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餐式楼房进入“质量报复期”?真的吗?
豆腐渣工程,富了贪官,包工头,苦了平头老百姓。
这是转载的文章吧,不是早报的。
来自早报。trust me
看不清
中国很多现代化房子设计很环保的,没有必要百年吧,城市规划变化很大,设计太长寿命就浪费了。
当然设计太短寿命就会死很多人,环保和人命需要取得平衡,百姓不怎么值钱也没有什么权利,所以天平向环保和高利润这头偏了一点点。唉
据新华社引述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说,中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至30年。相较之下,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是74年。
本月4日,浙江宁波奉化一幢只有20年屋龄的五层高居民楼倒塌,造成一死六伤。事件引起舆论担忧——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城市建设提速,转眼间,当年建成的“快餐式”楼房已陆续达到二三十年屋龄,它们是否正进入“质量报复周期”?
民众对楼房“未老先衰”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负责人2010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曾透露:“中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至30年。”
按照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然而,现实中很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相较之下,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是74年。
三方面因素造成房屋寿命缩短
究竟是谁缩短了房屋的寿命?杭州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陈旭伟认为,需要从规划设计、建筑质量和实际使用三方面进行评估。
他说:“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老百姓住的问题,很多地方确实建造了一批快餐式的房子。”
1980、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由于规范标准体系跟不上建设速度,很多建筑工人甚至来不及学习建筑常识,从农地直接上了脚手架。加上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原因,建筑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此外,为了节约建筑成本,当时一些结构应该采用钢筋和水泥的地方或减少或取消,甚至以泥浆代替水泥砂浆使用,也严重影响房屋质量和使用寿命。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住户的态度和方式,即人们能不能呵护已经使用一定年限的“老楼”也影响建筑寿命长短。“破墙开店”、“野蛮装修”都会为日后房屋坍塌埋下隐患。
专家:应效仿香港推行强制验楼计划浙江中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吴正群指出,砖混结构是一种“免疫力”很低的结构,往往看起来很强壮,但内里已经千疮百孔。“哪怕把打掉的墙再重新填回去,也虚不受补,因为结构性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他指出,为防止身边有更多“老楼”提前寿终正寝,各地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对所辖城市的老旧楼房进行全面普查和彻查。
同时,对没有维护价值,抑或是妨碍城市规划建设的危楼,采取外迁安置居民的办法,并通过拆迁补偿,最大可能消除那些“未老先衰”房屋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专家也建议,中国应效仿香港推行强制验楼计划,清晰界定了私人业主与政府的责任。
陈旭伟认为:“楼房安全一分钟都不能等”“政府应逐步加强社区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在老旧小区,应该社区跟物业联合起来,对楼房加强监督。”
据中国媒体报道,近几年来,居民楼坍塌事故在宁波已非第一次。在其他城市,楼房“未老先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部分事例如下:
●2009年8月,河北石家庄市一座建于1980年代的二层楼房在雨中倒塌,17人遇难;
●2009年9月,浙江宁波市一座五层居民楼突然倒塌;
●2012年12月,浙江宁波市江东区两座使用了20年的楼房倒塌,造成1死1伤;
●2013年3月,浙江绍兴市一座建于1990年代初的四层民房倒塌;
●2013年5月,福建福州市一座建于1970年代的建筑突然坍塌
我想知道这些塌了的房子的住户产权怎么算阿?房价算是多少呢?:L
不知道
开始闹
有了第四点,你的人生就变得崎岖了。一路走好。
有些悬崖,你的大仙眼里是小台阶而已,随便就跨过去了,你跟着跨就麻烦了。
童鞋们还记得2009年上海闽行区莲花南路某小区的一栋在建商品房整体倒下的事件吗?听说一块玻璃都没碎,那才是堪称奇迹!有图有真相!
地基没打好。。。
又制造了一轮拆迁的机会
快速发展的代价。