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未雨绸缪新加坡养老可否?

城市阴霾给生活和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先不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寿命缩短16年,其生活质量是很差的。
  人们注重养生,可以挑选健康食品,可以、、、但是很多人是无法选择那天空。那蓝天那空气以后也是会用钱来买的。
  那就是旅游养老和环境养生。
  其实,现实中“雁族”和异地定居早已经产生。
  各种各样的国际养老院也应运而生。
  这种养生也必须是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身体基本健康。因为那些青山绿水,在天朝“室外桃园”大都在偏远不发达地区,就医条件相对薄弱。生理身体有“短板”的要提前把短板补齐啊哦。
   所以,养生必须贯穿于每个人从出生到衰亡的全过程。养个好身体,养个好基因,还利于子孙,千秋万代。
   ——–
工薪族在新加坡养老可否?


古代人都讲风水,现代人就称之为“堪舆学”,认为群山环抱,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风水宝地。
  而我认为现代的风水宝地还必须是没有电灯、没有“手机信号的地区”
  还包括没有汽车、电视机、、、、
  太阳出来起床,太阳落山睡觉、、、、、、、长命百岁有用吗?
  而把现代文明和原生态融合在一起才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并享受的人生。
  本来世间就存在矛盾,养生也是如此,只有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养生先不要谈,避开污染应该是人们明智的选择。


谢谢您的回复。


呵呵,在新加坡养老是个奢望,要做好准备活到老干到老,准备老了那天拿个小抹布,去食阁擦桌子。


那回去也肯定会后悔[某些方面]


这个工作我也琢磨过,呵呵。。。


哪里有完美的地方,只有家乡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


一想到家乡,心里就隐隐做痛,只能徘徊而不敢靠近。


是啊,说是四海为家,但是童年的记忆无法替代,也许每个人还有更多的故事。。。


  记忆往往新的记不住,旧的忘不了


同感,这是老了,或者叫成熟了。

总觉得现在不像以前,我想主动去记住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大脑不能像计算机删除某些记忆,只能努力去创造好的新记忆吧。


我脑子里没有什么想要删除的东西,无比满足


买多点保险,呵呵


本来想新加坡生活程度太高,养老不易,也许以后回国去养老,可是现在国内生活水准也是日益高涨,真是无处可逃


新加坡和中国都 面对人口老龄化,通货膨胀,养老金会逐渐缩水而养老费用会水涨船高。


不是我媚外,话说咱祖国也算地大物博,风景秀美,可近几年的事每况愈下啊,食物有毒,空气质量超差(我家在大城市),普通老百姓的人权遭践踏,还有部分医生,教师全无道德可言,唉。。。以前回去我都狂吃,那么多好吃的!!现在哪敢呀。。。为了下一代能健康安全滴成长,我选择留在了这里。不管咋样,乘年轻努力打拼一下,也不至于老了一无所有。哪里安定哪里就是我的家。


如果是工薪阶层,又不是特迷恋家乡的,老了还可以在食阁自力更生,活动活动精骨,不错的养老方式呢!关键是心态,哪里都不重要,适合自己,让自己舒心的地方才是养老养生的好地方吧!


老了主要是医药费。
吃啥?穿啥?
没那么可怕。


可以.. 那里都行啊,话说前面提到的70多岁的还打工的那个可能年轻时没做工.
谁能保证新加坡/中国30年后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风水轮流转啊.


  祝愿我们的祖国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未雨绸缪才是王道, 年轻时多努力,年纪大了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victory:

公司里有个安蒂,每年会去世界各地旅行2次,长的可以1个月,短的也有2个星期,好潇洒!:)

工作只是拿来好玩,要做就做,不想做就放自己大假!

手上有2间公寓,1间排屋。这就是年轻时那个投资有方的安蒂。:kiss:


未雨绸缪在哪里都可以养老吧?!
我觉得人到了老时,不应该再拿命换钱了吧?应该可以计划好要拿钱换命啦:
比如尽早买屋收租,比如认真理财积累原始股,比如购买年金保险。。。
暂时我目前打算在中国养老要依赖的就是这三样啦。。。
其他人也可以再补充其他的养老办法吧。。。

今天下午拿了钥匙去收房,寒风刺骨的冬天里能够看到太阳洒满一屋感觉真好。。。
站在60方的大露台上面,居然还看到了远处的小和山。。。
还能够想象到山的那面就是西湖啊。。。。。。
呵呵!精挑细选,得来全不费工夫。。。要搞养身装修。。。以后养老就是这里啦!


