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人民币给全世界用
http://myjasonwong5e.blogspot.com/2014/03/blog-post_2105.html
中国将会是继美国之后, 取得印自家货币给全世界用的专利国家.
八十年代, 日本国势转强, 美国国势转弱. 美国用釜底抽薪方法, 通过 1985 年Plazza Accord廣場協議, 诱使日元升值, 美元变相贬值, 达到日本竞争力下降, 美国竞争力上升的最终目的.
日元升值, 日本兴起买美国资产风潮, 连美国财富标志性建筑 Rockefeller plaza 洛克菲勒廣場都落了日本手中. 长痛不如短痛, 短期内美国士气低落, 长期来说, 日本经历失落的十年, 二十年.
中国国势转强, 美国国势转弱, 美国千方百计要逼使人民币升值, 削弱中国的竞争力. 同时, 美国欠中国一万亿, 美元贬值, 美国就还少点.
国势增强, 货币升值是迟早的事, 是在所难免的事. 中国躲的了一时, 躲不了一世. 但, 日本前车可鉴, 人民币升值, 中国也得准备失落十年, 二十年.
中国不是日本. 日本是美国的二战战败国, 美国说什么, 日本没有否决权.
美元不只是美国的货币, 也是世界的货币. 美国印美元, 除了印给自家用, 也印给全世界用. 所以, 道理很简单, 美国逼人民币升值, 中国就多印点人民币. 人民币一多, 升值的压力就减少了.
短痛来了, 人民币太多, 市场经济就过热. 长期的解决方法, 就是学美国输出人民币.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贸易伙伴多的是. 只要, 中国逐渐跟贸易伙伴建立不以美元结算, 改以人民币结算的新体制, 美国也拿中国没办法.
哇色,楼主这水平,可是部长级的水平,看到问题的实质了。
哈,这可是这坛子少有的神级人物,希望见到更多高水平文章。:victory::victory:
美国人把当年对付日本人的方法,用中国人人上,以为历史会重演,。。。。
哈,一些历史现象确实在重演,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会走日本人的路,
其实,中国有个更大的伏击圈,在等着叻,被美国人看出来了,吓鸟一身汗,美国人再也不敢提人民币升值了。
看好戏吧,货币战争有的玩。。。。。。。。。。。。。。。。。。。。。。。。。。。。。。
但结果大不同。
看看就好。
以中国目前的国际贸易量来说,是时候以人民币结算对外贸易了。
“所以, 道理很简单, 美国逼人民币升值, 中国就多印点人民币. 人民币一多, 升值的压力就减少了.” 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人民币在他国增发,升值压力确实可以减少,但在本国,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形成机制会导致升值压力不会受本国人民币总量变化而影响。我们都看得到,升值本身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就是个笑话。
这句话的潜台词也意味着十几亿老百姓要为所谓的升值压力减少(国内高通胀)而买单,而中国汇率管制机制却可耻地成了美国资本剥削中国老百姓的中介了。身处国外的人恐怕难以体会国内中产以下阶层(含中产)的实际购买力在上述过程中,正在和即将大大缩水的郁闷。这也是对拥有传统高储蓄习惯的中国老百姓阶层十几年改革红利累积的剩余价值的赤裸裸的掠夺,社会发生巨大动荡的可能性难道党和政府会不考量? 相信自贸区的建立是政府在尝试解这道悖论方程式,让我们跟踪过程,拭目以待。
请问是储蓄贬值比较严重,还是失业比较严重?
中国现在一方面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一方面社会资金短缺(支付宝许诺6%收益率,民间影子银行动辄20%-30%甚至更高的借贷利率),童部长能理解这其中的悖论和根源吗?中国的经济问题是要考量“讲政治”的因素,恐怕用纯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模型来分析它只能是盲人摸象了。
其实中国的通胀除了房价还有什么涨几倍的?我愿意听听,房价这个因素一去,中国的通胀还是控制的非常好的,关系民生的食品价格几乎10年都才涨2倍,很正常不过了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局面,因为印钱会通货膨胀但不印钱社会资金流动性会更糟糕。
很难解决的问题。
童部长所言极是,国内经济现在正处于“从左边看,右边是错的;从右边看,左边是错的;从中间看,两边好像都有道理”的状况。这与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深度和中国地大人多极度不平衡的复杂经济体的外延宽度不无关系。套用马克思的话“滞后的上层建筑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这届国家领导人是次严峻的考验,当然同时也是历史机遇,成王败寇,相信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另外,社会历史纵向而言,生产力发展是大势所趋-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生产力发展了,更少的人类的劳动就能满足人类现实需求,若需求没有随生产力的发展大规模增加的话(社会劳动总量>>社会总需求),就必然导致失业率上升( 社会某部分人的劳动过剩);失业率上升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稳定(社会不稳定,生产关系不和谐,当然会破坏生产力);政府(上层建筑)这只无形的手又会进行宏观调控(所有的经济策略说到底是一种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发展战略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调控手段),从而暂时缓解这种矛盾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纵观社会历史长河就是这样螺旋式地向前发展的。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是单独政府可以解决的。
