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南洋女中才女云集令我惊讶 她们是新加坡的骄傲

前天我以家长身份参加家长会,美丽典雅的教学楼。彬彬有礼的女生 还有正在练习舞龙的学生们,操场那个3米高红色的 孝 字。有使我感觉古朴庄重 不一样的名校风范。学校的的校训口号是培养备受社会尊重的人 时代的推动者,李光耀总理的妻子秀梅是本校毕业 为南洋女中捐款贡献最大,她的名字随处可见。孙中山1917年创建南洋女中,快一百年。从本校毕业无数女子精英。她们事迹图书馆一一陈列给每一位学生看,听说每年就招400名女生。并且品德校方很注重。
我随处走一下。遇到几位留学生,有一位优雅的贵阳女生是凭全优的奖学金进南洋女中,她的成绩是新加坡第一。英语也是全国第一。她说马上要考大学了,目标是世界最好的学府。还有一位马来亚女生同样优雅顽皮精灵,她可以背出四书五经,和中国历史典故。刚12岁也是全优奖学金,总成绩也是马来亚成绩第一。不用考试就测智商直接进南洋女中就读。我女儿说上课数学和英文老师提到很多高深的难题她对答如流,老师自愧不如很是惊讶。
南洋女中的老师更是可敬,长期住学校宿舍。每天随时欢迎学生来做客,免费帮学生解答难题。很多时候是一直到深夜还和学生们一起交流。           
     虽然是最难进的名校。我看她们学习的很轻松,每个学生必须有一个体育项目,必须会一个文艺活动。美术科目是国家赞助。进了美术班每个学生可获得初中四年内每月200元奖励。我女儿因为喜欢画画也考进这个班。
  南洋女中是新加坡培养优秀女孩子的最好学府,品德学习双优 能考进本校读书是骄傲的开始。
     当你走进学校和离开学校 看到是孩子和家长们可亲礼仪的关切微笑。南洋女中总体环境校风使人感觉是一种健康精神享受是一种荣誉。就像孙中山愿望一样做一位推动时代改变着。
     带着历史的使命 ,南洋女中的学子们加油 。


不是吧 我是真实感受随笔写的  没有想什么啊


南洋女中是前总统 王鼎昌夫人林秀梅的母校。李光耀先生的夫人是柯玉芝。

还有,”她的成绩是新加坡第一。英语也是全国第一”指什么成绩,PSLE? 全国比赛?
“不用考试就测智商直接进南洋女中就读”,可能吗?

“虽然是最难进的名校”也不对,只能说是最难进的中学之一。


据说要做贤妻良母总理部长夫人去南洋女中,要做女强人去莱佛士女中。。。。。
看起来新加坡的中国人想去莱佛士的比较多。。。。


我也想这么说。


这应该是中国奖学金得主的母亲所写, 对新加坡一点都不了解, 还乱点鸳鸯谱, 而且马来亚用的也不对, 或者说马来, 或者说马来西亚


观点相同


感觉中国来的新移民父母很青睐莱佛士家族。不过本地新加坡人父母到是有很多青睐南洋女中的。我有两个本地同事都选择了送女儿进南洋。我家邻居女儿小学是GEP的也选择了进南洋女中。邻居爸爸说RGS太西化了,他们不喜欢。我的另一个同事他女儿是RGPS毕业的他也是对RGS颇有微词。


晓林就是这个意思。。。


我本来一直是南洋女中的拥趸, 但最近稍微有点立场不稳了。因为直通车以后, RGS直升莱初, 而南洋女中直升华初。感觉上莱初要更胜一筹, 所以为了上莱初是不是应该牺牲南洋女中呢


前面不是说了嘛 “据说要做贤妻良母总理部长夫人去南洋女中,要做女强人去莱佛士女中。。。。。”。

你如果想你女儿做女强人就去RGS. 想你女儿做贤妻良母总理部长夫人就去南洋。

话说我见过的RGS 毕业的女生和南洋毕业的女生还真是有点符合上面的说法。


才女云集了半天,才说了一个,还说错了。


不管怎样,楼主的女儿很优秀。南洋女中也是顶尖的学府。恭喜楼主!


