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茶馆比较安静啊,而本人最近都比较闲, 就慢慢写点东西让大家, 供大家新春期间欢乐一下.
<序> 平时生活中有幸接触各种有趣的朋友,和他们丰富多彩又奇特的性格,今天得空一道写出来,但因为新加坡确实太小,所以有些关键的信息还是略掉啊:
G教授
认识G教授是源于工作,但不知道为什么, 见面后就臭味相投关系越来越好,可能源自那时我和他同一年新加坡,那时两人都没有太多朋友,于是经常一起出去吃饭,一起打网球乒乓球,一起喝他喜欢的德国啤酒,一起探寻新加坡的美食.而且G的性格非常古怪又可爱,和他相处都非常愉快,甚至我结婚后连我老公也非常喜欢他,也爱和他一起出去玩.
G 教授是A国人(注,不是美国,是某个不出名的小国),在欧洲旅居多年,几年前来到新加坡。因为他是研究前沿物理学的教授,外貌和神情很像爱因斯坦,又常有些奇怪的问题和变化莫测的脾气,凡是初次遇到他人都私下管他叫爱因斯坦。所以和“爱因斯坦”相处久后,我开始慢慢习惯他随时有可能会冒出的奇怪的物理问题。
比如说,有天周末我们提议去植物园看兰花,在植物园逛到中途,突然变天, 听到远处的雷电交加,并且远远看到下得稀里哗啦的阵雨。我们俩立即跑到就近的亭子躲雨,此时一道闪电一闪而过,马上就听见他在我边上数数:“一,二,三,四。。。”
“你在干什么?” 我好奇地问。
“我在算下雨的地方离咱们有多远”他回答说:“你看光速是3×10^8米/秒,声音的速度是 340米/秒,所以闪电的传递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而闪电和雷声之间的延迟时间是6秒,340×6=2040, 所以,前方的下雨地点2公里之外”。
我顿时愣了,没想到这么小的事情,人家居然可以计算得这么精确。
如果平时和他聊天,他更会出其不意地在交谈中,随时埋伏几个问题,比如说,有天和他在学校餐厅喝饮料,他同时买了橙汁和可乐,他会一边喝一边问我,如果他用吸管同时喝这黄和黑色的这两种饮料,那么在肚子里会是什么颜色,当然,答案是没有颜色,因为肚子里没有光,而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会看到颜色。
又比如还有次聊天,他讲起起当年在德国时,有个比利时的朋友放假去德国找他,他会突然顿住,问我,欧洲有个假期,除了德国之外,全欧洲都放假,只有德国不放假,请问是什么假期?我直觉应该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或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果然,答案是一战胜利庆祝日。
总之,他的问题总是非常发散而且知识面广, 不了解他的人总是在聊天中,被他的问题袭击得措手不及.
当然有时他的某些习惯我也很难理解,比如说,有次我们一起在大学打网球,结束后想叫出租车去校外吃饭,因为大学很偏很难叫车,所以我们通常会打电话叫出租车。那天被告知出租车5分钟内到达,而我们却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钟。
期间有几趟出租车放下客人后空车经过,都停在我们面前,但G每次认真地拒绝了人家,告诉他们我们在等“On-call Taxi”.
大概等到近二十分钟时,我不耐烦了,拦住停在面前的一辆出租车说:“不用等了,反正他自己迟到很久了,是他错在先,我们坐这辆吧。”
但G很严肃地对我说:“不可以,那辆车一定是在路上了,他到了的话,会找不到我们的。那他就浪费时间和汽油了”
“那万一他中途接了客人,没来呢?”我反问。
"他一定会来的,他接了电话就一定会来.” G很肯定地说。
拗不过G,俩人只好继续饥肠辘辘地等下去.
终于那辆出租车还是来了,上车后G就开始批评司机迟到二十多分钟了,告诉他好几辆空出租车过来我们都没有上,一直在等他.司机一个劲道歉,说校园太偏又大又是傍晚,他找不到我们还迷路了。一路上G仍批评他很长时间,比如可以打电话问路啊,应该用GPS啦等等.
到了目的地,司机被教训得也很识趣, 就说给整数就行了,零头免去,算感谢咱们等了他那么久。G却偏偏又认真地说不可以,一定要全数付完 , 两人推扯了好久.
