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教育部改变拨款公式 四自主学校拨款将减少 (ZT)

大家怎样看这件事?我的理解是:对英华自主、美以美女校、新加坡女子中学、圣诺瑟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中学和新加坡科技中学是利好!甚至对德明和立化也应该是利好!

陈秋华
2014年02月04日

陈秋华 报道
[email protected]

教育部改变对自主学校的拨款方程式,不再按人头来分配资源。经检讨后,本地十所自主学校中,有六所获得比去年更多的拨款,增幅介于1%至5%,另四所中学的拨款则下调不超过3%。
在过去,每所自主学校的每名学生都获得相同津贴数额,这导致一些收生人数多的学校,比收生人数少的学校获得了相对比例过高的拨款。教育部在最新一次针对自主学校拨款的检讨后,改变了拨款公式,新公式同时包含固定和可变动部分,拨款分配更为公平。

十所自主学校为英华自主、华侨中学、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女中、美以美女校、南洋女子中学、新加坡女子中学、圣诺瑟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中学和新加坡科技中学。
此外,教育部也削减其中六所开办直通车课程学校的拨款,金额预计每年逾百万元。这六所学校皆提供直通车计划(简称IP)和高才教育计划(简称GEP),过去每名学生都有额外的补助金,但如今给IP学生的预算被取消。

不可或缺的学校设施
才能获批筹款

教育部去年起已开始向学校传达这些改变,也同时提醒学校为提升学校设施而进行的筹款活动须有所“节制”,并表示教育部只会在设施对学校课程和计划是不可或缺的情况下,才会批准筹款申请。

教育部发言人在回复本报询问时解释,这是因为当局近年收到不少家长、学生和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指学校的筹款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才会劝请学校在筹款活动方面要适可而止。
“况且,教育部对各所学校的硬体设施投资已非常充足。不过,教育部会继续根据个别学校的情况批准筹款,这包括自主和非自主学校。”

家长老师:

不应削弱学校自主性

据本报了解,有至少两所自主学校有筹款扩建和翻新学校的打算,对于计划是否会受到新条例的影响,它们还不得而知,表示得询问教育部。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中学生(不包括直通车计划学生)的人均教育费用在十年内增近一倍,从2004年的5700元,增至去年的1万零800元。在善用资源的前提下,教育部因此也促请自主学校在冷气教室内装置电风扇,在必要时才开冷气。

一名儿子在圣诺瑟书院就读的校友(41岁)认为,他虽然明白教育部希望给予每个孩子平等待遇的用意,但认为就筹款和校舍规划的事项方面,应该给予自主学校更大的空间,这也是设立自主学校的初衷。他说:“以教会学校来说,我们希望透过筹款的方式来回报和支持母校,这可以用在帮助有需要的学生上,也可以用在扩建学校设施上,重点是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如果校友的奉献无法让学校变得更特别,那自然削弱了他们回馈母校的动力。”

一名在自主学校执教的教师(25岁)坦言学校从去年开始已经以资金不足否决了好些既有的计划,包括游学计划和在科技教材方面的开支,似乎已在为此做准备。
她说:“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证明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就把原本已经跑在前头的学校往后拉,以显‘公平’。每所学校的起跑点本来就不一样,教育部为什么不尽量去提升所有学校?更重要的是,它削减了拨款后却要求教师达到一样的教学成果,这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名孩子不在自主中学就读的家长受访时则表示,其实无论是什么学校,最重要是资源平均分配,才不会让孩子有比较的心理。她说:“如果教育部取消自主学校直通车课程每个学生的拨款,非自主学校的直通车课程学生的拨款也应减少才公平。”


她说:“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证明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就把原本已经跑在前头的学校往后拉,以显‘公平’。每所学校的起跑点本来就不一样,教育部为什么不尽量去提升所有学校?更重要的是,它削减了拨款后却要求教师达到一样的教学成果,这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教育部是司马昭之心


“在善用资源的前提下,教育部因此也促请自主学校在冷气教室内装置电风扇,在必要时才开冷气。”, 习惯了用冷气的孩子可能不习惯了!


