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保险知识分享)

前言:

1)就投资回报率而言,保险并不是首选。现在的 life insurance 通常年收益率在 2-3%,endowment plan 能达到 3-4%。虽说收益比较稳定,但就回报率而言,还是比很多投资产品要低,而且流动性差。

2) 如果你身边有这么个人,是你关心的,在乎的,甚至弥留之际还会念念不忘的。力所能及的你,就应该给他们一份保障,给自己买份安心。人有旦夕祸福。他们可以是你的父母,子女,配偶,甚至自己。

3) 通常我建议客户的insurance的消费不要超过年收入10%。如果有些客户想要稳定的回报率,也可以考虑endowment plan, 但最好不要超过20%。人生的不同阶段,可能需求不同。这个没有绝对的。

保险产品简单可分为公司险和个人险。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也算抛砖引玉吧。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So long as anyone gives me 1 percent of his/her trust, I will earn the 99 percent…

现在每天差不多9,10点才到家。问于提出的问题,稍微有点耐心。我会尽快给您答复。每天睡前一定会来看看的。:)


个人险中,我觉得必须品就是住院保险。(没有之一)

通常情况生病了,不外乎去诊所,专家门诊和医院。前2个只能从group insurance 报销。那后面一个,则是个人险。通常人们提到的就是这个住院保险。新加坡的住院费用很贵。笔者05年时候,睡觉被虫子咬了一下,然后整个胳膊红肿。就去附近的医院住了一晚。其间打了2针,早上起来喝了碗粥。结帐的时候800多新币。(幸亏当时学校报销了)

住院保险的保费通常10年为一个阶段。比如20-29,30-39是一个价的。费用总的来说,差别不大。选定了一家,最好就别换了。除非期间从来没有用过或者去医院检查过。保费可以一部份从CPF扣,另一部分则要用现金出。

这里主要介绍3点:

“deductable”— 通常情况下,就是最开始的1000块,是要自己掏腰包的。(看病床而定,私人诊所是3000)
“co-insurance”— 除去上面的,客户自己要掏腰包的。通常为10%。  
“insurability” — 最省钱的办法当然是第一天买,第二天去住院,最划算。但是一者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用到。一者我们买保险的时候,通常要declare,公司有时会拒保,或者有些东西不保。最好的办法就是身体没病的时候,买个安心。

另外:

政府医院的病床通常很紧张,如果经济情况允许的话,最好包括私人医院。


人寿险

总共分为三类吧。

“term insurance”— 保费最便宜。当然退保的时候,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tranditional life insurance”— 通常年收益率2-3%,稳定但不高。“break even”通常为25年左右。 直到退保,期间钱是拿不回来的。通常情况下,顾客比较倾向于10,15,25年交到完。 

“investment-linked insurance”— 年收益率达4-8%,但没有保证,有一定风险。如果partial withdrawal 的时机不好。可能会亏钱。比较flexiable。“break even”通常15年左右。

“break even”—指顾客退保时,拿回来的钱正好等同于自己交的保费。

这里大家要注意哪些是 main plan, 哪些是 rider。rider claim了,main plan 还在的。反之,保单则终止。

人寿险主要不是用来作投资用的,而是在于发生疾病或者意外时,能有一笔钱帮助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买份比较安心。但因为时间比较久,最好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


储蓄计划

储蓄计划的年收益率通常为3-4%。比较稳定。同时也会附带一些保险。那通常适合什么人呢?

1)不喜欢投资的人。对投资没有兴趣或者没有信心的人。

2)月光族。强制自己存些钱。

3)孩子的教育基金,自己的退休计划。这种需要求稳的人生计划。

4)自己喜欢投资,但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人。

通常时间比较久,建议不要超过年收入的20%为好。当然,人生的不同阶段可以调整。


投资计划

保险公司也有提供基金投资。本人对投资还是门外汉。还在学习。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等过1年再来分享吧。


意外险

顾名思义。发生意外至残疾或者死亡。会按比例陪钱。这也是唯一和工作性质挂钩的保险。比如做会计就是class 1,而建筑工就是class 4. 保费会递增。

比如失去左眼,通常会赔偿保额的5%。保单中会自带一份总表。

这里注意的是,通常我们提到的total and permanent disability 是指失去2个胳膊,2个腿,或者2个眼睛失明。条件比较苛刻。翻译成终身残疾比较恰当。 

总的来说,有的话更好,因人而异。


女性疾病保险

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性。所以有些公司也出来了专门针对女性疾病的保险,以及对怀孕妇女的保障。 具体的产品就不说了。有兴趣的不妨从中介那边多多了解。


公司险

这里主要是给公司员工一些医疗福利。新加坡大部分的公司都是有提供的。比如员工去诊所,专家门诊会有报销。这里的等级就比较多。看老板好不好了。当然,如果你是雇主,可以的话,还是给自己的雇员一分保障。

另外,

公司的保险中可以加入牙医和“keyman insurance”,比如公司的老总,研发机构人员等,你认为对公司很重要的人,可以加入这些。


车险

通常可以考虑从几家公司拿quotation. 然后从中选择适合的。现在有了网络,很方便。或者直接找中介。


我的很多同学都已经着手买房了。这里也强调一点。HDB房子的保险是必须的。其他的则是optional.

