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亲子

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的父母们,值得一看(转)

有一天,和编辑一起聊天,他问我:“周老师,您从教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我最大的感受是好多孩子在被糟蹋。”编辑笑着问:“此话怎讲?”

我说:“很多父母会生不会养,把孩子扔给老人,很少陪伴孩子,孩子成了有父母的孤儿;还有很多家长不懂孩子,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只是根据孩子表面的行为来判定孩子,孩子非常痛苦,或屈从、或尖叫、或哭泣、或逆反。可家长觉察不到孩子的痛苦,指责孩子‘不听话’、‘任性’。在这种时候,我会为这些孩子感到惋惜。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谬论,在危言耸听。做父母的谁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又有谁想糟蹋自己的孩子呢?但是,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家长确实在糟蹋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浑然不觉。”

不少年轻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带几个月后(有的甚至刚满月)就把孩子扔给了老人,自己乐得逍遥自在。我有一个朋友,产假一过就上班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他们夫妻俩都是硕士,但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却没有达到“硕士”的水平。朋友觉得年轻人干好工作最重要,带孩子是件很简单的事,交给老人就行了。他们的教养方式非常落后:注重知识灌输,不到1岁就教孩子识字;不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边玩边吃饭,肉类由大人嚼碎了喂给孩子吃;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但很少陪孩子。

我跟他们说过多次,童年的经历是多么重要,父母必须陪伴孩子。但他们听不进建议,既不反对,也不采纳。我想也许是他们内心觉得不以为然,只是碍于面子不说什么。这孩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想帮助他们,帮助孩子。可是看了他们这油盐不进的样子,只好就此打住。

这孩子1岁以前,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孩子长得很漂亮,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到我们家来,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天真可爱。大约半年后,我再次看到了孩子,当时已经是1岁8个月,他的脸上没有了笑容,总是眉头紧锁,看见我们,一个劲地往爷爷身后退。我想拉拉他的手,他把手往后缩,眼神里满是胆怯。那天是周日,朋友休息。

我们去的时候,朋友并未在家陪孩子,而是在外面打牌。孩子跟着爷爷,在偌大的客厅里看电视,爷爷话不多,和孩子没什么交流,屋里死气沉沉的。孩子蹒跚着走到门口,指着门口小声喊“妈妈”,我跟过去,蹲下来问他:“宝宝是要找妈妈?”孩子点点头,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这扇紧关着的大门。小小年纪的他知道妈妈是从这里出去的,他要从这里去找妈妈。

看着那小小的、孤单的身影,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在这个装饰豪华的房间里,孩子吃的、玩的、用的,随处可见,大都价格不菲。但是最珍贵的东西他没有——那就是爸爸妈妈的陪伴。周一到周五,妈妈要上班,周末应该可以陪陪孩子吧?可是妈妈宁愿奋战在麻将桌上,也不愿意花时间陪陪孩子!孩子一点都不快乐,他还只有一岁多,他便不会笑了。

“会生不会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生下后,带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老人或者保姆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扔在老家。有一位妈妈,孩子2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孤僻,几乎不和别人交往,医生怀疑是非典型孤独症,但也不敢确诊,这位妈妈急得不得了。她的孩子一直扔在老家带,老人很少和孩子交流,整天给孩子看电视,这就是原因。

有些父母虽然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借口,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偶尔陪陪孩子也仅仅是和孩子待在一起,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这些孩子整日与老人相伴,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如果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失去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没有地基,高楼怎么能建起来?父母自己不带孩子,孩子迟早要出问题的。

老人对孩子多表现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但从心理发展方面孩子的心理需要上并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

1、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容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 的意识,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孩子有恃无恐,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以达到非分的要求。

2、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试想,老人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整理;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这种种做法,不恰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错过了“自己整理、物归原位、自己吃饭”的敏感期,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不会尝试、锻炼,只有哭闹和发脾气。

3、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因为,在他们意识里,玩蚂蚁很脏,拔花是成心捣乱,一辆完美的玩具车更是不能“破坏”的。他们认为孩子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4、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如谦让、爱劳动)的良好机会。

5、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
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另外,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

So,如果不得不留孩子给父母带,请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吧。


看了之后,我觉得我婆婆还是带得不错的


写的很好~~希望更多爸爸妈妈能看到


现在很流行“儿童敏感期”,给大家推荐本书,孙瑞雪老师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书中介绍了很多关于婴幼儿的敏感期表现以及对策,像是咬手指啦,打人,扔东西之类的。