   也就是说莱佛士家族和华中家族拨款少了?

    那么多家长、教师会心中不舒服吧


经费少对老师是好事啊,省着弄那么多劳心劳力的活动了。


德明的经费是少了还是多了?没有具体写呀。


可惜没有说明什么时候是必要的


教育部也削减其中六所开办直通车课程学校的拨款,金额预计每年逾百万元。这六所学校皆提供直通车计划(简称IP)和高才教育计划(简称GEP),过去每名学生都有额外的补助金,但如今给IP学生的预算被取消。

应该是资金紧张了吧,六所学校削减IP学生补助金,难道要涨学费?


今天仔细看了一下孩子的学生手册,莱佛士女中国际学生(非亚细安)的学费从去年的每月1200元涨到1500元。估计和削肩经费有关。


嘿嘿,减少拨款,也不让你们自筹资金,你们校友再有钱也只有干瞪眼了吧。。。


觉得下雨的时候不需要开冷气,RECESS 之前也不需要开,其它时候真的需要开,不过温度可以调高一些。


德明的经费只会增多,不会减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你们只从老师的角度看啊
这里的大多是爹妈。。。。


又看了下
还真是
哈哈~~~


那就好


哎呀呀,对学生家长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按照人头拨款, 那几间名校少要学生算了,竞争更激烈,收分更高, 离教育部长的理念背道而驰啊


当然是坏事:政府削减投入,孩子们得注意空调节省,恐怕还得涨学费,而各项支出要减少,项目也得减少,教师清闲了。。。

是不是经济危机要来了?


其实就是4大名校的拨款减少,剩下几间自主学校的学生少,不受太大影响。
另外好像就是针对IP和GEP学生的费用缩减,再一次拉近精英学生和普通学生占用资源的比例。至于会不会进一步检讨精英制度,就要看教育部的下一步举措了。


  针对IP的经费减少, 对GEP没有减少,那对GEP的争夺岂不是更为激烈了?

  还是精英教育啊


举个例子说说带来的影响。

就比如说去国外做公益活动,学校赞助50%自己出50%,也许原来教育部给的经费够资助50个学生去,现在也许只够30个。原来这个活动要至少5个老师从策划到跟班,现在因为只有30个学生所以只需要3个老师了。这就是区别。


拉近精英和普通学生的距离是正确的, 但是应该想办法让跑得慢的加快速度, 而不应该让跑得快的放慢脚步。部长应该有国际视野, 不能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将来在国际上竞争,新加坡孩子还能有优势吗?


赞一个!


其实我是挺赞同部长的做法的。

首先教育部给全新加坡的总经费是固定的,提高一些学校的开支预算就必须要减少另一部分的。

另外很多学校一直都有不满情绪。比如一些学术研究类的比赛(数学,科学等),像华中,RI,NUSH这种学校有预算可以给每个参赛小组配上一个大学教授做指导,很多其他的学校根本没有这种预算,只能让本校老师在教学的额外的时间去带这些小组,每天加班再加班。辛苦不说,还费力不讨好不出成绩,因为毕竟自身水平和大学教授有差距。

而且经费多未必对学生是好事。很多TOP JC的学生反映生活太累,每天6点出门8点甚至10点到家,很大原因是除了学业其他方面的活动太多。学校经费多,活动就难免多。比如一个BAND的CCA,穷的学校只能负担请外面的专家每周教3小时,所以一周2次活动还要有1次是学生自己练习的;有钱的学校可以请得起专家一周过来教3个3小时,那这个CCA一周就至少要活动3次。如果钱少了而被迫每周减少一次训练,也许SYF的表现不再那么出众了,但对学生来说,未必是弊大于利。

