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圣诞即将来临,学音乐的孩子们都以各自出色的表演在各自的音乐会中散发光彩。
此时,爸爸、妈妈们也为辛苦练琴整年的孩子们感到欣慰和骄傲。
献上小女的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希望凄美的乐曲能带给朋友们愉悦!
太棒了,为小才女喝彩。欢迎其他家长也贴出孩子的音乐作品啊。
上班中。。。没有喇叭,听不见声音, 回家再好好欣赏。
小丫头越长越漂亮了。明星范儿初显。。。
赞一个!
强力支持一下!有明星的样!
羡慕。。。
我女儿也练小提琴,现在没有这样的水准。
期待有那么一天,也能让别人羡慕。。。哈哈哈。。。
真棒!鼓掌
要给儿子看一看,小妹妹拉得这么好!
小美拉的太棒了!:victory:
有模有样, 不错, 虽然音乐听不太懂,但感觉不错。
被琴声吸引进来了,孩子真棒呀!我家孩子也在学小提琴,不过水平还不行,你家孩子学了多久了?
小姑娘看起来好有范儿
为什么我看不见?没有喇叭,也看不见图画吗?
有些公司会设置防火墙阻挡员工访问某些网站,特别是Youtube类的视频网站。。。
我为什么不可以回复?总显示我没输入标题或内容?
我在这里回复“小茉儿”亲:
女儿三岁多开始拜师学艺,因为从肚子里就听哥哥练琴,所以拜师前两个礼拜,在家就跟我学会拉TWINKLE 的五个VARIATIONS了。
她七岁,下个礼拜满八岁。这是ABRSM 七级考试曲里的一首,但她没打算考级。现在在练习八级的音阶。
关于这首乐曲的背景知识:
《旋律》,创作于1878年,是小提琴与钢琴的协奏曲《回忆留恋的地方》里的一首。全曲由《冥想》、《恢谐曲》和《旋律》三部分组成。据称,1877年,柴科夫斯基因婚事的挫折到欧洲去旅行,他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库勒兰,一面疗养神经衰弱症,一面写他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出于对库勒兰美好景色的怀恋,他写下了这三首乐曲作为纪念。这一首《旋律》,原是计划在同年所完成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里做第二乐章用的,因此,在风格上多少与协奏曲第二乐章的小曲有相似之处。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降E大调,行板,3/4拍。音乐一开始就呈示出如歌的主题,那匀称悠长、徐缓平静的旋律,犹如柳丝随风摇曳,温和中带有几分凄清的韵味。钢琴则随着小提琴做平静的伴奏。随着小提琴奏出的一段半音上行,乐曲进入中间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进行,带有开朗舒畅的特点和起伏较大的情绪,接着在小提琴奏颤音之下,钢琴展开变化音型。然后经过一段小提琴交替的快速音群,回到原来的主题,最后在平静而略带伤感的气氛中结束乐曲。
你家小女太厉害了。连我这种总在潜水的人也忍不住要上来冒泡了。牛娃
小妹妹很棒哦~
你家的二个娃小提琴都拉得真好,是南洋艺校的吧。
请问,学小提琴的,过了五级的乐理,还需要继续学乐理吗?
琴声听不懂,只见小姑娘不错的。
手机上网也是看不到视频的。
个人认为,6级以上理论大点有精力再学吧,不必要。
===================================
我家小子不喜欢学乐理,五级一过就不学了。
我是门外汉,不知道不学乐理会不会影响他学小提琴?
没什么影响, 现阶段5级的乐理知识绝对够用了。以后考Diploma的时候再学高级乐理也来得及,而且到那时理解会更加深刻。。。
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应该都能看到,苹果的肯定不行。
刚刚试了一下,没问题,我的手机可以看到听到。
门外人听不懂,听个热闹,就觉得小姑娘拉得这么流畅,肯定没少下功夫花时间练习,这对一个7岁的娃来说难能可贵啊。
请问一下lz,学小提琴前期投入高吗?去哪儿学的呢?