希望所有孩子能顺利的度过敏感期,健康快乐的成长


好吧,我是冲着标题还有ID来的,小鱼美妈好久不见啊


說一下自己的感覺

其是上海人孩子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很多,大致上性情各個方面都是不錯的,老人家帶出來的效果和老人家自己的能力和教育程度有關。這是好的一面
可是不好的一面是非常明顯的,最近碰到了幾個老人家帶大的孩子
覺得影響最主要的兩點是: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 以及老人家的負擔和自由
這都是事實,老人家帶大的孩子如果同住還好一點,不同住的明顯的根本不聽父母的話,有的甚至到了上學了還堅持吃外婆煮的菜,外婆給洗澡,和外婆睡。說實話身為父母你願意孩子和你親還是和你的父母親呢?
另外一個就是,老人家年紀大了,辛苦了一輩子,還不怎麼辛苦的時候幫忙帶帶小的還好,可是這樣也失去了很多屬於自己的生活和時間。到了真的年紀大了,希望和老伴享受一點夕陽紅的時候缺被小輩拴住的無奈。
碰到一個奶奶,在新加坡一個人帶孫子,老伴沒過來,孫子上小學了還是什麼事情都念著她。可是她念念不忘的就是等孫子上中學了就回家享受點二人世界。


哎。。。第二点跟我担心的正好相反。。。估计我们家PP到时候会坚决不要自己的自由也要来看孩子,而且要把孩子培养的“跟她最亲”,虽然说她可能没有离间我跟我娃感情的意思,但我真的接受不了


夸婆婆最好当面夸,而且最好当着婆婆和老公两个人的面夸,这样才能让婆婆更有积极性啊,哈哈


好久不见,爱你!


婆婆肯帮你带孩子,说明她还是爱孩子的,


我碰到几个老人带大的孩子,感觉最明显的就是:

1、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不强,事事都依赖大人,不愿意动手干活,也不愿意思考。

2、孩子特别娇气、特别任性,也比较自私,不懂分享。

我觉得这两点已经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宁可周末出去打麻将都不陪孩子,这爹妈也真行


這個我倒是接觸的不多,不過我覺得這些問題不能算是老人家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獨生子女的原因吧,就算是父母自己帶也會有自私自利,依賴性強的問題喲


有,我整天都夸她,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哈哈哈!!


对婆婆就是要嘴巴甜啊,mm做得对。


女儿在别人手上,我能咋地

虽然她对我是有点苛刻,不过对我女儿真的是非常好


完全同意


其实老人也真的是精力不够,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带孩子一天下来都累的话都不想讲,更何况是老人,本身年纪限制就是精力不够的,但小夫妻出去上班了,老人在家还要操持家务,做饭买菜,再带个娃,不把娃放电视机面前放哪里?

这篇文章写的几个问题都是老人带小孩没办法避免的,希望娃安静不吵闹,他们才好做事,出去了阻止娃的好奇心,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摸,因为他们有责任会害怕,象讲故事陪玩讲话,那真的是老两口有一个人给力做家事,另一个老人才能有心去办的到,至于立规矩这些,真的不能指望老人了,隔代都疼小孩,而且也没有这个毅力去和小孩抢这个权力的力气,更何况最终权力是在父母手上的,名不正言不顺,就算老人们树立了权威也很尴尬,小夫妻还不一定心存感激。

孩子是父母自己的,父母一定要学习如何管教


一点都不觉得老人精力不够。。。正常情况下,一个女人28生孩子,就当她的孩子也是28生孩子,这个姥姥才56,哪儿就是老人了。。。

不过带孩子真是很累的活儿,作为孩子的父母下了班也得心疼下自己的父母,像那种把孩子扔给父母自己出去打麻将的爹妈也真是够呛。


自己带孩子都觉得很累了 老人原意帮忙已经应该心存感激


對的,贊同


如果56岁的老人精力做家务带孩子都算够,那30岁不到的女人岂不是精力要太旺盛了,应该是觉得轻松有余了,年纪相差一倍啊,可是我从来没看过有哪个年轻妈妈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一点都不累,轻松的很,甚至很多妈妈觉得上班是休息,周末陪孩子才是真累,上班还有个喝茶上厕所吃饭放松,八九小时就下班,陪孩子在头二年内这些想都不要想会让你轻轻松松的去喝茶吃饭上厕所闲聊,更没有下班时间。

所以要是真认为奔60的人一点都不觉得他们会精力不够,做家务带孩子完全可以,我也没话说了。


我也没有说做家务和带孩子都要老人一起干嘛,那孩子的爹妈干啥。
至少我看过的很多很多是这样: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大部分都是争着看孩子的。