PS:所谓的削减预算和老师的收入无关。老师的收入是由又教育部直接给的,自主中学的部分老师工资是董事会直接给的,和教育部拨给的学校预算无关。


钱不够用了,当然会让跑得快的省着些,给慢跑者加加油,这样大家都一块跑,不至于相差悬殊,大多数人是会欢迎和支持的,


不知道其他学校,但RI、RGS国际生最高学费今年已经从每月1200涨到1500,不知道接下来PR和本地生是否也会跟着提高。
今天才听说RI今年比去年少收40个左右的新生,学校说是跟去年蛇年总考生少有关,但我怀疑和这个政策有关


“少收40个左右的新生”? 这个很新鲜,第一次听到。


我也是早上刚听一位RI中二的家长说的,希望这里有RI的家长来确认下


今年RI收生404人,去年多少?比较一下即可。
我听说今年RI中一生的奖学金已经缩水了

我还是那句话,公平不等同于平均主义大锅饭


点评
露露XD
还要加快速度吗?人人补习不是被诟病吗?就是应该让跑得快的放慢脚步,你的孩子不累吗?  发表于 3 小时前

1,我希望我的孩子跑得快点,再快点,因为我知道,总有跑得更快的人在前面等着。
2,对别人家的孩子,我也希望你追我赶,大家一起跑,而不是希望他们慢下来,好让我的孩子超出。
3,那么对于您来说,你说得放慢脚步,是对你的孩子说的呢,还是对别人的孩子说的?


请看以前“刀如水”大侠提供的数据。我的印象中,RI每年也是一直招450人的。看样子自主中学有很大的自主权!


德明是自治中学,这次的新闻主要讲的是自主中学。


奖学金不是每月200元吗?怎么缩水法?


去年收的440多


莱佛士女中2013中一收生445人,2014中一收生402人。2013年五月,学校开放日,校长曾说过,2014预计收生420人。最后实际收生人数比420人又减少4%,可能就是因为经费的关系吧。


南洋女中今年比去年少收了一个班!


这样看来,四大名校是越来越难进了。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这样啊?一个班是40人左右吧?


那这样算来, 四大名校总共少招收了160人。
也就是说,160个孩子本来能进四大的,却由于经费的缩减而没有进去。
希望这160人的家长也和本坛几位网友一样,为他们的孩子可以"轻松"而感谢教育部。

往年主流学生都有通过DSA进入RI的,今年似乎没有,现在看来也不能全怪学校了,学校应该早就知道今年要减少招生人数


去年参加华中DSA介绍时, 学校也说过2014华中收生人数从450减到420.
所以, 今年普遍减少收生人数是肯定的.只是不知是否和削减金费有关.


华中DSA是在去年中吧?MOE似乎是去年9月才和各校沟通削减开支的,所以只有一半的效应。好奇的是:为啥四大名校要不约而同地减少招生人数?既然这么多人要趋之若鹜!

SINGAPORE – Some think it will be business as usual, but others worry that independent schools will have to cut back on some programmes and even contemplate raising fees.Reports about funding cuts for several such schools drew mixed reactions yesterday.Four independent schools had their funding cut while six schools saw an increase in funding this year compared to last year.Schools such as the Raffles secondary schools and its junior college, Hwa Chong Institution (HCI), Anglo-Chinese School (Independent) and NUS High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re said to be among those affected by the changes.MyPaper understands that the principals of various schools were called for a discussion in September and that funding changes have been in the pipeline for months.When contacted by MyPaper, former Raffles Girls’ School principal Carmee Lim, 74, said that she was “disappointed” at the news.”I feel that if the Government thinks that education is important, they should maintain the funding for top schools, and,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funding for neighbourhood schools,” she said.”It’s definitely a big blow to the school because it has to relook the budget and programmes. I’m unsure of the rationale behind it.”http://www.straitstimes.com/breaking-ne … e-20140203