培养孩子任重道远 。苦与乐同在


我也不知道那么远 。我女儿做梦去南阳女中。以前我对这学校一点不了解,网上选自愿时候,她考269分数是符合录取分数线,我希望她为国争光。没有大出息也无所谓。以后孝顺我就好了。


南阳女中校风很好。女才人可以说一山比一山高,高手太多了。我女儿平均分数96分吧,很多人都几乎满分。太厉害了 。我才把孩子住校的。每人一条网线。一个密码 一切上网都由学校监视管理。想学坏都很难。也感觉里面教育方式很前卫,和小学时期大不一样了。学校有琴棋书画的免费课程。希望你女儿也考进来。


中学才刚开始. 路还长.


楼主的女儿到底在”南阳女中”,还是“南洋女中”?


不用吵了,首先恭喜楼主啦!南洋女中和RGS一样好!南洋侧重中华文化,主要培养方向是通商中国吧。而RGS主要侧重点是英美吧。 根据自己的方向选就对的,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南洋女中比较受欢迎的!


又听一声干鹊
一年招几百个女生,新加坡的部长够分吗?

打个比方而已,你还真的当真?


我还是不明白这平均96分是怎么算出来的


平时成绩啊


平时在巴耶利巴地铁站,见到很多不同学校的学生,我觉得他们精神面貌都很好。

只要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努力上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的骄傲。


来看南洋才女!


天啊,为国争光! 是为哪国呀。我个人倾向于孩子上传统英校, 自由一些, 少些约束。
所以,女孩的选择会是,莱佛士女子和美以美女子中学。
男孩子则是 RI和英华。

当然最后是孩子决定。


楼主说的不用考试测智商可能是指某"GEP学生靠dsa被录取”。


好像也不是新加坡本地更喜欢南洋女中,像南洋小学2012年plse 前十名中的几乎所有女生(大概有7-8名)好像都去了rgs。


你的是儿子还是女儿? 去哪儿了?


希望我女儿也能近南洋女中!


这些女生中学毕业后去了哪些大学?


祝孩子们早日成材!


我觉得品德最重要 南阳是培养品学谦优的孩子


1。所有的学校都是或准备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
2。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品学兼优的学生。
3。晓林对南洋感兴趣,自己孩子们都不太感兴趣,可能是华文差了,怕那里华文压力大。
4。还有个小建议,你的错别字太多,看来您的孩子真的很优秀,是个自强的孩子。


楼主对自家孩子的那种敬畏和自豪感, 对孩子是一种促进和鼓励,
值得我们这些家长学习~


楼主应该还沉浸在女儿进入南洋的兴奋心情中!可以理解!


敬畏。。。

我最多做到欣赏。


外形似“明珠” 柯玉芝法律图书馆 如“明灯”指引学生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40121-301664

以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已故夫人柯玉芝”命名的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律图书馆,建筑外形似“明珠”,象征了启迪和指引学生追求真理和正义的“明灯”。
柯玉芝法律图书馆将是新大法学院大楼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亚美尼亚街(Armenian Street)附近、占地2万2000平方米的新大法学院大楼昨天正式动土,将于2017年启用。
法学院大楼楼高七层,其中两层是地下楼层。可供500人使用的柯玉芝法律图书馆,俯瞰福康宁公园史丹福坪(Stamford Green)的葱绿景色。图书馆可藏书五万本,也提供电子书刊及资料库查阅服务。它将开放给新大师生和申请为会员的法律界人士使用。

新大校长梅雅诺教授(Arnoud De Meyer)致辞时说,新大楼将扩大法学院可使用的空间,并促进师生、校友和法律界之间的联系,而柯玉芝法律图书馆也将成为本地法律教育及研究中心。
新大法学院院长杨忠明教授指出,图书馆的设计象征启迪人心的“明灯”,代表提醒学生为社会争取尊严、真理和正义的“道德指南针”。

内设模拟法庭

新大法学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和会计学院共用一座大楼。法学院去年录取150名学生,接下来三年,每年收生增至180人。今年入学的学生,也将是第一批使用法学院大楼设施的学生。
法学院大楼将提供更完善的教学设施,包括以新加坡首任首席部长大卫·马绍尔(David Marshall)命名的“模拟法庭”(moot court)。
以贵宾身份出席昨天仪式的总检察长庄泓翔致辞时说,新的模拟法庭设施,可让新大学生进一步锻炼辩说口才。

