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有人看涨有人看跌,个人觉得codo受国家调控影响不大。虽然去年祖屋跌,但公寓价格一直坚挺。想问下有没高手指点,2014的公寓走势将会如何呢?
涨也涨不动,跌很多同学不同意,感觉小幅度下滑兼做俯卧撑锻炼身体^_^
今年如果无大的政策上变动应该是稳中微降。
微降啊…真令人伤心
我觉得是稳中微涨。反正就是稳就对了
涨跌主要还是看政府拿多少块地出来卖。减少供应是肯定的。
公寓也分中心区和郊区的。100万左右会涨,200万以上的很可能跌。
新加坡的房地产跟很多国家相比,很健康了, 也稳, 干预得当,及时。
想大跌,除非大环境很糟糕,要不跌15%都不容易。 要不,小涨,尤其大众化公寓。
14年价格应该是平稳,分区域各有升降。
但是目前入市的话由于SSD的问题四年内转卖可能性不大,所以没有必要担心一两年的事情,供需关系告诉你眼光要放长远~
长远必涨,10多年翻一倍,短期谁也说不好。
20absd根本就是小意思 大家现在不抢以后就没机会买房咯! 所以要买的趁价格企稳 赶紧入手
悬得很,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新年愿望^_^
按您的意思我们的子孙不是因为没就会买房要睡马路了?^_^
到2030年至少翻一倍,尤其非常靠近地铁的。
大家好多见解,学习了
个人认为近两年外来投资者少很多,所以公寓在供求方面应该不像前几年那么强,所以价格应该是稳中微涨吧。
公寓需求持续走强
我一直认为,新加坡年轻的生活观在改变,这些年年轻人的收入也持续增加
住condo,开私家车是他们的追求,不像老一辈有一间hdb就足够了。
政府需要调整ec所占的比例了。以后hdb就是补助房给穷人,最多占到20%就行了。不这么搞,选票还是会丢。
年轻人对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正常合理,总不能2020年生活品质和50年前一样吧
在下观点:
第一季看跌,第二季由跌入稳。下半年看涨。
比较旧的地方,基本上上涨空闲有限。
但各新镇的公寓,尤其是地铁刚建好或地铁正修建中的地方,上涨空间巨大。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在维持HDB廉价的大前提下让公寓涨?因HDB继续涨的话,2016年新加坡经济就会开始崩溃,因为会有一群不懂经济的人接手政府。
但鞋箱公寓基本看跌,这种白癡设计开放商基本是弄出来骗钱的。
刚开始被骗的人肯定不少,但市场回归理性鞋箱公寓肯定泡沫崩溃。
大的公寓就基本会先跌後涨,这是个人观点。
我压跌,供大于求,贷款/absd等等拦了很多人在门外了。
然后继续跌,然后稳定下来,等下一个春天的到来^_^
然后,没有然后了。。。
组屋包括EA吗?
以现在供地情况的减少和SSD解禁房的增加,配合PR三年制度,目前看起来一切在政府掌握之中.
估计是继续给穷人现金资助购买一手租屋来维护选票.继续区分租屋和公寓,逼外国人逐步接盘市场上已经出来的大量投资公寓.
有一种理论就是EA和大众私宅之间有一定联系,就是说如果大众私宅升,EA也会被拉抬,因为价格区间比较接近。当然前提是流动性,而政府现在的很多政策就是限制流动性。不知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那中产阶级的选票怎么办?组屋转售价还会继续走低吗?
10000以下可以买BTO,12000以下可以买EC,这两种应该占票源的八成以上,如果您说的所谓中产阶级是高过12000但又少过20000的夹心层,很抱歉,悲催了一点,票数太少政府直接忽略不计^_^
对不起,没表达清楚。我的想法是假设大部分公民拥有自住组屋,而且几年内不打算买BTO或者私宅,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组屋持续贬值,他们会开心吗?政府是否会采取措施保护这部分票源?
童部长,开门,我是抄水表,哦不,那啥,送外卖的。
祖屋不会大幅度贬值的,是最可靠的资产之一,也不会被债主拍卖,要祖屋价值贬到屋主当年买BTO时的价格的可能性极低,几乎不可能,所以多数以前买BTO的祖屋屋主,只是赚多赚少,几乎不存在亏钱的^_^
分析得很到位啊,哈!
这个赞同,投资房产要以供求为主,三房式公寓的家庭需求量较大,保值也有增值空间
新加坡大众化私人公寓最大的买家并不是外国人,是本地人,HDB upgrader。所以我觉得大众化的公寓影响没那么大。
对这一批人而言,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存钱等着买二套的,另一部分可能是不考虑房子事情的.比例不知,但是随着各种限制不断提高二套的门槛,压低一套的门槛,只拥有或者只能拥有一套自住房的人口的比例会增大.
这部分人除非经济情况有大变化,否则很可能就安于现状,涨也不能卖,跌也买不了或者买不起,存的钱慢慢消耗在买车生孩子和子女教育上,余钱不多了,在这批人中间房子的事情会被淡化.这部分人口的增加是政府乐见的.他们既有房子可以温饱生育不闹事,又不参与到更市场经济的房屋价格起伏之中.这部分人成为主力的话,政府推行各类房屋政策就会不再影响竞选,可以给政府更大的自由去做别的事.
政府也是没办法的,不这样的话,2016年大选他们就要头痛了。
投资用房产比起自住用,在土地资源少的新加坡自然得让步,优先满足居住用。
同时,自住房比例越多、投资房比例越低,也代表房价市场越稳定。
如果你觉得新加坡的公寓长期是看涨的。
那不妨考虑一下,新加坡人,如何能从房市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