http://www.edvantage.com.sg/content/fun … s/page/0/2


也不一定,NUSH招录151人,比往届都多。
总的原则是政府要家长多承担教育费用了。。。


新闻说的很清楚, 六所获得更多拨款, 四所削减拨款, 所以NUSH招的多了。


大家可能想太多了。我的感觉是,教育部从4间自主学校减少拨款,是为了更公平分配拨款。而且下调不超过3%,对学校影响应该不大。

前面一楼提到, “教育部改变对自主学校的拨款方程式,不再按人头来分配资源。经检讨后,本地十所自主学校中,有六所获得比去年更多的拨款,增幅介于1%至5%,另四所中学的拨款则下调不超过3%。
在过去,每所自主学校的每名学生都获得相同津贴数额,这导致一些收生人数多的学校,比收生人数少的学校获得了相对比例过高的拨款。教育部在最新一次针对自主学校拨款的检讨后,改变了拨款公式,新公式同时包含固定和可变动部分,拨款分配更为公平。”

我们来比较RI 和 NUSH 的津贴数额。
RI 中一至中四 450×4 人,JC1-2 1250×2 人。总人数4300人
NUSH 中一至中四 150×4 人,JC1-2 200×2 人。总人数1000人
假设每人每月津贴200元(数额是随便抓的,真正津贴可能更高)
  RI 每月总津贴4300×200=86万元;每年总津贴1032万元
  NUSH 每月总津贴1000×200=20万元;每年总津贴240万元

有些开销不是按学生比例花费的,所以教育部可能考虑到旧的拨款方程式对收生少的学校不公平。经过调整(注意:只有 +1% 至 5%, -3%),其实影响不大。我猜想4间减少拨款的自主学校应该是就是收生最多的那4间。

今年某些中学减少中一收生人数,可能是因为去年小六生比前年少了。


分析得有道理!“教育部也削减其中六所开办直通车课程学校的拨款,金额预计每年逾百万元。这六所学校皆提供直通车计划(简称IP)和高才教育计划(简称GEP)”,这6所应该就是媒体2月3日所指的
“The six schools rank among the top in the Singapore education scene, comprising the Raffles secondary schools and its junior college, Hwa Chong Institution, Anglo-Chinese School (Independent) and NUS High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如果是那样,NUSH也在其中呢!不过先加法,再减法,NUSH总拨款应该还是增加。RI 的拨款肯定减少了。具体详情,可能要等到国会辩论才越辩越清。家长能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RI的GEP多,GEP补助没削减,因此最吃亏的是华中了


中学的所谓GEP, 不容易了解!


我理解,如果一个学校的IP班有一名GEP学生,那么学校将得到一项IP款和一项GEP款.  新调整是去掉双重拨款,只保留GEP部分.

如果理解正确,那么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所有的学校对GEP学生都热烈欢迎,多多益善.


这次我不同意开心妈的说法,
1,你认为下调不超过3%对学校没有影响, 请看首页新闻中的报道
一名在自主学校执教的教师(25岁)坦言学校从去年开始已经以资金不足否决了好些既有的计划,包括游学计划和在科技教材方面的开支,似乎已在为此做准备。

2,你认为按照招生人数拨款的方法不公平,那么不是变成招生多的人均少,招生少的人均多了,这样更加公平吗?这样不是直接导致了学校宁愿少招生了吗?再请看以下的报道When contacted by MyPaper, former Raffles Girls’ School principal Carmee Lim, 74, said that she was “disappointed” at the news.”I feel that if the Government thinks that education is important, they should maintain the funding for top schools, and,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funding for neighbourhood schools,” she said.”It’s definitely a big blow to the school because it has to relook the budget and programmes. I’m unsure of the rationale behind it.”
3,招生人数减少是因为蛇年比龙年学生人数少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再拿前一年的数据比较。是以前每年450,今年减少到400,还是以前每年400,龙年因为人多增加到450,今年恢复正常?我感觉似乎是前者


    哈哈,是这样啊?

  去RI的GEP肯定比华中多很多了,这是事实嘛,良禽择秀木而栖。华中这下经费削减得多了。

  这项政策什么时间执行啊?


