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政府还真是区别对待呀

我身边的一个马来西亚籍华人, 去年4月拿EP来新加坡工作的,老婆拿DP在家无工作,12月交的PR申请,申请之前咨询过我,我当时还觉得人家希望不大,结果,今天收到信批了。
真是不能比呀,差距也太大了呀。


都是旧闻了, 你才知道吗?


对于印尼华人也一样偏爱


一直都是这样…


同条件的prc chinese可能工作三年也不能批,要批都得拖上半年以上。。。。
差别真是太大了。


呃,主要他老婆还是马来籍,是ROC的,ROC的也优待吗?


SG和马国算是分了家的亲兄弟,跟PRC这样堂兄或者表兄的关系有差距是理所当然的哇。。。


哈哈,还堂兄老表呢,顶多算个远房亲戚,还不一定认呢。


别说ICA区别对待了, 普通新加坡人都有negative views. 不光在新加坡all over the world


这个。。一直都有。。


有看到WP的马来华人申请PR的麻烦来报告一下. 其它SP, EP, 短时间内拿PR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一点不错
星马那是真兄弟,原来就是一家


表格第一页里面有一个项目是填写马来西亚身份证号码

官方的表格,足已说明很多……………..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像是欧盟一样,可以随时进出,工作,定居,不需要其他的什么申请。美国和加拿大还没有到这层关系。加拿大人不可以随便进入美国工作,居住,反之亦然。


这个不叫区别对待,他们 因为文化等原因,更易融入社会,还有价值观等等 决定了 他们更容易


1. 加拿大不在免签计划里面,但是不需要签证进入美国呆180天 (visit)。但是百慕大公民有同样的待遇(Burmuda 也不是VWP里面的成员)。所以这方面算不上特别。
http://travel.state.gov/content/visas/english/visit/canada-bermuda.html

2. 可是不论是加拿大还是百慕大的公民,都无法在美国随意工作和定居。那个180天还只是旅游, business等,不可以工作。和其他所有的国家一样。

3. 我只是说,加拿大/美国的关系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关系从移民的角度,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


(我是喜欢给证据的,所以下面给你看,而不是说:网上多着呢,你自己去找。)

加拿大人可以在美国呆180天:

https://help.cbp.gov/app/answers/detail/a_id/619

把相关的段落给你拷贝看:

All Canadian Citizens entering the United States by AIR are required to present a valid passport, or an Air NEXUS card when departing from a designated Canadian airport.By Land and Sea (including ferries) – Canadian citizens traveling to the U.S. by land or sea are required to present one of the travel documents listed below, and may generally visit the U.S. for up to six months. CBP will accept: Canadian passport, Enhanced Driver’s License/Enhanced Identification Card, NEXUS, FAST/EXPRES and SENTRI enrollment cards.

你不会先前认为加拿大/美国像欧盟或者澳洲/新西兰是随意进出工作,定居的吧。

关于你说的给加拿大人配额的优惠,那是不是就是说和马拉西亚人在新加坡的待遇类似/一样了呢?

总之,我的意思是加拿大人和美国人不可以随意互相进入邻国工作和定居,这点和 Australia/New Zealand之间的移民关系有本质的差别。


完全赞同,澳洲PR自动成为新西兰PR,两国公民互相定居工作毫无签证上的压力,澳洲入境处分两队,一队澳洲/新西兰公民,一队外国人。


:我重新看了楼主的帖子,他/她的马华同事也是1个多月批的;看来我的马华同事在他们圈里也没有快到很特别的程度)
他在大学做research assistant,已经做了两年。
这个版上批准这么快的,也就是那个有在MOM工作土生新加坡老婆的吧。
哎!!!!!!!!!!!!!!!!!!!!


其实我觉得是依亲能力问题吧。中国人比较想把父母孩子也带过来。人口平均年龄给提高了。
而马来西亚人多数在马来西亚都有个老家了,基本上不会怎样想把父母也过来,何况赚新币换马币回去还有剩。
可能这是ICA其中一个标准吧。


30天那是因为新加坡太小了
美国可不止新加坡六倍大哟


加拿大去美国可以办理TN签证,这个签证只要是大学或者专科毕业并且有美国公司雇佣,可别不需要办理H1B签证直接去美国工作,有效期3年并且可以续签。这个是大多数为啥都移民加拿大的原因,可以做跳板


太正常了,新加坡要保持各种族比例平衡,引入的华人移民比例就大。华人从哪里来,无非是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尼这几个地方。其中台港澳自身不比新加坡差,移民者寥寥无几。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本是兄弟,当然格外的看重了。


谁告诉你的


看问题太浅


这世界上有两个奇葩,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强国,卫星导弹飞机大炮搞得热火朝天。虽然不能输出价值观,但是输出了无数的移民,在世界范围内整体素质不高,因为移民众多,导致在哪里都是被限制的对象。对了,这两个奇葩相互视对方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号称龙象之争。