对新大法学院学生素质给予高度评价的庄泓翔也说,新大已在模拟法庭比赛中打响名声,尤其去年由他参与选拔代表新加坡出战Jessup国际模拟法庭大赛的新大辩论队,更是他多年来见过最优秀的队伍。
该队去年首次代表我国参加这项国际模拟法庭大决赛,表现不俗,夺下亚军。庄泓翔说,新大第三次参赛就打入国际大决赛,相比之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则花了“好几年”。“我已告诉国大,他们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成就。”
法学院大楼落成后,也将容纳新大无偿服务中心(SMU Pro Bono Centre)。

此外,法学院大楼内也将设一条衔接亚美尼亚街和史丹福坪的公共通道。设立这条全天开放的通道用意是加强学院与社区的联系,让公众直达福康宁公园的同时,也能一窥院内的学习生活。
昨天有约250名新大师生和宾客出席动土仪式,包括新大名誉校长、前大法官杨邦孝和李显龙总理夫人何晶。


对孩子怀有敬畏之心,有两层含义。
孩子天真无邪,善良,灵动有创意等等,都是我们成年人经过岁月的磨练逐渐消失了的优秀品质,
我们发自内心对孩子表示出敬畏之心。

另外一层意思是,我们家长需要放低身段来看孩子。

欣赏,是和孩子平等的身段。其实能真正和孩子平等,经常欣赏孩子的家长已经是很好了


菜安妮这样才是骄傲.


你们多新加坡真是了解,我还没有时间空去了解。。孩子慢慢培养。我这两年都么没有空,考进普通和好中学我决定回国了 。是她坚持要留在新加坡南洋女中,供他读书是我必须的责任,现在主要是为生活早奔波


这么多天了,错的地方还是没改正过来呀。


楼主忙得没空!


如果想教育一个好孩子  , 留点时间多注重孩子品德教育 。多元化培养,不要把文化看的太重,   


楼主提到一个贵阳女生成绩第一,要考大学了.
是要考大学还是要考O水准进HJC?
南洋女中毕业直接考国外大学恐怕难进好学校吧?


楼主说了 “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


GEP学生,还是一窝蜂挤RI, RGS的多。


你想错了 她是南洋毕业女生  是那奖学金,住在南洋女中宿舍里


各位网友 我自己最高学历是初中 。全国最高分275分 我女儿考269加3分271分 我已经很满足了。我是单亲妈妈工资又很低。新加坡3所名校里南洋女中学费最低,加上南洋女中校风好 环境好 每月还有其它2百元奖励。听所补习还免费 我和女儿商量好 一切为了省钱  才进南洋女中。 孩子才12岁。  以后路很长 我们还有很多时间交流  我做母亲的看着女儿健康孝顺就自足了。细听各位指教 ,新年来了。我和女儿祝福各位 :新年快乐 马年吉祥  。


妈妈和女儿都很了不起。我也是个单亲妈妈,家庭条件和这里很多家长不能比。所幸孩子懂事,前几天儿子告诉我老师选他做prefect。

看华中的介绍说那里的初院毕业生可以直通中国的北大、清华和复旦,好像每年还提高5份全额奖学金。


你过奖了, 孩子还小  我们再穷不能穷教育。在学习上我孩子没有补习 。有不懂就问同学和老师,主要是觉得这么小就依赖补习老师 那以后任何麻烦都会养成依赖习惯 。  小学期间确实给我省不少钱, 穷人孩子早当家  ,我们做家长的尽职尽责就好了


真是了不起的妈妈,赞一个!


楼主的孩子十分争气, 楼主勇于分享的精神也十分可嘉, 只是有些信息不大准确。例如, 全新加坡第一名的概念,等等。


让人羡慕这成绩。。。
俺们也是收入少,也拿不到任何奖学金和补助,为了孩子的未来,也得努力了。

马年幸福!


  孙中山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自己也不是富翁,1917年怎么会有钱到新加坡创建南洋女中?应该是参与倡导建立了南洋女中。


请问楼主多大年龄?初中毕业什么情形?中国是全民教育,只要你努力就好,我想只要你不超过50岁,

天赋加上后天努力就能上大学。


农村女孩子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比比皆是呀。楼主是单亲妈妈,要努力赚钱养家,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自修,还要读到大学,那是闲人没事做的时候, 或者退休了有闲情去自修吧。

再说, 读不读大学也不是那么重要吧


我觉得30岁之前读大学有用,30岁之后没必要去读了。厉害的都是被大学生或博士了。


我们是70年代 家里农村进城市的  又是姐妹7个  ,父母哪有精力给我们读书啊。初中都没有读完 。刚18岁早就干活进工厂了 。 南洋女中当然是孙中山倡导  孙中山可是读书不高哦  他重视教育, 是当地华侨协助建校的,各位网友 很计较也很重视学业 是好现象,但是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坚强的生存下去才是根本。孩子小尽量用自己能力培养她 不要和未来社会落差太大 。不要像我们这个年代活的那么苦。


您的确不容易,孩子也争气。
不过,孙文是医生,也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他还有美国国籍,在日本留过学,在伦敦蒙过难,怎么能说读书少呢?