这世界变化快啊,下面是刚网上看到的

英国报告指A水准会考太狭隘,无法助青少年为将来作好准备,建议应废除。但我国议员表示,我国教育系统与英国不尽相同。

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报道,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前院长罗伊·安德森爵士带领的14人咨询小组,经过半年的探讨,认为A水准会考太过狭隘,有才华的学生没能获得奖励,却鼓励“为考试而学习”的系统,以致许多英国中学六年级毕业的孩子,在书写、算数、思辨能力、解决问题、时间管理和独立工作等方面都很弱。

报告指学校没有让青少年为未来升大学或进入职场作好准备,因此建议废除A水准会考,改用欧洲国家的中学结业会考(baccalaureate)制度,让学生在6到8年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科目,包括必修项目,并审核孩子的软性技巧,如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不过,受访的本地议员却指出,我国教育系统与英国不尽相同,而除了考试科目外,学生也接触许多其他如体育、课外活动等,以此学习不同生活技能。


我倒觉得是教育部再次提醒家长必须去抢gep名额。


通过”secondary school cut funding”搜索新加坡网站,看到讨论这个的不少。好像教育部还出了具体澄清的文告。
https://www.reach.gov.sg/YourSay … d=%5B%5B14714%5D%5D

大意就是补助计算公式有变化,没有具体看,猜测就是有个各校差不多的基本部分,另有个和学生数目有关的不同部分。
可能更新后的效果更科学吧。


我不太了解前莱中校长说的,她好像被海峡时报的报道误导了,以为所有名校的拨款减少了(其实,是4间减少,6间增加,调整幅度很小,教育部后来发表文告澄清了)。

如树爸爸,我在教育部网站找了前10年的小六总考生数据,去年的确是人数最少的一年(和2012年相比,大概少了10%)。我想,每一年,中学可以选择收和往年一样的新生,或减少或增加。今年的中一班,减少人数/班级的可能性较大。

P6 cohort,考生人数
2013 43047
2012 48333
2011 45261
2010 45049
2009 48541
2008 49856
2007 49817
2006 50615
2005 51087
2004 50863


照这样理解, 应该是RI的 拨款减少了.
因为原来每个GEP学生, 学校将得到两项拨款,新调整去掉双重拨款, 学校只能得到GEP部分的拨款.
RI, GEP多, 被去掉的双重拨款多,funding也就被cut 的多.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莱佛士各校受影响最大,因为他们招收的GEP学生最多。

虽说每年各校招生人数会随考生人数变化而调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2013年5月,四校原定招生人数都在420, 比龙年的445人少25人左右。九月份教育部通知经费调整。到2014年一月,各校实招人数都在400人左右,比原先削减20人,大约占学生总人数的 4.5%。 这和3%的经费削减相当一致。


从另一方面看,这四所名校对所录取学生的素质还是控制得蛮好的!不会滥用名额!


自主学校尽量不用冷气引热议
许宝琨:做法没逻辑

教育部促请自主学校尽量不使用冷气引热议,许宝琨认为这样的做法没逻辑,好比拿掉A级病房的冷气机,让C级病房的病患不要那么羡慕。教育部日前宣布,改变对自主学校的拨款方式,有四所资助中学的拨款则下调不超过3%,并在善用资源的前提下,促请自主学校在冷气教室内装置电风扇,在必要时才开冷气。另外,学校为提升学校设施而进行的筹款活动须有所“节制”,学校若要筹款建像游泳池的“非标准”设施之前,必须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于去年初在榜鹅东补选代表人民行动党竞选的许宝琨医生,今早在面簿上留言,指出在校内节制泳池及网球场设备他可以接受,但在冷气设备方面做出节制,他却认为不合逻辑。他解释,这样的做法就像是要让所有人一起感到不舒服,延伸来说,就好比为了不让C级病房的病人羡慕,所以把A级病房的冷气拆下。望教育部解释改变政策的理由。完整报道,请翻阅06.02.2014的《新明日报》。- See more at: http://news.omy.sg/News/Local-Ne … thash.QjsLGGs3.dpuf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 教育部的重点是放在了“都是”上面, 而不是“好”上面。