最后, G不但全数付款,居然还留给了司机零钱做小费!
楼主妹子你多写一点啊,热烈欢迎原创
给你加个色让你好找,多多更新
虽然G离开A国三十年,每次谈起祖国的形势,他总是批评其政党和体制,称现在的首相是个大笨蛋,但他的爱国情节流露得是不言而喻。每次新遇到一个人,他都告诉别人他来自A国,如果谁知道并能说出丝缕A的信息,他立即高兴得如逢知己。可惜99%的人都是摇头并不知道该国家的具体位置。
每个他新结识的朋友,他都会带人家去新加坡年代最久远的教堂,因为当年是A国的一位设计师设计和建造的。我和他认识后,他每次回国都带给我本国的特产,比如干邑葡萄酒,果汁,果脯和风干肉等,同时无形中也给我灌输了不少关于A国的信息,比如圣经中诺亚方舟抵达的避难洪水的高山就是Mt. Ararat, 当年归属该国,但现属土耳其.比如该国家最好的干邑品牌是Ararat。也许这才是质朴的爱国情节,会很中立地批评体制和弊端,但交谈中的民族情感却是显而易见的。
有次G搬家后想买地毯,我陪他到本地阿拉伯街去选购,那里有很多中东来的波斯地毯。因为整条街地毯店彼此毗邻,我们逛得眼花缭乱,此时有家店的店员非常机灵地问我们来自哪个国家,当他得知G来自A国,立刻上前非常鸡冻地伸出右手握住G的手,说他自己是来自伊朗,当年是在伊朗和A国边境上的边防战士。“我曾在边境上默默地看着你美丽的国家,守望了三年。”店员对G说。当然,结果是G果断地买下了他一块的波斯地毯。
一年之后,G要回国看爸妈,要我帮他挑选些给女性亲戚的礼物,我们又去了阿拉伯街,该店员看见我们,立马认了出来,于是又从伊朗和A国的历史谈到镶嵌到英女王皇冠上的那颗举世无双的钻石,结果,G又从他家店里买下了几条围巾。
好可爱,好喜欢这样的人,可以跟他学很多知识,但是太死板了也不行
G跟着我吃了不少中餐馆。因为我喜欢吃辣,喜欢湖南菜,所以他也近朱者赤,受我影响,最喜欢的就是一家湖南菜馆。有次我点了水煮鱼,刚上桌他就用勺子去舀那红色辣椒油准备喝汤,被我立即制止。
点餐后, 等餐期间我会和他讲湖南的风俗,讲凤凰,讲到这里是毛主席的家乡,告诉他餐馆进门那面墙上还有毛主席画像呢 。
他一扭头,果然看到了那副画像,立马站起来,说要去见见毛主席,于是自己跑去画像前默默地认真看了几秒钟,服务员以为他在找什么东西,赶紧跑过去。
G对服务员笑笑说:“我就是过来看毛主席的!”。
他还指着画像补充说:“他今天看起来不错,他很帅”!
俺的权限看不到滴,不是我审核的
火帖必须留名。!
去年有次我和G去吉隆坡参加一个会议,选了AirAsia航班坐飞机当天来回.回程时在Airasia的候机厅,近二十趟即将登机的飞机,约两三千人挤在一个小候机厅里,那状况堪比国内火车站春运的情形. 我俩赶紧找了个位子坐下来,放下行李后, 我掏出钱包说想逛逛免税店,逛了一圈发现没什么东西可买,就坐回去和他一起翻看相机里拍的吉隆坡照片.
大约二十分钟后,我们的航班开始登机了,于是抓起行李跑去检票出口开始排队, 在缓慢前进了约十来分钟时, 突然有个马来族的中年男子, 穿过层层拥挤的人群,跑到G面前, 手里举着个钱包要递给G,G连忙说这钱包不是他的,于是叫我过来看是不是我的,我一看正是我的钱包,可能刚才起身过来登机时掉座位上了,而该男子当初正好就坐在我们对面.
来不及感谢, 那马来男子就消失在人群中了,我十分感激他的善良和好心,同时也十分诧异,他如何在候机大厅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这么高效地找到我们.
