敬佩的。
翻了翻,又去买了几本(公司有报销书籍),对照看了一下,汗刷的就下来了。汗呢!
啊,跟我的名字说中了?斑竹50以上了?院士可岁数不小了
40多岁也可以当院士吧
难以置信
继续加油写回忆录。
谢谢鼓励。太忙,又忙着写网上购物什么的。
尽量虎头蛇尾了,避免有头无尾。哈哈
上回说道:回家把仅有的一本ORACLE的书拿出来翻了翻,这是之前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一位上海大哥留给我的。这里我
要说一句:上海人有些还是很不错的,这位,我很敬佩的,虽然只是一本旧书,很旧的,嘿嘿。
翻了翻,又去买了几本(公司有报销书籍),对照看了一下,汗唰的就下来了。汗呢!
原来ORCLE根本没有什么ODBC,以前我看着程序里写着ODBC,就想了当然。怪不得当时那位陈头目对我说起我使用过ORACLE的ODBC一脸狐疑的表情,敢情当时我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啊。再汗!
从来也没怎么做过Sybase,也不知道ODBC到底和ORACLE的东西差别在哪里,再次汗呢。我成“海泥”了!当然,陈头目并没有把我当作海外回国人员,呵呵。他们都是做技术的,而且作的比外国的还好,当然并不把外国党做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哈哈,就凭我小小的聪明才智,我就不相信我把这个丑给遮不住!
于是,静下心来,缩在自己(我老婆)的书房里,研究了一个晚上,看明白了一点儿了。
其实有没有一个ODBC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移植过去。我当时以为的东西,其实就是做了一个名字的变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功能。不过,其实要做成同样功能,也不算什么一件难事儿。ORACLE的功能通过修修改改、可以很无缝地实现对接这个ODBC功能。因此,我看看我以前的程序,原来并不会有多少困难。
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虽然我把概念说岔了,但其实实现方法还是不困难的,需要的是一点扎实的基本功而
已。
第二天到了公司,在主机上折腾了几下,成了!先第一个的程序小小的试验,发觉完全可行!几天工夫,套用我以前用过的程序,就把Sybase的ODBC移植成了ORACLE中的OCI为接口的程序。原有程序一点都不用改,用接口程序封装以后就直接对应成ORACLE所固有的函数即可。
“天下程序一大抄!”信也!
这句话也是那位上海大哥说的。其实很简单的就是把我以前做过的程序抄抄改改加一个开关就可以了。
记不清当时花了多少时间,估计一个礼拜布道就把移植的编程、测试给作完了。小菜。只是在原有的ODBC基础上的Sybase版本的程序上面加了封装的接口程序 + 一个开关选项。
我把结果告诉当时我的小头目沈小姐,不过我们这个组其实是不做数据库这边的东西的,她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
。转告给那个陈头目以后,他感到困惑:这就作完了?他还没准备开始呢!他显然对我甚至对他自己没什么头绪
,没想到这么快就作完了。不过这个项目对他来说可是很紧张的一个项目。他立即让测试部进行测试,看是否能
上线。
测试部把程序从版本中心把程序check out出来,编译没问题,测试就马上开始了。公司的这一套系统还是很
完善的,毕竟已经是很大的软件公司了。
第二天,在食堂吃完中午饭回来,正在趴在桌子上睡午觉,迷迷糊糊感觉到整个房间灯开了(睡觉的时候灯是关的),过了一会儿有一位不认识的女孩来找我,什么事儿?你的程序有问题!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