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坐地铁—-猜房价走向

坐了很多年的紫线地铁,脑子里从来就没有挤不上车的印象。可是今天8:30 (平时都9点后才出门),我进盛港站的时候,我都惊呆了。等地铁的人,我估计只有1/3的人能挤上去。于是我跟着很多人就坐反方向去终点榜鹅站。等地铁再返回来的路上经过盛港,万国,后港,kovan等等地铁上的时候,我简直都看呆了。因为在盛港这个站的时候,已经挤满了人了。在往前走,基本上没有人能上来。我就看着万国,后港,kovan的人排着长队根本就没机会搭上地铁。如果这些人跟我一样,先做回终点,在转回来,那也是很长折腾的。

新加坡人已经多到这种程度了,政府还在以提高经济发展的理由来增加人口。稳定经济发展就只有开闸放人这一个途径吗?看看现在本地人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我怎么感觉还不如我刚开始来的那些年呢? 我相信政府已经认识到人口密度快接近饱和了,我猜测以后出现新人口涌入的可能性也很小了。没有了太多的新外国人,是不是也说明房子出租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呢? 不能以房养房或以房养老了,我也感觉房价跌的可能性很大很大了。


还要加车资,无语!!!!


我一直坐红线和绿线。
最近一两年,明显感觉没有以前拥挤,尤其是jurong east转换站,以前需要等上3趟车才挤得上,现在基本上一两趟就行。而且每天早上红线都有座位。
我承认本地普通人生活素质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但在交通方面,可能东北线,榜鹅,盛港那里人太多了吧。。。


有点逻辑错误。地铁拥挤不代表这个城市已经饱和,不应该在引进外来人口了。只能说明基础设施没有跟上人口增加的速度。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在世界大城市中不算最大的。东京地铁不拥挤吗?东京每年引进了多少外来人口?


地铁施工速度实在实在实在是太慢了


同楼上, 这不算人口饱和, 毕竟新加坡可使用的土地面积是香港的3-4倍。这算基础设施建设没跟上, 城市规划发展没考虑周全。


这几年新加坡的地铁可是开建了很多,只是还没有完工,刚完的市区线就是5年前开建的!


城市规划存在大问题, 有没有注意到同一时间紫线另一方向几乎是空车. 解决方法很简单,在MRT空车方向创造更多工作机会.


5年只造了那么一小段. 而且为嘛那地铁那么短? 看着月台只有其他的60%长?


要快可以!建筑业就又要引进大量的劳工,哈哈!


一样造了, 为嘛月台那么短, 月台造长一点成本和时间很不一样?


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保持够用,非得等到不够太挤了还开始建新的。
故此,必然会有周期性的设备不足,造成拥挤和生活素质下跌。
忍个几年,新设施建好了,情况就会大有改善了。
当然,多几年後,设备不足的状况就会重演。


这是因为市区的居住人口没有旁边的多!


亲啊, 这不是stage 1么, stage 2, 3不都是在郊区么… 难道它出了市区会append两节车厢上去?


人又要少,还要个个富有,个个很爽,这样的地方永远不会发生在新加坡


以后的东北线人会更多!现在榜鹅,盛港都在建房。。。


这个没辙啊 东北方向明确定位为居住区 现在要改恐怕也晚了


今早紫线我也是觉得超多人。在地铁上和前后左右的人都是紧紧贴着的….站台上还有好多人上不来
神马情况?


月台要和车车匹配啊。。。


人家就是问为嘛那边的车车短啊。。。


那边的车车还木有开始花育啊。。。


就一个挤不上地铁就这么大反映拉,你没去过新加坡地铁站里面有红绿灯的站吗?