再请问,您俩娃都很小开始学琴是吗?是发现了有音乐天分再给他们学的,还是先学再发现有天分的?
不好意思,问题都很外行,别见笑。
我们也来凑热闹,为搂主的音乐会添个节目。小女P4时演奏的Grande Valse Brillante, Op.18, Chopin.
没有喇叭, 听不见声音。。。
Grande Valse Brillante, Op.18, Chopin应该是7级以上的曲子。 才四年级就弹得如此熟练, 真不简单!
赞一个!
哦,我的是苹果。
挺大气的姑娘。听得感动我了。
我的也是苹果,现在外面,看不到也听不到,回家再好好欣赏。有钢琴姐姐的加入,鼓掌先!
刚到家,儿子正准备练琴,赶紧把小妹妹的演奏让他观摩。 看完了他一本正经地说,小妹妹拉得很好,很有感情。然后说,小妹妹七岁,我比她大三岁。我问他,有没有 being motivated? 他点点头,今天练琴认真了些。
很有乐感!才7岁,大有作为啊!
两个小姑娘都很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pUzLjzjrvk;改日也把孩子们的音乐拿来和大家分享.真心期待新年音乐会能真的办起来,和维也纳的新年音会一样知名,怎么样?演奏的琴和场地,应该都没问题
说来汗颜。
小提琴初学投入小,一把琴两、三百块,随着孩子手臂长长,要换琴,越换越贵。我儿子3岁开始,换了7把琴。
现在这把成人琴是名琴,新加坡一位热爱古典音乐的夫妇赞助的。妹妹接哥哥的用。
他们在SUZUKI VIOLIN SCHOOL起步,JURONG EAST & MARINE PARADE都有分校。
儿子还不会走路时,听到音乐就兴奋得随着节奏扭屁股,于是我给他送去SUZUKI VIOLIN SCHOOL;
女儿一、两岁就喜欢夹着琴,挥舞着弓表演,她学琴是顺水推舟。
认得、认得!这是在WARERLOO ST 的YMS. 太亲切了!儿子3、4岁两年在那里表演的。那时我还大着肚子(现在表演的女儿还在肚子里)
你女儿的肖邦弹得充满热情,音的力度强,技术娴熟,速度很快,应该是下了大功夫的!有点像男孩子的风格。就连上下台都走那么快,像是快动作。
小姐姐现在多大了?还在学吗?
孩子演奏的有模有样,真好.能有今天,我们这些妈妈真的劳苦功高啊不过,不受待见的的xiuxiumama要给美眉和妈妈提个醒,孩子演奏时,为什么一直眨眼?如果不是眼疾,这个动作一定要制止住,不能再继续,以免成习惯,影响她今后进乐团.妳说呢?
楼主好厉害!一眼看出我家闺女是个急性子,弹琴也是越弹越快的那种。她四岁半开始学琴,小五考过ABRSM八级,现小六刚毕业等着升中学。由于小六备战PSLE,钢琴停了一年,等中学搞定后打算继续踏上学琴之路。
sunflower77 姐姐你过奖了,小妹妹的哥哥才真正优秀。 阳阳喜欢音乐,喜欢小提琴,可要他自觉下苦功做不到,每次练琴我都得盯着,不然就偷工减料了。阳阳也是每次拉琴越拉越快,我感觉他是想快快交差。
学音乐的孩子一定要支持,小女孩拉得很好听 。。落落大方。。:victory:
就是有点眨眼睛,建议看看中医,以前一朋友也是眨,看了西医不见好,后来看中医,才知道是鼻子敏感,堵塞,引起的眼睛不舒服。。。
让儿子观摩,学习了一下,小女孩子的台风很好噢,才P4,就可以这样
借LZ的光,发个帖子,明后两天在大榴莲有2场音乐会,http://www.sso.org.sg/index.php?option=com_fwecalendar&task=showdetails&id=3938&Itemid=2,由
Lim Yau conductor
SINGAPORE SYMPHONY ORCHESTRASingapore Symphony Chorus
Singapore Symphony Children’s Choir共同演出,
很喜庆的音乐盛飨,喜欢音乐的妈妈和孩子,也一同去感受吧。现场的氛围很受感染,孩子们可以随着音乐一起歌唱,因为很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曲目,尤其是几个独唱和小合唱,更是棒。
应该可以,或者你登录www.sistic.com.sg查询是否有票并可以在线订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a5d3Fr8uQI那就在家听吧。
看完演出刚回来,只能说:Happy!整场演出都充满欢乐,尤其是到最后,更是HIGH到爆!很遗憾,合唱团的亲友们都很早就把票订好了,估计是没有退票的。当时我有发帖分享这个信息,那时订票还可以享受20%的优惠,但是没人响应。
终于认真地听了一遍。 拉得真好, 再次鼓掌!