过去很多人自学成才,哪有什么好学校 ?有人私塾学几年书就很不简单 。 听说学校只有两个学生 他年年第一  蒋介石也没有读啥书  书呆子是在那个时代没有头脑精力搞斗争


读大学也不要读死书。有很多学问要学。国内那么多大学毕业 硕士毕业都又很多生存问题 很多还靠父母养活 。生活充实点 自足常乐   


学文科的不知道,学理科的学历高一点将来工作后不会被支去干那些有的没的重复性的活儿,工作性质轻松些,工作时间自由些,收入高一些


跟你的贴蛮累的。
是你自己的帖子里写一堆的成绩第一, 满分什么什么的,对这些个成绩充满了崇拜和敬仰,
关键是道听途说,没有弄清就乱说,满篇错误。
大家也只是帮你纠错。

现在你却反过来说别人计较学习成绩, 看重成绩。

整个就是逻辑混乱。

我可以说, 这是没文化的悲哀么?


你没有读大学,你认为和你同年龄的大学以上毕业的,有混得不如你的呀?

我看在这里回帖的人里面肯定是没有的。哈哈


其实也没什么.
说到女儿时,引女儿的成绩为豪, “写一堆的成绩第一, 满分什么什么的,对这些个成绩充满了崇拜和敬仰”
而说到自己时,引自己的成就为豪 “却反过来说别人计较学习成绩,看重成绩”
可以理解! 这不是没文化的悲哀.而是人的本性, 以自己为行为处事的出发点!


真不知道谁该悲哀。孩子没有母亲的帮助辅导能考到南洋女中,做母亲的不为之骄傲那是不正常。我倒是看到很多比楼主有文化的母亲的孩子进不去四大。楼主说了自己的家境,同样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给予支持和体谅。像你这样恣意地贬低一个没文化的优秀学生家长才是文化的人的悲哀。


没贬低她,我前面还说大家应该向她学习呢。 就是指出她说话特别矛盾的地方。

有一个很乖巧的孩子,当然值得她骄傲。
很多人也都说了敬佩她嘛。

问题在于,明明就是很在意学习成绩,
就不要再做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反过来指网友计较学习成绩,
这样子不好。

又说大学毕业不代表什么,
有条件还是应该读书读到大学毕业的吧,
总好过学历低,工作中要吃的苦多的多。

她的家境为什么不好呀?
不就是因为学历低吗?
学历低连PR都申请不到,
还谈什么其它的成功啊。

面对现实, 还是诚实些好。


没想到那么多吃饱没事做的人 闲扯啥 ?没事做钱多了去做义工吧。


另外,我的朋友群, 90%以上的孩子都能考上南洋女中。
也非常少需要去补习的。


那些尖酸刻薄的人爱看不看, 刺激你的神经了 ? 人各有志 又不是名人 你也没有做啥功德   在这里吵啥?我文化不高, 也是第一次偶尔写点南洋女中感触 ,掀起闹题,我是凡人  还在吃苦尽责任 没有时间和你们高人闲扯。请不要看了


你写了, 就有人看, 有人评论。
这就是论坛。
你写的不对的地方, 别人会指出来,就这么简单。

至于刺激我的神经, 我为什么会被刺激呢?
你不会认为回你的帖子的, 给你指出错误的, 是嫉妒你有一个优秀的孩子吧?

那么你就太狭隘了。


我朋友小学毕业 可手下的工人好多是博士硕士。现在不可以全靠文凭混饭吃 还是有实际本事好。 你想达到高水准生活, 要有各种能力就行  知足常乐 不要累坏自己


吃饱闲扯也找错认了  我乐观的很 。你们继续议论吧,


我也同意“现在不可以全靠文凭混饭吃 还是有实际本事好”
那你有没有统计一下, 你小学毕业的朋友和亲戚里, 有几个或者百分之几的人在做老板,
手下有好多博士硕士的呢?

