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欧洲中心(EU Centre in Singapore)昨天联合举办“活跃乐龄和代际团结论坛”,120名欧洲和亚洲学者、决策者和相关工作者针对年长者的受雇、独立生活和终身学习等方面交流经验。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代部长陈振声致辞时说,新加坡年长者若要经济独立,就得在年轻时积极储蓄或延迟退休。
他解释,以前人们的平均寿命是70岁,退休年龄55岁,人们工作约25年,为15年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因此须要在年轻时储蓄约20%至30%的收入养老;如今,人们的寿命延长10年,若在60岁退休,在不计算医药费增加的情况下,须要储蓄至少收入的三分之一,才够养老。
“但人们若能够在60岁之后继续工作,年轻时的储蓄负担可能就没真么沉重。”
以上,是陈部长在探讨社会的整体养老问题,当然也和我们个人息息相关。不过,这里有一个话题很有意思就是关于“主动养老”和“被动退休”。
每当我问到年轻客户养老问题的时候,很常见的会听到的一个理论就是“为什么要退休呢?在家闲着无聊的,多没意思啊!~” 的确如此,我也完全同意没有工作或者追求的人生是无趣的,每个人都喜欢能够感受自己心跳和热血的生活。这个和我们来谈每个人的养老是毫不矛盾的,因为有能力承担自己下半辈子的开销,我们才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追求的事业,不用考虑对家人的负担去全心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 前段时间,早报有报道一个在闹市炒板栗的老人,记者问到他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子女已经成才并且非常孝顺,完全不用出来挣辛苦钱,但是他喜欢这种生活,因为乐趣。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养老”,自己老有所养,有生活、有尊严。 前两年,有一位上市公司的高层在55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激流勇退,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敢地和追名逐利的生活说不。佩服他的勇气,不过,也深知因为他有这个底气。 有谁希望自己迫不得已需要工作到65岁、70岁甚至更老呢?应该没有一个人愿意。No one plans to fail, but they fail to plan。
有一位博友留下一段以下的评论:“所以現在很多年輕時沒有攢下錢的70,80歲老人被迫還在工作。真不知道新加坡這社會是到底是先進獨立還是冷漠無情。”从个人上来说,当然种种原因和因缘际会导致了现在的境地,不过,我相信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里一定有某个时机或者某个契机他们失去了好的投资机会,做了坏的财务决定。至于现在他们的养老要靠谁,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要靠政府的政策。不过,我相信,没有人希望把自己的放在要靠政府的政策吃饭的处境;如果有选择,大家都愿意做那个幸福的炒板栗的老爹~
你做好你的养老储蓄/投资规划了么?
养老规划小自测:
1)你希望自己能够在多少年纪达到能够“主动养老”?
2)你希望达到“主动养老”的消费水平是多少?
从这两个简单的小问题开始吧!~
:D哈哈!我一直是无业游民好多年了,一直靠自己的理财计划过自己想过的日子。。。。。。闲来做做义工,发发帖子读读书(上网看),浇浇花草会会朋友·。。。。。。
如果我老了,不能再管理自己的钱财了,就打算住到养老院去;如果孩子不再需要我的钱自己也过得很不错,那我就再做一个基金计划来奖励那些浙大学子。。。。。。
取自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这才是最高境界的计划。。。。。。希望我的目标能够实现,也希望财版的网友们都能够无忧无虑的过好退休生活。:)
我个人觉得,早五六年前我刚刚开始设立这个理财版时就听进我的忠告去买房的人,应该现在都过得挺不错了吧。。。。。。:lol
现在中国也开始搞年金计划了,我个人觉得还比新加坡的要好。正在研究打算要去买一个5年的配套,然后可以保证每年拿钱拿20年的。。。。。。还送每年免费体检呢!
还是那句话: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工作只是一阵子的,理财却是一辈子的。。。。。。
人不理财,财不理人。这是投资理财版的开篇之论。许多人以为是我老生常谈,但是等久一点就能够看到非常不同的后半辈子的人生结果。。。。。。:lol
学习了,很受用。
很多人回复: 现在的公积金缴交率是36%,大家养老不是问题,只要有工作有缴交公积金?
的确不错,contribution rate是那么多, 但问题是
1)公积金买房、缴小孩大学费以后,真正存来养老的能有多少? 文中是指养老的储蓄三分之一。
2)很多人公积金缴费已经不到三分之一,怎么够? CPF contribution gap 定在基本工资每月5000,收入中高的,养老靠CPF够么?
你都有别墅了,直接把别墅改成私人养老院就行了
中国的年金计划外国人能买吗?
换了国籍后妈妈一直担心的问:你老了怎么办?
我说去food court 收盘子
中国的年金计划会比新加坡的好么?
我比较了很多,都还没找到有这样的。
还是买个condo以后收租用作补贴比较靠谱,考养老金总觉有点玄,如果自己能到老了都有赚钱能力是最好的保障
一个很好解释的问题,到底是三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一够不是专家决定的,是大众决定的。
如果大众所按一个百分比,结果到最后都不够养老,那政府一定要做一些事,总不会看着大部分的老人饿死。例如,强制延迟退休年限以及提取公积金年限。如果是这个情况,你就算比大众存的多,也不得不被迫受政策影响。
所以重点就是,不要比社会主流存的少
不一定要储蓄三分之一的,看投资在什么上。
如果会投资股市的,投资10~20%,足够了。
用债卷基金来作投资,投资15~25%,也够了。
用债卷或CPF的回报率投资,还需35%或更多。
人人都买Condo,最後只会造成一堆空房租不出去罢了。
投资债卷、股票或自己开公司做生意方是比较靠谱的投资。
因为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的生意,绝对不会造成民愤。
但投资民生相关的房产,很容易造成民怨,造成社会不稳。
这个三分之一是否包括公积金? 还是除公积金以外?如果包括公积金,每个上班的人都能做到,是否养老就没问题了呢?
努力让自己老了以后不成为儿女的负担。。。。
身体健康是王道。。。
用公积金买的房子,一般来说不会贬值,而且还有增值和租金收入,这不是养老的保障吗?怎么能把公积金买房说得好像把养老金给花掉了似的。政府控制公积金的用途,就是要让公积金成为将来养老用的。所以,只要有工作,就有三分之一收入政府强制替你存起来养老了。那些工资超过5000的人属于较高收入的人群,应该会有部分现金储蓄,所以加上CPF,应该也能达到储蓄三分之一的收入。所以,这样看来,有工作的人都达标了。
芳林姐太强大了!
董先生说的对!
如果会投资股市的,投资10~20%,就足够了。
股市,才是真正的提款机!
先申明,在下指的是长期性的投资优质股票,不是作股票交易。
我也先申明,在下我也指的是长期性的投资优质股票!
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几何?
买房要看用途是什么,纯自住的话,对养老收入的贡献为零,所以这种情况不能计入养老资本的积累。
你那样计算似乎没问题,但是残酷的现实是能自己养老的人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他们的钱跑哪里去了呢?
100万RMB存5年?
100万的分期,若是能活到90岁,那就是30年*6万=180万,按30年通货膨胀来说是刚好持平,若是才20年的话根本不值得。
我也觉得,除非非常长寿,这投资看起来不怎么划算的样子,或许还有其他附加优惠没讲吧。
保险公司要赚钱当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划算才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