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宝宝最近两天夜里老是漾奶,睡不安稳,按网上教的姿势给他拍嗝了,作用似乎不大。我是对疼痛很敏感,伤口又不易愈合的体质,顺产侧切的伤口特别难受,整晚照顾宝宝腰痛,加上月子里常规的各种不适。。恶露五天就没了,又实在不想跑去冷气十足又要等待很久的医院看医生,种种问题我该怎么熬啊:Q
宝宝溢奶是不是吃太饱了啊 新生儿吃的不多一次 是少量多餐的 是喝人奶吗
是母乳的,开始听护士讲是喂15到20分钟,后来看他好像吃不饱容易闹,医院给的育儿书上写着宝宝的奶量随他需要多少就给多少,我们就给他吃到自己主动放弃,这两天漾奶打嗝的,吃的没以前多了,醒来就要吃,吃几口就要困,倒是挺务实的不会无理取闹的哭
我的宝宝也闹,特别是晚上。10多天的时候好了几天,前天晚上爸爸问我宝宝乖吗 我说好多了。谁知连续两晚闹到不行,累的我。明明吃得很饱了,还是哭,拍嗝也拍了,尿片也换了。都已经吐奶了,婆婆还说要吃要吃。说宝宝哭除了饿还有什么!真头痛。
大家都是热心肠啊,谢谢啦,孩子小只能细心照顾观察了,自己的身体也只能自己注意了,幸好老公还是不错的,可能孩子大一点我们也就不用这么手忙脚乱了,月子里往往遇到的事情都是琐碎复杂的,有人说,据她所知,月子里没有没哭过的女人!不用多说大家都有自己的烦心处,的确要坚强,与各位共勉啦。。。
关于体温楼上的妈妈们解释的挺清楚的了,楼主加油吧困难只是短暂的、大家加油吧母亲都是伟大的,我的三个都是这么挺过来的,大一点就好了,加油加油!
纠正两个字:提问^ – ^
这位妈咪,加油吧!为人父母就是这么过来的……
提醒一句,还是要注意充分休息,特别是腰疼,不要累到了,有什么事情尽量让家里人帮忙,你只喂奶就好。月子做不好是一辈子的事情。
前三个月试着把孩子抱起来谁,让他感觉还像在妈妈肚子里一样,他们就会睡得安稳。
溢奶是正常的。3个月就会好些。听说越是溢奶的孩子越容易吃胖。
如果每次都是在差不多时间闹, 有可能是colic 了(绞痛)..这一般发生在婴儿6个以下..你可以跟他做按摩..你也可以尝试给他趴着睡..
我就没哭过。。。孩子怎么闹怎么不合作我都没哭过,真的
我还不是那种特别要强的人。。。还没耐心。。。
刚从医院复查回来,上来一看这么多朋友回帖了。儿子继续保持着轻微漾奶的程度,只有一次喷了几大口,这孩子整天整夜只要没睡沉没喝奶就拧来拧去的吭哧,伸懒腰,抱着的确好多了,就是抱不起啊。医院回来路上听到电台播的女声版(上弦月),听着听着无比感伤,我以为嫁人生子后自己变了,其实我没有,真的没有吗,当然不是,我的生活逼迫着青春压榨着欲念,我早已变得天翻地覆,与自由渐行渐远的我为馒头大饼忙碌着,也许终究有一天会彻底忘记过去的那一轮上弦月。扯远了,说个眼皮底下现实的吧,产后我的腰没了,锁骨胯骨不见了,如今53公斤的我怎么也穿不下孕前45公斤的衣服,能穿上的两件套身上也变了味道,我就这么打扮的奇形怪状的出的门,医院的体重计一称居然比一周前重了近半公斤,我没有减肥,但是不该自然瘦的么?生育到底是不是个毁人的事呢?为什么它残害了我们的健康和身材,却不敢承认这个真相呢。人类需要繁衍,舆论就还需要宣传吧。辛苦的女人。
你有点抑郁症的征兆哦,别这么多愁善感啦,我家老大也是吐奶,大口大口吐,吐完了饿又要吃,吃饱了又大口吐,整晚哭闹不休,我和老公轮流抱他,都快累死了。一直吐了三个月。还曾经怀疑肠套叠,抱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事。抱去医院的途中我就发现小家伙睡的非常好,家里那么静,他却睡不好,五分钟惊一下五分钟惊一下。可是去外面我们抱着他就好了,虽然外面那么吵,他却睡了两个小时,医生检查都没弄醒他,直到回到家,把他往小床上一放就很快醒了,开始哭,原来他是要抱。
发现了这个秘密就好办多了,白天我把宝宝抱到楼下去睡,睡熟了就抱回来放床上,然后我搂着他一起睡。
三个月后吐奶少了就好多了,基本上五个月后就完全不吐了,反正孩子越大越好带,你慢慢熬吧,总会有云开日出的一天的。
如果宝宝连续几天都是在同一时间哭,那就得注意是不是小儿腹部绞痛,是受风了,拿如意油在肚脐周围揉揉就好,我生大宝的时候不懂,每天晚上都哭半个多钟头,连续哭了半个月,是那种歇斯底的哭,怎么哄都不行
我家二宝现在才九天,这几天也发现会吐奶,所以每次喂完先斜抱一下再放床上,有时候干脆让他侧躺着喂,这样几乎不吐了
吐奶是6个月以内婴儿的常见表现。若因婴儿吸奶过多而致溢奶,不属病态;若大量吐奶,或连续、多次吐奶就是病态。
婴儿吐奶最普遍的原因是在吸乳时吞咽过多的空气。空气入胃后,使胃膨胀,胃内压力升高,将乳汁挤出。此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也与吐奶有一定关系。因婴儿吸奶过多引起的溢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喂乳方法,避免吸入过多的空气;喂乳后,竖抱婴儿,在其背部轻拍几下,即可见效。
我会小儿推拿,不过现在在中国,如果能尽快过去,我可以免费帮你给孩子推推,帮助孩子排出体内多余的空气。
治疗婴儿吐奶, 可以尝试一下中医的推拿治疗, 按按一些穴道对于治疗婴儿吐奶也十分有效。
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推脾土:
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推胃经:
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友情提示:
1、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会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2、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她)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就不容易吐奶了。
3、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4、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要想宝宝安,三分饥与寒。
按照上面提到的穴位,可以自己试试,祝福宝宝健康成长!
补充,小孩的经络非常敏感,推拿的时候手法一定要轻柔,否则会弄疼孩子。
建议你吃些营养蛋白质粉,对产后伤口愈合有很大的帮助,我有亲身体验。除此之外对腰疼也很有效,都是我的亲身体验。需要持续的吃上一段时间。用温水冲上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