那如果读书没什么用, 你为什么要发这么一个主贴来赞美南洋的成绩第一的孩子, 赞美自己的孩子呢?

我就是觉得你很矛盾。


觉得矛盾就当做矛盾的来理解吧 。看到南洋女中那么多精英。我羡慕别人没有嫉妒他人,我一直想要孩子读普通中学,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 。孩子想学习我尽力培养就是了。我是随意写写。活在当下知足常乐 ,何况这不是到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话题。


你这样的回帖我个人感觉非常喜欢也很欣赏
我们这些人, 没有故意要和你过不去的,
也很真诚地为你有一个好孩子感到高兴,
并祝福你们~


旁观了很久,忍不住想说两句。

最近在新加坡,有个出名的人物,叫安东凯西。大家都知道,他出言贬损新加坡人,受到口诛笔伐,被迫道歉,丢了饭碗,远走澳洲。

但是,凯西说,搭乘地铁使他使他身上有异味,这是他瞎编的吗?多半不是,他只不过说了句实话。他的实话,贬损了很多人,不尊重大多数人的感受,所以,他受到谴责。在谴责凯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想想,自己会不会不知不觉间,犯了同样错误。

楼主是单亲妈妈,只上过初中,早早出来工作养家。带着孩子在异乡,没有亲人朋友可以依靠,母女两人的生活要一肩承担。各位妈妈,如果战争或饥荒来临,把自己和楼主比比,谁能坚韧的活下来?如果我们自己处在楼主的位置,可能把孩子养的像楼主家的女儿那么优秀?

上过大学的妈妈们,我们之所以能受到的良好教育,只是由于我们聪明和努力吗?我们的家庭出身,户口,所在地区是不是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样的成绩,在北京可以上重点大学,拿到河南,可能连本科都不能上。我们庆幸自己幸运的同时,能理直气壮地认定没上过大学的人就一定不如我们吗?

楼主的发言的确有很多地方不正确,许都纠正的回帖说的都是实话。但是,就像安东凯西,即便是实话,就一定要说出来吗?


嘻嘻,你应该早一点回帖嘛~我都离线了。
我的理解哈,被同情,就是一种不尊重和歧视。

我尊重楼主,是和楼主站在同一个位置在讨论问题。
我没有觉得文凭低代表了能力低,楼主是因为家庭原因没有继续学业,不是她自己不能读书。

我要强调的是,
现实中,文凭低会带来很多困难。
申请EP和PR就要求学历和大学的排名。
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 这是绕不开的。

因为楼主的内心很强大,我不觉得需要刻意去避开某些话题。


还是支持xiyizi, 不否认楼主的女儿优秀, 但给出的许多信息确实有问题,或者说道听途说,或者凭自我感觉, 明白新加坡情况的当然是一笑置之,不明就里的就会搞湖涂,特别是很多人有置疑的时候还不不修正或搞清楚,争论就没意思了。比如:
1. “遇到几位留学生,有一位优雅的贵阳女生是凭全优的奖学金进南洋女中,她的成绩是新加坡第一。英语也是全国第一”
            这个成绩是什么成绩?没说明。 是来新加坡时奖学金学生中第一?,还是PSLE第一?,还是O水准第一?不清楚就不要乱说什么第一,或者全国第一。
2. ”刚12岁也是全优奖学金,总成绩也是马来亚成绩第一。不用考试就测智商直接进南洋女中就读“
           “马来亚第一”60年代的第一? 如果是马来西亚第一,跟这边的新加坡学生也没什么可比性, ”不用考试就测智商直接进南洋女中就读“觉得根本不可能,至少也要有面试啊,必要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3. “南洋女中的老师更是可敬,长期住学校宿舍。每天随时欢迎学生来做客,免费帮学生解答难题”
            新加坡哪个学校的老师不是免费帮学生?还收费啊? 这不是废话吗。
4. “进了美术班每个学生可获得初中四年内每月200元奖励”
            进入南洋女中或RGS的新加坡学生,可说大部分学生都可拿200元每月的奖学金, 没什么值得奇怪啊, 不要以为只有“进了美术班”才可以拿。
5. “南洋女中是新加坡培养优秀女孩子的最好学府”
           是谁说是最好?有何标准?谁定的。
6. “最难进的名校”
          RGS一点也不比南洋女中容易进, 这个“最”又是谁定的?
短短的一贴, 有的是信息不清, 有的是平常事当成了不起的事,确实容易误导。


同支持xiyizi。熊猫爸爸赞一个!