G总结说,一定是因为他的长相,所以该男子在众多群众里,毫不费力地把他给找出来了. PS. 因为陌生人只要看到G,必定会因他那种"爱因斯坦型"的外型, 而忍不住多看一眼
然后,他得意洋洋地说:"我今天第一次知道,原来我的长相还可以帮到别人!"
M 先生
认识M 是因为我们在合作的一家美国科技公司, 而M是该公司的亚洲区经理. 他是典型的美国人,很礼貌又很随意,空暇时总是会找各种话题不停和你交谈,仿佛觉得冷场是非常糟糕的事情。M 大约27-28岁左右的样子,非常富有美国式的活力,好像体内永远咖啡因过量似的,但没有商场上年轻人喜欢装的故作老成.
和M 聊天得知他大学毕业后,第一份职业是PUB的DJ,工作了两年,去年才刚加入那家上市的美国科技公司。我很惊讶,这两者之间的跨度也太大了吧?中国的公司应聘年轻人都是要看学历背景工作经验等,这样的职业跨度,在国内很难。而且一家上市的科技公司选一位曾经PUB的DJ负责国际市场业务,很有冒险精神哦
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接触的M非常认真负责,也很乐观,工作非常努力,敬业程度让我非常钦佩。也许美国人的择业态度是“follow your heart”,喜欢就去选择,选择了就努力去做。而对于美国公司,他们觉得态度比背景更重要。
有次M 和该公司副总裁Steve来新,晚餐后我开车送他们俩回酒店。途中聊天时,估计大家喝了点酒很放松。聊起他们公司的结构,说起年老的CEO过两年该退役了. "你想当CEO吗?” M 突然问Steve。 面对年轻人的发问,但德高望重的Steve丝毫没有不耐烦或者怠慢,而是很认真地回答说, 其实他不愿意当CEO,因为公司已经上市,CEO要面对很多风险投资人的发问,还要承担运营责任风险。 "Steve,我在看着你副总裁的位置哦,你等着,十年之内我会做到。” M 认真地说。 Steve居然也认真地回答:“我相信你会的,甚至不用十年,可能五年时间你就能做到我的位置,我看好你。”
我一旁听得很惊讶:在美国公司,野心也可以这么张扬得这么赤裸裸,而且还被上司鼓励。反观亚洲公司文化,小野心都得藏着掖着.
当然,因为 M 是第一次来亚洲,他那典型的美国人性格也给咱们带来了不少欢乐。
比如说他周末去阿拉伯街附近逛,看到一家小餐馆叫“Zamzam Restraunt”,因为他的家族姓是Zamzam,而这是不常见的伊斯兰族姓。所以他非常激动地走进餐馆决定用餐,看见老板走来,他激动地告诉人家,他的姓是Zamzam,他甚至拿出名片给店主看,结果店主也没接他名片,就斜着眼飞快瞟了一眼,说:“OK。 请问你要点什么?”
后来这事老被我们拿出来嘲笑,说他一定在期待店主给他个surprise 的表情,然后一个“Big hug”,结果人家表情是那么的漫不经心。
交谈中M提起他的伊斯兰信仰时, 我问他周末都会去清真寺做礼拜吗?他说他在家时都会做。
我问他,你应该不是虔诚的穆斯林? 他问何以见得,我说中午我看见他喝啤酒了,因为伊斯兰教义是规定不可以喝酒的啊。
他承认,说啊,伊斯兰有很多禁忌,比如不可以喝酒,不可以赌博,不可以有婚前性行为. 可是--这些伊斯兰教义不允许做的事情,我都喜欢!
我们听的人全都"噗嗤"一声,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后来他回国不久,我安排了个电话会议,订了亚洲时间的早上8:30 ,正好是纽约时间的晚上6:30,他恳求我可不可以把时间往后移一点,他提醒我说因为是斋月,他要禁食,而晚上6:30正好是纽约太阳下山时间,他如果不抓紧时间进食,恐怕会议中会晕倒。
看来些原则上他还挺虔诚的,只是某些细节比较随意而已.宗教于他,也是follow your hear!
有天晚餐时,我带了他们去东海岸边的langoon户外美食中心,点了些当地的特色炒菜,大家一起喝喝啤酒。
第一道菜是马来风光,他们连连觉得好吃,指着空心菜叫什么名,说他们在美国从没吃过这种蔬菜,我教了他们,kang-kong.接着我就随口说,在中文里面我们叫“vegetable without heart”.