受到你家两个宝贝的影响, 我也开始喜欢小提琴曲了, 最近听得看得较多的是大卫·格瑞特(David Garrett)的表演。大卫·格瑞四岁时无意中拿起哥哥的小提琴模仿哥哥练琴,两个月后技巧方面就超过了他的哥哥,同年开始演出, 八岁时开始世界巡回演出, 11岁时德国总统给了他一把1718年的Stradivarius小提琴让他日后演出时使用。现在,大卫·格瑞特是唯一能同时将古典榜及流行榜通杀的超级提琴手,被誉为“提琴王子”。2008年,大卫·格瑞特以1分6.56秒,等于是每秒13个音符的惊人速度,精准演奏完"野蜂飞舞",打破了金氏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
Tchaikovsky,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by David Garrett (2006):
David Garrett – Smooth Criminal (2009):
祝福两个孩子,希望他们的音乐之路越走越宽广!
最近一两年我好像没怎么给孩子录影,回去找找看。
只是, 我女儿的钢琴是哥哥教的,也没去考级,水平很低。她的中阮也是刚刚考过二级。实在是无法和小美相提并论。。。
从头至尾听了一遍,弹得很棒!
突然发现,肖邦的这首“华丽大圆舞曲”不就是动画片“猫和老鼠”的主题曲之一嘛。很欢快的一首曲子。
[点击播放视频:http://www.56.com/u82/v_MTM4MTg2MjM.html]
3分39秒开始出现这首曲子。
另外,当代两大女钢琴师俄罗斯的Valentina Igoshina(瓦伦廷娜·瓦莲京娜)和美籍乌克兰裔的Valentina lisitsa(瓦伦廷娜·李斯蒂莎)都表演过这首曲目。
Chopin – Valentina Igoshina – Grande Valse Brilliante :
Chopin Grande Valse Brillante Op. 18 Valentina Lisitsa :
祝福小姑娘, 希望她日后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
又是一年的光阴如逝,女儿也长了一岁,完全没有小美眉这般可爱和无暇;想让她正儿八经的表演一下,怎么都不情愿;大概知道自己水平一般不好意思献丑吧。但是,想想让孩子学音乐的初衷,只是源于对音乐的喜爱,希望籍此陶冶性情,达到自娱自乐的境界,因此结果也就不那么重要,学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能和朋友分享并从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就好。这段视频,是今天女儿练琴时录下的。一首是学校乐团合奏的曲目,作为乐团的首席,她很清楚,其实自己的功力还远远不足以担当这个重任,但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感谢乐团老师的信任,这对她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吧,希望她能在音乐这条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走的稳建而深远。另一首曲子,则是英皇八级的考试曲目,大概练习了一个月不到,里面更是漏洞百出,很多音不是高了,就是低了;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终究是孩子,要做到完美真得是需要时间的磨练。钢琴是英皇五级的曲子,通过乐理考级后,老师建议她直接考六级;尽管这个孩子资质愚钝,好在她一直喜欢着音乐。作为SSCC的一名成员,这次能在大榴莲和新加坡国家交响乐团同台演出,对她是极大的鼓舞;用孩子自己的话来讲:妈妈,我真幸福,能在2个国家级的音乐厅演出!是的,看到她在台上欢乐的唱着,真是祈盼孩子的人生永远如歌般行走。那么,对她而言,这一生足矣。
http://www.youtube.com/user/XianYu1215/videos
感谢LZ开这个帖,让学音乐的孩子能有机会交流。期待不久的将来,狮城教育版呈现出“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的美好景象。
和妳家的风格完全不一样,这大概就是苏联老大哥的做派女儿初到新加坡,看南艺小提琴天才班孩子的演出,简直呆了,每个孩子都像你女儿一样拉琴都很投入,都在享受音乐;她目前也在调整,但是习惯养成,要改好难啊。再次感谢妳开帖让我们分享,祝福我们陪孩子一路幸福的走着音乐之路。
你女儿多才多艺,真棒!你家的三角大钢琴看得我们羡慕妒忌爱!