都是五十步笑百步,虽然印度脏乱差,但是天朝表面光鲜,但是空气有毒,食物有毒,人的思想有毒,又能好到哪里去。

在移民方面,印度人更是完爆中国人,当然,这是沾了英语的光,还有印度人相互的提携而不是国人的相互拆台。


这就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有英国的殖民统治,香港现在估计就是个臭港而已。有个统计,非洲大陆,白人退出越早的,也就是民族独立越早的,现在越穷越落后。

作为普通人,能生活得更好就行了,不在乎统治的是外来人还是和自己同样的人。


豆豆妈,我来13年了,PR申请三次被拒。现在上诉两个多月了没消息,想回国了,还要等下去吗?求建议


除了13年以外的别的条件呢?


地理位置当然很重要,你看那些曾经的殖民地,都是沿海的城市,殖民者跨海而来,当然要先经营海岸城市,然后以此为据点,再深入内地。澳洲的城市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都是如此的。


回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本地大专 部门副经理 月薪两千多


谢谢,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是上诉了两个多月还在Pendind ,不批不拒


最终选择回去的都是新加坡的过客,包括那些拿到PR最终回去养老的。不仅仅是WP。


楼上又错了。,50 才来是不会习惯本地的。就算死在本地也不可能埋在本地。也是过客。

移民其它国家的就更不用说了。过客中有多一些选择的。但还是过客。


一般来讲,对于文化素质不高,也没有外出接受过教育工作旅游等等的人,才会觉得故乡那一亩三分地最好,死也要埋在那里。其实,哪里活的更舒服,哪里就是故乡。


50多岁才来的不可能会有人愿意埋在这里的。不管是哪国来的。来这里不是来团聚就是看顾第三代,最后都是要离开的。


养老不在新加坡对于新加坡来说就是过客,你贡献了一辈子最终选择离开,不是新加坡不好就是离开的人没有归属感,去欧美的简单来说就是条件好一点的过客。


这你就想错了,和钱无关,和年龄有关。再有钱最后也是想落叶归根,特别是上个世纪55年后出生的。

当然你这一代就不知道了,受尽西方教育没有这种观念也很正常。


建国一代都几岁来新加坡?不要乱套了,我们在说50岁以后来新加坡的。两码事。


过客不包含贬义,ls真是死脑筋。


啥过不过客的,没钱狗都嫌,有钱谁都欢迎。张柏芝现在不是定居新加坡了吗,其实就是为了躲狗仔,不可能长期在新加坡呆着,难道谁会认为她是过客?

过客的定义就是只能在新加坡工作,理论上无法移民的,就是过客。


不要假设,李不可能说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话的。是你理解过头了。


所以啊有啥好激动的。总是往自己身上套。把他当条例看就好了。被歧视到的活该。有本事你弄到身份。没有本事的就是过客。比如上面那个来了13年还拿不到PR的。

当然这样看还狭隘了些。


我想这与“公平/公正”没太大关系,就事论事,中国太大,人口太多,新加坡控制严格一点很正常,否则中国人一窝蜂进来,人家也受不了。


公平正义永远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也就是歧视无处不在。


任何国家都不是慈善机构,对待外劳不可能如自己国民一样。尤其是新加坡这种地少人多人均资源少的地方。

说穿了就是利用收入差距,让外劳到新加坡来工作,新加坡付给外劳高于家乡的薪水,工作结束两不相欠,你赶紧走吧,这里不欢迎你长期定居。

当然,在移民这个问题上,居住时间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就已经是很仁至义尽了。要是直接按照学历收入来衡量,现有的PR,converted SC恐怕很大一部分是根本搞不定的。


前面说过,
过客如果你只能理解到歧视这一层是很狭隘的,很表面的。言尽于此。

大家都在看。谁真正在井里分析问题一清二楚。


我个人的理解,过客是贬义而不是褒义。和居住时间不是严格相关,和经济程度也就是生活水平相关。洋人高管就算是拿着工作准证,你觉得他是过客?某些人家庭收入2,3k,靠运气靠居住时间熬到pr/sc,难道他们不是过客?


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到了别的地方,结果还是社会最底层,仅仅靠幸运拿到身份,那这不是过客又是啥呢。

邓文迪的钱已经超越了普通美国中产阶级了,算是富婆了,怎么会是过客。另外,这个娘们长相性格才能都无一是处,真不知道默多克布莱尔看上了啥。


ls上说的太对了。不过怎么说呢,一个正常的社会,阶层是流动的,虽然第一代移民可能是底层,但是有了这个起点,下一代就和local是一个起跑线上的了。骆家辉的祖先就是一个移民到美国打零工的屌丝,到了骆这一代就混成大使了。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这个,因为一个国家要引入移民,必然要引入高于本国平均素质的,要不就越搞越差了。新加坡政府其实做的还算是照顾到弱势移民群体的,把居住时间权重提的很高。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