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家中有老便是宝 老人给你创造了多少财富? (转帖)

父父母的关爱你要回报作为子女的你,每天回到家,不仅要抱抱宝宝,还要抱抱老爸老妈;不仅问“宝宝今天乖不乖”,还要问一句“爸爸妈妈今天累不累?”
老人为你做了什么?
家中有老便是宝。父母离开老家来到你的小家,你可曾想过:老人给你带来了什么呢?
其实,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社会劳动,但在中国我们基本上把它忽略了。老人在家里干了很多家务事,但老人自己常常觉得什么也没做,子女在外奔波更辛苦。但实际上,一个全职保姆、全职陪护、全职保安、全职厨娘,有时有些文化的老人还要当全职家教,这些算在一块得有多少钱呢?作为子女,可曾算过这笔账?

雇个保姆一年两三万——父母帮你省了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定居的万先生今年32岁了,他对扬子晚报记者说,自己也想过雇个保姆,不辛苦父母,但是面对保姆的薪水却“望而却步”。“一般孩子越小,保姆的工钱就越高。”万先生说,孩子刚出生要请月嫂,好多月嫂要四五千块一个月;等孩子稍微长大点,即使是住家保姆的话,每个月至少也得两千多,平均一年两三万。
“让父母来帮忙照看孩子,最重要的是图个放心。”万先生说,老人与孩子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会照顾得更加耐心细心,同时,也不用担心会做什么手脚。“有时会见到关于保姆的负面消息,还是比较担心的。”万先生说。

在外吃一个月两三千——父母买菜省钱多了同时,万先生表示,父母来到身边后,还帮自己买菜烧饭。“结婚前我跟老婆都不怎么做饭,经常在外边吃。单单晚饭的开销吧,两个人一个月再节省也得1000多,早中晚全算下来怎么也要2000多奔3000。”而老人会省吃俭用,去菜场货比三家买物美价廉的菜,这对于自己来说,既可以保证卫生和营养,又节省了一大笔花销。

老人接小孩,关爱子女——多少钱也买不来其实,老人为子女做的还有很多。“我父母还会每天帮我接孩子,现在小孩每天放学的时间与我们下班不大一致,所以爸妈会下午去接孩子,然后路过菜场买菜。”万先生说,老人在身边,觉得很踏实,自己在外做事业也全无后顾之忧。他表示,老人给予的关爱,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也不是保姆能够替代的。

你为老人做了什么?老人给你付出了这么多,身为子女,你为父母做了什么呢?昨天,扬子晚报记者惊讶地发现,几位受访者竟然“坦率”地表示:“还真没有为老人做过什么。”
逢年过节给些礼物和钱工程师梁勇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了,孩子是岳父岳母帮他们带大的。梁勇对扬子晚报记者说:“说实话,还真没有为父母做过什么。”
梁勇说,逢年过节会给岳父岳母一些礼物和钱,但是老人总是存起来,舍不得花。但这个也不算“做了什么”,“即使父母没有帮我们看孩子,也是要孝敬老人家的。”梁勇说,岳父岳母在家会无聊,于是只要有时间,全家人就会一起出去玩,带上两个老人去各个景点散散心。
过节时买件衣服,吃个饭来自山东、在南京打拼的吴女士说,平时每当过节都会给老人买衣服,全家一起吃饭。虽然重阳节很小,但是在山东农村老家,老人们有逛庙会的习惯,“我打算早点下班,带爸妈出去热闹一下。”
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子女的表现就很“平淡”了,“太忙,周末累得只想睡觉,没太多精力陪老人”,这种观点在子女中间非常普遍。扬子晚报记者李冲
如何让老人“漂”得幸福些?老人为子女付出这么多,怎样才能让老人“漂”得更幸福呢?扬子晚报记者昨天进行了多方“取经”——
老人想回老家子女要给出具体时间表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吴晓说,“老漂”背井离乡,子女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多给他们创造交流的平台。另外,如果老人有叶落归根的想法,孩子要给老人一种确定感。“可以事先告知老人回家的具体日期,这样老人会有一种期待,隔一段时间后再有新的期待,他们便会减缓这种情结。”
老人可以多参加活动子女也要常陪陪老人南京市建邺区爱达社区主任张海燕告诉记者,爱达社区内“老漂”这种情况很多。对于老漂族而言,首先是要去除自卑感,大家都是普通人,不存在歧视的。其次,要多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时间长了就慢慢熟悉了。“像社区的各种文艺活动,先看,有兴趣的话,工作人员会鼓励他们参与,很多时候,他们也乐意这样做。”张主任对记者说:“有些活动他们很拿手,比如包粽子,就有很多子女代为报名。”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就适应城市生活了。
如何关爱“老漂族”,宝塔桥街道民政科的俞科长举了个例子,“我们街道有个‘七彩阳光老年俱乐部’,所谓的七彩代表着不同的服务,比如红色是文体活动平台,橙色服务则是居家服务平台,金色服务是老年大学平台,开设音乐、舞蹈、拳剑、健康养生等课程,不少老人聚在一起学习。”
老人培养点兴趣爱好可以获得新的快乐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还采访了江苏某老年大学负责招生工作的郑老师。郑老师说:“老年人生活圈子变小以后,可以多参加老年人团体组织的活动,并且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责任编辑:张尧)


楼主贴的那是别人的父母,不是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就是生了我,然后把我带大(实际都是丢在门角落,自己混大的。)
带大了以后,父母就啥都不管了。没有给我带孩子,没有给我煮饭买菜,他们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根本就不跟子女住在一起。住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也是子女自己带,子女们自己没空带,那么喊子女们自己雇保姆。一个不够是吗?那么你就雇2个。爸爸手上一杯茶,妈妈手上一盆水果加零食,两个守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看累了,就出去遛街看人家下棋和跳舞。有时就请一些人来家里打麻将。
虽然没有住在一起,每个月的赡养费子女们还是照样每月支付的,请到家庭来玩,提前买好机票给父母。父母连车费都没有出。住在女儿儿子那里,不但不带小孩,不做家务,不买菜煮饭,还要吵架打架,给子女们添麻烦伤脑筋。

虽然如此,我们当子女的还是尽心尽力地孝顺他们。

我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了。


不一样的父母啊


等你老了,给你儿子做个宝。。


我怎么很反感那个万先生这么金钱化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帮助呢


我其实没看懂你在说什么。


这个不是每个人都能看透的…

如果是你婆婆,是不是更麻烦?


我反对那种观点:年纪大了就都是对的,就一定要服从,愚忠愚孝,本地人太多这种观点了。
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不代表都要服从他们。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我说的,当你以媳妇的身份和本地的老人同在一个屋檐下五年以上90%会同意吧。


呵呵,觉得还是重在情感,因为那是我们活这辈子最无私最体贴的,并且可能是仅有的。
有一次过年没回家,去附近国家旅游,别人都是那种假惺惺的腔调说是多好多羡慕啊,只有我老妈第一句话就问过年外边的店都关门吧,去哪吃饭啊?
所以,对老人的衡量,不是多少经济价值或利用价值,而是在于情感,是生命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体验,鼓励你坚定的走下去,并把这份情感传承下去。
这是人生的价值之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的意思是父母的爱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给你钱的是父母,不给你的也是,父母的恩情不能用钱来计算。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