有钱就可以。没钱不行。


在新加坡养老到最后可能不是选择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孩子在此出生长大,在此工作和生活。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在此养老。


有钱有有钱的活法,没钱有没钱的活法;老无所求,只要身体健康开心就好!大家怕滴,深究了,就是生老病死而已!攒滴钱说是防老,其实是为了买个心安,防病防灾而已!所以尽早滴享受生活吧!不要想得太多,别到时有钱了,没力了,徒伤悲!:P
祝大家吃饭喷香,身体健康,笑口常常开!:)


刚刚三亚度假回来。。。呵呵!从三亚初夏的阳光海滩回到杭州的冰天雪地,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啊!完全不同的世界!
倒是在那边问路时碰到好几个东北的退休人士,他们早早在三亚买了房子,现在半年东北半年三亚,候鸟般的小日子过的很舒畅很享受啊!
椰林树下处处都是退休老人在结伴跳舞晨练。。。三亚现在的温度是22~26度。。。太爽啦!
长达数公里的三亚湾路沿海绿化不错,看到很多在新加坡常见的热带植物。。。
走在细腻的沙滩上面,海风阵阵却不带海腥味。。。湿度也没有新加坡大。。。
我和老公都是没有想到海南岛的宜居环境比新加坡还好啊!
:P:lol


三亚的房产呼呼滴升腾,一个小民要去三亚置产,现在是徒有奢望了•ʌ•


三亚候鸟群大概有三种生活方式
1   买房养老
2 住集体公寓[包吃包住]2008年那时候才800元/一个人/月/两个人一个房间。
3租单元楼
去年在三亚的“候鸟群”是60万


现在回不去的就是故乡。已经面目全非。


且把家乡当故乡
不变的是黄土
改变的是蓝天


现在的家乡已经不是朝思暮想的故乡,乡关何处,无人知晓,来的地方已经变了模样,不再是那旧时景象,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30年的变迁,让我们无所适从,已经找不到在心里念念不忘的故乡。乡土,乡情,乡音,不变的怕是只有乡音了。


回不去了因为人心变了。家乡人的想法听了就烦!
吹牛


我更介意  
自然环境的变化


前三十年毁文脉道统,中三十年毁五千年环境,后三十年毁人。


抱怨中国,抱怨中国人,抱怨家乡。。。。真是比比皆是,似乎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别忘了,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国家,城市,家乡,怎么赢的别人的尊敬?在抱怨的同时,请问你是不是造成今天现状的一份子?你为改变这些问题又做过什么?


无意冒犯,见谅。

既然是茶馆,不话不说,见怪不怪


再次看了你的帖子,心里是犹豫了,搜索了好多三亚的信息,在新加坡飞海口比北京还近,在新加坡去海南比回北京都方便。
所以,有海南的朋友请多提供一下信息,这里先谢了。

——————————————————————————
  最近正准备去海南考察一下,看看有没有同路人,我是两个人,我和妻子,包括我所发的帖子都是两个人的观点,所以,有时候称“姐”。


先试试看,能否适应那种低薪且脏累的活再说吧


哈哈!人都老了!把屎把尿滴娃都拉扯大了!^_^对高薪和脏累这回事早都适应和看开啦!


单身一人可四处漂泊,四海为家。

有家之人,牵挂多,责任多。


说的不错。身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家就是温暖+责任。

但是内心中真正的那个家,一定是属于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不会改变


同意。”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却依然是中国心,就算走遍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在新养老的有三种人:
有钱淫
不能自由迁徙他国的淫
真正的勇士


                           不习惯者见贴请直接绕行

三亚 这里不但可以养老还可以“回归自然”“崇尚自然”    以下是转载:

[实拍三亚天体海滩:中国第一个全裸天体海滩]

天体海滩在海外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放在中国却算新闻。这几年国内一些城市虽然也出现和天体相关的区域,但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某些时候宣传的噱头大于实际。

  长久的封建熏陶,使不少国人认为在公众场合裸体是件有失斯文,有伤风化的事,这方面欧美国家的人看法有所不同,他们认为裸是回归自然,是自由的象征。
  当然,“裸”也不是无缘无故,随时随地,西方人的“裸”,除了公共活动,便是行为艺术。
  翻阅资料,古代奥运会的参赛者全部裸体,欧洲最着名的雕塑也是裸体,在世界重要画展中获奖的油画,裸体作品占了多数。不夸张的说,认为天体海滩有伤风化的,其实是内心存在阴暗面,这不是贬低某一位同胞,而是我们的文化造成的。