他们听了, 顿时觉得好恐怖,说这么好吃的蔬菜怎么有这么血腥的名字?
我只好自圆其说,给他们讲起比干和妲己的故事,然后讲到比干听说“人无心则死”,于是比干就死了。他们一起好奇地追问,然后呢?我说没有了,故事结束了,他们一幅难以理解的表情。
后来上来一道螃蟹,他们又问,原来中国文化里,每道菜都有故事,那这道螃蟹也有故事吗?
我就继续掰虎说有啊,当年中国人都不知道如何吃螃蟹这个浑身有硬壳的怪东西的时候,所以认为第一个发明如何吃螃蟹的人是很勇敢的人,现在仍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代表那些敢于创新的人。
他们听得更惊讶,后来每上一道菜,他们都不动筷子,齐声问我:“快告诉我,这道菜的故事是什么?”
那天的晚餐吃得很欢乐,然而第二天,可能M吃了海鲜肠胃不适,奇怪的是Steve和我都没有问题。
Steve说,M一定是没有心,所以他吃了空心菜,听了我的故事,就挂了,和比干一样。 He is man without heart, Steve 整天说。
但苦了M的是,我们第二天排满了在几所大学里的会议,而且都是M做陈述报告,于是每次会议后他总是第一时间飞奔洗手间。
有一次,我们在学校的麦当劳餐厅等他,过了会他从洗手间出来了,非常神秘地凑过来给我看他手机拍的照片,十分惊讶地告诉我,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的东西。
我一看,原来是厕所蹲坑的照片。 我马上给他解释说,其实一般新加坡厕所都是马桶式,但一般会在边上隔间留个蹲坑式,因为有些人不喜欢马桶.一般如果这个隔间是蹲式,其他隔壁间的必定是马桶式的,你若不喜欢蹲坑,可以推开隔壁间的门看看。
他恍然大悟,说原来是这样,哎呀,早知道我就看看隔壁了,这个厕所坐得这太冷了,地板那么凉!
我和Steve面面相觑,两人都差点笑得把水喷出去。
原来――他是直接坐在蹲坑上!!
S先生
S先生是典型的法国人,和接触过的美国人民相比,他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一般开了一天的会,只要条件允许,晚餐前他会回酒店洗个澡,换上烫得平整的洁净衬衫再出门.结果有天晚上,咱们是去吃中餐,等他辣椒螃蟹吃完,还是毁了他那身刚换上的干净行头。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酒店参加一个会议,中午有两小时休息时间,吃完午饭我们就分头行动了。因为他自己就住在该酒店,我想他一定是回房间午睡了。下午遇到他,我问起他中午在干嘛,结果人家是换上泳裤去顶楼游泳池晒两小时太阳,下午又换回衬衫和西装领带继续工作。
每次来新加坡,他都会带上之前来新加坡时,他吃过的并且喜欢的餐馆名片,然后叫我带他再去拜访品尝.这些餐馆,很多其实就在居民区附近的煮炒餐馆. 原来,相较于我经常带他去的临海海鲜餐厅,他反而更喜欢这种有local生活气息的地方.
S每次来新加坡,休息时间他不是去shopping, 而是去乌节路找了家印度裁缝店订做了两身西服,一般回法国前就能取货了。
我问他,我以为法国人都喜欢逛时装店,跟随时尚买符合潮流的品牌服装。他不以为然地说,这里的印度裁缝手艺都好得出了名的,定制的西装会更合身,而且这里订制比在巴黎定制便宜多了。
有次和他一起吃午餐,我们去了家德国餐厅,他点了一份套餐是配德国的bretzel面包,原本面包应该是圆滑饱满的,结果服务员端上来的是个小小的瘪塌塌的面包,于是他看了一眼,然后笑着对服务员说:“这面包看起来不高兴”。
“面包看起来不高兴”, 这话让我在用餐期间回味了一阵。
一句带有童真的句子,从一位中年的商务人士口中说出来,多了份调侃,也多了份委婉。
还没放出来?