所以要修建更多的地铁。


昨天刚好去盛港,好多bto在建,有很多快建好的,看来最糟的时候还没到。


关于地铁挤不上去要等很久的问题主要不是人多造成的,香港地铁每天运送的客人更多,却很少有人抱怨地铁不好坐,根本还是地铁服务的问题:1. 车次更加频繁 2.车辆速度更快更流畅 3.故障很少   新加坡MRT从硬件到软件感觉都差很多,不要说香港、东京,就是比中国国内很多城市的地铁都差, 这绝不是人多的问题,只是因为前几年新加坡人太少,这些问题没有被暴露出来


看来盛港,邦鹅房价会涨,因为只有那边的人能上得了地铁。哈哈


当有一天盛港的人全部 倒座去 pungol  让pungol 的人 挤不进来, 盛港就又比pungol房价高了


是的,所以盛港比较有潜力!!!
哈哈


楼主分析的很对。他们这些所谓的精英除了大量引进人口,大搞工程建设外,提高老百姓无法收益反而遭殃的鸡的屁,已经没有其他任何办法了。反正他们都不坐公交,都把6万8万的拥车证看成60元80元的感觉,哪里知道人民的苦。虽然嘴上不说坐地铁的穷人臭,心理上与那个倒霉的英国人差不多。

昨日与一本土新加坡亲戚聊天,他是闪电的铁杆,都认为现在从高官到基层,已经没有当年的精神和作风,都为了拿那份天价工钱,唯命是从,至于产生什么严重后果,谁管它那么多。


万国和其他下线的挤不上来的人一怒, 也反向, 于是, 盛港的人正向也挤不上, 反向也挤不上, 怎么办?


难道我住harbour front 的不可以坐到punggol再坐回来,让东北线其他站的人都没法上车。垄断了东北线,harbour front 应该最有潜力。


那还是开车好了。哈哈


Harbourfront 人没这么多啦。哈哈。


还是sonny乖娃聪明.


那你以后就粉我好了,表粉那个金金了。。。


粉你我有点怕怕, 因为sonny嫂也上理财版..
想一想当年你拖回去的一船船mm, 一个也没有留下…
再想一想我要是粉你我刚开始摆花痴造型, 嫂嫂就拿出芭蕉扇一把把我扇到无人岛. 咋办?


你怎知金嫂不上理财版 ?


金同学还活着就是证明. 哈哈


也很好啊。

那岛买房不要钱,您就不用纠结鸟。。。


不去不去, 除非你一起去.
没有人欣赏我的花痴造型会是多么的无趣.


索尼不对俺胃口,惹不到索尼嫂扇我的。。。


那你,你,你,干嘛抛弃我这个大粉丝.
要哭了, 要哭了, 要哭了啦.


新加坡的道路规划和建设都不够,问题很严重


等2-3年后那边大片住宅完工的时候,交通问题肯定更加严重。短时间看来没什么解决办法。


哈哈,和纽约的地铁一比。。。。。。。。。


2000年第一次来坡,破旧的地铁站,金文泰坐地铁,车上稀稀拉拉几个人,座位随便挑。
地铁站周围的破楼,诉说着组屋的老故事。记得一间主人房租金250。
NTUC超市里,喇叭里还在教育坡国人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做小生意赚钱。

十几年以后,依旧混在金文泰,地铁站破落依旧,貌似在扩建改造,但速度远比周边屁大的草皮上建起的DBSS,BTO,速度慢太多。地铁站周围的破楼,已经翻新,目睹了新移民很多新故事。我每天上班挤地铁,一次下雨,竟然等了五趟车。每次让我想起帝都的天通苑或者回龙观。
ZF现在常说的是和谐,还有纳税,再有就是心照不宣的选piao.

总之,十年以来,人口的引入激活了经济带动了鸡的屁新一轮上涨的同时,基础设施已经滞后。


主人房250块真没见过。450块差不多!


终究回到一个原始的问题。

人口突然爆增。

以前小时候,那时候电视常常播放纽西兰奶粉的广告,说纽西兰的牛比新加坡人口还多,200万。现在人口200万double还不只阿。


终于让南辕北辙不再是贬义词了。


殊途同归。。。


你是指可使用还未使用的吗?