假如买了HDB,大家可以从HDB或者保险公司买保险。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发生意外时,HDB的保险是把钱给它,然后客户不需要还房贷了。而保险公司的保险是把一笔钱给你,怎么花是自己的事,自己投资,然后每月继续还房贷也可以。当然,保险公司的morgage insurance 通常会稍贵。


新加坡的保险中介有数万人。想必不少人都有接到类似的电话。因而写的比较简洁明了。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不妨提出来。然后我再对提出来的问题作出总结。


支持一下兄弟:lol


晕,每月2000保险的路过


其实有些保险公司的投资计划还是不错的。所以如果有投资的话,也还OK的。

我想之所以有保险经纪的存在,很大的原因在于每人的人生规划,经济状况不一样。不能统而概之,不然大家直接去网上买不是更好了。

通常情况下,我会让建议顾客银行里至少有供6个月左右生活开销的应急存款。万一失业了怎么办?等等诸如此类特殊情况。同时,由于保险产品的流动性不好。通常不要放太高比例在保险上。(投资除外)


楼主够坦诚的。


感觉住院计划是挺重要的。


投资只学了点皮毛。大家的钱都是辛苦钱。亏了就不好交待了。


住院计划是很重要的。

如果以后打算常住新加坡了,经济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别的计划。


  我倒是很想買儲蓄保險。 因為個人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
  


已经短信楼主了。听听看。兼听则明


人寿险和意外险是不是作用重复了呢?


bigmice 的总结很正确。再补充一点,就是所谓终身残疾。

total and permanent disability 指2个胳膊或者2只眼或者2个腿,或者1个胳膊和1个腿残疾,那才有保。注意,只是失去1个胳膊,是没有赔偿的。

那如果因为以外,1只眼睛失明了,怎么办?这个是可以从意外险重索赔的。 保险公司会有个表格,列出相对应的索赔比例。

希望有回答到你的问题。


我買儲蓄保險。 因為個人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


赞美楼主。我问下,那个大东方greateastn保险公司,每年从我CPF扣得medishie保险是保那些啊?好像每年扣48.另外,可以建议下哪种保险,年缴费1000以内,交够10年或15年左右,然后每月领钱的,是那些啊?


很高兴认识你。下次有机会一起踢球。


楼主有时间可以去CPF那边看看具体的cliam limit.

简单来讲:

CPF的medishield差不多只能Cover 20%的医疗费用。而如果要想Cover 乘下的80%,可以通过保险公司upgrade来达成。

另外,医疗计划我是强烈推荐的。


如果可以的话,不妨私聊我为什么想要10年或者15年后想拿钱呢?退休金么,还是想现在存笔钱留以后慢慢用?

其实保险经纪的工作,很重要一点就是聆听客户的故事。只有了解了客户真正想要的,我们才能提供一份好的方案。


另外,我一般晚上9点以后才会上来看看。如果回答晚了,望谅解。

但我每天睡觉前会来看看的。


请了解下关于牙医的保险,外国人可以买吗,谢谢!


刚和楼主买了医疗保险和储蓄计划,楼主为人诚信又很负责任,支持一下:):):)


人寿或者意外险多少都陪,只是住院不能超过实际费用。
CPF的有两个medishield. DPS. Medishield 是住院险,DPS是家属保障计划,保额S$46000. 可以和其他人寿一起赔。


CPF的那个计划,一年交48块。一者医疗费用报销20%左右(只能政府医院,而政府医院通常病房比较紧张)。一者死亡的话,家属会有赔偿46000。

至于保险计划中,除了医疗计划的报销额最多达到100%外,其他的计划是累加的。


医疗计划是在原有的基础上upgrade的。

至于人寿,楼主可以去CPF那边取消掉的。


讲解很详细,学习了。


谢谢。

其实我写的很笼统了。等有时间再好好的总结归纳。


楼主看起来很实在啊。想买孩子的教育和自己的储蓄。楼主短我联系方式吧。谢谢。


我也是比较感兴趣


发了。请查收。


我也给您发了。


关注ing
请教个问题, 本人没有在坡国定居打算,如果不会居住太久( 小于10年),应该怎样考虑保险配套呢?