今天我LG还在说,平时说要上班,为什么周末他看到的都还是老人带着孩子出来玩的呢,我回答,因为周末父母要睡觉。

我不否认是有老人要来争着来带孩子的,但累不累?肯定累,我同学没生的时候婆婆坚持要全权带娃,我同学不让娃跟她晚上睡,她还生气了很久,现在带到二岁多,要准备上幼儿园了,想让娃住在奶奶家,上奶奶家附近的幼儿园,奶奶却改了风头,无论如何都不要娃住过来,说宁愿每天起早擦黑的去小夫妻家里帮忙接送也不要娃直接住在她家里,我同学说奶奶怕是带孩子带怕了,因为真是一份没有头没有休息的工作,她也说她自已有时候单位里临时放假她都不告诉公婆,因为不然娃就要她带了,甚至加班对她都不是苦差事了。娃带的也是普遍老人带下来有的缺点一个不少,比如规矩立不好,比如脾气大,比如看电视不停,比如吃饭要玩,至于自理能力就等于没有,刷牙洗脸穿衣服洗澡没有一个能独立完成的。

楼主转的这篇文章是说把孩子交给老人的,父母需要三思,我觉得是父母是真的需要这份惦量,因为不管老人家多么有精力多么情愿的为小夫妻带娃,但很多弊端不可忽视,最后这些坏处:眼睛看坏了,习惯养坏了,营养不全了,没有独立性了等等都要娃自己来买单承受,最后吃苦的还是小孩自己。


质疑如何,我又不少一块肉,全对又如何,我也不长一块肉,为了娃我才多讲一句,爱听听不爱听算

论大家的这种心态这种讲法,其实我也认为这些是无谓的发言和文章,论到底要老人带的,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老人带,若愿意在孩子身上多花一份精力的,不用说不用看这些文章也自己在做了。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独自一人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真是快累死了。那可是24小时并且全年无休的工作,就是铁人都受不了呀。

上班,真是轻松多了,压力也小多了。


我家婆婆也来过,但是完全帮不上忙,首先普通话不会讲,跟孩子沟通有问题,其次洗奶瓶不会洗。

不过婆婆对孙子的爱,那是毋庸置疑的。我家婆婆对我儿子爱的很,珍惜得很。


上班还好命。。 -__-” 就一劳碌命


唉,我在家做了6年家庭主妇,已经腻的不得了,对于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来说,能坚持6年已经是极限了。

我是多么渴望出去上班啊!


你真的好厉害
我之前请了一个月假,在家带女儿,几乎疯掉了。。天天掰着指头盼婆婆快点回来


就是啊,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这6年的,说起来一把辛酸泪。哈哈


但是回想起来也很甜蜜吧
能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这些片段都非常珍贵,因为没有得重来了

每次女儿奶奶在我下班的时候告诉我,我女儿今天学会了什么,我心里很开心,但是也有点伤感,毕竟没能在身边见证她的成长还有很多点点滴滴


你的签名很感人,是写给你老公,还是写给你女儿的?


我女儿的
每到周末我带女儿的时候,我婆婆就心惊胆战,因为我是粗心的妈妈 -______-”

好象上周末,带她去游乐场,把她的头撞到铁架上了。。她没有哭,还跟我甜笑
我跟我老公都吓死了,我老公杀了我的心都有了 >


可惜很多片段都没有记录下来,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在带的过程中,确实会因为这些片段而会心的微笑,所以带孩子的过程就是辛苦并快乐着,累是真累,但是孩子可爱起来真是天使啊。


哈哈哈,你真的好粗心,你女儿真乖啊,不哭,还跟你甜笑?这孩子太可爱了。


把她举高,但是上面有个铁杆没注意。。就撞上了 -____-”
她愣了几秒,我也愣了。结果她没哭,还甜笑

从在肚子里开始,她一直都算乖了。
不过最近开始有点小脾气,有时会发小姐脾气,会大叫。。


l好久不见,有好几个月了吧,知道是男宝还是女宝了吗??

鱼儿妈也是好久不见。


这不怪你吧,小孩子难免受伤。
男人是不是都这样啊,我老公也是,孩子一生病,那张脸黑得。。。。
也不想想幸苦的是我和孩子。


这次真怪我,是我把她举高,但是没留意上面有根竿儿 (生完后我的脑子真的很不好使,整天好象梦游。。)

不过我老公也是真的这样。。娃一有什么事情,那心情就差得不得了,好象要杀人似的。谁惹他谁倒霉。。。

有一次娃半夜自己爬(掉)下床了,他发好大脾气,把家里的床围都踢烂了 -____-”
现在我又要花钱买新的,气死我了!!


可能她也不疼,疼了就会哭了


好久不见啊


看来你老公很爱孩子,


你老公脾气不太好啊,这么大动作不吓着娃了?


平时脾气还好
一遇上娃的事情,就会发疯了 >


之前QQ登陆有问题啊,所以一直没来,现在五个多月啦,是女宝~~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