那叫曲线救国吧,向南是为了成功的向北。


确实太慢了。10年在上海的时候,4号线都还没全部完工,现在都到十几号线了~~~新加坡10年到现在也就加了一条黄线


主要指的可使用。香港的山地面积占70%以上, 而新加坡平地面积占约9成。而两者的总面积一个1000,一个700


我姐姐要在punggol新地标:punggol point那里开餐馆,希望大家多多帮衬,我给大家折扣。


2005年租了个公寓,100+平米一共1000块


人这么多的话房价更不会下行了


是,目前上班时间坐地铁的人是挺多。但是人多也说明房价不会跌。


新移民政策估计长期收紧的可能性非常大。房价长期看涨,短期看跌,涨的话也涨不了太多。


不会有太多惊喜的,不像当年买了上海北京的房。惊喜连连。


新加坡地铁除了东北线,环线,市区线算新以外,东西线南北线硬件已经趋于老化,软件又未完成升级。东西线南北线已经增加了许多新列车(川崎重工C151A型),但是由于列车信号系统的瓶颈,导致列车间隔无法进一步缩短。而且由于这两条线设计的时候,站台也没有留下8节列车编组的余地,所以增加运能已经是有些喘了,再加上现在又在更换轨道枕木,怕死的SMRT又将某些区段的列车进行限速(开的慢总比没得开好,他们应该是这么想的),所以指望这两条线提速基本没指望(而且最不明白的是C651型,就是一排九个小位子的那种车,已经快30年了竟然还没有翻新的计划)。说到东北线,还有增能的空间,因为列车采用无人驾驶,信号系统也能够承受更多的列车运营,所以新列车到位后应该能够改善情况。至于环线和市区线,个人感觉还没有拥挤到像其他几条线的那种程度,但是不得不担忧三辆列车编组的方式能不能适应以后新的情况(环线已经预订了新车,但是就怕人的增加速度比车快)。总之,悲剧。


SMRT上市了,所以我理解它每年这种基础设施更新不能太快,不然那一年的报表就会很难看,不像国内的地铁反正政府的钱可以铺开了干。


房价是跌了,但也是跌一点点而已。跌稍微一点一点。刚需的人也还不是照样要去申购。
新加坡房价不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政府也只能出一些辣招来稳定房价。
现在的地价都是越来越贵,不可能越来越便宜。地块就怎么多,如何下跌到多少? 以后,没有地了,房子会供不应求,因为人口会越来越多。
以后,下一代的人买房子会越贵。
现在政府可以豪挪出来的地块也不多了,不可能一次性推出来建房子,也就是在那里囤地。像挤牙膏一样,看有多少人要申购房子,就挤一点地建房子。
按照这样子,房子也很难跌到哪里去。房价就是浮动的,没有静态。


我非会计专业不太清楚报表具体该怎么做,但是我知道固定资产的投资并非一定要全部计入当年的费用的支出,报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粉饰的,不见得报表就会很难看。地铁公交是关乎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无论smrt, sbstransit是否是上市公司,都不应该一味追求利润而忽视对于基础而必须的运营保障,或者对于服务质量大打折扣。试想一下,如果因为smrt上市,所以应该做的不做,应该更新的不更新,列车设备不好好维护,信号通号不做仔细的维护,试问你敢上地铁吗?更何况,smrt的主要盈利收入是来自广告和店租,地铁列车的购买,维护,翻新,轨道信号的检修其实都是亏本生意,根本无法盈利,那为什么还要做?还是回到上面那点,这是公共交通,更何况其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不可小觑,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城市都喜欢造地铁的原因。而且请不要忘了smrt和sbs的后台老板是谁,国内地铁是政府的钱,新加坡地铁难道就不是政府的钱了?那为什么地铁的建造是由LTA负责?地铁列车是由LTA采购?为什么政府拿出上亿资金帮助两公司采购新的巴士?这些钱说到底都是老百姓的钱,我们作为消费者,又为何不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呢?


汗。。。你略激动了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