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在市场租金下调的情况下,这是要唱什么戏?

非公民租组屋 需求增加一成
http://www.zaobao.com.sg/consume … tory20140112-298408
根据建屋局提供给本报的数据,获准出租整个单位给非公民的申请每月平均多200个,从前年的每月约1800个,上升至去年4月至11月间的每月约2000个。

@洪奕婷

[email protected]

更严格的房屋贷款限制和永久居民三年购屋禁令,打乱了外国人在本地的住屋计划,促使他们租住组屋的需求增加超过一成。

建屋发展局去年3月规定组屋屋主,无论是出租整间组屋或个别房间给非公民,还是更新租约,最长期限必须从三年减短至一年半。

根据建屋局提供给本报的数据,获准出租整个单位给非公民的申请每月平均多200个,从前年的每月约1800个,上升至去年4月至11月间的每月约2000个。这些非公民包括外籍人士和永久居民,而申请涵盖新出租组屋以及租约更新。

博纳集团总裁伊斯迈认为,虽然租期缩短意味着租约更新的频率会提高,但这会在新规定实施一段日子后才开始显现,因此去年获准的申请增加相信主要来自更多组屋出租。

伊斯迈说,政府去年1月下调组屋买家向建屋局和金融机构借贷的每月偿还贷款比率(Mortgage Servicing Ratio,简称MSR)顶限,削弱了部分永久居民的购屋能力,再加上8月起禁止获永久居留权未满三年的永久居民购买组屋,“把更多永久居民推向出租市场”。

“至于其他外国人,在私宅月租一般超过3500元的情况下,不少也转向月租介于2000元到2500元的组屋。”

房地产经纪公司Chris International董事许家荣也指出,随着总体组屋数量逐年增加,必然有更多组屋出租。对于携家眷来新、需要租住大型单位的外国人,组屋无疑是较能负担得起的选择。

另外,许家荣相信,由于去年有更多私宅竣工,也促使更多组屋提升者迁入私宅后出租整个组屋。

“政府自2010年8月起,规定私宅屋主须在购买组屋半年内卖掉私宅、不能同时拥有私宅和组屋,也促使了更多组屋屋主搬进私宅后,尽可能保留手头上的组屋。”

本地私宅市场供应从去年起进入高峰期,估计有超过1万5000个新私宅单位完工,超越1997年另一个高峰期时的1万4582个单位。

保险经纪梁添伟(48岁)透露,他住在私宅的姐姐去年10月尝试出租组屋时就发现,“她的组屋出租广告刚在早上才上网,下午就已经被更多后来出现的类似广告推到了第二、第三页,可见市场上很多组屋求租”。

梁添伟搬去与姐姐同住后,本身拥有的三房式组屋单位也出租,他刚在去年与菲律宾租户更新租约,2000元租金对他来说,是不错的“非劳动收入”(passive income)。

过去四年

每年更多组屋出租

建屋局历年常年报告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来,整个单位出租的组屋逐年增加,从2010年3月的2万7256间增加62.4%,至去年3月的4万4274间,所占组屋比率也从3.1%提高到4.8%。

以私宅租户一般有九成是外国人为依据,欣乐国际(SLP)执行董事麦俊荣估计,除了一小部分是申请不到宿舍而需要租住大学附近组屋的本地大学生,以及一些有过渡租屋需求的国人,组屋租户也以外国人居多。

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在去年3月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家发展部的开支预算时,宣布为防个别组屋区聚居太多外国人,政府将为可出租给非公民的组屋单位比率设限,并在实施该限制前将非公民的最长组屋租期年限减半。

然而,在新租期规定实施后,出租个别房间给非公民的申请却从2012年的每月约2500个,减少8%至去年3月后的每月约2300个。

伊斯迈认为,租住个别房间的租户通常是孤身前来新加坡工作的工作准证(work permit)持有者,相信在政府收紧引进外劳后,这类租户相应减少。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consume … thash.3gVsyZaJ.dpuf非公民租组屋 需求增加一成
非公民租组屋 需求增加一成


需求增加一成,供应增加多少?


不明白需求为什么会增加。说是新PR不让买房,难道这些人成为PR前都在睡大街?成了PR后才有租房需求?


之前JTC 一直都有整套出租的HDB, 给收入超过3000的EP或者PR。

但是从几年前(两年前?)开始。JTC停止出租新的HDB。 旧的租约可以续约,但每年都涨钱。从最初整套三房1600开始,涨到今年2300(三间卧室)。这种房子不包括任何家具和空调,以2300每月,貌似基本和市场价差不太多了。。

现在这种房子,每年越来越少。基本块没有了。但是需要租住一整套的人,还是不少的。所以就转向市场了。

增加10%,可以理解。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