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了一篇文章,说德国禁止开学前班,其他有的欧洲国家也如此。诺贝尔奖金竟然一半被德国人拿到,德国人考上大学的比例比中国人还多。
据说小孩的童年应该是快乐而富有想象力的,而不是强制性过早开发智力使头脑变成硬盘。
中国都是有学前班,当然新加坡更是如此怕输,K1K2已经学完了小一的课程。我觉得很压力,因为我们所在的托儿所除了学习完全没有游戏,但这竟然成了众多家长认为的优点。
也看过有关书籍,说孩子的智力越早开发越好。
我纠结了,到底要怎么样看待早教?
大家来讨论讨论吧(☆_☆)
以前也信奉早教现在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就因为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早教,明年就要开始他的小学生涯。以目前来讲他最少会300个华语字,500个英语单字,10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表。可是现在的结果是儿子非常排斥学习,甚至有点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所以,现在只是让他多多参与体育活动,让他体能变得好一点以后再来打算。
据分析,早教会让孩子会很多知识,但却是拔苗助长!我的女儿也非常讨厌学习,每次说写字写到手酸,看着真心疼。儿子每天不停的写,让他休息他都不要,因为如果他不会就要输人家,这孩子什么都争第一,三岁已经会九九乘法歌和弟子规。
新加坡有关专业人士说有些幼儿园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知识,这样有利于身心发展,我也赞同。
可惜太远要坐校车,家附近走路的目前就学的这间,课本非常难,小学课本原封不动在K1K2学完!老师都说教材太难。
纠结,校车实在不方便,看着三岁五岁这么幼小的孩子每天学呀写呀读呀真心疼,那个幼儿园三岁以上的班竟然没有游戏没有唱歌跳舞!除了吃饭冲凉睡觉,要整整学习四个小时。不知道是利是弊
。。。。。。
你孩子还知道要练习要争第一,我儿子是什么都无所谓,根本不在乎会不会得第一名,他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好。不过也好,淡泊名利不是件坏事。
争强好胜很辛苦哦,在家喝奶也一定要第一,别人比他先喝完都不行。我女儿就淡泊名利,给她第一个喝奶都不要,总要最后一个不争不抢。一个妈生的孩子完全不同。
个人认为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学习不只是方块字,单词,加减乘除,更重要的是好奇心,爱心……我曾经把聪明归纳为三心二意七个力。这是孩子未来求知的基础。家长需要的花时间去跟孩子一起学习而不是一味的灌输。有空一起讨论吧。
我觉得孩子应该快乐的过童年最重要,喜欢女儿以前的幼儿园,有学英文,华文,科学,数学,也有手工课,料理科,每样都学一点, 感觉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