住院保险+意外(可选10年term重病) 足够了


住院计划是必须的。

意外和term 看个人具体情况了。


多谢,两位真乃速度达人,关于住院有啥好的推荐,备注,公司已有类似保险,但貌似好像5000以上住院才管,公司买的是aia 的,不知我还该买些什么来补充,比如,5000以下用其他保险,5000 以上用公司买的


公司保险和个人险中的住院计划其实是同样的计划。你可以理解为个人险是公司险的升级版。

个人险中的医疗计划可以100%完全报销的,也可以是3000(如果私人医院)自己出,其他保险公司出等等计划。


楼主是做哪家,GE的吗,方便介绍一下,这几家公司的住院保险哪家比较好吗


有自己医疗计划的保险公司新加坡就4家。另外一些公司不过做的代理而已。Prudential市场占有率差不多35%,但我比较过AIA和AVIVA,差别真心不大。楼主可以选择找个靠谱的经纪就好了。

大家看到银行门口排长龙,但有看到大家排长龙去保险公司买保险的么?如果真的某一家特别好,坡人显然都会跑一家去的。至于原因,你懂的。

当然这是本人的一点看法了。不要见笑。


恩,是五家。谢谢。

除了AVIVA的父母买了可保孩子外,(但不能保证 Insurability ) 别的几家可以分享下嘛?


你好,公司集体险可以说是我们个人医疗险的一个补充,也就是说,医疗保险还是以我们个人的为主,但如果想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公司险和个人险,那可以考虑购买部分个人医疗险,只保障3000元以下的账单赔付,3000-5000之间的部分可以用你的MediShield保障来偿还一部分,剩下5000元以上的就用你们公司的集体险来索赔,这样做性价比最高,谢谢。


请问哪家的住院保险性价比最高,要全包的,男42岁


楼主能否短信我你的个人资料呢?比如是否PR,过往的医疗记录呢?


5家住院保险保障各有差异,但想要保障比较全面,而又要有海外保,大东方的配套你可以详细了解一下,谢谢。


请问楼主从询问计划到确定,一般多久能够完成啊?从确定计划到保险生效,要多长时间呢?我打算买保险,我是pr,在新加坡没有任何保险,所以想具体了解并且尽快确定。可以告诉我你的联系方式吗。

另外,方便了解一下楼主是pr还是公民吗?做这个保险有多久了呢?sorry to ask. 因为有几个朋友告诉我,他们一买保险没多久,等到要再咨询或者是报销的时候,经济人就换了。


询问计划到确定,一般多久能够完成啊?
看你要考虑多长时间.

从确定计划到保险生效,要多长时间呢?
快的3~14个工作日(绝大多数)
慢的2~3个月(例如MEDISHIELD 部分)


楼主可以站内信一下联系方式吗?本人PR 未来不打算在新加坡长期居住(<10年)无私人保险想买保险 有时间咨询下楼主 谢谢!


   你好,谈到保险,医疗、意外、重病和残废/死亡的保障都是我们每个人基本的保险需求,另外,保险也会涉及到家庭理财。根据我们各自的财务状况和所处的人生阶段的不同,每个人所拥有的保障也就稍有不同, 但首要考量的是医疗保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险,保障我们住院或在医院手术所有的费用(可以报销新加坡本地和所有海外的紧急或非紧急账单)。其次意外险,保障所有因意外状况发生时保险公司会给我们一笔赔付金,是所有保险类别中保费最便宜、但保障可以来到很高的产品。再有就是对于重大疾病的保障(包括死亡/残废保障),在新加坡传统的重病保障是30种,就是如果我们被诊断患上任何30种重病当中的任何一种并且满足保险公司对于索赔的要求,我们就会收到保险公司支付给我们的一笔赔付金。当然,如果经济上比较宽裕并且自己不善于投资理财,你也可以考虑储蓄或保障附带储蓄投资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寿保险,保障死亡/残废或重病,保障终身,但只需要支付一定期限(最少10年)的保费,论回报应当会比银行来得好。人寿保险一般来讲都是比较长期的人生规划,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我们的保费支出上,所以任何时候购买都要根据自己的个人状况(特别是财务状况)量力而行。一般从申请到批准正常健康状况大概1星期左右,谢谢。


我想问一下,如果想要给孩子存以后孩子读大学的费用,每个月存1000(或者每年12000),这样存10年。
你们的储蓄保险回报率有多少呢?

我想可能很多父母都有给孩子储备一些钱,为以后他们读大学用。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可以分享一下吗?


儲蓄保險大多回報都在場3~5%估計回報,部分(大約50~90%)保本。
目前回報最高的是Aia,大東方,NTUC和TM。
一般平衡基金十年回報會在10%左右,虧錢機會接近0。


其实,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投资增值的功能不强,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想要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最少能战胜通货膨胀),那通过购买保险产品来实现方向就错了。要取得投资回报,那就应当寻找侧重投资增值的金融产品,比如基金、股票,个人觉得是很好的投资渠道。流动性好,回报不错,自己还能不断学习投资理念。2012年新加坡股市涨幅19.7%,也就是30支成分股平均都有这样的回报,对于风险偏好承受能力比较强的朋友,个人觉得投资股市是理想的选择。只要懂得控制风险,股市并不是风险很高的金融投资产品,但回报一定好过保险产品、基金等。


孩子的教育保险买哪家好呢?谢谢O(∩_∩)O


教育保险侧重储蓄回报,那保障就比较少,对比一下各家教育保险产品的净回报就一目了然了。


楼主,我想了解一下医疗保险,可否站内我联系方式


您的情况term 最适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