我孩子很 一般  比我好一点 罢了,  优秀天才太多了 ,她们以后的很长。行行出状元,练好心态不要嫉妒他人,  我没有文化也过得不错,乐观对待生活  ,,要学的本领很多。我们知足就好  在这里练嘴子有钱赚吗?好好教育好你自己孩子就好。


你这个凯西的比喻非常不恰当。凯西是高高在上的心态, 而这里, 谁比谁高人一等呢
开始的时候, 大家对楼主的帖子, 或纠错, 或质疑, 都是平等的心态,
坦白说, 在楼主透露自己学历不高后, 我闭嘴了, 看到说孙文没上过什么学, 也不说话了,
看了你的帖子, 我才领悟到,其实我这样有实话却不说, 实际上是在心态上自认为比她高了,是聪明的凯西了。

对这个妈妈, 我想说几句
1, 你的女儿真的很优秀, 你培养出来确实功不可没,
2, 大家没有恶意, 实在是你写的东西错误太多, 主要是你还不太了解新加坡和它的教育制度
3, 多跟大家讲讲你女儿的日常生活, 让大家取取经, 这完全不需要什么文凭, 大家就想听大实话。


容我再说明一下, 这里的几位要说嫉妒,可能真谈不上, 他们孩子都挺牛的


网品如人品。xiyiz确实是个心胸坦荡,实话实说的妈妈。她也培养了三个优秀的孩子。从她那儿学到很多东西,不管是子女教育还是理财,因为她愿意坦诚分享!在此也祝福楼主和孩子!


曾经在《联合早报》言论版看过一篇文章,提到在世界很多地方,法国游客都不受欢迎。一位黎巴嫩导游说,接待法国团时,经常会在讲解中被法国游客打断,被纠正法语发音。
我家老娘喜欢把屋子收拾的干净整齐。若干年前,她去西安我阿姨家小住。阿姨喜欢物品随意放置,喜看书看报,不喜经常收拾。我妈住了几天,就开始批评阿姨和姨父吃蜂蜜时共用一匙。并且拿出盆子抹布,扫帚拖把,爬高爬低,要把玻璃擦一遍,高处的窗棂抹干净,角落里杂物要清理。我阿姨姨父诚惶诚恐,满心抱歉,跟着一起打扫。那年我妈六十多岁,阿姨姨父都超过七十岁了。

法国游客的法语发音,当然比黎巴嫩导游纯正,他们的纠正,从语言上说,一定正确。讲卫生当然是好习惯,房间打扫过就是比不打扫要好。但是人的口音,生活习惯,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相信黎巴嫩导游并不喜欢在那样的情景之下被纠正。我妈走后,我阿姨姨父也会恢复正常生活习惯,继续用同一只汤匙吃蜂蜜,她家也恢复到以往的状态。

人在生活里,会遇到一些和自己不同的个体。以自己的眼光来打量对方,肯会觉得对方有瑕疵,不完美。那些瑕疵和不完美是环境,经历和时间积累的结果。在这样的时候,只有两种选择,接受对方或改变对方。通常,改变对方的努力都会有个不愉快的结果。而如果接受对方,那么两个非常不同的人,都可以从对方身上看到闪光的优点。

从各位牛爸牛妈身上,我看到对教育的热情,投入和严谨;从楼主身上,我看到倔强,顽强和蓬勃的生命力。


刚回家,谢谢楼上网友们的支持,同时也谢谢网友们的批评。
是的,我需要检讨的是,我一直都是有话就说,而且比较尖厉。
虽然我只是就事论事,并不针对个人,但是,有时候忽略了对方的感受。
如果,有朋友觉得不舒服,我道歉。
我们大家都需要学习和进步。

但是,我可能还是会坚持在论坛上直言的风格。
我以为,在论坛上一味地说好话,赞美奉承,那并不能指出问题所在。

我来论坛也只有几个月,还算是新人呢,
我看到我不认同的观点,我会发出我的声音。
当然,其他网友不认同我,一样可以直接反对我的观点和批评我。
大家在讨论中互相学习,道理是越辩越明的。

我举例说明一下最近的讨论,
WD 网友,非常热心又细致,她收集了很多有用的资料,给大家非常多的帮助。
我刚来,就得到她的热心指点,以及提供资料。
我内心很感激她。