关注有趣的人,:)
其实我后来也想过,如果我们真的走掉了,下次如果是同一辆出租车再接到on-call去该大学的请求,估计再也不愿意跑到这个又偏又大的学校了,因为花了时间跑去可能人又不在了。也许,我们看起来没必要的坚持和固执,他们骨子里其实觉得非常重要。
记得我前年在奥地利时,中途转火车去萨尔茨堡,我按照票上的信息找到指定的月台等待时,听见广播叽里咕噜用德语广播着什么。我身边正好有个带着两岁小孩的奥地利年轻妈妈, 她也同样要到萨尔茨堡转车去维也纳.我问她:“他们在广播什么?” 年轻妈说她也听不清楚,不过她安慰我说:“不用担心,火车会等我们的”。
火车会等我们?我心里暗自打了个问号,中国的火车可是从来都不等人的。 过了几分钟,果然有个人急哄哄地跑来问我们是不是去萨尔茨堡,说列车因为某些原因改道去另一个站台了。我们俩一听急忙拖着行李箱飞奔,那两岁小男孩蹬着滑板车使劲追着, 咱们赶过去,火车果然还停在那等咱们,不由想起年轻妈妈先前非常肯定的口吻和淡定的神情,其实是源自对自己国家公共服务系统的长期信任。彼此的信任才能构建更好的公共生活,不然就会陷入彼此不信任的焦虑中.
的确
信任是相互的
渐渐培养的
诚信 信用 信誉
至关重要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
无论国家还是个人
马来人捡到钱包能还给你真是幸运
笑翻了,真的吗?
如假包换!
我给他解释该如何蹲下去,他还惊讶地问我:可是大大要蹲那么久,大腿得多有力啊?
这人真是有趣!期待中请继续
哈哈哈,笑出泪!
想起老家的谜语:
手拿无字票,脚踏龙板艞,
黄金等不到,腿软哼唧叫。
方言理解很生动的。。。。。。
真的很有趣
坐蹲坑那个笑S我了
我加精了
楼主加油更新:victory:
期待更新
很有趣 , 谢谢分享 ^-^
R
R是奥地利人, 因为和G教授的在欧洲某大学时是同一个团队,所以G教授过来新加坡后,顺便把他收了过来继续在团队里做博士后.
还没有见过R之前, G教授就兴致勃勃地问我: ”你可有见过我团队的R, 他是一个很special的人哦.” 我回答说没有, 然而 却不以为意, 心想G教授自己就很special, 所以在他眼里觉得每一个人都很special 吧.
不久后有一天,我去G的实验室想去找他时,敲门后,出来开门的是一个中等个子的中年欧洲男子,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于是和他打招呼说:"你一定就是R吧? 我听说过你"
他笑眯眯地看着我说"yes", 然后继续看着我不说话.
我只好继续说:"我是XXX, 我是干嘛干嘛的"
他仍然笑眯眯地看着我说"yes", 然后继续看着我不说话.
我只好硬着头皮说:"请问G教授在吗? 我找他有点事, 我去了他办公室没看见他"
他仍然笑眯眯地看着我说"yes", 然后继续看着我不说话.
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听懂, 于是又反问了一句:"G教授不在实验室吗?"
他仍然笑眯眯地看着我说"yes", 然后继续看着我不说话.
我决定放弃了, 自己走进去实验室找G, 后来讨论完工作上的问题后,我开玩笑说:"原来你们的团队里来了一个 ‘Yes Man’ ."
G 听完后立即明白了, 哈哈大笑, 然后说你别看R和人沟通有问题, 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你和他讨论中国的历史文化,从五千年前开始讨论起都没问题.而且如果吩咐给他的科研任务,他会认认真真地做完, 论文写得清清楚楚,非常有条理, 就可惜沟通任何小问题都很费力. 之后我几次因工作上的问题和他打交道,确实和他沟通非常费劲, 只能耐心地从他断断续续又叽里咕噜不知道在讲什么的句子里,抠出几个关键词再反复问他,你是想说这个吗? 如果他都回答YES, 就猜想可能是这个意思.
G教授总结说, R就像是一台运行完全正常的电脑,并且有大量的数据存储量, 就可惜连接网络的端口坏了, 就是上不了internet网.
其实说到这里, R还谈不上有趣, 毕竟每个人擅长的方面不一样, 所以我们很快就习惯了他的特别, 甚至慢慢淡忘了他的与众不同. 直到两年后他再次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并且G教授特别激动而兴奋地告诉我说:"你知道吗? R有女朋友了!"