  随着惯例被打破,民众会慢慢适应。


《红楼梦·黛玉·葬花吟》写到“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人出生的时候就是裸体,不管你是皇帝总统,或者王侯将相都是一样,在世再风光,经过一个轮回,也都只剩一把骨灰。

  三亚天体海滩位于大东海军事管理区不足50米之处,起初由到三亚度假的外国人发起,经过几年的发展,慢慢形成以中国人为主的裸晒区,到此裸晒的同胞以男性中老年人居多,偶尔也有年轻人加入其中。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在此裸晒的女性几不可见。

  

在天体海滩裸晒的人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治皮肤病的,那些晒得黑黑且有点脱皮的便是;一种是纯粹挣脱束缚,回归自然。每年冬末春初,不少内地(特别是东北人,这是网上说的)的中老年人便像候鸟般来到此处,也有不少有钱的内地人直接在三亚买房,每天骑着单车前来裸晒。

  
—-
-[天体海滩和游客活动区紧邻,游客经常从裸晒者面前经过,其中不乏女性,但裸晒者若无其事,真正的“脸不红心不跳”,从某
——————————————————————————————————————————————————————-

种程度讲,这也是一种坦荡,起码中国很多官员就做不到。
——————————————————————————————————————————————————————-

  对于天体海滩,三亚政府的立场是不支持也不反对。这方面我是这样理解的:做为开放式旅游城市,直接反对显得保守,明确支持又有违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毕竟在中国,能够全面接受这类新鲜事物的人还不在多数。

  全面规范化,对政府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肯定比现在好。

  其实政府完全可以在裸晒区前立牌提醒游客,不习惯者见牌直接绕行。

  只要不妨碍到公共安全,一个包容的国度,应该容得下各种不同的声音和社会现象。
*—————————————————————————————————————–

2013-02-20 20:56:56  搜狐  


继续完成这个话题
      也许是为了躲霾,
     虽然新加坡霾已经“烟消云散”7月份还是在海南呆了一个月。
    打开亚洲空气质量预报,三亚15,张家界15,这是所能看到的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了 ,。
    回想起来那一个月,最好的享受是座海口—三亚的高铁看低低的白云绿绿的椰树和田园。


去前曾想,十分想,看看那里是否可以买个小户型的房子?刚去的时候三亚房价在1万多,可是到了月底就忽悠到2万了。天天有免费的看房车,可以免费全岛看房。


岛上的天空似乎很低,靠近海边的天空湛蓝湛蓝的,那是7天的晴天,接下来是20多天的阴雨天,温度湿度和新加坡差不多。不过那时候全国都在高温的考验下[杭州40度了]


三亚湾是很美的地方,大东海也不错,就是海水浴场有暗流年年都有溺水者。
裸体海滩几个老人全身的皮肤不比非洲人白。


本来喜欢拍照,可是这是次只用手机拍了两张,就没有打开小数码的镜头。想,如果看图片,网络会有的是了。


白天傍晚聚集在三亚湾[海月广场]的人是很多
白天唱歌跳舞的就一伙
到了晚上,就遍布10公里的耶梦长廊了
我参加了[开心乐团]还有[56团 ]
文娱活动也许在全国都那么活跃
只是三亚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文艺爱好者
更多信息可以参考[海月广场]


  傍晚 站在三亚湾硬硬的海滩,遥望对面凤凰岛 可以看到楼体屏幕大大的标语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潮水落下,有30多米平平的海滩,即便是游泳也是浅海,所以到了冬天,说是可以容纳10万人,如同企鹅版的三亚湾。


版亲好 好久不见


三亚是很美丽的
只要不去注意那满地的[槟郎水] 臭臭的地沟味道,满街摩的以及冒着烟的巴士德士,也别和黑导游黑出租黑饭店打交道。其实是很不错的养生的地方。

我还是回来了,也许哪天还会去住一个月,也许就不回来了。


冒个泡泡
然后马上就撤


版亲 您这样的设置,给俺的回帖俺也看不到哦;P


重新设置了
谢谢提醒


谢谢版亲  可以看到了 感谢分享:)


在三亚认识了一个来自内蒙大草原的笛子老师,还有兰州的笛子国家2级演员,海南歌舞剧院的二胡演奏家黄先生,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还见到了一把[帕格尼尼]亲手制作的小提琴[价值70万人民币]还有很多民间艺人—–。
山西的人也很多大多是东北人
草原那么好的地方也来三亚养老,是纯属于避寒,应该是很可惜的。


那民间艺人
  你猜猜我遇到的民间艺人是干嘛的呢?


我还打算老了去巴刹卖tissue嘞


努力赚钱,为以后养老做准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