但是,最近关于教育孩子是否应该适当的打骂孩子,
WD 的观点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孩子需要教训,但是罚而不怒。
她的观点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上是能站得住脚的,也得到过一些教育学家的支持。

而我倾向于最好不要打孩子。
就这个问题我们展开讨论,通过举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我感觉我们的讨论是友好和谐的。
我不会因为我们的某个观点不同,就对网友本人产生怀疑,
我一如既往地喜欢她,感激她。虽然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说出来过。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好好妈妈。
在理财版,好好妈妈一个主帖是退休后和女儿住,
我个人的观念是非常反对的。我也毫不客气地说出我的想法。
我相信好好妈妈也很不舒服呢。
当然,我应该学会语言委婉一些。

接着,好好妈妈在子女教育版发了一篇教育孩子的分享主帖,
我们大家包括我,非常感动她对孩子的爱,用心以及智慧,
并感谢她将这些心得无私地奉献出来。


我喜欢讲故事的, 问个问题,
你觉得应该是你母亲包容你姨妈的不拘小节呢, 还是你姨妈姨父应该包容你母亲的洁癖和强迫症?
你觉得是法国游客应该包容黎巴嫩导游不标准的法语呢, 还是黎巴嫩导游应该包容法国游客对法语的过份维护呢?
回答可以很简单, 互相包容, 但是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而且一切法则似乎都适用于别人而非自己。


嘻嘻,对于你的回帖,我丝毫没有不舒服呢,反而很谢谢你的实话,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该有改进的空间。
上来发帖求助就是要听实话嘛,只有要没有攻击到人格,不同的观点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方向,这是好事。
鼓励你继续实话实说,我愿意听。


你这贴回的也是大实话,赞一个。让我们一起来实话实说。


我接受你的批评,我们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是我对于你的举例不认同。没有可比性。
我们现在是在一个公开的论坛。论坛的目的就是分享和讨论话题 。

从论坛的繁荣角度来讲,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不造谣污蔑,不招摇撞骗,都是合适的。
什么都不说,论坛怎么存在呢?
楼主的帖子,连李光耀的夫人都写错,我们看着也不纠正?
你认为这是对的?
就因为楼主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抑或就因为她学历低,
我们就不该纠正她?

我个人在后来语言尖刻, 有我自身的问题, 需要改正。
我也看出楼主的问题, 她一直觉得大家纠正 她是因为嫉妒她有一个优秀的孩子。
所以反过来说大家看重学习成绩。
后来还在继续说孙文没有正规上过学。

我觉得,任何人都应该有虚心接受意见的态度,别人说的对,
很简单回一句, 哦, 我没有搞清楚。

你现在不也是认为我做的不对, 出言批评了吗。
论坛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有支持也有反对才正常的。

你前后举的三个例子都不合适的。
第一个例子,地铁上的人, 如果违反了地铁规则,喝水吃零食了,
或者碰撞人, 大声喧哗了,那凯西出声制止就是对的。
但是他不是在这样的情形, 而是无端端的鄙视没有车的乘车人们。

第二个例子,导游是一份工作,
导游工作的好坏, 包括他们的工作能力, 态度等等。
语言能力绝对也是一个评判标准。
如果你去欧美旅游,你的导游讲解英文很不标准,
你认为你会恨满意吗?游客是付费的, 当然可以要求导游的专业水准啊。
但是, 如果导游的工作能力合格,
而游客过于挑剔,就是游客的问题了。
我们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

第三个例子,是你妈妈去阿姨家里。

从一方面来说, 你妈妈是客人,客随主便,
去人家家做客,不管如何都不应该指手画脚, 还不经过主人同意就擅自动手帮主人做家务,
非常不尊重主人。

从另一方面来说,你妈妈和阿姨关系密切,他们就是一家人,
她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随便。

前提是,阿姨喜欢你妈妈这么做。
从你的描述看来,你阿姨是不喜欢的, 因为你妈妈还在唠叨他们。


补充,凯的例子,如果他是在一个论坛参与讨论,
关于拥车的好处, 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比如说, 如果负担得起, 买车的好处,
新加坡地铁虽然很方便, 但是现在的地铁很挤,自己不能忍受人贴人, 别人身上发出的体味等等。