R有女朋友的这个事实,如一枚Bomb在他整个团队里炸开了, 大家每个人都很好奇他女朋友是干什么的, 结果问出来的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女朋友是中国人, 在中国某银行在新加坡分部,专负责对公司的金融投资等. 听完后男生纷纷差点撞墙,抱怨这月老眼睛是不是高度近视了.
我也特别好奇,这两人谈恋爱是怎么开始的, 怎么进行沟通和情感交流呢? G教授告诉我, 他们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在网络上聊了半年才见面,然后确定了恋爱关系.G说这绝对可能, 因为通过网络交流,R可以完全正常地侃侃而谈,而且还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一定能充分全面地表现他的内在,所以女孩一定被他的博学打动了.
恋爱后的R立刻对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始自学中文, 并且马上开始钻研中国的古诗词,让我们不得不惊叹爱情的力量. 而他着手的古诗词并不是"床前明月光"之类的小儿科, 而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他能整首背下来, 还能逐字逐句地解释其意思. 正当我们都惊讶于他中文的速度, 他又给我们念了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我们更惊讶了, 问他可知道这句诗的意思, 他说知道啊, 然后精准地解释了出来, 让我们自己都汗颜, 其实要我们解释也还不能解释得这么全呢.
他们组有个唯一的中国女孩是读博的,所以R总喜欢和她讨论成语和古诗词.那女孩说, 每次R讨论之前都会非常耐心地给她先解释其意思,怕她不知道伤了她自尊.比如说,他有次给那女孩说:"中文里有个成语,讲的是有个人画了一条龙,但他总觉得龙少了点什么, 于是他就...."
"画龙点睛"女孩马上回答说.
"哎呀,原来你也知道这个成语,太好了"R很认真地说, 中国女孩却被他说得哭笑不得.
学了中文当然要取中文名, 因为R的名字念起来很像"下大雨", 于是他女朋友就干脆给他取名"夏大雨",然后他得意洋洋地告诉所有人,他有了中文名字叫"下大雨", 于是每次窗外下大雨时, 他都会自觉地指指他自己.
楼主身边有趣的人挺多的
楼主身边的人挺牛的。
我们都算楼主身边的人不?
总写别人不太厚道, 今天写写点我自己吧
初来新加坡时, 因为英语不太好, 闹了无数笑话, 今天就随便拈两个给大家讲讲吧.
(一)
刚来新加坡后不久,自己一个人跑去买了新电信的张充值卡,充完值后不知哪不太对劲, 想打热线去查询余额还是干嘛的, 万事不求人嘛, 所以我拨打了卡背面的热线号码打过去. 大家打过那种电话的人估计有经验,接线员因为一天接无数电话,都是学会了保护嗓子,只用气流来发声, 所以声音轻得只能刚好勉强听到.
"亲,我刚才买了张预付费充值卡,充完了我现在想查余额,咋操作啊?" 我操起那chinglish和对方认真询问起来.
"亲,您需要输入888# 到某号码查询哦" 她用英文认真地回答.
可怜我英语有限, 而且#的英文是hash我从没学过, 加上她电话那头的发音非常轻,几乎把h的音弱化了,于是我活生生把它听成了"sex"!
“what ? you mean to input 888 plus sex ?” 我立即问道, 简直不相信这个中规中矩的国家,会将 sex 作为公共查询系统的符号.
"no, hash"她认真回答说, 但仍然很轻,且发音没有任何变化.
"ah ? sex?" 我还认真确认.
"hash!"
“sex?”
.......
我们都非常执着地来来回回重复了5,6遍, 因为我那认真的态度,她也知道我不是在开玩笑,就一次一次重复地回答是"hash".
最终,我在反复N次后决定放弃,谢过她后挂完电话,还自言自语,"输入sex, 怎么输啊?莫名其妙, 真无聊."
过了几分钟,我想起中国移动或联通查余额通常要输入几个数字后加"#",突然开窍想会不会是指加这个"#"啊, 上网一查并搜索英语,果然是它!!
至今想起当年我这段对话,额头上还是会出现三条黑线....
初来新加坡因为英语不好,而工作中每天需要用到英文,所以来新第一年,我总是逮住一切学习英文的机会和别人聊天.