就人民层面,也必需作出改变。
1:开始养成消费的习惯。大众没消费的习惯,产能永远过剩而经济只能靠出口。没有良好消费喜欢的经济体结果必然是就业率依靠外国购买力,等於自己的罩门被外人控制。当然,政府也必需立法保障消费者利益。目前中国法律对消费者保障不足,这让人民没信心消费。
2:投资思维必需从房地产转向金融市场(A股和债卷)。当然,前提是中国的股市制度必需进一步的完善,这可以参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L_XRe09I&noredirect=1。目前中国股市的这些问题,必需改善,让好的企业可以从股市和债卷获得融资和流动性。当然,政府也必需打压房地产而且市场一跌无论如何忍痛坚决不救房市,股市可救房任跌,如此方能刺激经济。
3:最後,恐怕也是最难的,就是官民之间的矛盾必需和解。政府方面必需深化改革、进一步打击腐败并让人民获得更大的利益、藏富于民。但人民也必需信任政府,因民无信不立。人民不信任政府,最後结果必然是诸事不成。这是最艰难的,因为连民主国家的民众也普遍对政府失去信心(美国、台湾、新加坡等),要目前深受贪WU、环境污染、房价高涨、贫富不均的中国人民信任政府,的确是强人所难。
但是,若政府和人民不能建立起信任,那後果只有玉石俱焚同归于尽,在新的一场巨大的动荡下改朝换代。这是最坏的结果。
中国的通胀控制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引导很成功,房子暴涨和大部分人没
单从个体基本生存物资来讲,如前面网友所说,8-10年两倍通胀率,确实控制的很好(这也是老美花72元三人餐,然后嚷嚷要求rmb升值的故事),但这不是市场行为,而是国家的外贸策略,使得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很低,众所周知,我们国内的劳动力和低廉的环境成本大部分是以世界工厂附加价值的方式出口到各个国家,这样造就了超强的wto竞争力。这正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下发生了纯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大家也知道,净收入的本质是个体劳动剩余价值的积累,现有国情是国内投资渠道有限,大部分老百姓的主要劳动积累形式要不在银行里慢慢贬值(不远的将来预计会加速),要么是以房产的形式存在(这是为什么政府在做银行抵押以房养老的尝试),这部分的急剧通胀(你也可以认为是价格上涨)不是对普通个体劳动剩余价值的无情吞噬又是什么? 作为生活必需品,一套房甚至要花费两代人的积累和借贷。当房产的帐面价格的购买力都随通货膨胀下降的时候,那就是市场的另一个巴掌了。
前面十二年,从2002年我一直都在劝朋友买房,但从2014春节开始,我已经劝朋友开始卖掉投资性的住宅。而且,大胆预测一下中国房事: 未来三年的每一次旧住宅(1997年以前盖的楼-但学区房要看政策而定)卖出行为将被市场证明是正确的。
政府印钱的同时, 关心下货币的流通啊, 堵住了全塞在房地产也不是好事。科技, 能源, 这些应该全民倡导, 环保节能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下手点, 但因为延迟效应看不到马上的回报, 所以经济体的总趋势还是一味地向钱靠。
事实上中国买房子的人有多少是真正的刚需这点要搞明白,据我身边买房子的人有条件好的有条件差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都不缺房子住,看到人家住城里了也跟风一样的要买城里,看到这房子涨价了跟着去抢,我身边这些城里有房子的农村都有一栋2-3层的楼房,对于银行存钱并不是什么投资没地方投,而是大部分的人舍不得消费,怕今后没保障什么的先储蓄起来,但是储蓄这部分太多了,舍不得吃好玩好都储蓄起来。真正的通胀是食品医疗,这2部分没起来国家没问题的
哈哈, 通胀控制的好恰恰应该归功于房价暴涨啊
也是,就那么几个蓄水池,跑来跑去就不能跑到食品里面
房价不计入CPI的。要是把房市的水倒出来,猪肉都高过金价了。
问题在于,房价作为蓄水池,对经济的影响是完全彻底负面的。
钱流入市场,造成通货膨胀的确不好;但至少会刺激消费、投资,让经济成长。
但一旦进入房市这所谓就水池,流动性就基本从经济中抽离,後果必然只有一个,就是钱慌。
钱慌的结果就是就业难,而钱慌问题不尽早解决,最後必然就是经济萧条。
何况,通货膨胀有个自动消化的过程,经济成长了,工资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也被确保了,如此一来通货膨胀会被消化。
房价的飙升对企业营运是个负担,对就业率的影响也是负面。钱都进入房市,代表市场流动性会紧缺,企业就融资难,企业融资难就会造成失业率上升,这是必然的。
是物价不涨但房价涨,而且企业融资成本高股市萧条最後失业率飙升比较好?还是房价不涨物价飙,但企业发展容易股市也飙升就业率高人人有工作比较好?
大家自行决定吧。
又来到房价这里了,除了市中心的那一点点,中国房价还是合理的,消费来说,现在的人至少我们这边的人消费不算保守,大都都舍得贷款买车,旅游,保守消费的那是70年以前的那代
这次乌克兰危机,如果美国制裁俄罗斯,然后俄国按其所言,放弃美元结算和储备,倒是推动了这件事.
钱流入建筑业和开放上,对经济是有一定好处。
但流入购买一堆没人住的鬼屋,就不同了。
感觉国内物价那么高,人民币应该贬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