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灰皮书说法,所有学生按整分排序,相同整分的人,并未说明再按小数点。 http://www.moe.gov.sg/education/ … hool-posting-phase/ 由此,有两个问题不明白,您是IT编程高人, 请指教:
1.如果252+0和251+0的人都中了SAP学校,名额也满了。等到后面等到后面轮到250+3的时候,志愿里面也含有这个SAP学校,如果这时才加3分,岂不是要把之前的252+0的人都挤到后面,252整分之后的孩子要重新按电脑排?如果只是倒序挤掉SAP的最后一个名额,那么251+0之后的几百个孩子也是要重排?
⒉ 按灰皮书,只有到了学校剩下最后一个名额时,才有小数点的问题,也才有身份的倾向。可是,如果分数线在250的学校,当安排了所有251的学生之后,还剩下不止一个名额的时候,又是如何排序的呢?假设还剩20个名额,可全国还有100个250还没开始参与电脑排序呢?怎么处理这些并列名次呢?
谢谢!
我好像被点名了,有点压力。现在终于明白J版被点名的感觉了。我的确有修读电脑课程,但是不是IT编程高人,而且人老脑筋已退化了。
言归正传。这是个好问题。好几年前,我曾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孩子都是DSA就没有去深入探讨,现在被点名不能偷懒了。
问题1.如果252+0和251+0的人都中了SAP学校,名额也满了。等到后面等到后面轮到250+3的时候,志愿里面也含有这个SAP学校,如果这时才加3分,岂不是要把之前的252+0的人都挤到后面,252整分之后的孩子要重新按电脑排?如果只是倒序挤掉SAP的最后一个名额,那么251+0之后的几百个孩子也是要重排?
答:是的,前面那两位只能暂时占了某SAP学校最后两个名额。当电脑发现后面有一位250+3志愿里面也含有这个SAP学校时,就会把之前的252+0和251+0的人都挤到250+3的后面。如您所说,252整分之后的孩子都要重新按电脑排。如果是用人工来连续重排是会令人疯掉的,不过用电脑是瞬间的。
问题⒉ 按灰皮书,只有到了学校剩下最后一个名额时,才有小数点的问题,也才有身份的倾向。可是,如果分数线在250的学校,当安排了所有251的学生之后,还剩下不止一个名额的时候,又是如何排序的呢?假设还剩20个名额,可全国还有100个250还没开始参与电脑排序呢?怎么处理这些并列名次呢?
答:我觉得考生排列应该是顺着整分,然后是身份。现在我们假设学校不是SAP(比较简单的算法),分数线在250,还剩20个名额。前面所说的,那100个250分会根据身份排:比如,250分 SC x 19个,250分 PR x 50个,250分 Intl x 31个。那么,250分 SC拿了19个名额,剩下1个名额,就选250分 PR里小数点最高的一个。如果不巧有两个小数点最高得者(每科分数刚好都一模一样!)那么电脑会randomise选PR其中一位。
女侠就是女侠!佩服!
我还是不太明白它的排序原则。按照灰皮书,身份问题直到了最后一名的时候才考虑进去。那么在电脑开始从高到低让每个学生选校之前, 每个相同分数的几百名,它如何排序呢?这个排序在电脑分配学校之前,就已经决定了优先权。”只按整数“,谁来当这个运气不好的,就只好参加“最后一个名额”的随机呢“?
另外,如果最后一个名额也是暂时的,那就会不断的和后面的比较小数点。倒数第二个之前的就运气太好了。。
谢谢!
你觉得不重要,不一定别人觉得不重要!可能对别人来说重要!
您要不要改一改主题呀,相信很多版友可以帮忙解答,也让我压力没那么大 。
虽然灰皮书说身份问题直到了最后一名的时候才考虑进去,我觉得这是简单的说法(让大多数人容易了解),真正的做法可能不是这样。我倒觉得电脑开始排序是从高到低,相同的整分就按身份排,然后是小数点。
举一个例子,学校不是SAP,分数线在250,还剩5个名额。
(电脑排序)
学生,分数,身份,小数点
(上面是251分数,都被录取了)
A, 250, SC, 0.333333
B, 250, SC, 0.222222
C, 250, SC, 0.111111
D, 250, PR, 0.555555
E, 250, PR, 0.444444
F, 250, PR, 0.444444
G, 250, PR, 0.444444
H, 250, PR, 0.333333
我觉得电脑会把最后5个名额给A, B, C, D; 最后一个名额,电脑会random 选E, F, G其中一位– 他们每人有1/3 机会。
上面是我的推理,真正的做法只有教育部知道
看来,如果不先按小数排序是做不到公平的,我也宁愿相信MOE只是在中英文解释上不严谨。
关于身份问题,灰皮书上只说了“剩最后一个名额是”才考虑,这时我更更愿意相信的。否则,每个相同分数群里,外国学生就自动排到了最后,等于给每个外国学生自动降了一分啊。
多谢女侠对俺这好奇贴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