其实我没有搞明白自治中学和自主中学的区别


印象中,高级华文(O水准)最好分是用A1,A2评分 的,A水准中只有H3最好分用distinction评分的, 其它H1和H2科目用的是A,B, C, D等评分的。


按个别学校需求而定 王瑞杰:调整拨款额不是要拉低学校水平

2014年02月18日

我国在教育方面注入的资金充裕,政府拨款给本地学校的方式不是零和游戏,无须削减一所学校的资金来填补另一所学校的资金。此外,个别学校的资源分配是依据学校的课程和活动需求及学生人数而定。
多名议员,包括林谋泉(蒙巴登区)、唐振辉(摩绵—加冷集选区)、洪维能(裕廊集选区) 和非选区议员余振忠昨天在国会上,针对近日引起关注的自主学校拨款课题提问,并要求教育部解释如何为各校拨款。
媒体两周前报道自主学校的拨款被减,教育部隔天立即做出澄清,但仍有家长担心这会拉低学校的整体水平,或导致自主学校的学费调高。与此同时,也有好些人赞成此举,认为一些自主学校的设施确实过于“奢侈”。
教育部长王瑞杰昨天在国会上回答议员的询问时澄清,在最近一次的学校拨款检讨后,更多自主学校的拨款增加了,十所自主学校中有六所获得比去年更多的拨款,增幅介于1%至5%,另四所中学的拨款则下调不超过3%。
教育部这次调整拨款公式,主要是因为一些人数较多的学校可以更好地分配开支,而收生人数少的学校却无法从规模经济效应中获益,因此教育部的新拨款公式,包含固定和可变动的部分。可变动的部分依据收生人数而定。拨款减少的学校,其实是那些能够从规模经济效应中获益的学校。

鼓励学校善用资源
王瑞杰说:“我们绝不是要把水平往下调。任何年级或水平的学生,我们的宗旨是要协助他们追求卓越的学习成果,但我们也鼓励学校善用资源,以取得最大收益。”
此外,他也强调,自主学校直通车课程计划的拨款并没有改变,拨款受影响的是那些既在直通车计划(简称IP)内,也在高才教育计划(简称GEP)内的学生。教育部检讨后发现,这些学生即使只有其中一份拨款,也能发展得很好,因此只保留他们的GEP拨款。

王瑞杰向家长保证,自主学校的学费今年不会增加,依旧会是家长负担得起的。教育部今年也刚加强了自主学校的助学金制,以更好地支持在自主学校就读的贫困学生。
实际上,投入在每一名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在过去10年增加约一倍。小学生的教育经费从2004年的3600元增至去年的8700元,中学生的则从5700元增至1万800元。
王瑞杰说,教育部在作出这些调整时,已和学校管理层、学生及家长谈过。过程中,教育部也鼓励学校减低冷气的使用率和筹款的频密度,尽量将筹款活动侧重在富有教育意义的用途上。
“我们感谢校友对母校的支持,既出钱又出力,这也是一些学校的强处,但也要确保筹款活动不会给教师、家长和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甚至因此导致贫困家庭的孩子不愿报读这些学校。”
针对教育部如何为不同类别的学校分配资源,王瑞杰举例说,一个提供语文特选课程或是学习辅助课程的学校,在这方面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有较多边缘少年的学校,则会在辅导方面获得更多资金,因此拿不同类别的学校所获得的平均拨款数额来比较的意义不大。

我国的学校主要分为政府、政府辅助、自主和自治学校。


统计里的数字游戏,有时所谓的大学排名榜,也是如此。


呵呵,还是GEP吃香啊,哪个学校能弄到尽可能多的GEP,拨款就多。

  这样照顾到少数精英,大多数IP学生都会受到影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