这样的讨论会引起群愤?不会的吧。
理财版就经常会有关于拥车是否划算, 是否有必要的讨论帖子。


凯西说乘坐公交使他身上有异味,这是句实话。但考虑到公共交通是大多数人的日常交通工具,他说这句话,并且把乘公交和驾私人车辆相比,就是不正确。

法国游客到黎巴嫩去干什么?当然是去旅游。导游的话他听得懂吗?当然听得懂,不然怎么纠正发音。问题是,导游为一团游客介绍景点时,游客不认真听,反而打断导游,挑剔发音,这是对导游和其他游客的不尊重。

两位老人,悠然自得生活到了七十多岁,忽然来了个外人,要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就算外人是亲姐妹并且出于好意,这样做还是不恰当。

以上三例都是要说明一个问题,一个言论或行为,孤立的看是实事,是正确的,但放在特定情境中,就是不恰当不正确的,还会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楼主这贴,本是要分享孩子考上好学校的喜悦。网友们的确恭喜了楼主,文章中的各种错误,也被一一指出来。其实到了那里,这楼就不用再盖下去了。可是楼主被催着出来改正错误。楼主恐怕并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就算错误被指出,也未必知道怎么改。所以楼主表示自己教育水平不高希望大家别再深究。但是,此话一出,楼主个人的教育程度又成了新话题。有人开始问,楼主多大年纪,建议她继续学习,争取接受大学教育。问者当然出于关切,但这样的问题里已经有了预设前提,那就是,没上过大学是一大遗憾,就像一种终身智力残疾。楼主虽然也觉得教育程度不高是个遗憾,但楼主有她的自信,不认为自己在生活上不如别人。因此才有后面“不要太看重文凭”的言论。这个话一出口,后面又有其他风波。

我个人觉得,各位网友所提的纠正,建议都是正确的,但价值判断是基于学历,教育程度和发言中的各种常识。而楼主不愿接受的就是自己被纳入这样的判断。她要表达的是,自己虽然教育程度不高,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韧,也能达到和其他牛爸牛妈一样的成就。与各位牛爸牛妈相比,楼主是位另类牛妈。因此,我才觉得,如果一方要改变另一方,结果一定不愉快。但如果互相欣赏,大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比如,GEP爸妈们可以介绍介绍孩子培养心得,应试技巧;另类牛妈楼主可以讲讲生活的酸甜苦辣,激励激励他人。

还有一点,我觉得评价一个孩子,一般都是看他的成绩,学习是孩子的主业。但评价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成年人,教育程度只能算次要因素。四十岁的人已经进入社会二十年,评价他的成就,要看他从哪里起步,做了什么,有什么成就,克服多少困难。因此,楼主所说,“不要太看重文凭”,有她的道理,这和她所罗列的孩子的学习成就,看似矛盾,其实各有道理。

我一直讲故事绕圈子,是因为我不愿具体评价帖子。要这样做就必须评价楼主的文化程度。我不愿伤人自尊。但xiyizi是位心直口快的人,我应该给您一个直截了当的答复。


1.培养一个好孩子不容易,作为母亲高兴是应该的。
2.看了很久,大家吵了,一直有句话就直接说出来吧,孩子优秀说实话是主要自己的努力,在谁家都一样,其实与母亲的教导看法没有多大关系,分享一下喜悦就可以啦 ,分享教育经验在这里很多高手看起来就没有多大必要了 。。。


指出错误不是要去改变别人,而是信息本身。特别是对于已经在里面就读,如果信息有误会误导不少了解不多的人的。就象GEP的天生论一样,会贻误很多家长。


你最后一句话也很伤我自尊呢, 好像我很傻似的开个玩笑哈~
说真的,你这么真诚写这样的长贴,我也挺感谢的。

论坛里稍微了解一点我的人,应该都知道我个人并不看重学习成绩。
在这个帖子里,关于网友建议楼主自修,我也回帖说了,其实读不读大学也并不那么重要。

应该是楼主说各位网友太看重学习成绩这句话刺激到我。
我误解了她的意思。我以为她是指孩子的成绩。
所以我觉得她很矛盾。

一方面,我没有你这么敏感的心,去体恤别人和照顾他人的自尊心。
另一方面,我的确也没有任何看低别人的意思,
完全是站在同一个平台说话。

说到楼主的自信,能力和成就,
你在第一个回帖讲的很清楚了,我个人很明白。
我只是简单回答,我没有认为文凭低就是能力低。
我不想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来讨论,也是考虑到你说的照顾他人的自尊吧。
因为已经预设了前提,怎么说都不合适。


都非常好 这里有和理财版不一样的东西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