我大女儿学了钢琴几年了, 现在正考虑等再过一年, 要不要开发多一个乐器. 小提琴在考虑之中. LZ 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 看你女儿也应该学过钢琴. 谢谢.
小提琴曲我不太熟悉。钢琴曲听出来了, 是克列门蒂的Sonatina in F major, op. 36 no. 4 — 我儿子小时候经常演练的一首钢琴曲。听着这首曲子,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小姑娘弹得很熟练,也很有[关键词屏蔽],的确是一个搞音乐的好苗子。赞一个!
不好意思,班门弄斧一下: 第二乐章似乎应该放慢一点,注意一下右手的歌唱性。
感谢点评。,唤起斑竹对往事的追忆,lz功不可没!不过,斑竹的厉害无以言语。这孩子资质愚钝,缺的就是歌唱性。之所以选择参加合唱,就是为了加强她这方面的能力。音乐与孩子们,只是用来玩得,真要走到这条路,其中的艰难,我想我的孩子大概都还没具备这种能耐。不过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真的是能养成“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好品格。
找到一个我儿子10岁时弹奏“野蜂飞舞”的视频。 这首曲子是他从网上找到谱子然后自己练的,没经过老师指点,因此有很多指法和强弱甚至音符方面的错误。
说的是。
刚刚找她的老师要了一段上课时的视频,老师拍摄的目的是让她检查自己坐姿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她非常紧张,紧绷着嘴。。。
今年年初, 我儿子配合”世界末日“的主题,创作了一首歌曲,并自己制作了下面这段视频。歌声是用电脑合成的(非常怪的声音), 伴奏部分是他弹奏的, 歌词也是他写的。
今天就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了, 应一下景。。。
学音乐的孩子和家庭,让我好生羡慕⋯
好听!J版的儿子不是一般的有才啊!真是虎父无犬子!
有味道。节奏很稳。喜欢小姑娘漂亮的手指。
J版育儿有方, 两个孩子太棒了.
儿子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很强, 虽然电脑配出来的声音有点怪, 但那种沙哑配着忧伤的歌词, 很有感觉.
说到今天是世界末日, 昨天看到个笑话.
“老婆,明天世界末日”;
“老公,你懂的可真多!”;
“那是,我是谁啊!”;
“那老公我有个事想不明白”;
“亲,问我啊!”;
“为什么不是糖、醋、辣椒或酱油,而是芥末日呢?”;
“。。”;“芥末芥末芥末,为什么呢?”;“。。。。”
太有才了,一口气看完帖子。每位都很棒。羡慕,期待看到更多孩子的表演
哇,实在太有才华了
哈哈, 原来今天不“是芥末日”。
我女儿听到“末日论”后的反应:”世界末日。。。可我还想看21号晚上7点的“Spongebob圣诞特别节目”呢。。。”(说完就哭了)
我儿子说:“哭什么, 我比你还惨呢, 21号都末日了,我还得回学校练琴。。。”
板板,你家女儿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