恰好我公司有个70多岁的工程师,不会中文,但英文特别标准而且语速很慢.重要的是他特别耐心又知识渊博, 任何问题包括GPS卫星如何定位到新加坡再生水的几种处理方法,他都能娓娓道来讲一个小时, 把原理解释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我和他一道出去,在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和他聊天,不知怎么聊到了房子,我就故意找话题问他:"新加坡的房子有哪些类型啊?"
他就耐心地一样样地解释给我听:"HDB, apartment ,condominium, semi-detached, villa"然后给我解释每样的不同.
我听完有点疑惑,就问"apartment 和condominium 既然都是私人的, 那有啥区别啊?"
他又解释:"condominium简称condo, 其概念是英国人来新加坡后带进来的,, 因为英国人除了apartment , 还喜欢有游泳池,健身房和保安等基础设置, 所以通常有设施的apartment 才能称上condo"
“那condom 和apartment 的区别就主要是在设施方面咯?” 我继续问,但我此时已经把condo的发音变成了condom, 但我浑然不觉.
老工程师又把condo和apartment 从法律上的区别,阐述了一遍.
"那condom就是...." 我就一路上condom来condom去地继续讲了很久.
终于, 老工程师憋不住了,说:"XX, it’s condo, not condom!! Condom is for man to put on and make love!"
等楼主更新啊:)
学英语这个是身有感触,现在每天都是听的似懂非懂的…
楼主也是有趣的人
读过书的人真是不一样,喜欢!
期待楼主再出新篇
喜欢看,赞
G 教授 (续)
上周G发短信给我,说很久没看到我了,让我周末赶紧安排点活动,顺便露面.
昨天是5.1放假,正好老公要加班,我就约G出去喝下午茶,他欣然答应.我最喜欢他这性格,每次只要叫他出去,他总是非常高兴,不管我安排去哪里或吃什么,他都会兴致很好,表现出玩得特别开心的那种.喝完下午茶,看了场科幻电影,看看时间还早,我提议去边上的总统府逛逛,因为听说这天会对公众开放,G表示欣然同意.
到了总统府外面,只见广场上几百人排着九曲十八弯的队伍,我们也乖乖地排在队伍末端.
突然一保安人员走过来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不用排队,走快速通道.
我诧异,问: 为什么?
保安指着G说:六十岁以上不用排队.
我刚想说,G还没有六十岁,结果G拉着我赶紧一边走一边说,只要不用排队,说我七十多也没关系.
我转念一想,孕妇也算是有资格被照顾,我走特殊通道也合理,所以赶紧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进入到总统府庭院.
进入庭院,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突然身边有两个小姑娘跑到我身边,问我,她们可不可以和G合张影.
我于是叫停G,问他是否愿意.
G笑呵呵地说对那两小姑娘说:你们确定吗?不过我可不是总统先生哦.
拍完照和小姑娘告别,我们继续向总统府主楼前进,刚走到主楼前,合唱团在排队形准备演唱,我俩随便掐了几张照片准备进入主楼,突然身边人群一阵骚动.回头一看,一对非常慈祥的老年夫妇从车上走下,身边围着一群保安人员,我才突然意识到他们是总统夫妇,于是赶紧和G说明.G也正惊讶时,结果总统夫妇径直走到我们面前,总统夫人主动向G伸手,并和他交流,问他来自哪,做什么等等,我赶紧在这关键时刻帮他拍下了照片.
之后我们进入到主楼,参观了会客厅和各国赠送的艺术品珍藏,然后出了主楼,俩人沿着旁边的小路往回走时,G突然拉着我,惊讶地指着小路边排着长长的队伍,和那些买入主楼参观门票的人们说,原来参观主楼是需要买门票的.我才惊觉,再回头再看主楼入口处,的确有人在查门票.可奇怪的是,我俩刚才根本没注意到,稀里糊涂地坦坦荡荡走进去了,居然唯独没人检查我们俩的门票.
G说,真是个有趣和充满惊喜的下午!
妹子你挺着个大肚子还四处走,真是好兴致呀(*^__^*)
目前其实还是比较舒服的阶段,能吃能睡又活动自如,偶尔出去走走心情较好,不然整天闷家里也发慌呢
故事很好看,顶
哈哈!真有趣,楼主的很多高大上朋友哦: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